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0 10:02:1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集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9篇(集合)

语文教案 篇1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十三课,一起读课题。

  生:《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上节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老人很勤奋。

  生:他很有毅力。

  生:他很坚强。

  生:他很自信。

  师:这些印象是怎么得来的?

  生:读书。

  师:对,读书得来的。

  师:老师没想到他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生活在什么地方?

  生:天游峰。

  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天游峰的一节,用书上的话回答。

  生:在第二节。

  师:“像——”读读,你们觉得天游峰怎么样?

  生:险、高。(板书:险)

  师:张老师这么高的山是不敢爬的,上次上黄山,不敢上。这句话怎么读?

  指名读。

  师:为什么好不得意?

  生:觉得自己的勇敢,因为我爬上了。

  师:其实这一节描写的是什么?

  生:生活环境。(板书:环境)

  师:这是一写人的文章,既然是写人的,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出场。

  师:什么叫出场?你们看过戏吗?

  生:要有前奏、敲锣打鼓。

  师:读第三节,看看他是怎么出场的?

  生读。

  师:很有意思啊,他怎么写的。

  生:他是借助扫路人的声音写出他的出场。

  师:为了老人的出场,他用声音来铺垫,这使我想起了一首诗:“恰似―――烟波浩渺――”。

  继续读,老人怎么样的?

  生读。

  师:作者怎么描写老人的。

  生:(读)从是外貌上来描写的。

  师:读后觉得老人怎么样?

  生:很清贫。

  师:从哪里看出的。

  生:很质朴、褐色的衣服。

  师:我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与一般的扫路人一样啊。第二次写扫路人在哪里?

  找。

  生:第八节。

  师:纠正读音:“削”。与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第二次写得清楚,面色黝黑。

  师:我奇怪了,第一次时间早,第二次晚,天色越来越黑,却写得越来越清楚,为什么?

  去读第4-7自然段。

  生:作者第一次只是简略地看一看,第二次老人把他领进了自己的屋里,为他沏了杯茶,他们成为知己了。

  师:一杯茶就贿赂他了?再默读思考。

  (生默读)

  生:他一开始简略地看一下他穿什么衣服,第二次写仔细地看了。

  师:为什么要仔细地打量?

  生:那层层叠叠地路,却扫上扫下,我很佩服他。

  师:那山高不高

  生:高。

  师:游客爬上去都感到气喘吁吁、半途而返。

  师:读一读第六节。

  生读。

  师:从第六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老人很乐观,他却说“不累,不累”,说明他爬习惯了。

  师:难道他真的不累吗?

  生:不是。

  师:看看他怎么说的?

  生: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说明什么?

  生:他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他――(引读: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师:他把扫路当成了一种享受。

  想想第三节,他扫地时“哗――哗――”一般人很累。节奏很快。把扫路当成了什么?

  生:一种乐趣。

  师:对作者来说是什么?

  生:一种启发。

  师:想读吗?

  生:想。

  指名读。

  师: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很有感情。

  师:有没有谁出老人对工作的热爱?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想听我读吗?

  师:听老师读,哦,不,看着老师读。

  师范读。(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生:自主练习朗读。

  师:谁愿意读。我找个瘦点的同学。

  生:我读我读。

  (指名读)

  师:如果你是老人,你为什么感到不累呢?

  生:我把扫路当成看风景。

  (生鼓掌)

  再指名读。

  师:我正在看他对我笑?把工作当成享受。很腼腆。为什么天不黑的情况下,我能看出大致的容貌,天越来越黑,却把老人看得更清楚了。

  生:他一是一般的人,这么累的工作却很喜欢。因此,感动了作者,才仔细地打量他。否则是表现式的,轮廓式的`。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了扫路人?找一找看一看,这些文字里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默读。

  生:(读第十节。)

  师:是啊,我能舍得走吗?

  生:不舍得。

  师:这节你感受到老人怎样?

  生:老人很热爱祖国。看祖国的山山水水。

  生:扫路人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舍得走。

  师:老人说,他早该退休了。却舍不得走,(引读――)这是哪儿的?

  生:天游峰。

  生:老人很喜欢天游峰。

  生:他很热爱大自然。

  生:他喜欢天游峰的每一个地方。

  师:(再次引读第十节)我能舍得走吗?这是什么句子?

  生:反问句?

  师:老人太热爱这里了,你能读出来吗?我们换种方式。来跟我比一比。我普通话考了九十多分,播音员的水平,你们能比过我吗?

  生:能!

  师:比过我的方法是什么?孩子们,好好读吧。

  师:推荐两个最好的跟我比。

  生:我推荐我自己。

  师:为她的自信而鼓掌。

  (女生读。男生读)

  师:我读前喜欢咳嗽两声(扮老人相,呵呵)。读。三人谁读得好?

  生:老师。

  师:还有哪里写老人?

  生:我读最后一节。(生读)

  师:三十年后,老人多大了?

  生:一百岁。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老人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特别健康。

  师:神仙,老神仙。

  生:自信。

  师:能把这种自信读出来吗?

  (指名读)

  师:“朗声大笑”怎么笑?(生笑)把老人的大笑读出来。

  师:老人是怎样的人?

  生:热爱祖国、热爱工作的人。

  生:是个勤劳的人。

  生:他是个自信的人。

  师:他要活到一百岁。这节课,我们也和游客们一样,游兴未尽。

语文教案 篇2

  文章分析:

  这是一篇儿童诗,极富童趣,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展示给大家一个热爱生活、充溢幻想的小朋友的多彩的内心世界。

  教学本课应注意这样几个点:

  1、诗歌的朗读。

  2、生字的学习。

  同时应该处置好这样几种关系;

  1、银河的知识和本诗的关系。

  2、本诗的朗读和扩展内容的衔接。

  3、读诗和识字的比重。

  教学准备:

  1、研究性学习专题——《银河,让我了解你》

  2、背动作儿歌、课前一只歌《蓝猫》。

  教学过程: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同学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小朋友仰望银河,发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局部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 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同学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考虑: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身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干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5、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6、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7、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考虑: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电脑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假如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妙。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10个词语。

  2、了解“充气房子”这现代建筑的优点,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兴趣,锻炼发明力和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1、同学们,房子大家最熟悉了?你都见过哪些特别的房子呢?

  2、生自由说。

  3、呀,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房子,但是有一种房子你们肯定没见过,它就是“充气房子”。(板题)

  二、引导质疑,初读课文

  1、此时此刻,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有很多的小问号呀?让同学提问,可能会问的问题:

  ⑴充气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呀?

  ⑵它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呀?

  师相机板书:资料

  2、不止你们,就连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3、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序号。

  4、充气房子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轻便、结实)师相机板书。

  5、从哪里知道的?(第2自然段)能给大家读一下吗?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普通房子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砖瓦、木料、水泥、钢材)

  2、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跟老师一起做个实验。

  ⑴桌上摆放:木料、钢材、砖头、气球。

  ⑵让同学选出普通房子所需的资料,把它们拿起来感觉一下(重、不方便)。

  ⑶再拿起充气房子所需的资料感觉一下(轻、方便)。

  ⑷引出“轻便”一词,加深同学理解。

  3、那人们又是怎样用这种“轻便”、“结实”的资料做成充气房子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四句话。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4、再读三、四句,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词来清楚地介绍充气房子。引导同学注意“……然后……再……不一会儿……”等词句,在朗读中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5、充气房子和普通房子有很大的不同,难怪课文的开头就告诉我们“充气房子是新型的现代建筑。”

  6、请同学们齐读第1自然段。

  7、你知道了什么?(充气房子具有很多优点)相机板书、优点。

  8、充气房子具有哪些优点呢?请同学们读2、5自然段。

  9、汇报、交流。

  10、从哪里看出来的?(第4自然段可让同学上台演示)

  11、指导读好相应段落。

  12、充气房子有这么多的优点,你最喜欢它的哪一个优点?为什么?同学自由说,再读相应段落。

  13、学习第6段。

  ⑴齐读此段。

  ⑵抓住“各式各样”、“奇妙”等词,师提问:充气房子会以哪些样式出现,会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⑶同学自由说自身理想中的房子。

  ⑷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奇妙,你愿意用手中的画笔设计一座你理想中的房子吗?

  ⑸生:画出各种房子,并写上设计意图。

  ⑹展示:把最美观、最有创意的画展现给大家看,并请生介绍设计意图。评出“小设计师”。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提问题,还学会了从课文中找答案。我们了解了充气房子的优点,设计这么多美丽实用的新型房子,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板书设计:

  充气房子

  资料:轻便 结实

  很软 高大

  特点:搬运方便

  造价低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简介:

  《草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经历和感受写的一篇访问记,《草原》教学设计。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学生通过学习景美、人美两部分,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文内涵。透过文字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与生命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受到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认3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迂腐、鞭子、疾驰、墨线、无际、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去过草原吗?(指名回答)你知道草原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

  2、那么草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一课,一起感受一下草原的美景。

  二、了解作者加深印象。

  1、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关于老舍你知道多少呢?教师相机简介作者老舍。

  2、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什么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老舍的文章。(《老北京的春节》、《鸟的天堂》等)

  3、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初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

  2、草原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结合自己得到理解来谈一谈。(指名回答)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访问陈巴尔虎旗的经过)

  4、本篇课文作者写了草原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本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风景很美,一是草原人民的热情,教案《《草原》教学设计》。)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板书。

  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课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热爱,歌颂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

  四、品读赏析课文感悟课文中的美景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汇报交流。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合作探究。

  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你喜欢的部分。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第一部分:抓重点词句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

  2、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根据汇报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进行学习。

  (1)景美部分:

  在汇报第一部分时,可通过"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青翠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等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品悟草原的美景。渗透环保教育。

  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

  (2)人美部分

  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让学生读自己认为最能表现出蒙古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人情美,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教师小结。

  3、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五、总结课文。

  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板书:写景--抒情,写事--抒情)

  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第二大段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箭头连接有关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完整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不论对全篇课文的认识还是对每一个大段、段中的每层,都是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学习,最后再从整体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这在各个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板书设计

  草原

  景美人美

  明朗可爱热情好客

  一碧千里蒙汉情深

  民族团结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说明:

  《大地巨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的一篇课文。《大地巨人》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文章想象丰富,描写生动,语言通俗,笔调灵活。作者以暗喻的方法,把大地比作一位可亲可敬的巨人,通过想象,将自然界中的许多自然想象巧妙地与巨人的想象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宽广,读来倍感亲切。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内容的语言特色,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创设多种情景,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大地巨人的形象及大自然的神气美丽。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课件让学生走进自然

  2、指导预习时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不太明白的地方,多读一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欣赏风景,导入课题

  1、欣赏风景交流感受。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一下自然风光,欣赏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课件配乐播放风景图片,学生欣赏后自由交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和蔼的大地巨人吧!”

  【给学生提供感性画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也为后面的交流创设情境,为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文本中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感知巨人。

  “说到巨人,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想象?”(学生交流,初步浮现对巨人的印象)

  2、学生自由读文。

  “现在请你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了。”

  3、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连绵的山群和蔼的巨人胸肌丘陵胡须茂密的森林

  缓缓宽厚自由自在跳跃翻滚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学生再次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5、学生交流。

  【三年级是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重视过渡的坡度。】

  三、想象画面走近文本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中浮现画面。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的群山,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谁来试试?

  (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等方式知道学生读书。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句在脑海中形成主体画面,激扬学生情感。】

  四、自主阅读走进文本

  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自己的声音,大地巨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请你按学习要求自由学习2、3、4段。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2、3、4节,思考: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是一位巨人,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把找到的诗句大声读一读。

  (3)、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

  2、按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在教学中,要与读促思,读思结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在阅读中渗透学法的指导。】

  五、讨论交流感悟文本

  过渡: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呢?谁来把读一读2、3节?指名读。

  读完这两节诗后,你有什么感受?

  (一)、随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诗句。

  1、他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1)、随交流,播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

  (2)、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诗,注意评价语言要有指导性。

  2、他全身盖满小草织成的绒衣,高兴时就摘一片云彩作手巾。

  (1)、指名读,理解“盖满”。

  (2)、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是绿色,大地广阔的感觉。

  (评价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3、他的头发和胡须,是茂密的森林。

  (1)、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大地之大。

  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

  (指名赛读合作读小组读齐读)。

  4、他每一次的呼吸,是风在山谷里来去的声音。

  (1)、请学生倾听自己的呼吸声。

  (2)、课件演示几种风的声音。

  (3)、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感受大地的呼吸。

  一阵微风吹过,大地的呼吸声是什么样的?(学生练读)

  一阵狂风吹过,大地的呼吸声是什么样的?(学生练读)

  (4)、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二)、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过渡: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瞧!他也在做游戏呢!

  1、指名读诗句。

  2、交流作者把太阳比作了什么?他每天的游戏是什么?

  3、指名学生表演,同座旁白。

  4、全班边表演边诵读。

  (三)、学生齐读2、3、4节。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利用启发性的评价,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用“…….是………..”句式想象大地巨人。

  “大地巨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眼睛,有鼻子,有眉毛……..,你能用‘…….是…….’句想象心目中巨人的模样吗?”

  2、学生交流。

  3、齐读第5节。

  【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积累很重要。通过想象,展开说话训练,激活创新思维,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七、小结全文回归整体

  1、和巨人对话。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是一位巨人了,你想对这位巨人说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吟读文本。

  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这位和蔼的巨人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

  【含情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飞向月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历,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1—4),写了三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第二段(5—6),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第三段(7),写人类发现月球很有开发价值。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教学目标

  1.学会读本课6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1—4)小节,即“飞向月球”部分,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字词的预习情况利用早读等时间解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前阶段,我国宇航事业中取得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二、络查找加深体验

  1.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进入精彩的络世界,找到杨利伟叔叔,去揭开太空之旅的神秘面纱,领略其中的奥妙吧!你还可以约上好朋友一起查找!

  2.学生用“ɡooɡle、百度”搜索器,输入“杨利伟太空之旅视频”观看上的自拍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

  3.络中的太空之旅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三、学习课文彰显个性

  1.教师: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出示课文)读到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课文,感悟语言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课文的感受。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四、课外拓展解决疑问

  1.教师:除了课文的信息,你还想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哪些情况?

  2.学生提出问题,找到与自己有同样疑问的同学一起上查找资料,进行。

  3.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与答案。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飞向月球

  知道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他们……

  2.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消息,我们有机会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3.那么,我们进行一个简短的`入队仪式,全体起立,“欢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我们鼓掌表示通过”。——请坐下。

  4.现在就有一个飞行任务交,跟着课文中的三名宇航员一起——飞向月球(生读课题)。临行前,老师有个小小的愿望,你们能否把旅行中有趣的经历认真地记录下来,带回地球,跟我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5.那我们准备出发吧,穿上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宇航服,登上“阿波罗11号”飞船,准备发射,倒计时开始,10、9、8、7、6、5、4、3、2、1升空!(音乐起,学生开始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有趣的见闻)。

  二、精读体悟

  1.现在,老师已收到部分队员发回的信号,请求飞回地球。

  2.很高兴,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地球,不知道你们带回了什么有趣的见闻,能否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但建议作适当引导,避免先讲第六自然段后面的文章)

  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

  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

  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

  4.指导朗读

  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6.请你通过朗读来感受吃饭的特别。

  7.指导朗读:个读——小组读——齐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提前要求阅读飞向月球助读第141—143页)

  1.交流出示:“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2.当你登上月球时看到高山耸立,巨石嶙峋时,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

  4.“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5.抓住三个“有时”来指导朗读。

  6.“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

  7.景色的确太美了,棕黄色的陆地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还不时有几朵美丽的云彩在上面飘荡,在月球上看地球真是太美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厌。来,你来读好它,感受一下它的美。

  8.美吗?谁再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景。

  师:我们都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有趣,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色,那么大家是否留意过身边的三名宇航员,他们在干什么呢?

  1.“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开关,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A.你亲眼目睹了他们工作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老师听了也非常的佩服,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赞一赞他们吗?

  C.指名读

  D.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几位工作认真的宇航员。

  2.“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等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指好“小心翼翼”这个词语,再指好句子。

  3.“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壤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

  A.经科学家研究分析――接读课文至结束

  B.大家查找过资料,具体是哪种元素呢?

  (铝、钙、碳、硅、钛、镁、钾等66种元素)

  C.这些元素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资源将会被充分利用起来,月球也将成为我们人类另一个家园。

  三、拓展

  1.各位见习宇航员,请问我们现在能否到月球上居住?能说说原因吗?

  2.那你想为月球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做些什么?

  3.除了66种元素,你还有本课相关的哪些资料推荐共享?

  4.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5.听了大家的设想,老师信心倍增,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能成为我们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一起努力吧!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四季》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观察,增强对四季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

  教具准备:有关四季的音乐、课件、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配乐诗朗诵

  那么,这么美的图画,要是配上一首儿童诗,一定会更棒!(配乐儿童诗朗诵)这首儿童诗就在我们的课本上,你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朗诵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课文的欲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要求:读通顺、流利)

  3、开火车朗读全文。(要求:评价读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读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反复读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根据学生对四季的喜爱,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交流。

  (1)读(图文对照)

  (2)想:你读懂了什么?

  (3)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说: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是你所喜欢的这个季节?(想象)

  (5)读:有感情地朗读。

  (6)议:怎样使其他小朋友也喜欢这个季节?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选择的各项要求。)

  3、小组汇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轮读。

  (2)带动作读

  (3)同桌对读

  (4)分角色读

  (5)表演朗读(学生戴头饰)

  5、欣赏、背诵

  结合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好朋友背、加动作背)背出热爱四季、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播放音乐),并仿照书上的句式向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以读带讲,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尽情表达对四季、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二、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复述斑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总结课文中作者的暗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

  (学生们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故事给打动了,课堂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稍作停顿,教师的叙述继续)

  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大屏幕显示)

  1、生字(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2、斑羚简介

  斑羚又名青羊、山羊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地国家二级保护动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左右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脚,长15-20厘米。生活在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清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听觉很敏锐。

  3、伤心崖

  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4、至于作者,我们已在预习中读过了,这里不再介绍。

  三、根据我们课前预习课文的情况,大家在头脑中快速地组织一下,准备复述主要的故事情节。(准备时间两分钟,同学们思考后交流,并推举出一、两名同学复述。

  四、复述完故事后,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斑羚飞渡场面的悲壮。注意:在观看过程中请大家留心彩虹出现的次数和时间,并思考它每次出现都有何作用。

  讨论并归纳:

  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再看大屏幕显示的三幅画面,它们暗示出了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用三个字分别概括出来。

  飞渡前—飞渡中—飞渡后

  五、合作探究性学习,讨论、交流:

  对这篇课文我们有何感受,从斑羚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从人身上我们又能想到哪些呢?讨论并归纳:

  从斑羚身上我们能学到:集体主义精神、团结、无私奉献精神、勇于自我牺牲精神。

  从人身上我们又能想到:不做动物的杀戮者,要做动物的保护者。

  (以上讨论分四人一个小组进行,派代表发言)

  4)、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5)、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的行列,后来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七、拓展迁移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讲述课文主题相关类似的故事。

  八、小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深为老斑羚在危急关头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献身精神所震撼,那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情景引起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使我们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许多类似的人和事,他们默默无闻,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无穷的人格魅力,他们是时代中最可爱、可敬的人。

  九、作业:

  1、根据搜集的资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

  2、谈“斑羚飞渡”中的美。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会认“花、朵、星、是、空、的、节、们”等7个生字,能口头给生字组词,会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火”“我”两个字。

  3、引导学生能通过朗读了解诗意,感受祖国的美丽,从而增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出诗句的韵律。

  2、“星、的、们”的读音和“火”“我”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理解“花朵”一词在诗中的三次比喻义,感受他们的美好,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花朵课件;带拼音课文和去掉拼音课文内容、字新词课件;布满星星的夜空课件;焰火燃放的情境课件;孩子幸福瞬间照片课件;《哇哈哈》的音乐;“我”、“火”笔顺的动画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告别拼音王国,又逛了一次汉字宫。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课文大乐园。孩子们想不想去呀?

  2、在入园之前,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些卡片,想要吗?(课件出示一组鲜花图片)让学生说出花朵的名称,自己看了这些美丽花朵后的心理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1.花朵)

  4、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1)同学们说的桃花、梅花、月季花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指课题)生齐说:花朵。

  (2)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课件出示课文)孩子们自己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什么花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能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板书:星星、焰火、我们)

  2、课文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吧!(课件出示凸显生字的课文)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课件出示带调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4、去掉声调认识生字,给生字扩词。读诗句中出现的词语。

  5、(1)利用flash指导写“火”、“我”两个会写字,学生说笔顺和笔画名称,观察字形和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和书空。

  三、再读课文,把握停顿。

  导语:我们和这一课的字宝宝交了朋友,现在我们再来和课文交上朋友吧!

  1、课件:环节①有拼音的.课文;环节②去掉拼音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

  ②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

  2、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感受老师读,有停顿更好听)

  3、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

  师: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是一个句子说完了就在后面写一个句号;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

  4、让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比较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难受不好听;标上符号后句子读起来顺畅、好听)

  例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老师一口气读完,提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标上逗号和句号读一遍。

  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让学生感受有逗号和句号后读起来顺畅、好听)

  5、老师带读一遍,跟着读一遍。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四、走进诗句,朗读感悟。

  师导语:今天在我们的课文中出现了三种特殊的花朵,你最喜欢哪一朵?

  1、欣赏第一句诗。

  ①指名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晚上的夜空吗?是什么样的?

  ②出示夜空的课件:

  师: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像什么?然后闭目背一背

  ③指名背、齐背。

  师:你觉得有星星的夜空美吗?能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它的美吗?学生分组赛读。

  2、欣赏第二句诗。

  ①指导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焰火吗?它像什么?

  ②出示课件:焰火燃放的景色。(帮助学生体会背诵)

  师:多美的焰火呀。燃放在夜空中就像花朵一样。

  ③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小结过度:星星、焰火因为美丽而被当作了花朵。孩子天真、活泼,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么,同学们,你们呢?

  3、欣赏第三句诗。

  ①出示课件:学生在节日里欢歌笑语的情境。

  ②齐读第三句诗,带着自豪感和动作。读出“我”是祖国的花朵的心情。

  谈话: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今天第三种特殊的花朵。我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健康成长。可爱的像花朵一样,所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播放《娃哈哈》音乐。

  ③练习用“我是祖国的花朵,我要做一朵······的花朵。”说一句完整的话。

  4、齐读课文《花朵》。

  5、今天晚上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背好了在书上画一朵小红花。

  五、拓展延伸,激情结束

  1、我们的课文每一句都写得这么美,孩子们读得这样好。我们能不能模仿课文来练习说句子呢?

  2、课件出示:___,是天空的花朵。

  ___,是海洋的花朵。

  ___,是___的花朵。

  3、师:(播放音乐《娃哈哈》)今天我们认识寻找了这么多特殊的花朵,并且知道我们就是祖国妈妈大花园中的一朵特殊的花朵,在爱的滋养下幸福地盛开。我们要努力学习,快乐生活,争做一朵最美的花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经典]语文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