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班教案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二、 活动准备:
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
三、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回忆上节活动内容。
以"今天我们来当跳跳糖一起来跳舞"引出课题。
(二)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3、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门-3遍人
(三)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 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4、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根据小班爱吃糖果的特点,将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题材。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到的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把跳跳糖代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跳跳糖。首先,用视觉观察跳跳糖的颜色、用听觉来聆听跳跳糖发出的声音、用味觉来品尝跳跳糖的味道,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回顾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本节课让幼儿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最后我们还利用了彩虹伞,通过彩红伞将幼儿带入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快乐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准备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梨。
动物玩具4个。
水果盘。
活动过程
一、手指小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小手伸出来一起做游戏
一个小手指呀,点点点
两个小手指呀,剪剪剪
三个小手指呀,弯弯弯
四个小手指呀,挠挠挠
五个小手指呀,拍拍拍
小手拍拍欢迎你
今天呀,张老师请几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
(欢迎)它们是谁呢?小手拍拍欢迎小客人吧。
出示小兔、小牛、大熊猫
二、点数小客人的数量,感知4的形成。
1、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指,数一数来了几位小客人了?
(1、2、3)3位小客人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3.
2、咩咩咩,咩咩咩,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小羊
来了几只小羊?(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1
3、现在一共有几位小客人啦?用你明亮的眼睛仔细看,伸出灵巧的小手跟老师边指边说1、2、3、4、
一共4位小客人
先来了小兔、小牛、大熊猫3位小客人
又来了小羊1位小客人
现在一共是4位小客人。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出示数字4。3添上1是4.
三、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再次感知4的形成。
1、先请客人喝饮料吧。端出3杯饮料。
数一数,有几杯饮料?(1、2、3)
4位客人,只有3杯饮料。小羊没有,怎么办呢?
(再端1杯饮料)。3杯饮料添上1杯饮料是4杯饮料。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2、看这儿还为它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都是什么水果呀?
出示一篮水果,水果分开放在果盘中
A: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香蕉)?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
4位小客人,只有3个香蕉,有1个小客人没有,怎么办?
(再添上1个香蕉)3个香蕉再添上1个香蕉就是4个香蕉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B: 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 苹果)?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
只有3个苹果, 要想变成4个苹果,怎么办?找个小朋友来帮忙
(再添上1个苹果)3个苹果再添上1个苹果就是4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C: 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梨)?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
4位小客人,只有3个梨,有1个小客人没有,怎么办?
(再添上1个梨)3个梨再添上1个梨就是4个梨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D: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橙子)?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4)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四、幼儿动手操作,巩固4的形成
这些好吃的水果小客人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但有个小小要求注意听:每个小朋友只能拿4个水果放在盘子里,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像老师这样,拿的`时候小声数着1、2、3、4。听明白了吗?小朋友去选你喜欢吃的水果吧。
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知道4个水果用4表示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的盘子里有4个水果,就用数字4来表示。
4位老师也用4来表示
4把小椅子也用4来表示
4支水彩笔也用4来表示
小朋友只要物品的数量是4那就用4来表示
现在我们去把自己的4个水果洗得干干净净,一起来品尝吧!
小朋友要记住,吃水果之前小手、水果要洗干净,果皮不乱丢,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先说说自己的一点点关于感性的认识,那就是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感动,孩子们那一双双天真的充满好奇的眼睛给了我童话世界一般纯净的感觉,每一次和孩子在一起时给我的触动,总觉得更应该小心翼翼的来做自己的这一份小小的事业。
下面就是我在本次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些反思和感悟。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这一点在复习3的形成这一环节有着比较充分的体现,孩子们循序渐进的走进了探索的情景。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小班幼儿必须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在操作中发现、发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一点也能够吸引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小班教案 篇3
提醒: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目标:
学习沿曲线走、爬、钻。发展敏捷、灵活的行动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个纸箱。在纸箱的任意两面由父母帮助挖个洞(可容幼儿自由钻爬)。教师用胶带连接纸箱,将洞口与洞口对接。
教师在活动室、地板上可用彩色即时贴剪制两条弯弯绕绕的线条,长度可根据活动室大小自由选择。
活动过程:
弯弯走。
——地上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线,让我们一起在线条上走一走吧!
——幼儿和教师排好队,一起沿着地上的线条行走。
——看!我们的`队伍弯成什么了? (弯曲的蛇、长龙、蚯蚓等)
——除了在这两条线上走,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还可以在线条上爬行)
绕绕爬。
——幼儿分成两组,在线条的两端分别站好。听到口令声,立即双膝着地向前爬。要求沿着线条的弯曲形状爬行,最先爬完的一组为胜者。
——让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先爬到终点。
弯弯洞里绕绕钻。
——教师带幼儿来到已用胶带连接好的纸箱“长龙”前,引导幼儿有秩序地在纸箱中钻爬。
——你在纸箱中钻来钻去,心里感到怎样? (纸箱中光线很暗,好像山洞一样,在里面东拐西弯、钻来钻去很有趣,等等)
——游戏可根据幼儿兴趣反复进行。
活动结束:
在纸箱中爬行时,提醒幼儿动作协调灵活,并注意前后同伴,以免挤撞。如幼儿人数较多,可将纸箱摆放为两列,让幼儿分成两组钻爬。
连接纸箱后,可间隔着在几个纸箱上开若干方孔或圆孔,以便通风透亮,游戏时更加安全、有趣。
小班教案 篇4
这周我们的主题活动是认识圆形,小朋友们通过上周认识水果学到了很多关于圆形的东西,并且圆形是小班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状,它也是孩子在接触形状时最先能够画成功的一种图案。从基本形状入手,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感知不同的形状,而小班语言《圆、圆、圆》是一段不错的儿歌,短小、精练,琅琅上口。所以在这次教研课我选择了这首儿歌,作为一名新老师,第一次上课心情紧张万分,幸好有各位老师的帮忙和指导,让我有了充分的认识,而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感知圆形实物,结合观察图片内容,学习儿歌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体验语言活动的乐趣。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基本掌握这首儿歌。而在这次活动中结束后则侧重于让幼儿感知其它各种圆形形状,进行尝试性地仿编,带入儿歌。
在课刚开始时我先用“神奇的箱子”来吸引幼儿注意,随机喊幼儿来猜箱子里的物品,用猜的方式引导幼儿用动口,动手动脑,使幼儿在整个课堂中保持着,积极,主动,稳定的学习情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朋友也高举小手说:“老师,我知道!”,更让人欣慰的是小朋友们通过前几天对圆形的物品的认识都很准确地说出物品的名字和形状。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不同的'物品记忆不是很好,于是我使用了形象鲜明的图画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在图画的暗示下熟练地掌握了儿歌的内容。甚至我还没有开口孩子们已经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出了xx圆圆,而通过多种形式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让幼儿加深记忆,和身体一起说话。但是毕竟幼儿年龄较小,打节拍等有些难度,所以我特意放慢动作,造成了课堂进度缓慢等不足,虽然课结束了,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轻松。有许多的地方还值得我进一步去思考去改进,如如何准备教具?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演示每一动作等等都必须要考虑清楚,对于怎样上好一课,实在需要更多的学习与思考。一节虽然结束了但另一节课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向老师们多多学习,多多交流沟通,多多分析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飞呀飞》。
2、学习词语“翅膀”“风筝”“飞机”,初步尝试造句。
3、大胆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飞呀飞》课件:小蚂蚁、小青蛙、小猪、蒲公英、气球、风筝等图片及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教师播放课件“鸟的叫声”问幼儿“咦?是什么在叫?”(小鸟在叫)“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鸟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视频“小鸟在天空飞翔”问幼儿“小鸟在干什么呀?”(小鸟在天空飞翔)小鸟下方弹出小蚂蚁、小青蛙、3只小兔、胖小猪、大河马。问“小鸟下方都有谁?”“他们非常羡慕小鸟,也想飞上天空。你们觉得他们能飞上天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二、想一想
1、教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想飞上天的小动物吗?”
2、播放课件:蒲公英、气球、风筝等图片。问:“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想一想。”(它们都能飞起来)“它们能帮助小动物飞上天吗?为什么?
3、课件:小蚂蚁等动物及蒲公英等植物的图片。“请你们将它们分别分配给小动物们。”
三、欣赏故事《飞呀飞》
1、教师边播放课件《飞呀飞》故事绘本边讲述故事至“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 提问“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让自己飞上天的?”“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谁没有飞上天呀?”(河马)
2、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河马飞上天?
3、教师:“我们一起接着听故事”教师继续讲故事至结尾。
4、教师:“河马是怎么飞上天的'?”“最后乌鸦奶奶怎么说?”
5、教师再次边出示图片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
四、学习词语“翅膀”“风筝”“飞机”
1、教师:“刚才故事里出现了几个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教师一一展示图片与词语:翅膀、风筝、飞机。让幼儿认读,并引导幼儿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五、引导幼儿做一做飞的动作 1、教师“小动物们开动了脑筋,所以它们都飞上了天。你们想飞上天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小鸟飞翔的样子,一起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3、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飞出教室。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
3.能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已感知过清水的特性。
2.每组四只透明杯子,内装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3.彩色玻璃小球或彩色橡皮泥若干。
过程:
1.辨别哪杯是清水。
请幼儿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装的是清水。
幼儿分组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哪杯是清水,看看与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
2.交流分享。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请什么帮忙才找出清水的。
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嘴巴尝一尝:甜甜的是糖水,淡淡的、没有味道的是清水。
我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领可真大。
建议:
1.在辨别哪杯是清水的时候,应注意先让幼儿实验、感知,再一起交流、分享结果。
2.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增添盐水、白酒等多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供幼儿感知和辨别。
3.若准备牛奶有困难,可用豆浆替代。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要关心老人。
2、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的方式,感知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能与同伴合作轮流抓痒痒,体验抓痒痒的感受和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一位小朋友排练儿歌情景表演。
2、扮演奶奶的道具,例如:头巾、眼镜等。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故事表演,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对了,我是老奶奶,哎哟!我的背后痒痒了,让我自己来抓一抓吧,哎,够不着,抓不到怎么办?
幼儿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表演相应的抓痒动作。老师配合表现奶奶笑哈哈的样子。
二、理解故事
1、你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宝宝为什么要帮奶奶抓背?他是怎样帮奶奶抓背的?奶奶高兴吗?
三、再次欣赏儿歌表演。
1、表演儿歌,鼓励幼儿跟着小朋友一起朗诵儿歌。
2、学习表演儿歌《抓痒》。
启发并鼓励幼儿根据每一句儿歌的内容,尝试探索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奶奶年纪大,背痒没办法,做什么动作表演呢?……带领幼儿完整地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练习:轻轻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抓痒痒。
四、感知体验抓痒痒的身体反应,体验痒痒的乐趣。
1、幼儿讨论:为什么抓到胳肢窝,奶奶就笑哈哈呢?
2、你知道抓哪里会有痒痒的感觉?你知道怎样抓会有痒痒的感觉呢?幼儿与同伴相互抓一抓痒痒,探索感知抓痒痒的奇妙感受,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不要太重,以免伤寒对方。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抓痒的感受,交流抓痒痒的经验。
五、活动延伸小宝宝真可爱,奶奶背痒能主动关心她,小朋友,你在家里也关心老人吗?你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名称:语言儿歌《给妈妈过生日》第二周20xx、2、20——20xx、2、2、24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学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气氛。(重点)
2、幼儿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难点)
三、活动准备
1.《妈妈过生日》儿歌挂图。
2.《祝你生日快乐》歌曲磁带。
3.幼儿用书第1册第16~17页。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播放《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齐唱引入活动。
(二)利用挂图学唱歌
(1)出示挂图一。只露出妈妈,爸爸和孩子的形象,其余遮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师:图中有谁?(爸爸、妈妈,我)谁要过生日了?(妈妈)
——师:这个小朋友的妈妈要过生日了,他和爸爸要为妈妈做好吃的,请你猜一猜妈妈喜欢吃什么呢?(幼儿自由议论:大虾、排骨、蔬菜、烤)
——师:打开遮住的部分,露出一盘虾,一碗汤。学念儿歌的前两句。(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先来一盘虾,再烧一碗汤)
(2)出示挂图二。
——师:爸爸在干什么?(爸爸在切黄瓜)小朋友会干什么?(我也不能闲着,我帮爸爸放醋和糖吧。)
(3)出示挂图三。
——师:给妈妈尝一口。妈妈会说什么呢?(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小结: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利用图片让幼儿学习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三)情景表演
(1)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孩子把拌黄瓜送到“妈妈”嘴里,妈妈尝一口。一边点头一边说:“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妈妈与孩子相拥在一起。
(2)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幼儿扮演妈妈说:“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小结: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感受欢乐,融洽的气氛。
(四)学念儿歌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给妈妈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日,老师心里非常感动,就把这件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给妈妈过生日》。
——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配合幼儿用书集体学习朗诵。
(2)提问幼儿增进幼儿对妈妈的关心,愿意为家人做事。
——师: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20xx年xx月xx日)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炒鱼片,红烧肉,炒鸡蛋等)妈妈在家还做些什么?(洗衣服,做饭等)你在家能帮妈妈做些社么事情?(擦桌子、拿筷子等)小结:结合幼儿用书学习儿歌让幼儿增进对妈妈的关心和愿意为家人做事。
活动延伸:
幼儿提出的妈妈喜欢吃的菜名替换到儿歌中,进行仿遍练习。
(如“先来炒鱼片,再烧青菜汤”,“先来红烧肉,再来炒鸡蛋”。“先来拌三丝,再烧排骨汤”,“先来糖醋鱼,再来土豆丝”。)
重点分析:(一)(二)(三)(四)中完成,(一)(三)通过音乐、表演,让幼儿感受欢乐,融洽的气氛。(二)(四)通过图片、引导观察让幼儿学念儿歌。
难点分析:(四)中完成,教师通过结合幼儿用书提问增进幼儿对妈妈的关心和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名称:语言表达
活动内容:故事《下雨的时候》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
活动准备:角色图片、背景挂图、角色头饰、雨伞
活动过程: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1、这是什么?(雨伞)
2、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用雨伞?
3、如果下雨时我们手中没有雨伞、雨具怎么办?(请幼儿带着
最有一个问题安静的倾听故事)
二、学习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教师有表情清讲故事一遍。
2、提出问题:(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角色图片、背景图片
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
4、提问:(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
(2)小兔子用什么办法避雨?
(5)小兔子看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它是怎么样做的?
5、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幼儿,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
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6、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
方法避雨?”
三、教育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2、丰富词汇:搬来搬去、晃来晃去。
3、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
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活动难点:
随童谣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能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背景图,蚂蚁指偶,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偶,激发兴趣。
今天小蚂蚁要搬米,他是怎么搬的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一首好听的童谣,名字叫做《搬米》。
2、教师示范朗诵童谣。
提问:童谣里讲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3、出示背景图,操作指偶,教师以富有节奏的.声音朗诵童谣。
提问:一只来,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学习词语(搬来搬去)两只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学习词语(并用动作表演,晃来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
教师边做动作边用富有明快节奏的声音示范朗读。
5、幼儿边学习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读童谣。
(1)幼儿集体跟读,引导幼儿读准字词。
(2)分组进行朗读表朗读练习,注意提醒幼儿用富有明快节奏的声音朗读童谣。
6、表演游戏。
幼儿戴头饰扮演蚂蚁,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朗诵一边自由组合,体验游戏的乐趣。
搬米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换来又换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泥洞里。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经典]小班教案07-31
【经典】小班教案08-02
(精选)小班教案08-04
小班教案(经典)08-21
(经典)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精选)08-24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精选】小班教案08-20
(精选)小班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