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10-04 10:33:5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9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初步懂得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铅笔、长条积木、吸管、纸条等)、笔、记录表、黑板、粉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2、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1)幼儿尝试用铅笔测量并在表(一)做记录。

  (2)请全班幼儿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测量结果。

  (3)引导幼儿感知同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次数多的较长,次数少的较短。

  3、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

  (1)幼儿尝试选择三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在表(二)做记录。

  (2)引导幼儿探索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4、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

  (1)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测量工具?

  (2)引导幼儿互相合作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表(三)。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操作的材料大部分是现成的,有的`是和幼儿一起准备的,随手可得的,适合日常教学。

  2、创设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引发幼儿大胆参与尝试。活动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紧扣。让幼儿尝试测量,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或宽,并做记录——不同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并做记录——自选工具测量自选的物体。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到最后大部分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有关自然测量的经验,通过测量、记录比较明白了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

  3、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在活动中的材料有:铅笔、纸条、吸管、长条积塑、绳、小棒、纸筒等等,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看、想、说、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幼儿在测量时都忘记了地板是脏的,有的跪着量,有的趴着量,看着他们那么专心的样子,我都不忍心一直提醒他们要蹲着量。

  4、教师还是紧张语速较快,测量方法讲得不够清楚,第一次测量时对幼儿提的问题给予了回避,教师不能灵活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语言还是不够简练,说的话还是比较多。

  活动点评:

  “自然测量”这个活动,是20xx年XX市幼儿园“教坛新秀” 张秋云老师在参加评比中组织的集中教育活动。教材选自大班科学领域。该活动以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幼儿园环境中的自然物品作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该活动有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归纳起来有四点: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第一环节是“幼儿尝试测量,教师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二环节是“让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从中感知“同样的测量工具,量次数多的就长,测量次数少的就短。” 第三环节是“ 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 从中感知“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 第四环节是“ 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利用创设的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与“要比较两个应该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在四次的测量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数的守恒是指物体数目不因物体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数目与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疏密没有关系。大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郊游》。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使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能不受排列形式、空间距离、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因素的影响,理解体验10以内数的守恒。

  2、在活动中仔细观察、积极思维,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歌曲《去郊游》、习题卡片、一些图片。

  1、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数量在8-10):两排树---数量大小形状相同,排列的间距不同,判断是否相同;三种菊花:形状大小颜色各异,其中两排数量一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小动物们要去郊游了。

  瞧,兔妈妈,猪妈妈和猫妈妈都来了,它们的宝宝也都排好了队准备出发了。

  (评析:这个环节只是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但也为幼儿提出了具体的观察要求:小动物的排队)

  (二)引导幼儿理解体验10以内数的守恒。

  1、小动物排队(数量8不受排列形式的影响)

  引导:(课件展示三种排列形式,猪---圆形,兔---三角形,猫---一横排)

  师:小动物们都排成了什么队伍?

  我们用眼睛来看看,你觉得三种动物宝宝的数量是一样多吗?谁多,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样才能正确知道那种动物宝宝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集体点数,分别说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是8个)

  小结:虽然猪宝宝、兔宝宝和猫宝宝排成了不同形状的队伍,但是它们的数量都是8个是一样多的。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请幼儿仔细观察——猜猜谁多——验证结果,层层升入使幼儿了解了物体的数目不会因为排列的形状而发生改变。)

  2、分帽子(数量不随空间距离变化而变化)

  师:要出发了,猪妈妈怕自己的宝宝晒伤,帮宝宝们准备了很多太阳帽和太阳镜(课件展示数量为8的帽子和眼镜,帽子叠在一起,眼镜一竖排)

  师:哎,你觉得太阳帽和太阳镜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

  有没有其他想法的?你们觉得那个方法好?(数的方法最好。)

  哎,你们发现了吗?原来是一样多的呀!都是几个呢?(8个)

  小结:原来我们光用眼睛看并不准确,一定要亲自去数一数,这样才能准确。

  让我们把太阳帽分开来。

  小结:原来刚才太阳帽只不过是叠起来了,但是数量还是8个,和太阳镜是一样多的。

  (课件一一对应)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眼镜和太阳帽的数量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眼镜叠起来了)叠起来了数量变了吗?

  小结:不管太阳镜分开放还是叠拢放,队伍的长短变了,但是数量都是8个,没有变。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幼儿设定了一些难题:(1)帽子是叠起来的,眼镜是分开放的。在这里幼儿首先是用肉眼观察感觉眼镜多,然后通过数来验证。(2)帽子分开放了,眼镜却叠起来了。这时候有的幼儿就觉得是帽子多而眼镜少了,最后通过验证发现其实不管物体排列的是紧还是松,它们的数量是不会改变的。并在这个环节中渗透了数量词的运用,使幼儿对量词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提高。)

  3、拔萝卜(数量不随大小变化)

  引导: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了哪里呢?(课件展示萝卜地,兔子在挖萝卜)

  兔妈妈和兔宝宝来到萝卜地准备干什么呢?

  萝卜挖好了,让我们来看一看是妈妈挖得多还是宝宝挖得多?(幼儿集体回答)(课件展示大小不同的两排萝卜)

  同样是8个萝卜为什么让人觉得妈妈拔得多,宝宝拔得少?

  (验证的时候可以两个两个数。)

  小结:兔妈妈拔的是大萝卜排的队伍长,兔宝宝拔的是小萝卜排的队伍短,但是都是8个萝卜,所以是一样多的。(师生一起小结)原来一定数量的物体不会因为它们的大小,排的队伍的长短和排的形状而发生变化的啊。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较前面2个环节简单了,而且请幼儿来帮助一起总结,使幼儿的概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个环节中的验证也有了一个提升——幼儿用两个两个的数来验证,这样不仅能力提高了也不会感觉那么枯燥。“原来一定数量的物体不会因为它们的大小,排的队伍的长短和排的形状而发生变化的啊。”这一句总结是对前面3个环节的总结,使幼儿的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操作活动

  1、了解操作内容和要求

  课件展示,引导:这时候,猫妈妈带着宝宝们来到了树林里,哎呀,他们正在烦恼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呀?

  课件展示:原来他们发现有两排一模一样的树,到底这两排树是不是一样多的呢?一样多的'就在后面的小方框李做个标记。

  课件展示:他们还看到树林里有三排菊花,这三排里有没有一样多的菊花呢?如果有,请在两排一样多的菊花后面画个相同的标记。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提醒幼儿数清每一排的数量,鼓励快的幼儿完成两个操作。

  (四)结束

  交流操作结果,明白数量相同的东西不受空间距离和颜色、大小形状的影响。

  提问:你发现了树和菊花的什么秘密?

  你怎么知道两排树是一样多的?

  你找到哪两排菊花是一样多的?

  先请一个孩子上来,然后问其他孩子是不是和他一样的。

  (枫树虽然两排不一样长,但是它们的数量却是一样多的,椰子树虽然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但是数量却是不一样多的。原来,并不是看上去两排不一样长短的树就是不一样多的;而两排一样长短的树,就是一样多的,做事可不能光看表面哦。)

  (菊花的讲解可以稍微简单点了,可以让孩子来说)

  (评析:交代操作要求和讲解幼儿作业时,教师都能由繁入简的为幼儿讲解;并适当的请幼儿来进行讲评,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总结,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这一活动的掌握。)

  (五)延伸

  小动物们排了那么多的队伍,我们也来排排看吧。

  师:现在我们有XX个小朋友,是什么形状坐的?现在请小朋友排成3排,每排10个小朋友,变成一个长方形。

  现在我们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刚才半圆形上的人数是不是一样多?

  原来我们不管排成什么形状都是30个小朋友,数量没有改变。

  我们还可以排成其他的形状吗?那我们一起出去排排看吧。

  教学反思:

  活动是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形象地将数的守恒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标。

  整个教学以去郊游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

  (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自编应用题必须有两个数和一个问题,能编出7以内的数的应用题并说出算式。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师:(出示PPT)我们先来复习一下7的分合式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一下。

  2.现在,谁能根据7可以分成1合6来列算式,提醒一下,这个分合式可以列出4个算式哦!

  1+6=7,6+1=7:;7-1=6,7-6=1。

  小结:对于加法来说,小的+小的=大的;对于减法来说,大的-小的,对应的那个数就是答案。

  (出示第二张PPT),请小朋友来看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Eg:草地上有1只黄色的蝴蝶,又来了6只粉色的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应用题吗?有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能自己设计、制作小礼品。(提示,加法两个,减法两个。)、

  经过第一个的练习,谁能自己说出这一个。

  Eg:草地上有5只灰色的兔子,又来了2只白色的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兔子?列算式,5+2=7

  (根据上一个练习,同样请小朋友说出剩余的3个应用题)

  (出示PPt3)刚才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现在来看这一个,会的举手。

  活动延伸:

  (PPt4)来看图,谁能根据这个图编出更多的应用题,列出更多的算式。

  (根据:树上树下;鸟的.大小;尾巴的方向)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准备:

  小动物卡片若干;

  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

  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

  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

  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一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幼儿对照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你能将你的记录结果告诉老师吗?(幼儿表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结束部分,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帮小动物乘上了汽车,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圣诞晚会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晚会现场到了,看看圣诞老人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个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个红色的糖果、几个兰色的糖果、几个黄色的糖果,一共是6个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客人老师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它送给圣诞老人。

  四、注意事项

  幼儿在送小动物乘汽车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

  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感受数的分合;

  记录活动要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在表述记录结果时,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分合不光是两个数字,还可能是3个或者是4个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正确比较5个以上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较、操作中,体验高和矮的相对性。

  3、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重难点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二)中脚踩高跷的贴绒娃娃5个。

  2、师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儿用书第3页的"雪糕娃娃棒图卡"、第25页《比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贴绒娃娃,猜测娃娃的高矮。

  1、猜猜谁最高、谁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确的比较方法。

  3、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练习,巩固对高矮、长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队。

  请幼儿比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从矮到高的顺序为雪糕娃娃排队,最后说一说雪糕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2、插红旗(幼儿用书第25页)。

  师:把最高的旗杆涂成红色,最矮的旗杆涂成绿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杆呢?

  3、救救小动物(幼儿用书第25页)。

  师:小动物被困在屋顶上了,请你想个办法救救小动物吧!有什么好办法呢?

  活动反思:

  一、课前练习不够充分

  想要把一个活动完美的呈现出来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幼儿在活动前没有接触过高跷,没有真正地踩过,那本次教学活动又将如何开展呢?在活动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活动,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活动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二、情境贯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三、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四、要注意活动细节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活动中开小火车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本次教学活动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着课题式研究实施课例的原则,也是初次在公开课中体验体育游戏带给我的意义,更为了我在体育游戏的组织中得出更深刻的有效策略,同样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衷心地希望:走进我的快乐体育游戏课堂,能让大家欣赏到我与幼儿之间碰撞出快乐的火花;聆听到最真切的悦耳笑声。在没有压力的轻松氛围下真正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能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他们为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复习6的组成,巩固6的加减法运算。

  2、通过购买物品的模拟操作,引导幼儿讲述两件商品的价格及所付的钱款和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学习用算式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若干,小兔、熊猫、小鸡图片各一,6的加减法算式一套,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游戏猜猜看。

  二、进行买水果游戏

  1、师:“大象伯伯开了一家水果超市,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带领幼儿一起确定水果的品种以及价格。

  2、出示图片小鸡。

  “小鸡有6元钱,它想买两样水果,可以买哪两样?”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6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出6的'加法算式。

  3、出示图片小兔。

  “小兔也有6元钱,它想买一样水果,小朋友帮它想想可以买什么水果,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

  教师小结,引出6的减法。

  4、出示图片熊猫。

  “熊猫也有6元钱,它想买三样水果,它可以怎么买?”

  引导幼儿得出连加算式。

  5、“水果超市里的水果快卖玩了,我们帮大象伯伯进货去吧!”

  规则:进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6元钱。

  活动结束

  “如果给你6元钱,你想怎么买水果?”

  请幼儿在记录单上圈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并列出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