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0 11:03:3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8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的形式,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

  3、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难点:向老师提出关于自己妈妈肚子里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从哪里来。

  物质准备: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课件,

  “在妈妈肚子里的我”ppt,皮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我从哪里来”,幼儿了解我从哪里来。(8分钟)

  1、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2、幼儿相互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看了之后就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了”

  4、播放[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课件,幼儿观看。

  二、幼儿大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了解更多孕育生长过程的知识。(10分钟)

  1、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大胆的提问,你们的问题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根据幼儿回答播放“在妈妈肚子里的我”ppt,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

  3、师:“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三、游戏: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孕妇的辛苦(7分钟)

  1、请幼儿说说做孕妇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大皮球。〈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建立起有关大、中、小的相对概念。

  2、在物体比较过程中,初步了解参照物的概念。

  活动准备:

  1、成双的红色、蓝色、黄色大胸卡、成双的红色、蓝色、黄色中胸卡、成双的红色、蓝色、黄色小胸卡。

  2、大中小三种规格的.物品。

  活动重点:

  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建立起有关大、中、小的相对概念。

  活动难点:

  在物体比较过程中,初步了解参照物的概念。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游戏:

  请幼儿带上胸卡。

  向幼儿讲解游戏玩法。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对象“碰碰响”,碰对了两人对击掌,碰错了两人蹲下。

  教师发令:

  ——“找和你一样颜色的朋友碰。”

  “找和你一样大小的朋友碰。”

  “找和你不一样大小的朋友碰。”

  2、鼓励幼儿独自游戏:

  请幼儿对物品进行配对,物品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幼儿中出现不同观点时,可启发他们:

  ——“为什么你认为是大的,他却认为是小的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认识参照物的作用,即参照物不同,会有不同的比较结果。

  请幼儿为三种规格的物体排序,引出“中”的概念。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鸟,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具有爱鸟的情感。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鸟的标本、图片、碟片、图书

  2.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环境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1. 这几天,我们和小鸟交了朋友,老师和小朋友还收集了许多小鸟的图书、图片、标本、碟片,现在请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讲一讲,你认识的小鸟叫什么?长得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结伴观察讲述)

  2.请小朋友坐下来,把你看见的小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3.谁来告诉大家,你看见的是什么鸟?是什么样子的。

  (二)了解鸟的异同点

  1.小朋友认识的小鸟真多,这些小鸟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我们再仔细去看看、找找,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幼儿自由结伴观察讲述)

  提问:你发现小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细,发现了小鸟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没有发现小鸟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后,再个别回答)

  (三)了解小鸟的本领

  1.小朋友看得真仔细,发现小鸟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鸟真可爱。那么小鸟有些什么本领呢?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请个别幼儿回答)

  2.一起学学做做动作

  3.小鸟除了这些本领以外,还有很多的本领,现在就让小鸟表演给我们看(幼儿看碟片)

  (四)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类

  小鸟有这么多的本领,那么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五)结束

  今天我们和很多的小鸟做了朋友,还有很多的小鸟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呢,等会儿我们再一起来看XX小朋友带来的碟片,看看还有哪些我们不认识的小鸟。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激发孩子的灵感和欲望,空洞的教育只会约束孩子的思维和想象,他们在贴近生活的题材中学习,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主动性更强,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不用手也行》这则案例就来源于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小朋友在玩球时,发现球放在平台上会滚得到处都是。于是,在孩子们主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老师就产生了预设这则案例的想法,想通过具体的生活素材来引导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品质,激发幼儿探索生活现象的兴趣。同时为了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促进完整人格的成长,我们还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培养他们自信的性格并学会认同别人的优点。整个活动都积极倡导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长远发展目标,把激发对周围生活的探索兴趣,作为促进幼儿一生发展的切入点,以此进行熏陶教育,真正体现《纲要》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一张纸稳定滚动的球;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学习合理评价操作结果;

  3.激发幼儿探索生活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遇到问题会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的品质。

  三、活动准备:

  1.许多海洋球、乒乓球和纸、展示台

  2.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球,请小朋友玩一玩,玩完后把球放在展示台上。

  (二)、提出设想。

  1.教师:小朋友能不能想个办法让球不滚下来?

  (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很好,可今天老师只带了一些纸,请你们用一张纸来想个办法,使球不滚下来?

  (三)、实验尝试。

  教师:小朋友都想了许多办法,但行不行呢?

  就请大家一起来做做看。

  做好后,把你做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四)、评价。

  1、 幼儿交流自己的做法。

  2、小朋友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并总结出哪些办法比较好(教师记录)。

  3、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由评价各种办法,并给好的办法加星。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能用纸想出各种方法使球站得稳稳的,不滚下来,真好,在我们周围生活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小问题,小困难,希望小朋友能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不用手也行》这一活动中,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许多本领。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有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科学活动区,我们可以在班上投放食盐、白糖、碱、水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品尝。还可以投放磁铁、铁钉、铝片等让幼儿研究。开设多种区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美术区可投放废纸杯、奶盒、彩带、双面胶、剪刀等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玩具随时添加活动材料。通过操作区的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如何选材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我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能充沛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现有资源,是否容易获得幼儿动手操作的资料。现在正值春意盎然的时节,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一株株笋芽儿破土而出,于是我就充沛利用我们宁海的地理优势,把教育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大自然。带领幼儿上竹林看笋、跟笋婴幼儿比高低、做游戏、用小锄头挖笋等,让他们在竹林里自由探索、自主发现,使小朋友们有了亲身的体验,感性的认识,充沛体现了人与自然这种交互相融渗透的关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笋”这个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小朋友们已经去竹林认识过毛笋,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那回到课堂上,如何把浅层的'经验引伸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上来呢?我设计了“笋”这个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比较三种笋的异同,了解笋的基本特征、生长过程、用途等。

  2、在经验讲述、观察比较和剥笋的过程中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发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目标中比较三种笋的异同,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小朋友们去竹林认识了毛笋,这里让他们比较三种笋,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虑到我们班是从托班上来的,各方面能力比较好,让他们对三种笋进行比较,也是一种尝试和挑战吧!

  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经验回顾

  这里运用录像教学,把小朋友去竹林的情景拍摄下来,小朋友感到特别有趣,充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是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里运用录像的动感画面,把语境和语言密切匹配进行表述,小朋友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协助。

  第二环节:观察、操作、比较

  凯洛夫曾说过:未满学龄的儿童,他们的知觉在许多场所下是直接与动作和活动相联系的。在活动中,我让每个幼儿选择一株笋,通过各种感官,和同伴交流、比较,从比较两株笋到比较三株笋,接着剥笋壳比较笋肉,让幼儿在多通道、多层面的参与比较中,使认识不时升华,解决了目标中的重难点。

  第三环节:了解笋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我用展示实物和幻灯相结合的形式,给幼儿以直观的感受,这也是对中班幼儿学习特点作出的应答。最后是活动的延伸局部,我让幼儿用笋壳制作、讲述,把笋肉拿到食堂去烧,使课堂中未能很好深入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促使小朋友多方面的发展。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动脑筋尝试使用磁铁。大头针。糨糊。双面胶等不同材料,使小图片固定在不同质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双面胶。磁性板。动植物。人物的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教师:秋天真美丽,这里有许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果树。人和动物的图片,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可是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2、幼儿动脑,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大家听。(可以用糨糊贴,大头针钉)

  (2)幼儿自选图片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固定,并注意画面的安排。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尝试过程并与其适当交流。如教师问:“你用什么方法固定小图片的?”

  (3)幼儿在集体中表述自己尝试使用的方法,并讨论在什么板上用什么方法最好,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儿再次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固定,并注意在不同质地的板上选用不同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近来,我发现很多幼儿都喜欢动物,对动物也有着自然特殊的情感,他们喜欢小动物,乐意于小动物亲近;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通过"找尾巴"来开展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想想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能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3.幼儿能在探索中大胆地说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的尾巴。

  2.ppt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寻找动物的尾巴。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在电视上看见一个新闻,新闻里面的记者阿姨说:动物园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小动物们的尾巴不见了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尾巴。

  师:我们来看看师那些小动物调皮把尾巴弄掉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帮助小动物找尾巴

  二、让幼儿观察图片。(ppt)

  1.出示图一:小松鼠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呀?他的尾巴像什么?(雨伞)

  2.出示图二:燕子师:这是什么动物呀?他的尾巴像什么?(剪刀)

  3.出示图三:金鱼师:这是小金鱼,小金鱼的.尾巴像什么呀?(扇子)

  4.出示图四:蜻蜓师:小蜻蜓的尾巴像什么呀?(竹竿)

  三、说说那些动物的尾巴本领大。

  师:刚才呀我们看到了那些动物呀?这些动物们的尾巴都想什么呀?他们的本领大不大?

  四、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动物园里看看还有谁的尾巴本领大呀?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动画片中感知不同镜子的不同成像现象。

  2.在游戏情景中,幼儿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帮助孩子了解两面平面镜的摆放位置与成像的关系。

  3、享受探索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幼儿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些镜子如:放大镜、哈哈镜、平面镜,并且知道平面镜照出来物体的形状、大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材料准备:镜子若干、喜洋洋、ppt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

  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

  二、观看动画片,了解镜子屋的镜子种类,以及各种镜子照出来的样子。

  1、引导幼儿讨论镜子的种类师:猜猜看,这个镜子屋里面会有一些什么镜子呢?(幼儿自由猜测)小结:平面镜、哈哈镜、放大镜等。

  2、观看课件,了解放大镜照出来的样子师:看看,我们的喜羊羊到底在它的镜子屋里放了什么镜子。(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放大镜)

  3、观看课件,了解哈哈镜照出来的样子。

  师:你们猜一猜,我们聪明的喜羊羊在它的镜子屋里放的什么镜子呢?(哈哈镜)

  三、引发幼儿用两面镜子照一照、玩一玩,探索“一个变许多”的有趣现象,感受探索带来的乐趣。

  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师:可是喜羊羊知道,过了不久,灰太狼还要再来呢。这一次,只剩下这个非常普通的镜子了,这也是什么镜子呢?(平面镜)

  2、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并进行动手操作。

  师: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几个喜羊羊呢?我们一起用镜子来照一照小结:一面镜子只能照出一只喜羊羊。

  3、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再次思考师:那怎么样才能让喜羊羊的数量变多呢?

  4、幼儿动手操作,用两面镜子或者和其他小朋友合作用多面镜子在一起照一照、玩一玩,探索“一个变许多”的有趣现象。

  师:我们小朋友们的'想法都不一样,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看看能照出几只喜羊羊?

  5、幼儿交流各自的玩法和有趣的发现,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师:你们照出了几只喜羊羊?

  小结:镜子摆放的位置不同,照出来的数量也不同。有的小朋友变出了两只,镜子是面对面摆放的。有的小朋友变出了三只,是把镜子摆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

  6、幼儿再次操作师:现在请小朋友用新的方法来试一试。

  7、师幼共同交流试验后的结果小结:镜子面对面摆放的时候,两面镜子靠的越近,在镜子中喜羊羊的数量就会越多。

  镜子呈三角形摆放的时候,镜子的角度越小,在镜子中喜羊羊的数量就会越多。

  四、播放音乐,共同庆祝喜羊羊的胜利1、师:你变两只,你变三只,变出了那么多的羊羊,哇!看看(教师操作课件,展示喜羊羊的羊羊队伍的画面)我们变出来多少羊羊哦。

  2、师:哦,一只、两只、这么多的羊羊,全都是我们帮助喜羊羊变出来赶走灰太狼的哦。喜羊羊把他们集在一起,吓得灰太狼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灰太狼逃走的画面)(逃走了)哎,灰溜溜的逃跑了。

  3、师:下面我们跟着羊羊一起来庆祝,他们的胜利。我们听着音乐回教室再去想一想下一次灰太狼来了,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打败它呢?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8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