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爸爸的课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爸爸的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爸爸的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绘本,了解爸爸的各种爱好及他勇敢的性格特征。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能用比喻句型“我爸爸像……一样……”说说爸爸的本领。
3、让孩子体验父子亲情,爱自己的爸爸。
活动准备:
图画书《我爸爸》、ppt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t:宝宝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呢?
t小结:是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爸爸,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位外国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阅读绘本课件《我爸爸》
(一)出示ppt,爸爸喝茶的图
1、这就是英国小男孩彼得的爸爸,他长的怎么样?在干什么呢?
2、是啊,彼得说: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3、彼得的爸爸棒在什么地方呢?他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二)翻书阅读,了解爸爸的爱好(详略得当)
1、爸爸真的很棒,他到底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2、文艺:我爸爸是一个了不起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幼儿做做爸爸跳舞的动作。
3、运动健将: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幼儿做做踢足球的`样子。
(三)继续阅读,感知爸爸勇敢的性格特征
1、翻到爸爸不怕大灰狼的画面
图上有谁呀?
爸爸在干什么?(观察表情,动作,有可能会说什么)
大野狼在干什么?(爸爸用手指着大灰狼,那头恶狠狠的大灰狼只能插着裤兜灰溜溜走了)
t: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t:是啊,爸爸真棒,真勇敢,什么都不怕,那爸爸还能干些什么呢?
2、翻到走高空绳索的画面,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着图说说。
3、翻到爸爸和大力士摔跤的画面幼儿做做动作,看图说说。
t:爸爸真的很棒,很勇敢,爸爸还有很多本领呢!
(四)继续阅读,用比喻句型“我爸爸像……一样……”说说。
1、出示爸爸游泳的图片,t:我爸爸像什么一样?(鱼)鱼有什么本领呢?(会游泳)
t:我爸爸像鱼游得一样快。
2、师翻书,让幼儿进行连阅无声阅读。
3、让幼儿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画面,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型说说。
t:我爸爸像猩猩一样强壮,我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
4、t:宝宝们,你们的爸爸像什么一样,有什么本领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相机请幼儿上台讲述自己的爸爸。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爸爸爱我,我也爱爸爸”的情感。
1、是啊,彼得的爸爸可真棒呀,有很多爱好,很勇敢,还有很多的本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我爸爸》,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听听《我爸爸》这个好听的绘本故事。
2、这么好的爸爸,你们喜欢吗?让我们也来拥抱一下吧!
3、拥抱的时候,你们想对爸爸说什么呢?
(我们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让我们回家也夸夸我们的好爸爸吧!
爸爸的课教案2
主题生成原因: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在上一个的主题中,孩子们去了解了妈妈的一些生活并尝试给妈妈过节。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结合上周的主题内容生成了本次主题:《我的爸爸》
主题生成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
2、在活动中幼儿能增进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
2。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3。是幼儿增进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教学准备:
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做些什么事;课件。
教学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3。引导幼儿集体谈爸爸。
4。通过提问拓展谈话范围。例如:教师可以问:你喜欢你爸爸吗?你愿意为你爸爸做些什么?
5。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结束活动。
语言活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教学目标:
1、观看录象,了解大头儿子对妈妈的爱,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认真看录象。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理解父子之间的爱
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己和爸爸喜欢做的事
教学准备: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vcd片中的`“父子之情”、电视等。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你喜欢你的爸爸吗?最喜欢跟爸爸玩什么?
2、你的爸爸喜欢干些什么?
二、引出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提出看录象的要求和内容。
2、完整看录象
3、讨论录象中的内容:
小头爸爸没回来,小头儿子怎么说?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的睡前约定是什么?
小头爸爸想起什么笑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了些什么游戏?
你和你的爸爸喜欢玩怎样的游戏?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爸爸的课教案3
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
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能力目标:
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表达作者情感方面的作用。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爱和平,捍卫和平。
教学媒体:
多媒体、录音机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解读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一、识记重点字词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领会文章的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
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五、研读赏析
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2、“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六、拓展延伸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2、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
八、巩固提高: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课后记:本文是一篇沉重悲壮的文字,但是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过于遥远,因此,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们从感性上了解这段历史,真切感受历史的沉重与残酷,然后才能取得摄人心魄,动人情感的教育效果。
爸爸的课教案4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
二、整体感悟:
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
1、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2、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3、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一)教师导学: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
确定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方面,大屏幕出示问题组:
1、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呈怎样引出的?
2、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3、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1、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2、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3、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业
1、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2、进一步阅读文章,思考“研讨与练习”:
3、准备说说自己的爸爸。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1、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2、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
3、“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明确:
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下来,老高急匆匆地告诉医院来了电话,等等,这些都预示着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
3、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体验与反思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教师应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并且明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烦恼,但只要正确对待就一定会解除烦恼,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问:
1、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会引起你的阅读兴趣?谈谈体会。
2、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
三、拓展延伸
有首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的文章让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说真话,诉
真情,用自己的心声说说,“世上还有爸爸好”。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的文章和同学们的发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爱的乐章,让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留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
四、作业
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教学反思】
爸爸的课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文内容说明: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参加一次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次活动是为了悼念二战中被屠杀的三百个孩子们。在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场景中,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罪恶行经,震动读者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探究的目的、方法:
从文章的语言角度出发,进行探究、感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融入到作者丰富的感情旋涡中,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采用发现式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问题意识”。
创意说明: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一组组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统一的事物: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并对之进行分析探究,深刻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探究教学过程设计:(简案)
一、导入新课。
由“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导入新课:请你结合对“六·一”儿童节的了解和认识,说说你认为我们现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目的是什么?
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谈阅读感受。
三、教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认识。
四、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发现问题。
注意探究文中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而含义深刻的词句,如“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历史与现实”等。
五、分组研讨,合作探究。
汇总学生发现的问题,归纳出两个与文章主题关系紧密的大问题,要求学生再次深入阅读课文,分学习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在深入阅读、探究讨论中达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六、迁移阅读,拓展探究。
补充阅读《致命的母爱》,思考这篇文章最震动你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
七、课堂总结。
1、简评同学们的探究学习的情况。
2、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语言特色。
八、布置课后作业。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探究教学过程设计:(详案)
一、导入新课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节日,即国际儿童节。现在,我们每年都要庆祝这个节日,请你说说,庆祝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同时,我们无法忘记,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的一个小城里,一天之内,有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孩子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而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
板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谈阅读感受。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读完后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板书:(概括学生的感受)
残酷、罪恶、恐怖等
三、教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知识。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与你们一样,心中充满了对这场罪恶的战争的痛恨,和对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敬意。同时,我又发现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语句很难理解,如文章开头的引文中提到的:“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语句呢?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再细细琢磨这些句子的含义?
板书:
矛盾
四、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发现问题。
任务:
要求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文中看似矛盾的语句,将其勾画出来,并归纳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教师预设学生发现的问题如下:
1、课文开头的引文说:“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为什么既说是沉重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记忆?
2、文中说到:“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 —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如何理解?
3、如何理解以下语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4、作者为什么要写西德作家与日本作家在参加纪念活动时的不同表现?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如何?
5、文章写的是血腥的屠杀,可作者却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有什么用意?
……
五、分组研讨,合作探究。
1、教师将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呈现两组矛盾的词语:
①“沉重的——美丽的”
②“血腥的——亲爱的”
板书:
矛盾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理解这两组矛盾的词语?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
2、学生再次深入研读课文后,分学习小组就以上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讨论,理解句子含义,把握作品的主题。
步骤:每两组同学解决一个大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自由讨论、探究,交流研讨结果,然后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3、学生展示“沉重的——美丽的”探究结果。
教师预设学生探究结果如下:
①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是沉重的;但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却不向刽子手乞怜,表现出了“整个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
②孩子们从课堂里被抓走,老师和学生惨遭屠杀,这是沉重的;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面对敌人的枪口,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是美丽的。
③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每年的10月21日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都到这来纪念死难的人们,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这是美丽的。
④多年后,日本作家还在为日军的罪行进行狡辩,这是沉重的;西德作家却在死难者面前沉重地忏悔,深刻地反省,代上辈人受过,这是美丽的。
⑤孩子们被残杀,是沉重的;他们临死前留下的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强烈的爱,这是美丽的.。……
4、教师补充引导,深入探究:
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沉重而美丽的记忆。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纪念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学们能够说说哪些是“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吗?面对历史,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
我国在抗日期间,同样遭受了苦难,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我国人民,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这段历史是沉重的;我国人民不忘记历史,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也是美丽的。
5、学生展示“血腥的——亲爱的”问题探究结果:
教师预设学生探究结果如下:
一天之内残杀了7000余人,300个孩子面对刽子手,发出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这是血腥的。但在这次血腥的屠杀中,被残杀的无辜的人们留下了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强烈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这正是“亲爱的”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6、齐读课文第四部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引导明确:
一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正是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六、迁移阅读,拓展探究。
1、阅读《致命的母爱》,归纳主要内容。
2、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最震动你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学生思考结果:
一个母亲深夜为一个敌兵盖上军毯,表现出强烈的母爱,却招致杀身之祸。这让读者最为震撼,正如鲁迅所诠释的:“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战争撕毁的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使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
七、课堂小结:
1、简评同学们探究学习的情况: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抓住一些重要语句进行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认真读书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问题意识”,我想,这是你们学习的致胜法宝,希望你们今后能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2、结束语:
这篇文章通过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敲击人们的心灵,让读者受到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战争的罪恶。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八、布置课后作业: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战争:残酷、罪恶、恐怖……
矛盾世间永远不能再有
战争和屠杀了
附:
(一)课前预习题: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抗日战胜时期,日本对我国的残酷虐杀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均可)
3、阅读《致命的母爱》一文。
(二)阅读材料:
致命的母爱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爸爸的课教案6
一、学习目的
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
2、理解爸爸的形象。
3、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
4、学习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
(2)理解“爸爸”的形象。
2、难点:
(1)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
(2)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生字词;
2、解释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简介《城南旧事》故事梗概
2、 导语。
在毕业典礼上,“我”从衣襟上的夹竹桃引起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欢乐的笑声,也有感伤的`泪水;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阅读课文。
三、导学达标
(一)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哪些生活片断,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忆的事?请理清课文脉络。
讨论后归纳,然后电子板书:
夹竹桃探爸爸赖床受罚
礼堂钟声爸爸的病爸爸爱花插叙
唱骊歌盼望自己长大的人闯练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
2、爸爸”的鼓励和惩罚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影响?
讨论后归纳:
(1)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对我的鼓励,今天,我真的成为优秀的毕业生被选做这件事。
(2)六年前,我因赖床受罚,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最早到学校的学生。
(3)我闯练成功。
(4)当我得知爸爸病逝的消息后,表现出镇定、安静,这就是爸爸长期教育的结果。
3、 “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讨论后归纳:爸爸表面上很严厉,严格要求“我”,实际上却充满爱心。他亲自给无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爸爸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偈急得吐血。爸爸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四、小结
这篇课文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彩插叙手法,从眼前的事回忆往事,写出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对自己的鼓励和教育,塑了爸爸严厉而不失爱心的形象。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
爸爸的课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知诗歌中对爸爸“呼噜”的形象描述,丰富相应的词语如“呼噜”“越来越粗”“轻悠”。
2、了解画面中爸爸睡觉与火车声音高低的对比,尝试参与、完善图书的内容。
3、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情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课题。
家里除了妈妈,还有谁很爱我们?爸爸喜欢干什么?爸爸睡觉打呼噜吗?
(环节分析:以谈话导入,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直接点出“呼噜”,帮助幼儿呈现相关的生活经历。)
二、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看。
爸爸的有趣在哪里?爸爸和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有火车?说明什么?
(环节分析: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小班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这环节,通过开放式的提问,指导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掌握观察的方法,建立图片和诗歌的联结。
三、学习诗歌。
教师引导幼儿明白爸爸的呼噜与火车的联系,当爸爸的呼噜声大时,就像火车开近我们。当爸爸的呼噜小时,就像火车开远了。
教师引导幼儿学说诗歌
(学习词语:越来越粗、轻悠轻悠)
教师利用声音和动作来让幼儿了解感受词语。
(环节分析:在语言的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渐进的,小班幼儿已掌握基本的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直接有关的词,但一些抽象的词语对词义的理解还很肤浅,在日常的活动中,注重词汇的积累。运用声音,让幼儿直接感知声音的渐大渐小,从而理解散文的内容。这也是孩子听觉能力的培养。)
四、诗歌练习。
五、教师通过慢读、等待等方法引领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师:爸爸累的时候,呼噜越来越粗,就像——(幼儿参与进来)
爸爸不累的时候,呼噜轻悠轻悠,就像———(幼儿参与进来)
(环节分析:幼儿对诗歌的掌握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避免学习方式的单一和枯燥。)
六、引导幼儿制作图片,尝试参与完善图书内容。
教师出示笑与不笑的形象图两张,引导幼儿根据诗歌仿编。
教师出示吃饭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诗歌仿编。
(环节分析:幼儿已掌握基本诗歌内容基础上,凭借图片的提示,引导幼儿拓展生活经验和想在关的语言积累,进行仿编,这一环节是提升能力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只有小部分幼儿能够突破,大部分幼儿在这一环节上还难以实现。)
七、教师总结
在爸爸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爸爸们爱宝宝,宝宝们也爱自己的爸爸,和爸爸在一起很快乐。
【活动反思】
爸爸是幼儿身边熟悉的人,容易引起幼儿积极有趣的交谈,在这首幽默的小诗里,含有浓浓的亲情,画面中也能让幼儿感知到那种父子间的温馨,让幼儿感知爸爸的呼噜声与火车之间的联系是重点,在画面上“有呼出的气体”相似的地方还有声音的相似之处,小班幼儿对诗歌的学习基本上能掌握,但在环节五中对于部分幼儿还是有较大难度。
附诗歌:《爸爸的呼噜》
爸爸累了,呼噜好响好响,就像刚出站的火车,从家门前隆隆开过。
爸爸不累的时候,呼噜好轻好轻,就像远去的火车,离开小小的站台。
【爸爸的课教案】相关文章:
好学的爸爸教案09-14
爸爸的手教案03-03
爸爸的亲亲教案03-10
下学课教案01-31
舞蹈课教案02-15
足球课教案02-22
小班课教案03-22
情绪课教案04-02
手工课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