大班教案10篇(精)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多种形式的感受中,使幼儿知道几种民族乐曲的名称,了解乐曲的性质。
2.对民族乐曲感兴趣,有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民族乐曲。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重点:
清不同民族音乐的旋律
活动准备:
录音
活动过程:
1.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能用动作表现出爷爷奶奶爱孙子及孙子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
2.音乐欣赏:民族大联欢
(1)音乐的性质
听音乐一遍:听听有什么感觉?
边听边拍手:“这首音乐是有几个民族的音乐组合成的,我们叫它‘民族大联欢’”
(2)引导幼儿边听边根据自己的经验回忆是什么民族的音乐
(3)分段感受
欣赏第一段的音乐:“这是什么民族的音乐?这个民族的音乐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边听音乐边根据节奏做动作
(4)完整地欣赏一遍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仙人掌的样子和特征。
2、学会用牙签装饰出仙人掌的刺。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牙签,剪刀,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仙人掌。
我是一种长满刺的植物。
在沙漠里会经常看到我,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仙人掌。
你见过仙人掌吗?
你在哪儿见过仙人掌?
见过仙人掌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谈谈仙人掌的样子和特征。
仙人掌在哪儿生存呢?
(仙人掌主要在沙漠里生存。沙漠是动植物生存困难的地方,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气候,仙人掌把叶子演化成了刺,以减少水分蒸发。)
养仙人掌的时候需要浇多少水呢?
(仙人掌厚厚的皮里可以储存很多水,所以不用浇太多的水。如果像其他的花浇很多水的话它的根就会腐烂,死掉。)
仙人掌为什么长着刺和细细地绒毛呢?
(通常植物的叶子会蒸发水蒸气,所以叶子越大蒸发的水蒸气越多。在没有水的沙漠里为了减少水蒸气的蒸发仙人掌把叶子演变成了厚厚的皮和刺,并且仙人掌的刺还可以保护防止受到动物的攻击。)
3、制作仙人掌并研究制作材料。
制作仙人掌需要哪些材料呢?
用牙签怎样制作出仙人掌呢?
4、用牙签装饰出仙人掌。
① 把牙签剪短。
② 把剪短的`牙签用木工胶粘在仙人掌上,装饰出仙人掌的刺。
[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仙人掌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我让幼儿看了很多变化后的仙人掌图片,幼儿看到后非常激动,原来仙人掌可以变这么多东西呀,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兴趣也提高了不少。
当然在活动中我也出示了范画,是仙人掌变形后的熊猫和蛋糕的图片,幼儿对熊猫非常喜爱,我继而说熊猫要过生日了给熊猫送上蛋糕幼儿就更加喜欢了,观察也更仔细入微了。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四肢的协调性。
2、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宽阔的.场地,泡沫垫子,音乐磁带,空纸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入场地,听音乐《欢乐的小兵》做热身运动。
师幼谈话,情景创设;有一天,小白兔要到河的对岸去看她的好朋友梅花鹿,可是一场大雨把河上的小桥冲垮了,小白兔过不了河了,她想请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帮忙到河上搭建一座小桥,谁想去给小白兔帮忙呢?
玩法一:幼儿分组;幼儿5----8人为一组,两人合作用自己手中的垫子,倒换前进的方法搭建小桥,哪一组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引导幼儿探索垫子的不同玩法,说一下你还可以是怎样玩?
玩法二:用不同材料搭建小桥幼儿5---8人为一组,两人为一组合作用空纸箱倒换前进的方法搭桥并尝试走自己搭建的小桥。
二、探索活动:探索过桥的方法
教师总结:过小桥时想想怎么样才能稳稳当当地过小桥。你过桥时有没有碰到困难我们可以怎么样来解决怎么样才能很稳地过桥。
三、放松活动
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让爱传情》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作搭桥过河的游戏。
活动反思:
在搭桥的过程中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的动作和思维共同参与。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由于这些桥是给孩子们自己搭的,同时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孩子们在挑战中认识自我,增强了信心。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据报道:“如今的孩子从进幼儿园开始,就失去了学习或使用方言的机会。根据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语言习得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语言敏感期的阶段,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交流与娱乐中把普通话和上海话都掌握好。”为此结合主题内容选择了本次活动。
《阿拉才是中国人》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并且非常有趣。儿歌中把不同地方的方言都融和在了其中。满足幼儿兴趣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了不同地域“我们”的说法,同时又让能孩子们感受中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大家庭。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用上海方言念儿歌,熟悉儿歌。
2、知道中国有很多民族方言,有进一步了解民族特点的兴趣和探索愿望。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出,引发幼儿对上海话的兴趣
你会用上海话介绍自己吗?
二、新授儿歌:阿拉才是中国人——理解儿歌内容,念准字音
1、出示民族娃娃,观察服饰特征,猜猜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2、师完整念儿歌
提问: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说到了哪几个地方的人?
3、幼儿学念儿歌,发准字音:人、花帽、亲亲热热
4、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提问:为什么说上海人、新疆人、无锡人……都是一家人?
知道中国人还有哪些人?
三、活动延伸——有进一步了解民族特点的兴趣和探索愿望
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各个地方的人编到儿歌里去?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明天再来念念这首儿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制作各种昆虫的饰品,加深对昆虫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增进幼儿的表演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昆虫饰品范例、做昆虫饰品的各种材料,如纸、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请幼儿佩戴各种昆虫做的饰品,请幼儿参观。
1、 教师说:“森林的小昆虫们开了个会,决定做个表演秀,于是。。。。。你们看这些昆虫做的饰品漂亮吗?他们分别是什么小动物做的?
2、 请幼儿说一说各种饰品的.小昆虫的名字是什么?
二、 教师帮助幼儿分析饰品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
1、 先画出小动物的图案,将它身上涂上漂亮的颜色。
2、 将画好的小动物用剪刀剪下来。
3、 做头饰的昆虫要画得大些,做耳环的昆虫要画得小些。
4、 将剪下来的昆虫用双面胶等各种材料粘起来,以便佩戴。
三、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制作过程中,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能分工合作。
四、 分批展示,请一位幼儿当模特,将制作好的饰品佩戴起来。
1、 请每组派一名模特展示表演,并介绍自己所装扮的昆虫的特点,
2、 评选出最佳口才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虫虫奖。
3、 将虫虫装打扮教室的活动墙,互相欣赏。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旋律特点,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在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并从中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郊游图片一张,白云,太阳,水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练声
利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小杰进行练声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歌曲。
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郊游》,引导幼儿带着教师的问题来欣赏。
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郊游的?他们在郊游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适当的引导幼儿朗读几次。
3、幼儿学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结构。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次这首歌,注意听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前后两段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4、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当导游,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前后重复的部分你做了什么动作?能再和你的同伴一起做吗?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白云飘的`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小结。
教师给予幼儿一段较长的音乐旋律,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难点是尝试创编出歌曲内容忽然旋律特点,并能再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教师在带领幼儿幼儿学唱歌曲的时候以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引导幼儿熟悉郊游场所。
教师可以采用随音乐朗诵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歌班上幼儿有识图谱的经验,本活动也可以用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比如歌曲前后两句可以根据歌词内容画上手拉手,中间留四个空白,这样,幼儿的活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大班教案 篇7
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出是摩擦产生的静电。
2、尝试将操作材料分成可摩擦起电和不可摩擦起电两种。
二、 渗透目标:
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用完放回原处。
三、 活动准备:
塑料制品:笔管 梳子 尺子 塑料袋
轻微物品:聚苯泡沫颗粒 海绵
纤维物品:毛手套 丝巾 气球 棉毛巾
其他物品:竹筷 小铁棒 小木棒
四、 活动过程:
一、 魔术导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 (请幼儿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
2、 演示(用同样的两把塑料尺,一个经过摩擦,另一个不摩擦,去吸引轻微物品,泡沫和碎海绵)产生的现象一样吗? (幼儿回答)
3、 提问:为什么泡沫会跳起舞来? (幼儿讨论)
原来呀是塑料尺和衣服摩擦产生的一种奇妙的`小精灵,它是静电小精灵。
二、 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 你想和我一样变个魔术是吗?
2、 幼儿自己动手体验用塑料笔管和尺子摩擦去吸引岁海面和泡沫。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小结:听来自录音:(我是静电王国的国王,在我的国度里有很多有关静电的现象,宝贝们想了解更多的静电发生吗?欢迎到我的国度里做客。)
4、 孩子们想去吗? 游戏:《开火车》 (到静电国去)
三、 幼儿亲手体验操作:
1、 幼儿分四个组,利用桌子上的材料亲自体验感受摩擦起电。
2、 分组选出幼儿介绍自己的实践过程和结果。
四、 总结:
通过实践结果证明:塑料制品和纤维织物经过摩擦最容易产生静电,奇妙的静电能吸引轻微细小的海绵 泡沫 纸屑 头发等。生活中在干燥的季节里塑料梳子梳头发,脱毛衣、风衣、羽绒服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 ,这也是奇妙的静电现象,但是它和电视电灯用的电视不一样的,请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找一找还有那些会摩擦起电,明天告诉我好吗?
五、 结束:
请把东西放回原处和静电国王再见坐上火车回幼儿园。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情感。
2、用简单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地垫每人一个,有关蒙古族图片若干,视频课件,舞蹈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会。
提问:“那达慕”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出示蒙古族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引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作(勒马手)(扬鞭手)
2、教师指导规范幼儿动作。
3、教师讲解舞蹈节奏。
4、师幼共同表演蒙古族舞蹈。
(四)再次表演分组表演
(五)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9
教材分析:《小水塘》这个故事短小精悍,角色语言重复性多,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故事围绕小蚂蚁散步时遇到的一个小水塘展开,通过小蚂蚁这一角色的重复性语句“别动,这是我的小水塘”,刻画出了小蚂蚁生动的形象特点。最后故事略显幽默的结尾,让阅读的人豁然开朗,小蚂蚁喜欢并想独自占有的小水塘居然是小马驹踩下的脚窝窝。我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考虑到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游戏的特点,加入角色的情境性表演,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理解小脚印变成小水塘的原因。
活动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让幼儿学说角色语言,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小脚印变成小水塘的原因。
活动准备:故事背景图、小蚂蚁、蜗牛、小马驹图片、头饰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什么时候路上会出现小水塘?
2、为什么雨后的路上会有小水塘出现呢?
3、如果你遇到了小水塘,会怎么做呢?
二、完整欣赏故事,学说角色对话,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夜里下了一场雨,草地上也出现了一个小水塘,你们猜猜看,哪个动物朋友会遇到这个小水塘?它会怎么想呢?
2、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①小蚂蚁什么时候遇到了小水塘?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蚂蚁?
②小蚂蚁遇到了这个小水塘,觉得怎么样?
③蜗牛和金甲虫是怎么过来的?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④小马驹是怎么过来的?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⑤小马驹是怎么说的?
三、完整欣赏散故事,理解小水塘变成小脚印的.原因。
①故事里没有说清楚,我想请小朋友猜猜看小蚂蚁为什么会很喜欢这个小水塘?
②小马驹和小蚂蚁绕过一个草垛,它们看到了什么呀?
③小马驹的脚窝窝怎么会变成小水塘的呢?(解释一下小水塘的由来)
四、情境性表演,满足幼儿模仿欲望,让幼儿学说角色语言。
1、请个别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角色,进行表演。重点指导幼儿学说角色语言,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最后小蚂蚁发现自己喜欢的小水塘是小马驹踩下的脚窝窝,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思考的能力。同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通过猜测和故事的完整欣赏,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角色的对话,发展幼儿语言的模仿和表达能力。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主要让幼儿理解小水塘的形成原因。
重点指导幼儿学说角色语言,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太空有许多星球,他们都是朋友,如:太阳、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放大镜一面,黑色纸片一张。
2、宇宙图片一张。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太阳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动难点:
知道地球、太阳、月亮之间运转的形式: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活动流程:
出示宇宙图 介绍 介绍 延伸
引起兴趣-->太阳--> 月亮--> 活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宇宙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儿这样回答) [教师出示宇宙图]
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们之中谁是地球的好朋友呢?为什么?
小结:月亮离地球最近,一直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转,它们一直都不离开。
二、介绍太阳
1、实验一:昼夜之分
师问:
1、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你知道要多长时间?(一年)
2、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师运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实验操作)
小结: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是,自己也在自转,地球转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实验二:利用太阳光使纸燃烧,介绍同样的作用。
师问:
1、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巨大火球,温暖的阳光能使地契上的`动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做那些事情吗?
(太阳灶;太阳船;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表、计算机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还可用来发电……)
2、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瞧瞧太阳光的威力吧!(在太阳光下利用放大镜演示纸片燃烧)
三、介绍月亮
师问: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转,晚上,我们可以看到皎洁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发光吗?(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太阳的光。)
四、延伸活动
师:在广阔的宇宙中还有许多星球,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金星、水星、木星……)
它们隐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小朋友长大了去探索。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观察和实验相结合的一堂课。通过观察一些精彩的太阳图片来讨论认识太阳,这些图片都来源于互联网,正是利用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才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科技为教学带来了很大帮助,可是它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自然教学中的实验它是无法取代的。只有将信息科技与实验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经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