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4 14:16:2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

  2、知道水会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状态。

  3、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水。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牛奶的杯子、玩水玩具,每组一个大塑料盆

  2、事先在冰箱里冻好冰块

  3、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等

  教育活动

  1开始部分; 师出示各种玩水玩具,如水枪、瓶子、水盆等。请每组幼儿自由玩水

  师:“刚才,孩子们都玩得很高兴,可是你知道吗?(压低声音夸张状)水呀,还有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秘密,好不好?”

  2基本部分; 认识水的特性

  1、看

  教师请幼儿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师: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只用眼睛看语气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浓浓的.;水是无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结:水是无色的

  评析:本环节,教师多次强调孩子只用眼睛,孩子对物体的感知有多种经验,尤其对平常喝的水、牛奶,他们很容易想到味道等其他的,而教师引导孩子用“看”这个感官系统,幼儿又自然运用上“颜色”这个词汇,水的这一特性很自然就出来了。

  2、尝

  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牛奶、水有何不同

  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没有味道。

  小结:水是无味的

  启发幼儿:水与牛奶比,还可以与什么比尝是无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酱油是咸的,加深水是无味的

  评析:让幼儿尝,他们亲自感受,探索兴趣更浓了

  3、观察

  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片鲜艳的花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例:你能看见吗?为什么?

  幼:水中的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结:水是透明的。

  启发幼儿想办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水是透明的?

  例:把小手放入干净水中,隔着盛满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见等。

  评析:教师对于孩子一些偏离实际的说法、想法要及时正确引导,引导并启发他们能够及时回到要体现的内容上来,孩子也在不停的讨论、探讨中形成了知识。

  4、动

  几人一组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提问:水是怎样的?

  小结:水是可以流动的。

  水的流动性还从哪里看出来,启发幼儿说出如拧开水管、小河流水等。

  评析:让孩子动起来,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在操作中明朗化、清晰化。

  5、师幼共同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本环节总评:幼儿与教师一同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等多种形式,对水的特性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水变冰

  师:水对小朋友说:“我还会变魔术。”(压低、夸张状)

  幼:啊,变魔术。

  师出示事先冻好的冰:“这就是水变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冰?”

  幼儿:天冷时?在冰箱里。

  小结: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变成冰

  评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魔术引出内容,幼儿情绪高涨,求知欲望更强烈。

  2、观察体验 冰变水

  (1)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说出感觉(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师:想一想冰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

  幼:天气暖和了 放在热水壶上加热

  师请幼儿把冰放在玻璃杯里加热,验证幼儿的猜测。

  小结:冰在温度变高时就会慢慢变成水,而且温度越高化的越快。

  3、操作实验 水变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热会怎么样?

  ②爸妈烧开水时你发现了什么?

  ③热水杯上盖一张纸,你会发现什么?

  (2)实验观察

  ①在酒精灯上给水加热,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幼:“有热气出现”“有水气”

  小结:水变成了水蒸气

  ②在热水杯口盖一纸片,请幼儿观察纸片变湿了。

  小结,水蒸气随温度下降变成了水。

  总结:水有三态。固态,象冰;液态,象水;气态,水蒸气。

  本环节评析:幼儿通过猜测及平时的观察,到今天的体验,加深了对水的另一个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用处

  提问:水有什么用处?如果没有水,会怎样?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

  幼儿讨论得出:水对人类,对植物、动物用处特别大,水可以洗澡、洗脸、洗菜、浇花、浇庄稼,动物也离不开水。

  3 结束部分; 总结:水对我们用处很大,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时刻要为幼儿的探索认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识物质的性质。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幼儿从亲身体验中,对水的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实验者”,知识在孩子们的实践中自然就形成了。

  小百科:水(化学式: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随着季节的变化 ,周围的树木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落叶树的树叶薄而大,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们由绿变黄、变红,逐渐枯萎并随风飘落。常绿树的叶子肥厚而细小,表面还有一层蜡质来锁住水分,所以一年四季常绿。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观察不同树木的前提下,收集它们的树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认识、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并总结归纳出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的特征,从而激发幼儿探究大自然秘密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常绿树、落叶树的主要特征,学习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

  2.能运用观察、触摸等方式,发现并初步分析概括出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3.对树木的特征和变化感兴趣,知道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多种常见树。

  2.活动前带幼儿观察幼儿园树木并拍照,采集各种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

  3.背景图表、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树的照片,讨论发现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

  提问:你认识这些树吗?秋天到了,它们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小结:秋天到了,有些树的树叶会变黄、变红、变干枯,并从树上落下来,这些树叫落叶树。有些树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的,这些树叫常绿树。

  2.分组观察收集到的树叶,发现落叶树和常绿树叶子的不同。

  将收集到的树叶按照落叶树和常绿树分别放到两个篮子里,幼儿分别选择进行对比观察:

  (1)看一看,叶子的形状、大小、厚薄有什么不同?

  (2)摸一摸,叶子表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落叶树的叶子比较大,薄而软,颜色变浅、变黄,摸起来比较粗糙。常绿树的叶子比较细、小,厚而硬,颜色是深绿色,摸上去比较光滑。

  3.利用分组游戏分析判断几种常见树是落叶树还是常绿树。

  每位幼儿一种树的图片,或者一种树叶,观察分析后贴放到相应的图表中,并说出原因。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探究落叶树落叶以及常绿树不落叶的原因,可以进行记录并在科学区进行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尝试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判断天气,知道动物的表现和天气变化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3.初步了解自然界中,动物与天气的关系。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天气变化的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太阳晒得我们暖暖的。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可以看电视、天广播,看听其中的天气预报)

  2.你们知道吗,有一些小动物呀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们也能为我们预报天气。

  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变化的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二、展开

  1.了解下雨前小动物的特殊表现。

  播放课件演示

  (1)蚂蚁搬家

  它们是谁?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2)蜻蜓为什么飞的这么低呢?

  什么时候蜻蜓要低飞呢?

  (3)燕子低飞

  看!在天空中飞翔的'小燕子,飞到什么地方了?

  (4)小鱼水上游

  小鱼争抢着往上游,都快游出水面了?

  (5)乌龟“冒汗”

  这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来为我们预报天气的吗?

  2.观看课件,幼儿回答讨论结果。

  小鱼水上游要下雨,

  燕子低飞要下雨,

  蜻蜓低飞要下雨,

  乌龟“冒汗”要下雨。

  3.小结:

  刚才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

  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4.听一听

  (1)刚才我们是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的,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天气,

  他们还能通过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天气的变化呢?

  (2)课件演示:青蛙和知了

  青蛙和知了一般在什么时候叫呀?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下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呱呱叫。

  三、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平时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竹蜻蜓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五、活动过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作固定。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

  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②风车。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子宫及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视频仪、录音机、磁带、碟子,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想一想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视频仪,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看一看

  1、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碟子,观察宝宝在妈妈体内长大的实况过程:——议一议讨论:“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教师小结。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做一做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表明宝宝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五、听音乐表演宝宝的生长、出生过程:——跳一跳最后师生共跳《猜拳舞曲》结束。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看到这个内容,我有点吃惊。没想到在大班就涉及到一些关于孕育生命的知识。在这个活动中,要让幼儿知道宝宝是在妈妈子宫里孕育出来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让幼儿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萌发幼儿对于母亲的爱。

  活动之前,由于自己经验与学识的不足,我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知识,在充实自己之后再上这个活动心里就有个底了。活动开始是以提问的形式来导入主题的。在通过幼儿一系列的回答中引出了妈妈是如何孕育宝宝这个问题。当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听着还挺有条理的,现在回想起来回答的很有条理的幼儿都有一个弟弟或还未出生的妹妹。当问到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的回答都特别的奇特,而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没有给予肯定或是否定。因此有些幼儿就反问我道:“老师,你说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啊?”于是我出示了课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楚,当我说到“宝宝在妈妈子宫里要生活10个月”的时候,他们就问道“那要多久?”“时间很长吗?”。而我通过课件来解释,让他们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让他们爱妈妈,关心妈妈,知道妈妈的伟大。很多幼儿听了之后都纷纷讨论要如何爱自己的妈妈,我是怎么去关心妈妈的。听着他们的讨论声,我知道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已经出来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最后我们在歌声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在歌声中结束整个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尝试自己制作皮影人,学会活动部位相互重叠的制作技能,并能正确统计所需要的材料。

  3、能自由操作皮影人,进行简单的皮影表演,体验制作、表演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活动准备:

  1、皮影戏录像一段(自己根据情况准备),一块长白布,一盏探照灯。

  2、提前卡皮影戏表演以及皮影动画片,了解皮影戏的特点。

  3、透明胶片或玻璃纸、彩笔、绳子、小棒、按扣、剪刀、打孔机、统计表等操作材料若干。

  4、幼儿用书第1册第36-37页。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认真观看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特点,探索皮影的制作方法。

  (1)请幼儿观看皮影戏,激发制作愿望。

  (2)教师介绍皮影戏的由来和特点(资料附后)。

  (3)教师带领幼儿看幼儿用书分析皮影的制作方法:

  1、在透明胶片或玻璃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人物,注意连接处一定要多画出一块,以便连接固定;画好后剪好每个一个部位。

  2、根据所画角色的块数,计算出自己需要的按扣、小绳和小棍的数量。

  3、在连接处打孔,用按扣将各部分固定连接。固定不要太紧,要保证能活动。

  4、把小绳和小棍固定在皮影上,使皮影的`关节能够活动。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制作皮影,重点提醒连接部位的画法和按扣的连接方法。

  3、请幼儿展示交流并能自由操作自己制作的皮影。

  4、指导幼儿在白布前,通过探照灯的照射操作皮影进行皮影戏表演。

  活动延伸: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操作皮影人的方法,尝试合作进行有情节的皮影表演。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类记录卡。

  2.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教师出示树叶模切卡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树叶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请幼儿给树叶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请幼儿按树叶的大小、颜色或者形状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分享成果。

  (1)请2~3名幼儿给大家讲讲是怎样分类的,分的结果如何。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讲述,并进行集体验证。

  (2)引导幼儿知道同样的树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儿站成一圈,请出6位幼儿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儿边拍手边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请幼儿说一说找到的朋友是谁?你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戏可进行三次,教师提醒幼儿按衣着、性别、头发等特征来找好朋友。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识“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知识。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本课存在的不足是,对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视不够,如果一开始直接去捡树叶回来就让他们试一试分类,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动手制作风车,感受风的变化,喜欢探索风的秘密。

  2、简单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风筝、塑料袋、幼儿自己制作风车的材料(彩纸、图钉、高粱杆、小剪刀)。

  活动准备:

  2、关于风的图片(风的作用与危害)。

  3、幼儿用书大班上2第10页。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

  谈话:今天 ,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一看,你认识它吗?(展示风筝让幼儿看,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老师带来这件礼物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问题:怎样让它飞上天?

  2、想一想,看一看:

  (1)一年四季的风有什么不同?(春天的风柔柔的、暖暖的,夏天的风热热的,秋天的风凉凉的,冬天的风冷冷的)

  (2)你知道人们利用风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想一想,大胆发言,老师可作适当提示)

  展示图片,让幼儿看一看,老师小结:人们利用风发电、风可以把我们的湿衣服吹干、庄稼可以借助风传播花粉、小朋友们利用风把风筝送让天、风还能吹响风铃……

  老师: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有时却能造成很大危害。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台风、飓风的危害:引发海啸、吹倒大树房屋、翻船等,它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人类有信心有一天能征服它。

  3、试一试,做一做:

  风能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风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一起做游戏?

  指导幼儿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风车(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4、玩一玩,找一找:

  让幼儿玩风车,感受风速、风向变化对风车的影响。

  (1)让幼儿站在原地,观察风车,说一说它的转动速度。

  (2)让幼儿试着慢慢走,观察风车的变化。

  (3)跑起来,让幼儿再观察风车的`变化。(幼儿跑动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不要让风车正对小朋友的脸)

  教师小结:风车转动的快慢和风速、风向有关,风速越大风车转动的越快、迎着风转动的快。

  5、听一听,学一学:

  秋风起来了,树叶在慢慢地落下来,有时它在院子里到处飞,是谁让它飞起来的?(风)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除了树叶会被风吹起来,还有什么东西会让风吹起来?(塑料袋、纸)

  如果让这些垃圾消失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培养幼儿不随地扔垃圾、见到纸屑捡起的好习惯)

  6、课堂延伸:

  小朋友们制作一个风铃,试一试,挂到房间的哪一个位置,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活动遵循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说一说,在知道风筝上天需要风的基础上,了解风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也知道过大的风带来的危害,不过随后给幼儿提示不要对风产生恐惧,风还是我们的朋友。指导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让他们去感受风的“趣”。同时也让他们在尝试中探索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