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3、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爬山虎(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谁能够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的?
(爬山虎的叶子和脚。)
2、通过对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叶圣陶爷爷描写的爬山虎的叶子很美。
3、结合这张图片,文中描写叶子的美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颜色美、排列美、动态美)谁能够挑战一下自己,背背有关颜色美、排列美、动态美的句子呢?
(指名背)
4、背得真好。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这些优美的句子。
5、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铺得那么美,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本文的重点──爬山虎的脚。
二、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
1、先默读三至五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颜色、怎么爬的。)
2、投影爬山虎(实物),根据课文内容大家一齐边指边说,通过观察实物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爬山虎的脚的。
3、作者是怎么用生动的语言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注意比喻句,作者把每根细丝比喻成蜗牛的触角,写得非常逼真。)
4、出示爬山虎的脚的动画。
(指名上台说。)
5、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6、女生读第三自然段,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作者准确、生动地用词。
7、那到底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呢?请男生读第四自然段,读的过程中想像一下,并且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的词语。
8、指名读。
9、师根据课文内容边说边演示。
10、抓住这几个准确、生动的动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并用手演示。
11、一起演示。
12、就这样,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就这样,我们才会看到一大片的爬山虎。但是如果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
13、那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通过亲自观察)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怎么样啊?(观察认真、细致、有耐心)
14、齐读。
15、那是不是所有的爬山虎的脚都紧紧地巴住墙壁?(不是)那没触着墙的脚怎么样了?(一个小组读第五自然段)
16、触着墙的爬山虎怎么样啊
17、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爬山虎的脚很牢固的?(相当、休想)你能不能用另外的词语来代替它们?(非常、别想)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满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巴在墙上。此时此刻,你觉得爬山虎的脚怎样?你想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神奇)
18、齐读。
三、引导发现,发散思维,总结写法
1、学了这课,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观察细致,要抓住特点观察,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事物。)
2、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那你发现哪些植物充满神奇呢?四人小组说说这些植物的特点。
(学生说)
3、既然我们想学习叶圣陶爷爷,那我们就拿出实际行动来,向他一样亲自去仔细地观察一种植物。同学们的手里都有一张登记表,请把我们每一次的观察都坚持登记好。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也可以象叶圣陶爷爷一样,有惊奇的发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人爱树护树的赞美之情,
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2.难点: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具CAI图片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播放CAI图片,教师配以动情的解说,介绍香港的这棵老榕树,把学生带人情境当中。提问:喜欢这棵大榕树吗?想对它了解得更多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写的《香港有棵老榕树》。
2.借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些什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时,教师提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教师检查朗读时相机检测反馈。
字音上,“港、榕、商、赢”的韵母都是后鼻音,发音时注意舌根隆起,把音发准;“挪、扭”的声母是鼻音;“筑”的声母是翘舌音,注意正音。
字形上,“湾、港、榕、挪、吨、扭”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比例,把字写得均衡匀称,富有美感。“赢”字笔画繁多,提醒学生写得紧凑,张弛有度。在记忆字形时,引导学生采用拆分部件法和猜字谜记忆法,特别强调“商”字下框中由部件“八”和“口”组成,可与“摘”比较记忆;“赢”字的字谜如: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贝凡,败者猜不着,胜得可占先。
字义的理解可引导学生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自主感悟为主,也可鼓励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辅助理解。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恍然大悟:成语。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举世瞩目:瞩目,注视。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别扭:不顺心,不相投。
可持续发展: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
4.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导入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有四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宋代,词进入繁盛时期,并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柳永。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柳永和他的代表作《雨霖铃》。
二、 通过朗诵,整体感知。
词是极具音乐性的诗体,在古代是用来传唱的。现在虽然乐谱已失,但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体会并且传达词的情感——朗诵。
自由朗读。要求:读出你对词的感受。
学生读——学生评价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感受;原因)——————和心上人离别的伤感。
用词当中的一句话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三、 通过讨论,具体分析。
词人是如何来写离别情的呢?(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
(用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一) 典型环境
写景。
写了什么景,传达了什么情感。(请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景,投影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学生回答,并补充。
提示:寒蝉——什么时候的蝉?为何不是夏天?叫声如何?
初秋,生命将终时的寒蝉的凄凉叫声。
长亭——是什么地方?
分别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是分手处,伤心地。
骤雨——词人希望这样吗?
难受,雨天留人日,雨停得启程去远方,不得不分别。
(想象画面)在一个清秋的傍晚,大雨刚刚停歇,耳畔是寒蝉凄凉的叫声,面对着长亭古道,一对相爱的人就要离别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低沉的声音为大家演绎一下。——评价,指导。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回答。
提示:“念”——想象之景。虚实相生。
景象——浩渺的江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
“阔”“舒”——对比《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是空阔,使人感到惆怅忧伤。
情——是和情人离别的久远,是前途的暗淡。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轻柔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凄切中有苍茫。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生回答。
提示:杨柳——谐音“留”。古人折柳相送表示离别难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送元二使安西》(高考之后)
晓风——什么时候的风?感受?秋日拂晓的风是微凉的。心境更凉。
残月——
酒醒——因愁而喝酒,酒醒却更添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粗壮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似乎有体会)
4、小结:柳永通过选取典型的景物——寒蝉、长亭……,无一不在烘托、渲染离别的伤感之情。没有一个字写情,却又无处不再写情。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情景交融。
5、拓展延伸——柳永《蝶恋花》(投影);杜甫《旅夜抒怀》
问题:描绘了什么图画?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 典型细节
提示:如果我要用一幅画来展现男女主人公的离别,你觉得给这幅画旁配上哪两句诗最好呢?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句甚妙,妙在何处?(讨论)
提示:执手——为什么不是拥抱?手连着心。爱情的美不是“我爱你”,而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泪眼——有泪,但又没有哭出来?
竟——说明想不想哭?为什么想哭却没有哭出来?
伤心到极处,没有办法哭出。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离别悲痛心情的再现。是一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婉约。
总结:作者选取了离别时典型的细节——执手、泪眼、饮酒……来展现离别的伤感。
谁朗诵?要求:效果要好。
(三) 齐读。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已经真正报我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你感动了没有?(感动了)
一起朗诵,用声音来传达感受。
理解后的朗诵真的不一样啊。
四、比较不同。
柳永和苏轼开辟了词的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
如果我请你从他们的词中各选一句来表现他们各自的风格,选哪两句?
“大江东去”
“杨柳岸晓风残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复习音节,看图学习音节词,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并说出图意,读句子,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字。
(三)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读儿歌。
教学重点
复习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
教学难点
能按顺序观察图、说图意。
教学方法
游戏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复韵母卡片an、en、in、un、ün。
2.出示两拼音,三拼音卡片。开火车读;(小兔小兔快开门,谁来开?)指名读、齐读。
(二)导学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1.看图学音节词。
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时,拿花环的同学上台抽一张音节词卡片,读两遍。
(1)做游戏“传花环”。
(2)师出示音节词卡片。
(3)出示实物图、铅笔盒、字典、转笔刀。
大家读一读,用一两个词说话。学生上台抽卡片贴图。
(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为了放松一下,让我们大家坐上氢气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
2.看图按顺序说图意,学句子,识字。
(1)逐步演示山、田、树、果园出现的课件,问:“谁愿意当个小导游,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郊外美丽的风景?
生说:远处、近处、左边、右边各有什么?
(训练学生观察图说话的能力。)
用“郁郁葱葱”“广阔”“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红灯笼一样”等词句,按顺序介绍一下美丽的大草原。
(丰富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①先给小伙伴介绍。
②上台指图说一说。
(2)教师贴小动物图(小鱼、老鹰、小兔等)。
师:(准备图)美丽的大草原准备开个盛大的宴会。看!大草原来了哪些小动物?
(3)想当导游的同学赶快把这个热闹的场面介绍给各位老师和你的小伙伴吧!
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按一定的顺序给老师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让想说的学生上台看图说说。
(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
师:大家玩得高兴吗?可是你们知道林文、孙燕会在哪里游玩呢?
3.学习儿歌识字。
(1)出示投影片(儿歌)。
小组合作读,不会的问小老师。指名读。
(2)出示课件演示爬山的过程并范读(配乐)。
(把抽象内容具体可感地展示给学生。)
(3)教师指要求认识的汉字。
指名说并组词说话,学生做动作有表情地读儿歌。
(4)师出示假山、小人的实物图演示爬山的过程。
师:看!老师画了一棵大苹果树,看谁能帮老师把大苹果挂在树上?
(三)巩固新知
1.出示大苹果卡片。
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赏析文章的语言、结构、人物思想美。女诗人舒婷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一件发生在师生间的往事,使学生们陶醉在充满诗情诗意的语言氛围中,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有人曾经说过,读中国舒婷文字,是培养人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最好途径,而我还要加上一句:也是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必不可少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推荐美文:《帽子的故事》、《分数》,并点评。
二、导入:同学们所讲的老师故事真是让人感动。今天,我跟着当代女诗人舒婷走进她的梦一般的中学时光,摇响她记忆中的小铃,在闪烁的银河里,追寻着星空中一颗最亮最亮的星星。
三、感受语言美:
通读课文,结合旁批,说出你最有印象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从动词、修辞、表达方式入手,感受作者的生花妙笔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童真、童心与童趣。)
四、探究:
1、文章的中心人物是谁?为什么?结全课文内容,请用下面句式造句:
――――――――――的我,因为―――――――――。
2、如果把题目改成《难忘那颗星》,那么中心人物又是谁?结全课文内容,请用下面句式造句:
――――――――――的林老师,因为―――――――――。
五、总结写法:
1、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三个意外。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2、语言生动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许多比喻名看来信手拈来,不仅新颖、传神,而且妙趣横生,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六、课后反思:
学了本文,在学习上、思想上对学生来说应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启发?对我自己,又应有什么启发?用杜甫的一首诗作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依据:
《星星的新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设计思想:
这篇课文是一个科普童话,通过小星星与新朋友的对话,介绍了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等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课文,让学生明白各种卫星的用途。
5、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爱好,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
教学课件、小星星、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说星星。
1、小朋友,我们猜个谜语,看谁又快又正确地猜出谜底,认真听:
2、师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石青;
青石板上钉银钉;
银钉多,数不清;
一颗一颗亮晶晶。
3、指名说出谜底
4、板书课题:星星的新朋友,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去熟悉星星的新朋友,请打开13课。
5、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请问你用什么语气来读的?(兴奋)为什么?(因为要去熟悉新的朋友)请大家跟他读一次。
二、自主识字──摘星星
1、引导学生观看描绘成夜空的黑板,师有感情的引导: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深蓝色的夜空,群星闪烁。把同学们带进美妙的夜空里去。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读课文,不过有两个学习任务:①,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落。②在读课文时碰到生字新词就多读几遍,并用“☆”圈出来。读完后,请坐好,并用你的眼神告诉老师你把课文读好了,行吗?
3、自由读文。
4、问:课共有几个自然段落?请全班同学伸出手指来表示并大声地告诉大家。
5、刚才读课文的时候碰到很多生字朋友吧!现在我门来做个游戏——摘星星。把课文的14个生字词写在星星外形的`卡片上并粘在黑板上。只要你熟悉这些生字朋友就大声念给大家听,并带大家读一读。
6、做游戏,然后开火车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7、熟悉了这些星星,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去读一读,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找星星。
1、究竟星星的新朋友是谁呢?有颗小星星呀也不熟悉这些新朋友。不信请看第一自然段。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小星星说了一句什么话?
2、指名说说小星星说了一句什么话?用什么语气读?
3、比赛读好这句话,评出“读书小明星”。
4、下面我们来做游戏——找星星。这个游戏同桌俩人一起完成。两人一起阅读课文2~9自然段。一起完成两个问题:(1)星星的新朋友是谁?(2)课文写了那些人造卫星?请用“□”画出来。看哪一对学习伙伴最快找出答案。
5、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营救卫星\地球资源卫星
6、齐读2~9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些卫星怎样跟小星星对话。
7、指名说说你知道哪颗卫星用什么语气说的,就念一次给大家听。
8、引出词语:自豪、争先恐后。请问在什么地方见过争先恐后这种现象,请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四、角色朗诵——演星星
1、在你的学习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颗卫星,它有什么本领?演一演看谁表演得最象,评出“表演小明星”
2、班上展示表演读。
3、引出省略号?表示什么?又小组讨论一下,再把话补充完整。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诵课文,再派代表出来展示。
五、扩展延伸——造星星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想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什么时候发明的吗?出示小黑板,齐读“学习链接”。
3、假如你长大后成了以为科学家,你会造一颗什么星?小组讨论一下。看谁造的卫星作用最大。
4、指名说说造卫星,评出“最佳科学之星”。
六、作业布置——画星星:回去查查资料。请你设计一颗人造卫星图,看谁设计得最合理最漂亮。评出“最佳设计之星”。
七、感情升华——唱星星
结束语:希望你们长大后人人都成为最刺眼的巨星。所以我想用一首歌《闪烁的星星》来结束这一节课:齐唱《闪烁的星星》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
3课外拓展王翰《凉州词》,渗透两首《凉州词》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受诗悲中不失其壮的基调)。
教学过程
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板书:王之涣《凉州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么?
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为什么两首诗一样?(师及时鼓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
1出示唐代地图(标注:黄河,凉州)。师随机介绍凉州:地名,指墩煌附近,今甘肃武威。地处西北,十分荒凉。
2词呢?唱词。
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准确的说,不是诗题。它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许多首凉州词了。
4作者简介:师: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么?
预设:(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
(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
师:其实《登鹳鹊楼》就是他写的,正是一曲《登鹳鹊楼》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凉州词》,使他跻身于唐一流大诗人行列。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作者简介)。
过渡: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官员,大诗人的作品么?
(二)初读古诗:出示幻灯片,提出读的具体要求:
1自由读(至少两遍)。
2指名读,听后评读。(老师或学生评)
过渡:如果说初读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出感觉,读出味道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
(三)感悟诗句前两句
1轻声读前两句诗,找出自己读的感觉,并且或写或勾做上自己习惯的学习标记。
2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自己感觉到的。
3指名读。(要求说感受,读出感受。)
4师或生听后评议。
学习前两句诗预设:学生可以从第一句里找感觉,也可以先从第二句谈起。课堂师要随机引导。
若学生先体会第一句,则重点点拨:
(1)解决远上的意思。老师用手势和眼神带。(自下而上)
(2)听音乐,师:提到黄河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它?(自由抢答:汹涌澎湃、磅礴、气势宏大)
(3)谁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其他同学闭眼听想象画面。
(4)听后评读。
(5)你听了这样的朗读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高远辽阔感)
(6)想象画面,同桌加动作自由读,听后说说他哪读的好?
若先体会第二句,则重点点拨:
(1)谈自读后的感觉。(孤)孤什么意思?师及时鼓励孩子的感受。
(2)你们也这样读读,体会孤的感受。
(3)解疑(胡兴业同学提出的疑问):片的意思是什么?师:是呀,为什么写一片而不是一座呢?
预设:a学生自己争取解决。
b师引导。进情境诗人由高远辽阔的黄河,笔锋一转,把视角拉下来,远望,不觉咏出个人接读第二句。
c如果读不出片(单薄,小,)的感受,师随机指导这个学生:再远些,再远些看,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此时,再说你(你们)的理解。指名说或自由说。(师注意捕捉学生的零散感受。(座呢,城比较高大,厚实的感觉。写片更突出了城的孤,单薄,小。犹如一片小小的树叶。更加有种悲凉,危险的感觉)
4师:想看看这片城么?(课件)
5配乐《凉州曲》创设情境:(师语速缓慢地)茫茫戈壁,假如你是戍边战士,盛夏骄阳似火,大漠之上(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秋风飒飒,中秋月挂梢头,(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冬夜北风寒,雪花漫天飘(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此情此景,身处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说说。(指名说,生:凄凉,苍凉,寂寞,孤独)
6小结:前两句诗,如果说首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黄河的气势磅礴和天空的高远,用一个字壮(板书壮),那么第二句则更侧重的守城战士环境和内心的描写,我们也用一个字概括:悲,(板书悲)。这真是壮中有悲,悲中有壮呀!
7自己再读读,体会体会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8个人展示读。(师再评:我听出你在突出一和万,对比读中,反衬了城的孤单薄和战士内心的凄凉感。真是用心在读啊!
过渡:如果说前两句是画意,那么后面的诗情又是什么呢?
(四)学习三、四句。
1轻声读三、四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么?(预设:谁怨谁?何须怨又是什么意思?)
2解疑。出示ppt
(1)何须什么意思?
(2)何须怨呢?(不必怨。)谁不必怨谁?(羌笛不必怨杨柳)。
(3)看着大屏幕诗句,学生试着说诗句大意。追问:为什么不必怨呢?(怨也没用,无可奈何的感受。)[
(4)试着读出这种感受。
(5)指名读。
(6)师生评读。(师随机评:我还听出了你的怨愤之情。)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怨愤朝廷的漠不关心;所以突出春风一词的朗诵。)
3师:然而,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心声保家为国,(板书:保家为国),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怎么读出这情怀?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指名读学生自评。
4回读全诗:同桌互读,读后评议他哪读的好?展示个人读大家评议。
5学唱古诗。播放视频《凉州词》。
古诗是可以唱的,想唱么?让我们唱中表达心中的感受。1遍:轻声学唱。2遍:自由大声唱。3遍:起立,加动作,眼神,有滋味的吟唱。(自然课堂呈现熟能成诵的感受。)
(五)课外拓展:师过渡:同学们,还有一首与此题目相同,内容相同,感情相近的诗,但表达将士的情怀直接,更豁达。出示ppt王翰《凉州词》,相信你们用刚才的方法,一定能很快进入角色的。
1自由读,找感受。
2小组交流感受或读出感受。
3小组赛读。形式自己设计。读后学生互评,或者老师评议。
4试着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可以从题目,作者,诗表达的情怀,内容都是边塞诗...)这些都要因学生学情而定。也可以提问质疑,师随机解疑。
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喜欢的词句。
3、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二、课前准备
图片投影、生字词卡片、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新旧迁移引入新课
1、(投影出示:二年级上册中《北京》一课的有关图片。)大家还记得这些美丽的地方吗?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北京》那一课中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背诵与图片相对应的句、段。
2、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 配乐播放北京夜景图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们看..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顺。
5、交流认读生字。
6、分自然段读课文,划出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 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3、 质疑。(理解夜幕降临)
(四)复习巩固
(五)写字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华灯高照
的 的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 辉
海 世 王府井:焕然一新 亮 煌
洋 界 故 宫:银光闪闪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一类生字,认识7个二类生字;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3.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悟到一串音符的快乐,使学生体会快乐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感受小音符们为老奶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一段欢快的音乐,课件。
四、教学时数:三课时
五、基础知识:
1.生字:
搞:gǎo(搞鬼
搞活
搞通)
做;干;从事。搞建设、搞生产
设法获得;弄。搞到、搞清
整治人,使吃苦头。
盘:pn(键盘、盘查、盘剥)
有10个意思,常用的有:
古代盥洗用具的一种;
盘子。托盘
形状或功能像盘子的东西。磨盘
算盘
字盘
棋盘
地盘
指商品行情。开盘
收盘
平盘
回旋地绕。盘旋
量词。一盘磨
弹:tn(弹出、弹唱、弹力)
由于一物的弹性作用是另一物射出去。
利用机械使纤维变得松软。弹棉花
弹羊毛
一个指头被另一个指头压住,然后用力争开,借这个力量触物使动。
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打,使物体振动。弹琴
有弹性。弹簧
抨击。讥弹
弹劾
联:lin(串联、联系、联想)
联结;联合。联盟
对联。春联
挽联
烁:shu(闪烁、烁烁)光亮的样子。
悉:xī(熟悉、悉数、悉心)
全;尽。悉心
悉力
悉听君便
知道。
柔:ru(轻柔、温柔、柔道)
软。柔软
柔韧
柔嫩
使便软。柔麻
柔和(跟‘刚’相对)。
姓
寂:j(寂寞、寂静、沉寂)
寂静。沉寂
寂寥
万籁俱寂
寂寞。
寞:m(寂寞、落寞)安静;冷落。
2.区别字:
搞(搞鬼)
悉(熟悉)
稿(稿纸)
息(休息)
3.多音字:
tn
(弹跳)
弹
dn
(子弹)
4.近义词:
孤独——寂寞
5、解词:
深情:深厚的感情。
思念:想念。
晶莹:光亮而透明。草上的露珠晶莹而发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识记本课的一类正字,认识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一串快乐的音符》,你们知道什么是音符吗?(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文章当中认识这串快乐的音符。
二、学生自由读,解决文中陌生或不理解的词语。
三、对照生字表,迅速画出本课的一、二类生字,并读一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四、学习本课的一类生字。
五、认读二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感悟一串音符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读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对于这个课题老师有三种读法,我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师读)如果我要突出小音符的快乐,应该怎么读呢?(指读)让我们一齐来读一遍。(齐读课题)
二、感情朗读,感受快乐。
1.小音符真的快乐吗?它的快乐表现在哪儿呢?上节课,你们已经读了课文,老师还让你们在文中找一找表现小音符快乐的语句,你们找到了吗?(找到了)谁能说一说?(指生说)
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整理了一下,打在了大屏幕上。请同学们往前看。
2.读中体会重点段。
3.出示:(5—8自然段)
(1)你们把表现小音符快乐的.句子都找出来,你们能不能把它的快乐再读出来,再讲出来呢?练习读这段话,你想怎么读才能表现小音符的快乐呢?
(2)指读。(老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你想读哪一句都以,谁愿意来试试)
(3)相机指导朗读。
[第一句:小音符多可爱呀!它们像快乐的小伙伴一样,手拉着手轻快、自由地在田野上奔跑着。怎么读?(你读得真好!刚刚我们听到了一个小音符在歌唱,是独奏,现在我们要个合奏,请全体小音符手拉起手,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第二、三句:小鸟的歌声很清脆、动听,小溪的流水声很深沉、美妙。可它们的歌声都没有小音符的歌声那样好听、充满深情。怎么读才能感受到小音符的歌比它们的歌都好听呢?
第四、五句: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一下小音符快乐奔跑的情景。要给别人留有想象的空间,所以要稍稍停顿一会儿。再读一下句话。
4.师用语言过渡:小音符的快乐你们感受到了,老师也感受到了,围绕小音符的快乐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创编故事,理解课文。
1.听完这个故事让你感动了吗?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呢?((1)在文中有没有这句话,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2)你认为文中的这位老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同学们体会得这样深,你们想不想也来讲一讲这个故事?那好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重新演译这个感人的故事,讲一进不同版本的《一串快乐的音符》。你讲的这个故事,可以和原文一样,也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和理解;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给同学们2分钟的准备时间)
3.指生讲故事。评一评。(感人之处)
4.师总结:时间的关系故事就先讲到这。让我们静下心来,静静地想一想,文题是《一串快乐的音符》,当你讲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时,你想想:它仅仅是一串快乐的音符吗?它还会是一串什么样的音符呢?让我们来赞美赞美它!(这是一串的音符。师相机板书:善解人意、助人为乐、充满爱心、)
四、文本对话,升华情感。
此时,你想对小音符说点什么呢?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陶行知用四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学习陶行知理解他人的宝贵品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本课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陶行知用什么方法使学生主动认识了错误。
2、 王友为什么会流下悔恨的眼泪,他是个怎样的学生。
课 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1、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曾用四块糖使一个同学主动认识了错误,你相信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
2.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 小组互动。小组内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 集体交流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自主读书情况。
3.抓住词句,理解课文。
(1) 采用读读,画画,议议的`方法,围绕“陶行知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和“王友是个怎样的学生”这两个问题,相互讨论交流。画出相关语句,用多种形式朗读。
(2) 自主合作,练习对话。
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注意加入人物表情、动作,从而体会到陶行知是用四次层层深入的话语对王友讲道理 ,使他主动认错的。而王友也不是坏孩子,他是个正直,善良的学生。
4.检查识字。
5.作业:回忆自己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当时老师是怎样教育你的,进行口语练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