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8 08:06:2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实用[4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编故事。

  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太空探索的进程。

  2、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及演讲辞的基本特点。

  3、理解文中含深刻的语句,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

  【知识链接】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哀悼()锲而不舍()勋章()锤炼()

  阴霾()孜孜不倦()企求()凝聚()

  战栗()拓荒()弥补()不朽()

  2、词语积累

  锲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树:锤炼: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二、合作探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演讲者在演讲中蕴含的感情及变化的脉络是什么?

  4、文中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5、为什么说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6、文中赞扬了七位宇航员哪些精神和品?

  三、精读精练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我们能够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我们今天所说的远远不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课文。本课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各方面的教学目标。

  【设计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设部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主要是感受、理解,逐渐培养他们的欣赏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多种对话情境,激发对话的欲望和热情。以读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朗读,让学生专住倾听文本,充分感知、咀嚼、回味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构建意义,提升精神与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它画下来,好吗?(学生兴趣很浓,用彩色笔膏毫不拘束地画了起来,画完后交给老师。)

  2、教师把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点评,学生画的形式很多,有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写月亮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写的月亮和我们看到的月亮哪个更美。板题:7 小小的船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1、指导看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这幅画美吗?小女孩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她在月亮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2、学生纷纷说出图画里的内容

  教师相机在图的相应位置课伯。出示: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3、课文里写的跟我们从这幅图上看到的是不是一样?你们想知道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通过播放课件出示画面,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对话热情,勾起学生读课文的欲望;同时教师再加以指导看图,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利于学生识字、理解课文。)

  三、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全文,众生评议。(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评一评)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既训练了朗读基本技能,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四、学习课文

  1、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⑴ (课件出示全文及插图)生齐读课文,课文里有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课文里写的内容插图都有吗?

  ⑵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发现课文里写的内容与插图一一对应。

  (图文结合,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分组配合读,相互谈感受

  ⑴ 你最喜欢哪一句?你发现了什么?你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⑵ 学生互相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交谈自己的发现、感受及疑惑。教师巡视,可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点拨学生思考交流。

  (这个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⑴ 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之间或跟旁边学生交流。你们发现课文里有几个小小的船?(3个)3个小小的船都是指真的小船吗?文中(指题目)小小的船到底指的是什么?

  ⑵ 学生议论纷纷,答案各样。

  老师也跟你们一样想知道正确答案,让我们先来学习文中第一、二句话。

  (这个环节,依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能使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与文本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⑶ 学习第一、二句(出示第一、二句)指名学生读问:

  什么样的月儿?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够把弯弯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弯弯的月儿该如何读出弯弯)你们能够把弯弯的月儿画出来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画完后展示学生作品评一平哪个画得像,把画得像的图片张贴在黑板旁。

  小小的船儿怎么样?(两头尖)两头尖的船儿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能够把它画出来吗(学生举勃勃地在下面画,教师巡视,画完后展示学生作品,把画得像的图片张贴在弯弯的月儿图片旁)你们看一看,这两张图片相像吗?学到这里,你们说弯弯的月儿角像什么呀?(学生答像镰刀,像香蕉,像小船)

  到底更像什么东西呢?老师也画了弯弯的月儿和两头尖的小船,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图片: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看图后,把学生引到课文,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它们两头都是尖的。)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让学生发现问题,月儿弯弯的接着,又通过学生动手绘画,课件展示,让学生从直观上知道课文从月儿与小船形状相似之处两尖都是尖尖的来写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⑷学习第3句。

  我在哪里坐?我真的坐在小船里吗?看到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在课件出示的全文里点击相关词: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让学生读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语文教案 篇4

  课前学习:积累生字词,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能使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块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根据上结课的学习及自己对伽利略的了解,自己的理解简洁、明了地介绍伽利略。

  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准备介绍伽利略。

  组织交流,并对其激励性评价

  部分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认真听其介绍,准备评价。

  组织评价

  评价

  第二块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布置任务: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

  学生认真朗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师评价

  部分学生朗读所画的句子,其他学生认真听其朗读

  同学们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生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

  全班交流

  第三块活动:写一写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当伽利略让两个铅球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下面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前面所学的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章,来刻画“大家”的反映。

  学生练笔

  请先写好的同学上来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组织评价,并适度激励学生

  学生评价

  反思

  课后学习:写一写学了《斜塔上的实验》后的感受(结合实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8-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经典]语文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