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2 09:36:5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2、学习躲避雷电的方法,培养与点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雷电和人们躲避雷电的图片

  2、有关雷电袭击的录像。

  3、练习册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有关锂电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各种关于雷电的图片,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图片是什么?它对我们生活会有危害吗?

  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雷电袭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险。

  ——请小朋友观看一段录像,看看雷电地我们的僧或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幼儿观看录像,并集体讨论雷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雷电的危害特别大,雷电不仅会引起火灾,如果人或动物被雷电击中就会死掉。

  3、引导幼儿讨论躲避雷电的.方法。

  ——大家知道怎么躲避雷电吗?

  幼儿说自己的想法。

  ——像幼儿展示躲避雷电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如何躲避雷电。

  有雷电时要赶快关闭门窗,不要站在窗口。把房间里的电源线路断开,并拔下插头;雷雨天不要躲在电线杆、烟囱或大树下;打雷时应切断电源,同事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打雷时不要用手机;有雷电时要远离建筑物中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不要再水边停留;若在空旷地带听见雷声,应两脚并拢迅速下蹲,双手抱头。

  4、游戏:我做的对吗?

  教师做出雷电交加时的各种躲避动作,请幼儿判断对错。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光照镜子能产生反光的现象,能够正确使用手电筒照镜子,在墙上找到完整的光斑。

  2、能够两人合作,摆弄镜子和手电筒,探索光斑的放大缩小和光斑的移动。

  3、尝试用简单、科学的方式记录探索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使用手电筒照镜子,在墙上找到完整的`光斑,并能两人合作。

  难点:在探索光斑的形状,大小和移动后,能进行科学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探索如何产生反光现象。

  1、老师用一只手电筒照镜子,请小朋友观察现象,发现反光,认识光斑。

  2、你可以照出光斑吗?小朋友操作反光。

  3、请小朋友一起完成记录表《如何正确反光》 正确排列小朋友的方位,镜子和手电筒的方位。

  4、跟着音乐在地板,墙面,天花板照出反光。

  二、探索光斑的形状,大小和移动。

  1、你知道光斑的形状吗?圆形的镜子反光出来的光斑是什么形状的?猜测并验证。

  2、请小朋友观察方形,心形镜 子照出来的光斑的形状。

  3、完成记录表《光斑的形状和什么有关》 光斑的形状和镜子的形状有关。

  4、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合作来操作反光,引导幼儿注意镜面一定要对着反光的墙,手电筒光线照射在镜子里。

  5、请小朋友两个为一组进行合作,拿小镜子在蓝色靶的纸板上照到光斑,并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放大和缩小光斑,获得靶中的分数。

  将光斑放到最大得10分,光斑缩小的到最小也得十分。

  6、请幼儿说说光斑是如何放大和缩小的。

  7、完成记录表《光斑的大小》。

  手电筒和镜子距离远,光斑变大;手电筒和镜子距离近,光斑变小。

  8、出示探索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和正确填写记录表《光斑的移动》。

  根据记录表的要求,分别移动镜子和手电筒,记录光斑移动的方向。

  9、请小朋友两人合作,完成随机的两个记录表,完成后粘贴到大的记录表,并进行小结。

  三、利用光斑的移动玩光斑轨迹。

  1、小朋友玩光斑的轨迹图一(折线轨迹)。

  2、成功的小朋友可挑战轨迹图二(曲线轨迹)。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骨骼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骨骼的构造。

  2、掌握人体骨骼的大致特征,提高探索身体奥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身体的结构-骨头

  2、白纸和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骨头的存在

  1、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指和手臂。

  有没有摸到硬硬的东西?那是什么?

  你还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摸到硬硬的东西吗?

  (膝盖、头部、胳膊肘、颈部等等)

  教师:原来骨头支撑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小朋友们想想如果没有了骨骼,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变成软软的、像一团泥。)

  二、认识骨头

  1、说说骨头有哪些。

  出示人体骨架图,对照图边讲述人体骨骼边触摸身体该部位的骨头:

  -人的身体有两百多块骨头,它们连接在一起。

  -我的'头上有头骨,张开嘴巴吃东西靠的是颌骨

  -还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它们。

  -弯弯腰,那是一节一节的脊椎骨。

  -再摸摸我们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

  2、引导幼儿再次捏一捏、摸一摸自己的骨头。

  三、动手做做我们的骨头。

  1、教师: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骨架吧,瞧!老师把白纸剪成一条一条贴在了胸口,

  真像一排排肋骨。

  你们还能不能贴出我们其他什么骨头呢?

  2、引导幼儿用剪贴纸条的方法,在自己身体上表现各种骨头。

  (如胸部、手臂上、腿上。)

  活动延伸

  看各种人体骨骼图片,说说是身体的哪个部位的骨头。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尝等方法认识玉米,并能用语言表现其基本特征。

  2、通过尝试,掌握拨玉米的技能,知道要一层一层剥。

  3、学会观察、比较,对玉米加热膨胀后的变化感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生玉米每人一根、专门用来爆米花的干玉米一包。

  2、微波炉一只、餐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玉米。

  1、出示“玉米”朋友。

  今天啊!我们班级里来了一个朋友还有它的伙伴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

  2、让幼儿认识玉米的皮和须。

  (1)引导幼儿观察玉米。

  原来是玉米朋友,它今天要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有趣的.游戏,但是它先要来考考我们小朋友,看看谁能发现它身上有些什么秘密。

  (2)幼儿每人取一根玉米观察、自由讲述、交流。

  (3)集体交流。

  你都发现了些什么秘密?

  皮:玉米身上包裹着皮,像它的什么呢?(衣服)

  儿歌: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穿着X衣服。

  须:这个须像什么呀?变一变。

  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儿歌: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长着长须儿,像XX来像XX。

  3、去掉皮和须,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玉米。

  (1)如果脱去玉米的衣服,拿掉它的胡须,猜猜看,里面会有什么?

  (2)幼儿尝试自己剥玉米,自己去探索。

  那我们一起来剥剥看,找一找衣服里面的秘密。剥下来的皮和须应该放在哪里?

  (3)幼儿剥玉米,教师指导。

  (4)幼儿交流,你们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衣服)

  好,现在请你们看看脱去衣服,拿掉胡须后的玉米像什么呀?

  再请你们摸一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软的还是硬的?)(有一粒一粒的玉米宝宝)?(排队)剥一粒下来试试看,像什么?

  儿歌:脱下衣服瞧一瞧,咦!藏着许多小宝宝。亲亲热热在一起,一个挨着一个睡。

  (二)、把干玉米房进微波炉,制成爆米花。

  1、引导幼儿思考小小的干玉米会不会变。

  老师这里有很多已经剥下来的玉米宝宝(摇一摇手里的干玉米),它们呀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乖,想给我们大家变个魔术!我们来看看,他们会变个什么魔术。

  把生的、硬硬的玉米宝宝放进微波炉里。

  我们耐心地等上一会儿。听听看,玉米宝宝在里面发出了什么声音。

  2、把爆好的爆米花取出来,供幼儿品尝、讨论发生了什么变化,把变魔术后的玉米宝宝和先前的做一下比较。

  3、那玉米除了变成爆米花吃,还能怎么吃?我们回去再一起讨论讨论试试看,好吗?好,带着你们的玉米,我们走吧!

  【活动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3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