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71-72页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能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
2、基本技能:能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算理。
3、基本思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渗透迁移类推思想和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积累思考的经验和探究的经验。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渗透应用意识。
5、四能目标:引导学生读懂情境,从问题入手,经历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并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松,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放松放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播放游乐场过山车游玩视频)
师:视频里这是玩的什么游乐项目啊?大家看完这段小视频有什么感受啊?
生:过山车。我觉得很刺激,害怕,激动、、、、、、(找2-3人)
师:老师也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老师也比较喜欢玩这个项目。大家都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去游乐园都喜欢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海盗船,激流勇进、、、、、、(找3-4人)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游乐项目吗?
师:好玩吗?听着就觉得很刺激!
师:哇,通过你的'介绍我觉得真的很好玩。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任务。
师:通过课前对大家的了解,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去游乐园玩,如果周末我们可以去游乐园玩一天的话,你想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碰碰车,旋转木马,旋转秋千,水上滚筒,跳床、、、、、、(找2-3人)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40-4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
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讲解。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3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61名学生。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4
认识形体
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结构与特征。(例 1、例2)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例3)
表面积
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例4)
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例5)
体积
体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例6、例7)
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例8)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例9、例10)
体积单位的进率及简单换算(例11)
整理与练习实践活动
第一, 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不理解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不建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体积公式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把表面积安排在体积之前教学,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表面积的条件比体积充分。而且通过表面积的教学,更深一层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对教学体积是有益的。在体积这部分知识里,先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建立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概念,才能探索体积计算公式。把体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体积公式之后教学,就能通过计算获得进率。这样,体积单位的进率就是意义建构的,而不是机械接受的。
第二,加强了空间观念。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不仅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加强培养,还充实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内容。过去教材里讲长方体的表面展开是为了教学它的表面积及计算,现在教学表面的展开,更是为了发展空间的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折叠围成立体,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上的位置,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另外,设计的五道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加大了空间想像的力度,都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
第三,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这样的实物并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在做纸盒和鱼缸的实际问题中教学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用初步建立的体积(容积)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用学到的体积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容器的容量;灵活应用体积公式计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问题
一、 观察、整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例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把主要精力放在长方体上。这是由于长方体比正方体复杂,发现长方体的特征需要开展许多活动。而且,研究长方体的学习活动经验可以迁移到认识正方体中去。例题呈现一些图片,如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盒、家用电器等,在图片的启发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观察实物,整理特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主要教学活动。例1的教学过程安排成三步。
1. 观察物体,理解直观图,认识面、棱和顶点。
三年级(上册)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知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能同时看到两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例题以这些经验为教学起点,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认识它们的面、棱和顶点。
把立体的样子画在纸上,从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到它们的直观图,是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在实物上只能看到一部分面,在直观图上实线围出了能看到的面,用虚线勾画不能直接看到的面。把立体与其直观图有机联系,感受直观图真实表达了立体的形状,并在看到直观图时,能想到相应的立体,这是空间观念的表现。直观图是教学难点,从有利于学生理解出发,可以分两步出现。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面、棱和顶点是长方体、正方体结构的要素,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还是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出发点。按面棱顶点的次序教学,有利于建构它们的意义。物体有面是已有认识,只要在立体上摸摸面,在直观图上指出面,就体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不必作过多的解释。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是对棱的数学解释。要通过观察和在实物上的演示,直观感受两个面相交的含义,清楚地看到相交处是线。要强调这条线不能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边,应称作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要通过在实物上摸一摸、在直观图上指一指等活动,看到每一个顶点都是三条棱的交点,这是认识顶点的关键。
2. 观察物体,由量到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第11页认识长方体的特征,鼓励主动探索,重视合作交流,遵循逐渐认识的规律。首先数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并把结果填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从量的角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填表能起三个作用:一是及时记录获得的信息,防止流失,有利于特征的整体性;二是通过写出有关的数量,加深印象,有利于记忆;三是显示出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有利于感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接着深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教材提示了可进行的活动是看、量、比;研究的对象是长方体面的形状与大小,棱的长度与相互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教学时要注意四点:① 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展的。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既让学生自主探索,又要教师引导点拨。如发现6个面都是长方形比较容易,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往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比较。至于长方体的3组棱及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可能更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再如学生的发现往往是局部的、点滴的,表达往往是不严密的,这就需要教师汇集生成的资源,提升语言水平,帮助抽象概括。② 例题里观察的是一般的长方体,目的是紧扣长方体的本质特征教学。把较特殊的长方体安排在练习三第1、2题里出现,学生不会因为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对它是长方体产生怀疑。这样安排也符合正方体从属于长方体的关系。③ 学生间的学习方式总是多样的,部分学生喜欢探索发现,也有部分学生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合作交流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要让独立探索有困难的学生共享成果,在听懂同伴发言的基础上,给他们亲自验证、亲身感受的机会。④ 教学长、宽、高是继续认识长方体,要在顶点与棱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清楚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三组棱中的一条,把它们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但要在立体上指出,还要在直观图上看出。如果适量地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根据不同的摆放位置,让学生说说它的长、宽、高,可以防止死记硬背,发展空间观念。
3. 观察物体,独立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正方体比长方体简单,又有认识长方体特征的经验,所以正方体特征的教学会比较轻松。教材先提出正方体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这个研究课题,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以后,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尽管正方体的特征比较简单、容易得出,教学也不能过于仓促。仍要让学生指指相对的面、相对的棱,说说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想想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与12条棱长度相等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以及数学活动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 展、折,想像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第12页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和教学要求,在前面介绍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时已经阐述,不再重复。这里主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建议。
1. 初步知道展开图的含义,加强对正方体的认识。
例3先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原因仍然是正方体的特征比较简单。例题详细展示了把正方体纸盒展开的步骤,用红线标出每步剪开的棱,最后还把剪开后的纸盒摊平。引导学生首次经历立体到展开图的转化过程,从中明白展开图是平面图形,清楚地看到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反思,即得到正方体展开图以后,要回忆是怎样展开的,思考为什么展开图里有6个同样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与正方体的棱有什么联系通过反思,既加强对展开图的认识,又加强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更通过立体与展开图关系的思辨发展空间观念。
除了依照例题设计的剪法展开,还可以沿其他的棱剪。大象卡通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再次进行展开正方体的活动,体会沿着不同位置的棱剪,得到的展开图形状不同。但是,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的边都是正方体的棱是相同的。从而理解正方体展开图既有多样性,又有确定性。多样性是剪法不同的结果,确定性是正方体的特点决定的。
2. 自主研究长方体的展开图,加强对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展开图安排在试一试里让学生剪纸盒得到,学习正方体展开图的经验和体会能支持他们主动地操作、交流。沿着哪几条棱剪?在教材里没有规定,可以自主选择。因此,得到的展开图也是多样的,在每个展开图里都可以看到6个长方形,从而体验了长方体展开图形状的多样性和组成的确定性。卡通提出的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是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细致地研究展开图,并把展开图与立体联系起来思考。要鼓励学生进行展开图长方体展开图长方体的折、展活动,反复地看展开图里的每一个长方形,想它在长方体的位置;看长方体的面,想它在展开图里的位置。在体验立体与展开图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在展开图上想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把长、宽、高转换成展开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也有益于空间观念的发展,还能为表面积的教学作铺垫。
3. 判断哪些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加强对体的认识。
第12页练一练第2题提供的每个图形都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判断这些图形中哪些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第14页第5题的每个图形都由6个长方形组成,判断哪几个图形能折叠后围成长方体。其中部分图形围不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原因是,折叠的时候部分正方形或长方形重叠,构不成有6个面的立体。因此,这两道题一方面加强了展开图与立体的转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的认识。
学生进行这些判断会有困难,为此提出两点教学建议: 第一,在例3和试一试里要把沿不同的棱剪纸盒得到的各个展开图充分进行展示和交流。先认识图中所示的标准状态的展开图,再体会展开图还有其他形状,并在各个展开图上指出立体的相对的面。第二,允许学生灵活地先想后围或者先围后想。如果看到的图形是标准的或接近标准状态的,可以先判断它能否围成立体,想想围成的立体是什么样子,然后折叠验证判断和想像。如果看到的图形不是标准状态的,能不能围成立体难以判断,可以先动手操作,从中体会为什么能围成或围不成立体。
三、 分解,组合有意义地建构表面积的知识。
教学表面积知识编排的两道例题都是关于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试一试在练习中教学,这是因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迁移到正方体上去。表面积的教学分两步进行,先是例4与试一试,把表面积的意义和算法结合在一起。然后是例5,着重于表面积知识的应用,灵活地解决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1.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探索表面积的知识。
例4的问题情境是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在掌握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这个问题与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有关,并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猴子卡通和兔子卡通的算法是比较典型的两种方法,它们有相同的思路:求出纸盒各个面面积的总和,但算法不同: 把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加,把每组相对面中各个面的面积和乘2。前一种算法得益于第13页第3题的铺垫,后一种算法受到了(长+宽)2=长方形面积的启发。两种算法都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较好方法,相同的思路和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教材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学生求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所想到的各种算法,都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即先把一个较复杂的新颖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再把这些简单问题组合起来。反思并体验这种思想方法,就能很好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也不需要机械地记忆表面积的算法。学生对正方体有完全相同的6个正方形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试一试求做正方体纸盒至少用多少硬纸板,一般都会把一面的面积乘6。得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既形成了表面积的概念,也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2. 联系生活经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例5制作上面没有玻璃的鱼缸,利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物图帮助理解这个实际问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所用玻璃的面积是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和,从而主动想出算法。小鸟卡通和兔子卡通仍然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求前、后、左、右和下面5个面的面积和的数学问题,或者抽象成从表面积(6个面的总面积)里去掉一个面的面积的数学问题。两条思路各有特点,前一条突出的是空间想像,要找准并正确计算有关的各个面的面积。后一条的思路负荷轻、思考难度小,能减少错误的发生。还有其他方法吗主要反映在按小鸟卡通的思路,可以列出5个面的面积连加的式子,也可以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加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下面面积的式子。要注意的是,这道例题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并不要求学生能够一题多解。教材仍然让学生选择一种算法。
练一练和练习四里还有只计算长方体的前、后、左、右4个面面积和的实际问题,缺少左侧面的长方体的问题等。教材为部分习题配了示意图,便于学生直观感受实际问题是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部分习题没有配置实物图,可以在现实的生活空间里思考。如粉刷平顶教室的顶面和四周墙壁,只要看看自己的教室,就能把题目里的长、宽、高落到实处。又如台阶的问题,可以找个台阶看看,理解什么是它的占地面积以及地砖铺在哪些面上。计算长方体火柴盒的内盒和外盒所有的材料,综合应用了长方体特征和表面积知识,再次体验实际问题是多变的,要灵活应用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四、 实验、领悟初步建立体积概念。
例6和例7分别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容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要建立在体积概念上,因而例6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学生形成体积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两道例题的教学只能初步感受体积的含义,在后面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还要通过测量和描述,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1. 在有限的空间里领悟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空间物体占有空间所占空间的大小都是体积概念的内涵,是建立体积概念必须解决的子概念。例6利用杯子的空间,把感悟体积的过程设计成三步。第一步是初步体会空间和物体占空间。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把左边杯里的水倒向右杯,会剩下一些水。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这句话解释了现象、回答了原因,引出了空间这个词,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下感知空间的含义。这一步要把生活常识引向数学认识,看着放了桃的杯子,仔细领悟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若有需要,还可以在一只透明空杯的上口放一本书,让学生看着杯子的里面体会杯子的空间。再把桃放入杯里,仍然用书盖住上口,看着杯里的桃,体会它占有杯子的一部分空间。第二步是感受不同的物体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两个同样的杯子,一个杯里放1个桃,另一个杯里放1个荔枝,桃比荔枝大,分别往两个杯里倒水,显然前一个杯里可以倒入的水比后一个杯少。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桃大荔枝小来解释。要像兔子卡通那样想和说,用桃占的空间大,荔枝占的空间小来回答问题。理解桃大是指它占的空间大,荔枝小是指它占的空间小,从而获得不同物体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的体验。第三步继续体会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观察图片里的番茄、荔枝和桃,先思考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再想想这三个水果分别放在三个杯里,往杯中倒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这是两个连续的关于物体占有空间的问题,可从前一问题的答案推理得出后一问题的答案。由于苹果占的空间大,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小;番茄占的空间小,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大,这就感受了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由此得出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是为了巩固体积概念,应该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用好体积这个词,二是联系实物解释什么是它的体积。如电冰箱的体积是它占有空间的大小,电冰箱的体积比电视机的体积大。
练习五第1、3题进一步领悟体积的意义。把同样的盒装饼干堆成3堆,各堆的形状不同、体积相同。理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小正方体摆出较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理解体积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体积相等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相等。
2. 从体积引出容积,初步建立容积概念。
容积与体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学容积能进一步理解体积。
例7教学容积的意义,以体积概念为生长点。图画里有两盒书,一盒是《四大名著》,另一盒是《成语故事》。先在直观情境里比较哪盒书的体积大些,再从左边盒子里书的体积大引出左边盒子的容积大。书的体积是旧知,盒的容积是新知,教学既要以旧引新,也要体现容积与体积的不同意义。教材中比较书的体积,是看着两盒书进行的。而容积是指着两个书盒子讲的,从而凸现容积的属性,以及它与体积的区别。
为了有利于建立容积概念,教学时应该补充一些实例,让学生懂得容器,体会每个容器能容纳的体积是有限的、确定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得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试一试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解释玻璃杯容积的含义,理解每个杯的容积是指它能容纳多少水;二是通过实验比出哪个杯的容积大。如在一个杯里装满水,再往另一个杯里倒,看能不能装满另一个杯子,会不会有剩下的水。学生应该是实验设计、操作和结论得出的主体。
练一练第2题两个盒子里装的杯子的数量不同,练习五第4题两个盒子外面同样大,里面装的仪器数量不等,这些直观情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容器的体积与容积是不同的概念。
五、 认识,应用初步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本单元教学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有了体积单位,就能测量、表达物体的体积,也能进一步体会体积的意义。
1. 认识体积单位包括两方面内容。
例8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首先是测量、计量体积需要体积单位,然后是各个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观察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很难直接判断哪一个体积大。把它们切成同样大的正方体,就能比出体积的大小。这段教材让学生明白,有了体积单位就能准确计量物体的体积。图中的长方体是9个小正方体那么大,大正方体是8个小正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体积比正方体大。还要让学生感受用于测量物体体积的单位,应该是确定的小正方体,由此导出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切成同样的小正方体,最好是学生自主想到的方法。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看书或由教师告诉他们。但是,必须理解这个方法,体会其合理性,激发学习体积单位的愿望。
教学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要准确地表达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多大的正方体。教材在文字描述这些体积单位的意义的同时,还选择一些辅助方法,让学生体会体积单位。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教材里画出了1立方厘米的示意图,配合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1立方厘米。受版面限制,教材里画出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图有困难。因此,在1立方分米的示意图的旁边,画一个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的粉笔盒,利用熟悉的物体,感知1立方分米是多大。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在现实情境中体会1立方米。
寻找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带着体积单位的'初步表象观察周围的事物,进一步体验这些单位。教材举的手指头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这个实例,能引起观察手指头的兴趣,加强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通过自主寻找实例,对1立方厘米的认识就深刻了。
2. 掌握体积单位有两方面的要求。
掌握体积单位,要能应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在这部分教材里,一是说出由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体积,二是为常见的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
第21页说出用4个或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第一次量化描述物体的体积。两个长方体的结构都很直观,分别说出它们的体积非常容易。教学不能满足于答案,要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用途。第24页第6题里的三个物体都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其中两个物体的结构不是很直观。说出它们的体积,要数出各是几个正方体摆成的,尤其是想到那些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体,能发展空间观念。第8题根据三视图摆出物体,说出体积。摆出物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空间观念的机会。这个物体不复杂,多数学生能够摆出来。教学时不必补充这样的练习,更不要增加摆出物体的难度。
第24页第7题为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能不能填出合适的单位,一般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对物体的熟悉程度,二是具有体积单位的表象,三是能开展正确而有效的思考。如学生都熟悉西瓜,知道1个西瓜大致是多大,如果体积是8立方厘米或8立方米,显然都不符合实际。反之,为不熟悉的物体选择体积单位,只能是脱离实际地乱猜,这是毫无意义的。教材里的橡皮、集装箱、水桶等都是多数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教学时如果补充类似的练习,一定要注意这点。
3. 进一步教学升与毫升。
四年级(下册)曾经教学升与毫升,初步知道它们都是计量液体的单位,也是容器的容量单位。对1升、1毫升液体是多少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教学升和毫升,主要有两个内容: 第一,升和毫升都是体积单位,用于计量液体的体积,也用于计量容器的容积。把升与毫升纳入体积单位的范畴,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是已有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第二,1升等于1立方分米,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利用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理解1升与1毫升的实际大小,使原有认识更清晰、更牢固。
六、 操作,发现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例9和例10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推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在初步掌握两个体积公式以后,还把它们统一起来。
1. 让学生探索求积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教育价值,不能局限于知道公式和应用公式。况且,记忆和照公式列式计算的思维含量较低。得出体积公式能加强对体积意义、体积单位的理解;能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因此,教材十分重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设计、安排了认知线索和主要的探索活动。
例9和例10是两个层次的活动,不仅操作内容、要求有区别,而且思维程度有差异。例9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开始教学新知识。没有规定长方体的大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摆,既调动积极性,又为合作学习营造了氛围。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填写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所用正方体个数以及体积,可以获得两点感受:一是沿着长、宽、高各摆几个正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分别是几厘米;二是长方体里有多少个正方体,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体积应该与长、宽、高有关。这两点感受能使学生明白: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要研究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学例9不要急于得出体积公式,而要在摆长方体与填表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获得上述两点感受,形成继续研究的心向。即使有学生从例9已经看出了体积公式,也要引导他们通过例10进一步验证公式,理解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必然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及结论的确定性。
例10根据图示的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三个长方体。活动的本质是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对学习的要求是先想怎样摆、需要几个正方体,再按想法摆,验证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三个长方体是精心设计的。左起第一个长方体的宽与高都是1厘米,只要把4个正方体摆成一行,能够体会长方体长的数量与沿着长摆的体积单位个数之间有必然联系。第二个长方体的高1厘米,只要把正方体摆成一层。体会长方体宽的数量是几,沿着宽应该摆出几行体积单位。而长与宽的乘积,就是一层里体积单位的个数。第三个长方体高2厘米,要把正方体摆成2层,体会长方体高的数量与摆的体积单位的层数是一致的。教材在各个长方体里预设的教学内涵,规划了各次实物操作时的思维重点,有助于学生逐渐建构数学认识。摆各个长方体获得的体会,就是对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关系的理解。教材让学生说说在两道例题中的发现,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例题的学习,进一步清楚这些体会,并把这些体会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抓住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的特点,能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要求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在独立思考之后小组交流。推导的思维方法是多样的,从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出发,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从再现测量体积活动出发,
类比推理能完成推导: 用体积单位测量正方体的体积,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摆的层数都与正方体的棱长相等。因此,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写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时,根据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如果把乘号简写为,那么V=aaa;如果乘号省去不写,要写成V=a3。一般采用后一种写法,a3以及它表示的意思都是新知识。第26页练一练第2题,算几个整数或小数的立方的得数,巩固对立方的认识。解决正方体体积的实际问题,经常会列出和计算这样的算式。其中13、103和0.13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防止算错。
2. 深入理解体积公式。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除了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特例),还有相同的内容。认识它们的相同,能简化知识结构。第27页教学这个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教材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让学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认识长方体时曾指过上、下、前、后、左、右三组相对的面)。第二步认识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都是表面的一部分。教材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帮助学生建立底面积的概念,要求学生研究计算底面积的方法,联系求表面积的经验,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进一步加强对底面的认识。第三步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里,如果把长宽看成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可以演变成底面积高。在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里,如果把棱长棱长看作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也演变成底面积高。由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因而获得了统一。
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有两点教学意义: 第一是深入理解原有的两个体积公式。长、宽、高或棱长都是立体的棱的长度,决定立体的大小。长宽或棱长棱长得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底面积高得到的是体积。这里面蕴含了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联系。第二是重组知识结构。把两个体积公式合并成一个公式,其本身是一次认知简化。而且,底面积高还是计算所有直柱体体积的方法。无论底面是直线图形的柱体,还是曲线图形的柱体,体积公式都是V=Sh。前一点意义,在现在的教学中就能实现;后一点意义,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逐渐体现出来。
练习六第5题已知一根长方体木料的长与横截面的边长,横截面是第一次出现的概念,教材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横截面的含义。先算出横截面的面积,再算木料的体积,有两点意图:一是通过计算横截面的面积,进一步认识这个面;二是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还能演变成长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棱长,从而对体积公式有更充实、更丰富的体验。
七、 计算,迁移理解体积单位的进率。
在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后,教学体积单位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教材第30~32页,先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教学简单的换算。
1. 求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的体积,发现和理解进率。
例11的图里有两个正方体,一个棱长1分米,另一个棱长10厘米。从1分米=10厘米,知道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进而判断它们的体积相等。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分别是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从它们体积相等,推理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就是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的进率。
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棱长1米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得到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间的进率。
在教学进率的过程中,作出两个正方体体积相等的判断是关键。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首先表达的是两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然后才本质地表达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后者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所在。
练习七第1题的表格里已经填了米、分米、厘米三个长度单位以及一个面积单位与一个体积单位,要求学生继续写出其他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还要写出表格里相邻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进率。这道题对长度、面积、体积三类计量单位从名称和进率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整理。填表能引起学生对这些单位概念的回忆,如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从而体验米、平方米、立方米是不同的概念,也是有对应关系的单位。有了这些体验,在测量或计量长度、面积、体积时,就能正确应用单位名称。通过填表能发现规律,如米、分米、厘米这三个长度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010);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三个体积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01010)。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进率。
2. 应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对使用不同单位的体积进行换算,是应用进率的活动。本单元里的单位换算是比较简单的,只在两个相邻单位间进行,而且都是单名数的换算。
练一练是体积单位的换算,先把较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小单位的数量,再把较小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大单位的数量。类似的这些换算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里都进行过,学生有换算的经验,知道可以利用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位置的办法解决。完成这里的练一练,可以把已有经验迁移过来,着重思考把小数点向哪边移动几位,并对这样做的原因作出解释。
练习七第2题把面积单位的换算与体积单位的换算对比着进行,目的是体会它们在换算时的相同与不同。无论哪类计量单位,只要是较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小单位,都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只要是较小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大单位,都把小数点向左移动,这是规律,是共性。而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是由进率决定的,进率分别是10、100、1000,小数点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获得这些体会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知识与技能的范畴,更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方面的发展。第4题里升与毫升的换算,四年级(下册)教材里曾经进行过。现在进行这些换算,不限于整数范围内实施,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理解也比过去深刻。把升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立方分米为单位,把毫升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立方厘米为单位,能加强1升等于1立方分米、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的认识,更好地把体积单位组织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
八、 拼拼,想想体验表面积的变化。
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专题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起来,得到的立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拼拼算算这个栏目,先研究用正方体拼的情况,再研究用长方体拼的情况,后一类情况比前一类复杂。研究正方体拼成长方体,从两个正方体开始。选用体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有利于体会到表面积的变化。
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出长方体,可以上、下两个面拼,也可以左、右两个面拼,还可以前、后两个面拼。从现象看,似乎拼法不同。其实,各种拼法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首先是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2个正方体体积的和,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2立方厘米。其次是每种拼法都减少原来的2个面,这是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时发生的变化,也是这次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在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图示中,可以体会减少的2个面分别在两个正方体上。拼的时候,这两个面相重叠。
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边填表。发现的规律要帮助学生分两个层次归纳和交流:一是关于拼的步骤。2个正方体一步就能拼成长方体,3个正方体要分两步拼,4个正方体要分三步拼二是关于减少的面积。2个正方体拼,比原来减少2个(一对)正方形面的面积;3个正方体拼,比原来减少4个(两对)正方形面的面积;4个正方体拼,比原来减少6个(三对)正方形面的面积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情况比较复杂。由于长方体三组面的形状、大小不同,只有把完全相同的两个面重叠,才能拼出较大的长方体。因此,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拼法。教材让学生通过操作,了解三种拼法。再看着各种拼法的示意图,思考每种拼法减少的面积。在体会三种拼法减少的面积不同之后,找出拼成的大长方体中,哪个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
第37页的示意图中,左边拼法的两个长方体把54的面重叠,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两个54;中间拼法的两个长方体把53的面重叠,表面积减少2个53;右边拼法的表面积减少2个43。这些都是学生在操作与看图中能够理解的,也是交流的主要内容。指出表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长方体,要进行这样的推理:拼的时候减少的面积最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反之,减少的面积最多,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只要教师稍加引领或点拨,学生都能像这样想。而且计算三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多少,都有捷径可走。
拼拼说说栏目里变化了拼法,不但把正方体拼成一行,还拼成两行。仔细地体会拼的活动和研究教材里的示意图,左图可看作有7次正方体的两两相拼(如图),每次减少面积2平方厘米,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7个2平方厘米。右图中可看作有5次正方体的两两相拼(如图),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5个2平方厘米。所以,右边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左边长方体大4平方厘米。
为10盒火柴设计一个最节省的包装方案,是应用前面拼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经验: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这两条经验要灵活地、综合地应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方案。这对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秭归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磨平、茅坪镇的温度。
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可能说出:每个镇的气温或两个镇气温之间的比较。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镇气温的?
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埘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
引导:磨平和茅坪镇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5℃(+15℃)-1℃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15”这个数读作正十五,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5”也可以写成“15”;“-1”这个数读作负一,书写时,可以写成“-1”。
【设计理念】“零上15摄氏度”和“零下1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5”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归纳正数和负数。
【设计理念】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15、19、+20xx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11、-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3.知识应用。
(1)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2)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提问:
1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初步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1、出示例3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吗?(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方向相反??)师:下面是张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8050元和支出520元。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怎样表示?
3.推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四、课堂作业。(略)
【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6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小学数学《认识方向》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同学分成四组,分布于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一、引入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南通市要建“奥林匹克广场”啦!这个现代化的体育活动中心就建在我们学校的正南方向。你们知道哪个方向是南吗?用手指一指。
(同学纷纷用手指南)
师:哦!大家都知道这一面(手指南)是南。那么,除了南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除了南,还有北。
生:还有东、西。
二、展开
师:人(和物体)总是位于一定的方向和位置的。我们怎样区分方向呢?你们有什么方法吗?
生:我看太阳认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向东,背后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方法真好!我们一起学一下。
(同学纷纷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分辨西、北、南)
生:不对!早晨可用这个方法。下午,面向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背后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师:对!黄昏与早晨的情况正相反。要是阴天、雨雪天呢?
生:可以用指南针,指南针的箭头一端总是指向南。
生:我看房屋认方向,房屋的大门一般都是朝南的。
生:我看人们晒衣服,搭衣服的晒架总是装在房屋南边阳台上的。
生:冬天,积雪几天不化的一面肯定是北,冰雪很快融化的一面肯定是南。
生: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
评析:调度同学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让同学自身运用各种方法认识东、南、西、北的方向。通过交流和对话,使每个同学都个性化地学会识别方向。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识别方向的方法,现在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确定你们组在教室中处在什么方向。
生:我们组在东边,因为太阳从我们这边升起。
生:我们组在东的对面,是西。
生:教室是朝南的,我们组正好在教室靠南的这边。
生:我们组在北边,在南的对面。
师:(把南通电视塔的模型放在教室中间)现在,南通电视塔就耸立在我们的中间。谁能说说电视塔与你们组的方向位置关系?
生:电视塔在我们组的东边,我们组在电视塔西边。
生:电视塔在我们组的西边,我们组在电视塔东边。
评析:同学被置于生动、实际的生活空间,运用各自的方法识别四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真实而亲切。
师:南通电视塔一直在我们的中间,位置没有变,怎么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又在北呢?
生:因为我们在不同位置看电视塔。
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电视塔,就有不同的方向。
师:对!方向总是以一个地方为规范相比较而确定的,与不同的规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评析:抓住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故作曲解,使同学生发方向的'相对性意识。
师:(不经意地走到教室的西南方)现在,同学们在东、南、西、北各占了一个方向。可是朱老师呢?朱老师站在这里,是什么方向呀?
生:朱老师站在西南方。
师:为什么说这是西南方了
生:因为你站的方向是西和南交叉的地方。
生:因为你站的地方是西边偏南、南边又偏西。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也定了一个方向,叫西南。现在,请同学们往四周看看。猜猜,还能发现一些这样的方向吗?
(同学环顾教室,讨论交流)
生:(指东南方)这又东又南的方向是东南。
生:(指西北方)这又西又北的方向是西北。
生:东南与西北是相对看的。
生:(指东北方)这又东又北的方向是东北。东北与朱老师站的西南也是相对看的。
评析:从西南方向的确定开始,再让同学通过“往四周看看”的空间观察,凭借已有的主观体验,发现东南、西北、东北等复合方向和其相对关系,同学享受着自身发现的胜利喜悦,衍生出积极情感和自信心。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身体验出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上这些方位词介绍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
(生居中介绍略)
评析:用刚刚学习的八个方向介绍复杂、多元的教室空间并非易事。从静态的大环境中分成相对集中的小组学习,可以使同学积极参与,相互合作、交流,形成“动态的集体力量”。借助数学语言(方位词)表达和交流教室内的空间方位,可以认识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师:现在,让我们到“市民广场”逛逛。(出示“市民广场”平面图)这是“市民广场”一带的平面图。这图上的方向怎样认呢?
生:平面图上总有一个十字样的标志,是表示方向的。
师:对!这叫十字指向标,它指示着图上的方向。谁知道指向标向上的箭头指示什么方向?
生:箭头指向北,表示图的上方是北。
师:那么,下方就是——
生:(齐)南!
师:平面图上的方向总是上北下南。哪面是西,哪面是东呢?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面向北站着,左边是——
生:西。
师:右边是——
生:东。
师:所以图上也是——
生:左西右东。
生:所以,图上的方向只要根据十字指向标,记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行了。
评析:在平面图这一虚拟的空间中,引导同学观察、定向、体验,对比生活经验进行想像、识别方向,培养了同学的空间想像能力。
三、练习
师:现在,谁能说说图上“少儿书店”、“南通电影院”、“南通中学”、“文峰大世界”各在“市民广场”的什么方向?
生:“少儿书店”在“市民广场”的西边。
生:“南通电影院”在“市民广场”的东边。
生:“南通中学”在“市民广场”的北边。
生:“文峰大世界”在“市民广场”的南边。
师:我们学校在“市民广场”的什么方向?谁来指一下?
生:我们学校在“市民广场”的西北方。
师:再请看,“南通师范二和小”、“人民公园”、“奥林匹克广场”在“市民广场”的什么方 向?
生:“南通师范二和小”在“市民广场”的东北方。
生:“人民公园”在“市民广场”的东南方。
生:“奥林匹克广场”在“市民广场”的西南方。
师:说起“奥林匹克广场”,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我为广场献一计”的活动。现在,请大家做个小设计师,给“奥林匹克广场”设计一张平面图,在广场上什么方向设计个什么馆、场、所……
(同学设计,画成平面创意图)
师:同学们都给“奥林匹克广场”设计了些什么呀?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介绍时要用上今天学过的方位词,说明各场地、设施的方向位置。
(生交流略)
评析:练习突破了过去“技能操练”的陈规,而变为了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只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略)
总评:教学目标的定位,走出了数学知识技能的单行道,指向同学的全面发展,并且贯串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结合方向位置在生活中的表示和反映,培养了同学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观察、操作、猜测、想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同学有序考虑的意识,发展了同学的空间观念。注重同学的情感体验,使同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胜利的喜悦,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方向的认识都表示为同学的自主探索习得。教师为同学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同学经历从实际到虚拟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操作、实践、猜想、想像、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了方向和物体的空间位置。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难点:
从统计中获得简单的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决策,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今天我们上课和平时不太一样,坐成了六个小组,老师这有一张评价表,如果哪个组里的同学表现好,我就给他们组贴上一颗星,这时老师就来看看哪个组坐得最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体育比赛吗?在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体育训练,为比赛做准备。他们在进行什么训练呢?
生:跳绳、踢毽、套圈、踢球。
师: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项比赛,(揭题)在这些活动中你认为组织什么比赛好呢?
生:
师:咦,这下有问题了,大家参加的活动不一致,可是我们班又只能组织一项比赛,大家说说看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同学们最想参加的比赛来确定我们班组织什么比赛。
三、体验统计过程。
1、复习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你还认识它吗?
生:统计图
师: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最下面是比赛的项目,
生:每一格就表示一个。
2、分小组进行统计
师:今天我们就要利用统计图来统计我们最想参加的活动。有谁知道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不漏掉,不重复)接下来,我们就分小组来进行统计同学们最想参加的比赛,在分小组活动时要注意:第一,在组长带领下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第二,每个人只能说一项,第三,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余人要认真听,组长在相应的项目上涂上一格。大家明白了吗?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调查的又快又准确。开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织比赛》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织比赛》教学设计师:这时老师将每个组的统计图贴在黑板上了,比一比,你想把星星送给哪个组?说说你的理由。老师觉得刚才每个组的表现都不错。所以给每个组都贴上一颗星星。
3、完成统计表。
师: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下一项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
同学们请看,你看到了什么?对这是一张统计表,我们要把刚才同学们统计的情况填到这张表里。
谁能通过第一小组填的这张统计图看出。
第一小组共有 人,想参加跳绳比赛的`有 人,想参加踢毽比赛的有人,想参加套圈比赛的有人,想参加拍球比赛的有人。
最下面一行应该怎么填呢?谁来说一说?
将每一列的数据加起来就行了。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班想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 人,想参加踢毽比赛的一共有人,想参加套圈比赛的一共有人,想参加拍球比赛的一共有人。
同学们能根据最后一行的数据完成这一张统计图吗?
这时分小组合作完成这一张统计图。
四、观察发现
1、第 组最先完成,老师把他们组制作的统计图展示到黑板上。
2、这时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一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现在你们认为,我们班应该组织哪一项比赛呢?
3、你能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吗?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六、拓展
老师也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了我们班同学最爱喝的饮料。通过这幅统计图,你知道老师一共调查了多少人吗?你还发现了什么?如果在比赛的那天,我们班要买一种饮料的话,应该买哪种?
七、备用
结束:今天我们学会了怎么样进行统计,在生活中,你还可以利用统计的知识调查身边的事情。比如,你家里一天用了多少只塑料袋,全班同学每人每周用几枝铅笔。只要我们用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用智慧的大脑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统计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在今天的学习中哪个小组的表现最好。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8
1、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准备: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内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交流。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
生2:我认为。
生3:我是这样想的。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方法,了解到,那老师觉得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认真想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讨论。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1)、出示题目。
(2)、学生读题思考。
(3)、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选代表展示。
(5)、集体订正。
四、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学习了本课有什么样的想法,觉得本堂课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同分享,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五、布置作业:(第页第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
(内容简析)
教学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能提供改进的方案吗,有哪些突发的灵感,课堂上有没有印象最深的讨论以及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自我评习:这个万能教学模板实用性较强,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中存在的随意课、盲目课和单纯的传授课等不规范、教法陈旧的教学形式,逐渐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利于学生成长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初登讲台、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是一种全面把握教材,宏观感受教学全过程,快速规范教学行为的好方法,便于教师逐渐提高研究层面,取得更大收益。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秭归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磨平、茅坪镇的温度。
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可能说出:每个镇的气温或两个镇气温之间的比较。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镇气温的?
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埘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
引导:磨平和茅坪镇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5℃(+15℃)-1℃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15”这个数读作正十五,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5”也可以写成“15”;“-1”这个数读作负一,书写时,可以写成“-1”。
【设计理念】“零上15摄氏度”和“零下1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5”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归纳正数和负数。
【设计理念】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15、19、+20xx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11、-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3.知识应用。
(1)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2)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提问:
1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初步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1、出示例3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吗?(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方向相反??)师:下面是张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8050元和支出520元。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怎样表示?
3.推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四、课堂作业。(略)
【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0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体重?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看,这里到处可见一箱箱的水果,真热闹啊!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出示:一个苹果重200(克)]
那一箱苹果呢?[出示:一箱苹果重10(千克)]
[出示:一卡车苹果重3()]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都不恰当,是吧?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单位——吨。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让学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约100千克)
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感悟1吨的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牛约重500千克,几头牛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
(货车的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6)完成32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3、单位换算
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后,提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通过刚才的整理,哪个单位最重?最轻的是?
4吨=____千克
3000千克=____吨
学生尝试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
4吨=4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4吨就是4个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3000千克=3吨,因为1000千克就是1吨,3000千克有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就是3吨。
完成32页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估一估,连一连
大象 鲸 山羊
50吨 60千克 4吨
2、在一辆载重是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为什么?
3、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4()。
(2)小明体重35()。
(3)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4)码头停泊的货轮能载货10()。
4、13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介绍方法
四、课外延伸,加深理解
1、日记一则。
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
5吨=(5000)千克
4020千克=(4)吨(200)千克
3吨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2、你知道吗?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谈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反思:
在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前,学生已经对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认识。知道了1千克=1000克。较轻物体的质量常用可作单位,而一般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测量较重的物体或者是大型物体时常用吨作单位。但是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也不可能像认识克和千克那样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或者是两袋盐的重量来建立感性的认识。所以,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要想建立吨的观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我是先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首先课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让学生感受1吨到底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们的体重,从数量上体会。
我找了班上体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个同学,这样学生可以想象大约四十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然后告诉孩子们,我的体重是50千克。20个老师的体重就是1吨,同时课本上也提供了两头牛的体重也大约是1吨。让学生在对比的数字中感受1吨之大。
但在教学时发现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楼一棵树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由于吨是用来计量较大的物体质量,所以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很少出错。但实际上学生对于这个单位的掌握还不是很好。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题,第70页想想做做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1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天到了,天气真好!瞧!小动物们三三俩俩的来到了小河边,在草地上觅食、玩耍。
师: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
(小白兔和小鸡)
二、看图、操作列加法算式,归纳发现几个几相加
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
(1)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6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2个2个地数,2个2个圈出)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2+2+2=6(只)
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都相同。
师:加数都是几?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算式里有几个2。(师生齐数)
师:3个2加在一起也可以说是3个2相加。
板书:3个2相加
师:3个2相加得几?
板书:3个2相加得6。
(2)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鸡?12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3个3个地数,3个3个圈出)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3+3+3+3=12(只)
师:仔细观察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是几个几相加得12?
板书:4个3相加得12
师:你怎么知道有4个3?请一个小朋友带大家数一数。
指出:刚才,小朋友们从图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几个几相加。
2、操作感受几个几
师:下面,我们来操作学具。15个圆片,要每堆摆的同样多,摆摆看。
师:你是怎么摆的?
3个3个、5个5个。。。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几。
师:哎!这种摆法很奇怪(展示),老师也用圆片摆一摆。
* * * * *
* * * * *
* * * * *
师:同座讨论讨论这种摆法怎么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横着看,每排有5个,有3排。
师:是( )个( )相加得( )。
板书:5个3相加得15
师: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3+3+3+3+3=15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竖着看,每排有3个,有5排。
师:是( )个( )相加得( )。
板书:3个5相加得15
师: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5+5+5=15
师:这两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圆片是15个。仔细比较这两道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3个5相加与5个3相加的得数相同,都是15。
三、联系实际、认识乘法
1.引入乘法。
(1)师:过几天要春游,每人交3元车费。请你们跟老师一起算一算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3+3+3+3+3
师:这样列下去繁吗?
师:繁!我们就得想一个办法解决它。谁知道的?
生:乘法(板书课题)。
(2)小组讨论,归纳发现共同特征几个几相加
师:怎样把它们改写成乘法呢?我们研究研究这类算式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连加算式,每道算式的加数相同,都是几个几相加。)
师:对了,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些加法算式都是几个相同加数在连加,都是几个几相加。具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根据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数学家们这样设计了乘号(演示:将+旋转成)。
2、教学例2。
(1)师:下面我们就来用乘法解决这一类数学问题。看动画。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数一数,也可以算一算。)
师:怎么数呢?
这样数得的:2、4、6、8。一共有8台。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 2+2+2+2=8
师:有几个2相加?
板书:4个2相加
师:4个2相加,可以写成几乘几?
板书:24 或 42
师:2表示什么?从哪儿来的?
4表示什么?从哪儿来的?
指出:2就是这个加数,4表示2的个数,有4个。
4个2相加,可以写成24 或 42
师:等于几?
板书:=8
(2)介绍乘号、乘数和积等名称以及另一种写法。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这个符号叫乘号(书空),读作乘(板书)。这道算式谁来读一读?多请几人读。
板书:24读作2乘4。
师:4和2的名称是乘数(板书),8的名称是积(板书)。
(3)说出24=8这道算式里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师:2和4叫什么?8呢?
师:谁会读?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乘法,4个2相加,可以列成24或42,24或42都可以表示4个2相加。
3.感受乘法的简便
(1)师:你会不会将刚才我们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2)教学试一试
师:操场上,上体育课的小朋友们正在跳长绳,谁来说一说图意?
师:加法算式你会列吗?乘法算式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指名读题。
师:哪种写法简便?
师:今后要求几个几相加,你会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指出:有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几乘几。
四、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1
(1)(看动画:钢笔图)
师:有几盒?每盒有几支?
师: 一共有几个2枝?
师: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师:集体订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3盒,每盒有2支。一共有3个2枝,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2)(看动画:鲜花图)
师:有几束花?每束有几朵?
师:一共有几个5朵?
师: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师:集体订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2束花,每束有5朵。一共有2个5朵,乘法算式是52=10或25=10。
2、想想做做2
(1)师:先用圆摆一摆,再写算式。每堆摆2个,摆4堆。
师:填算式。
师: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2)师:每堆摆4个,摆2堆。
师:填算式。
师: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指出:有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几乘几。
四. 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
小朋友们问老师:几个朋友抱一抱?,如果我说2个朋友抱一抱。那么台上的小朋友就要两个两个的抱在一起, 台下的小朋友就要说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听明白了吗?
开始游戏!先选6人上台,2人抱;再加2人,4人抱;再加1人,3人抱。
五.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2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围。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相信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
依据的理论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建立求倍数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叶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展示多媒体图片:学校里两个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男生队有3名队员,女生队有6名队员,请孩子们猜一猜是哪个队将取得胜利,并说出理由。
引导孩子说出:女生会赢,因为6个女生比3个男生多3个人,或者是男生比女生少3个人,或者男、女生的人数不一样,这场比赛不公平等说法。
教师:要想知道结果,咱们先把他们的人数用小棒摆一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
教师示范摆,先摆第一行的3根,再摆第二行,摆第二行时要3根3根地摆,一共摆6根小棒,学生再摆。
同桌检查,你是老师这样摆的吗?
教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我们把第一排的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第二排的小棒里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把你们的小棒移动一下让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第二排里有2个3根吗?请一个孩子上讲台移一移。
教师:把每3根小棒放在一起,我们这样摆就能很清楚的看出第二排的小棒有2个3根。那么第一排有3根小棒,第二排有6根小棒。6里面有几个3呢?6里面有2个3。(板书)。
6里面有2个3,我们也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学生边说老师边指黑板)。再请两个同学起来说一说。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
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
(5)拍手游戏
教师:孩子们学得真好,我们还继续学习,你们有信心吗?让我们用掌声来激励自己。
先由老师拍,第一次拍两下,第二次拍4下,问孩子:第二次拍了几个两下,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再由师生对拍,老师拍1下,要求孩子们拍的是老师的4倍,老师拍2下,要求孩子拍的是老师的5倍。
2、教学例3。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
第二行摆:6片黄叶 问: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孩子挪动第二排的树叶,2片为一份,可以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
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6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3倍。
6÷2=3
(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
问:绿叶的片数是黄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挪动第三排的树叶,6片为1份,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12片叶子每6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银杏叶的片数是黄叶的2倍。
12÷6=2
3、教学例4。
小朋友去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小组的小朋友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植了7棵树。”
第二小组的小朋友说:“哈哈,我们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哟!”
那么第二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7×3=21(棵) 则第二小组植了21棵树。
4、新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5、比一比,看谁答得好。
看多媒体图片并填空,同时说出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
三、巩固练习
老师的年龄是4的倍数,请孩子们猜一猜老师多少岁了。
四、总结课堂
教师: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场拔河比赛,观看多媒体录像,女生赢了男生。为什么呢?
引导孩子们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和“倍”有关的。
只要你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数学王国的许多乐趣。
今天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你能找到这里的倍数关系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呢?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4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红领巾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指名说一说,师可再现推导过程。
2、导入:出示红领巾,它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该怎么计算?揭示课题。
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5.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6、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7.教学例1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总结: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习 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三) 判断
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100×33÷2=1650(cm)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上一篇:上一条:小学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应用题的对比
下一篇:下一条:小学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5
一、 教材:苏教版数学第6册P17-18。
二、 课题:认识年、月、日(新授)
三、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协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商同学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五、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年历卡片等
六、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同学不难猜出是“日历”(Calendar),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T:同学们,我们学习一天、生活一天,我们就会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Day)字。
(2)T: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学答问后,教师板书:“月”(Month)字。
(3)T: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年”(Year)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04-09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03-07
小学数学备课的教案11-08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02-1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02-25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