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3 09:41:0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精品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用喜欢的方式自主认字15个,学会写8个字。

  2、通过朗读课文、表演课文使学生感受友情的可贵,培养学生尊重朋友、爱朋友的品质,珍惜朋友的情谊。

  3、通过质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听录音: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声音?听出他们是谁了吗?跟着学一学(小猫、小鸭、小鸡、牛、马、老虎、羊等)

  2、课件(傍晚,周围静悄悄的,忽然传来一阵蛙鸣):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质疑(筛选、板书)

  导言:好吧,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课文《池塘边的叫声》中去寻找答案。

  二、读文识字、初浅感知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自读课文时,都要做什么呢?

  学生总结:一遍读:大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会生字。

  二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遍读:划分自然段。

  四边读:思考同学们的问题。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小组合作、检查自学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按自学要求互相检查自学成果。

  3、集体汇报交流

  (1)汇报学习成果,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读课文。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字音

  (3)指导解答质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合作表演、深入感悟

  导言:我们都知道,池塘边的叫声是青蛙每天在给小鱼江岸上的故事。让我们来扮演青蛙和小鱼表演这个小故事。

  1、同桌合作、排练故事

  2、欣赏表演

  引导:欣赏表演,认真观看,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哪演的好,哪演的需要改进,让我们都来当小导演。

  (表演中,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注意指导“好奇、连连及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两下”的`理解,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表演,表演出青蛙、小鱼的动作和神态。)

  3、创编表演

  自主建构听!静静的用心听,小青蛙在给小鱼讲什么故事呢?听完了故事,小鱼和青蛙又会说什么呢?

  4、拓展延伸

  引导思考:你还有哪些办法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四、自主分析、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独立分析字形

  学生独立分析字形,通过当“小老师”汇报。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过、连、边

  (1)写“走之儿”

  实物投影:教师书写“走之儿”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引导思考:老师是怎样写的?怎样写更好看?

  学生先描红再书写。

  (2)写字

  观察字,说一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学生自己写一个,比一比,边写边比,再说一说。

  (3)展览

  评出同学中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为什么喜欢。

  五、总结

  发现了写字不太漂亮的同学,你准备怎么办?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盲哑、特殊、阅读、纠正、额头、膝上、竭力、刹那间"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盲哑、特殊、阅读、纠正、额头、膝上、竭力、刹那间"等词语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感恩》。说说你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畅谈)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有"爱"的课文一一《爱是什么》。(板书课题:爱是什么)

  3.学生齐读课题,说说自己对"爱"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通顺

  (2)圈画出生字、生词。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3、交流。

  (1)讲出是萨勒老师用特殊的'方法教育"我",让"我"知道爱的真正含义。

  (2)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感悟。

  4.学生再读课文,要读出"我"情感的变化。

  四、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盲"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亡",不要写成"古"。"纠"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叫"。

  "额"的最后一笔是"、",不要写成气’\

  抓住文牛我"的爱:

  "理"是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不是"一"。

  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出示生词卡片,学生抄写。盲哑特殊阅读递给额头刹那间茫然不解

  五、课堂

  学生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语文教案 篇4

  大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早在公元前,中国周朝和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接受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检阅。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兵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列式是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

  阅兵意义

  大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

  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阅兵史

  国庆60周年大阅兵 中国建国至今共举行过14次重大阅兵仪式,分别是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 大阅兵VCD 20xx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我国举行的第14次大阅兵

  20xx年是我国国庆大阅兵60周年,相比以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1999年国庆阅兵给我们留下一个辉煌而震撼的昨天,但是在新世纪的第一次重大国庆阅兵绝对值得我们铭记。

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继承长征中的革命传统。

  二、学习重点

  难点:1、重点: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2、难点: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三、学习过程:

  自学内容1、注音

  焦灼()踉踉跄跄()愠怒()霎那()

  蔫巴()抽噎()酸涩()拽()端详()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②焦灼:非常着急。

  ③踉跄:走路不稳。

  ④愠怒:愤怒,生气。

  ⑤惶惑:疑惑,畏惧。

  ⑥蔫巴:枯萎。

  ⑦抽噎:抽搭。

  3、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展示

  重点展示字音字义的落实情况、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情况。

  交流讨论1、理清本文记叙的线索;

  明确线索: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

  2、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

  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

  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怎样理解开头的题记?

  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们的评价如何?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举一些例子说明。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周副主席和杨光。

  周副主席作为红军革命领袖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杨光代表了红军战士的形象,他在战友中毒后救人心切,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他对周副主席充满了爱戴和敬重,从周副主席的行动和教导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5、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课文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6、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7、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写一系列动作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

  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当堂检测第一课时

  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2.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这一段动作描写具体地展示了杨光在烂草地上行进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同志生命安危的无限关切之情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第二课时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语文教案 篇6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所引发的关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专题研究型学习。《我们成功了》反映了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的实力。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环保、国民素养、国际形象的竞争。所以网络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体育、地理、环保、社会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学习内容概述】

  在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小组协作利用专题网站进行关于奥运历史、北京申奥、北京环境、奥运场馆和奥运对北京的影响等方面文章的阅读,解决想要了解的问题,完成学习报告。

  【学习成果】

  1、通过上网阅读,解答了北京为什么要申奥,申奥为什么能成功等一系列问题;

  2、通过完成学习报告,培养了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3、通过在BBS上发帖表达对北京2008的祝愿,进行了具有创意的工作;

  4、通过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小组协作的形成性评价,培养了自我评价能力。

  【学习过程】

  激发情感

  1、北京申奥成功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喜悦、骄傲、激动、兴奋)

  2、交流自主学习笔记,包括自己在课文摘录的'好词佳句。

  3、学生自主提问:谈谈自己还想了解哪些关于北京和奥运的知识。

  4、组内讨论问题,解决不了的发布在BBS讨论区,并说说这节课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小组讨论、上网阅读、询问老师等等。)二、小组协作

  专题探究式学习〖准备阶段1、了解主题网站的大致内容:教师把“北京──奥运”专题网站的主要栏目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确定阅读研究的内容。

  2、指导学习报告的填写方法。

  3、学习评价标准,来指导完成学习报告。

  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了具体的指导,学生学习时做过程评价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协作学习

  1、学生利用主题网站中丰富资源进行主题探究式学习,摘录关键词、句、段或图片,打出自己的观点或学习感受来完成网站中的研究报告。

  2、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个别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

  3、完成学习报告的小组互相观摩学习并修改完善小组的学习报告。〖交流汇报

  1、同学推荐小组汇报学习报告。(汇报学习者、研究的问题、研究方式、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表,说说加星或减星的理由。)

  2、全班评议,教师总结

  3、未汇报的组把研究成果回复到BBS讨论区的问题下。

  〖总结升华

  欣赏网站上的申奥短片,在BBS上留下自己的希望和对北京的祝愿。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

  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课文用三个小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愿望,把它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⑴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⑵ 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⑶ 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3、总体朗读指导:

  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⑵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⑶ 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⑷ 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四、扩展活动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吧。我们来为课文再写一小节好吗?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韧不拔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杆子,硕大而血红的稳头,有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是什么?(边叙述边演示高粱图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高粱情》。(板书课题)

  2、作者为什么对高架有着深厚的.感情呢?结合插图说说高粱的秆子、穗头、根各有什么特点?(出示投影)

  看图完成:⑴ (正直的)秆子 (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紧紧抓住土地的)根

  ⑵ 用自己的话说说高粱的样子。

  ⑶ 课文以(高粱情)为题,说明作者与高粱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再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画出最能体现高粱特点的句子。

  3、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的特点,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高粱在“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板书:神圣地位)

  第二段(3~5自然段)具体讲高粱的特点。(板书:根的特点)

  第三段(第6自然段)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我”前进。(板书:激励前进)

  四、深入理解课文

  1、作者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里“神圣”应怎样理解?(意思是极其崇高而神圣)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呢?

  (从“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杆子,硕大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上地的根)这就是高粱在作者心目中的印象,看投影,观察这是怎样的杆子?怎样的穗头?怎样的根?作者还想到了什么?(读“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格”。)

  2、直接找到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的自然段读。

  ⑴ 坚韧不拔是什么意思?(意志坚毅不可动摇)

  ⑵ 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

  (体现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还有高粱的根)

  3、高粱深深教育了“我”,它对作者有着怎样的影响?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跋涉”是什么意思?(这里指艰难前进)

  作者为什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艰难前进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它从高粱身上学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影响了他,教育了他,所以他对高粱有深厚的感情)

  4、作者通过介绍根的特点要赞扬什么?(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5、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文作者用打比方和拟人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高粱气根的坚韧,采用直接引用父亲的话的方法和亲身体验的方法介绍了高粱的根很苦,采用举例的方法介绍了高粱的根深深扎入地下。教学设计利用了教材的这些特点,通过学生的自学、汇报、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点拨、总结、抓重点词语和中心句来引导学生体会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学习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锻炼自己顽强的拼搏意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