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6篇【推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准备: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图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认识小麦。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察小麦实物,讲述小麦的外形特征。
教师总结: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观看图片,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4、了解麦子的用途。
教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后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师: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6、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察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获粮食的辛苦。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引导幼儿充分动手操作感知、发现物体摩擦后产生静电现象,初步了解静电的相吸、排斥、放电现象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静电的利用与防止。使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交流探索摩擦起电现象的过程和结果,并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与描述。科学《会飞的纸屑》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尝试与他人不同的方法,不但增强其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摩擦起电的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碎纸屑、塑料尺、钢尺、水彩笔、铅笔、毛皮、棉布等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引出探究问题。
1、回顾会飞的东西。
教师: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谈论会飞的东西,你知道有哪些熊熊哦会飞吗?这里有许多小纸屑他们也想飞,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飞起来?
2、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小纸屑也能飞起来。
3、介绍操作材料。
教师:我们看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请你们想办法,试着用这些材料让小纸屑飞起来。
二、分组探究
分小组,探究如何使纸屑飞舞起来。
试着用这些材料让小纸屑飞起来。
三、教师演示,幼儿实验与讨论。
1、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老师用了塑料尺和毛皮让纸屑飞起来,其他材料行不行?你们试一试?
2、幼儿进行实验,尝试用本组的材料或其他替代品使纸屑飞舞起来。
这次实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并给大家演示一下。
3、幼儿演示自己的实验结果,交流其他可以使纸屑飞舞起来的材料。
4、讨论纸屑飞起来的原因,了解摩擦生电的现象。
教师小结:因为我们的塑料尺经过摩擦,产生了电,电能把很轻巧的纸屑吸过来,纸屑就是被塑料尺上的电吸过去的。这种现象叫摩擦生电。
四、请小朋友仔细听录音:静电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除了塑料小棒摩擦绸布可以吸起纸屑、手套摩擦有机玻璃板可以让蝴蝶飞舞,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
教学总结:
原来是这样。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神奇的静电,知道了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哪些东西容易产生静电,还懂得了有关静电的许多知识,大自然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去探索。老师在科学区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在活动时继续玩产生静电的游戏。
教学延伸:
在科学区里为幼儿准备大量有关玩静电游戏的材料,除教学活动中所用过的以外,还添置如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轻重,让幼儿感知、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2、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根据物体的轻重排序。
3、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衣架一个
2、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三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
3、一大一小积木若干,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按3、6、10数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篮球、铁球、苹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天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挂衣服用的)现在我挂在前面,它处于什么位置?(水平)。请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侧挂上一袋橡皮,你们观察衣架有什么变化?(挂橡皮的一侧下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挂橡皮一侧重,另一侧没挂物品的轻),你们在看,我在衣架另一侧挂一把尺子,你会发现什么变化?(挂尺子的一端下垂,挂橡皮的一端翘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或这说明了什么?(挂尺子的一端比挂橡皮一端重)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挂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轻的一端上翘,衣服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二、出示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来比较轻重
(一)
1、教师:我这里有三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子)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装满水的重;装半瓶水的轻;空瓶子的最轻(利用目测)
教师:请幼儿验证,用手掂一掂,感知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
2、按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排序
教师:现在,小朋友知道哪个重、哪个轻,请你按由轻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轻排序。请个别幼儿操作
(二)
1、教师:矿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轻,我这里还有三个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们怎么分辨哪个罐重?哪个罐轻?(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的;一个装半罐)并按由轻到重顺序排起来。
2、一大一小的积木
3、大小、形状相同、块数不同的积木(3块扎一起;6块扎一起;10块扎一起)
4、幼儿自由看、玩、掂,比较轻重并排序。
5、师幼一起验证幼儿操作,总结: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轻,装半瓶水的较轻,装满水的最重;相同的积木,大的重,小的轻;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数多的重,块数少的轻。
三、比较不同物品的轻重
(一)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沙包重,哪个轻?
2、篮球、铁球
师:这两个球,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3、大小几乎相同的苹果、桔子、梨
师:这三个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难比较,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三个水果的轻重呢?来小朋友动手玩一玩。
(二)幼儿玩
1、集体讨论:为什么大的棉花沙包轻,小的豆子沙包重?为什么大的皮球轻,小的铁球重?
2、请个别幼儿验证怎样比较苹果、梨、桔子的轻重(用天平秤,称一称)
四、比赛
两组比赛:不同轻重的物体混放,每一种两个,每组幼儿协商每人排一种,比较同类物体的轻重,分别摆放在两个写有轻重的箱子里,快、对的那一组为优胜组。
另换两组比赛:不同轻重、不同类物体混放,请幼儿用掂、称等方法,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为优胜组。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特殊车辆的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对特殊车辆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师范例《各种常见的车》、幼儿用书《这是什么车》。
活动重点:认识特殊车辆,知道车名和特征。
活动难点:幼儿根据图片所提供的半辆车身是什么车,然后找另一半,用连线的方法进行连接。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听音乐引起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播放《汽车嘟嘟》
一、认识特殊车辆,知道车名和特征。
1、咦,什么车开来了?
(出示警车)原来是警车来了。
简单小结:红灯蓝灯转呀转,警车警车开来了。
2、“又有什么车来了?原来是消防车开来了。“
提问:“消防车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结:红灯红灯转呀转,消防车消防车开来了
3、哎呀,又开来了什么车?救护车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蓝灯蓝灯转呀转,救护车救护车开来了。
二、教师讲解幼儿用书《这是什么车》。
方法:先指认出书中图片所提供的半辆车身是什么车,然后找另一半,并用连线的方法进行连接。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6
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学生进入科学课学习的入门课,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单元的起始课,这节课主要侧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上的初步培养和训练,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我将本科的教学内容做了部分调整,调整为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活动:1、看照片。2盲人猜物。3、尝试与指导。4、实地观察。5、交流与拓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各种器官获取各种信息。
2、了解一片草地(或花坛等)的植物、动物和其他。
3、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及描述,使他们的观察变得敏锐。
(二)过程与方法
1、是学生通过有趣的感知活动,体会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奇妙作用。
2、通过对学校花坛一角的观察,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活动中培养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学生会使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多种信息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认识和感知。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实地考察法、游戏法、对比发现法
教学准备:
盲人猜物的游戏材料、考察学校花坛、教学辅助、观察记录表、哨子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什么课吗?看,老师告诉你们(毛笔蘸水写“科学”二字在黑板上)
仔细看这两个字,要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了!
(学生仔细观察活动)
谁能把刚才的发现说出来?
看来大家已经体验到仔细观察带给我们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浓浓的兴趣一起开始探索自然、探索科学吧!(板书课题)
看照片。
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了用毛笔蘸水写的字渐渐变没了呢?(眼睛看)好,眼睛是我们探索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PPT文稿出示:学生熟悉的一片草地(或花坛)的照片)
这是一幅照片,它是我们校园的一角,从这篇草地的照片上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与汇报。
二、盲人猜物。
看来眼睛却是能观察到很多,是探索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如果给你这个,拿出装有4种不同液体的瓶子摆在桌上,问学生:谁来猜一猜瓶里的液体是什么?
学生猜测,学生可能很快就猜出有颜色的液体是果汁。
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猜测的?[:]
学生回答:眼睛看到的。
老师:对了,眼睛看是获取信息一种重要方法(板书:眼睛看)。这时增加游戏难度,让学生蒙上眼睛猜测,其他学生只可给予提示,不能说出答案。
学生可能用鼻子闻的方法猜测出其中两瓶是酒精和醋(板书:鼻子闻),用嘴尝的方式说出另一瓶是水(板书:嘴尝)。
学生全部猜出后,游戏结束。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其观察的方法(并板书),并让孩子凭着生活感知,说出:还可以用手摸、耳朵听进行观察获取信息。
老师总结: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我们班藏了这么多小科学家!会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
这一环节,通过简单的看、闻、尝,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认识到科学知识是通过探究学习得来,并感受探索科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科,网]
三、尝试与指导。
问学生:如果老师要带大家走进校园花坛的一角观察,你该怎么做呢?老师先带来一盆月季花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用激将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观察前,老师强调:在观察时,不能伤害到他们)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在鼓励学生发现的同时要做好引导。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练习能准确的运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从而使观察能力变得敏锐。
四、实地考察。
老师说:通过上一活动的努力,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科学观察了。已经通过老师的考核了,接下来,我们要走出教室,到学校花坛的一角进行实地考察了,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要想发现更多的信息,仅仅用多种方法观察是不够的,还要求带好笔,及时填写“科学观察记录表” 。
出示温馨提示
1、认真细心
2、带上笔,及时填写《科学观察记录表》。
学生来到花坛前,面对这鲜活的事物,一定会有很多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及时帮助学生寻找答案,有困难的问题则记录下来。同时要维持好纪律,确保学生安全。[:ZXX]
15分钟后,学生拿着满满地记录表,走进教室,完成实地考察活动。
五、交流与拓展。
老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中,针对学生暴露出一些问题,老师要及时指导。
汇报结束。
老师:花坛里的所有秘密是不是都被我们发现了呢?我们下课以后孩子可以继续到花坛上进行观察:看看某种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他的正反两面是不是一样的等等,同时提醒大家,如果你们能带上放大镜、尺子等小帮手去观察,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校园资源,进行体验式探究活动,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科学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进行。
板书设计:
探索自然
眼睛 看 手 摸
鼻子 闻 嘴 尝
耳朵 听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科学教案(精选)09-02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