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语言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目标
(一)认真倾听故事,较快地掌握故事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发现故事中的合理线索。
(二)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出故事的结尾。
(三)在合作创编故事中,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积极参与创编故事的兴趣,并自信地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用较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二、准备
有老虎形象的录像,有大公鸡、小猴、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录像;汉字卡片《老虎来了》;拉线教具、沙插教具、磁吸教具各若干;录音机、带,实物投影仪。
三、过程
(一)提出本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1。通过实物投影在电视荧屏上出现森林的背景,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森林是谁的家?”
2。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问:“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怎样?”并在荧屏上投出:“老虎来了”几个汉字,让幼儿认识。
3。师:“今天老师要讲《老虎来了》这个故事给你们听。”
点评:开头环节设计有新意,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较生动地引出本活动的内容,把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二)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要求幼儿留心倾听,尽快记住故事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配合动作讲述故事,提示:“听清楚故事的前半部分讲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提问故事名称及上述问题后,教师继续作启发性提问: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谁来了?”
(2)“这个故事老师只讲到‘老虎来了’, 你觉得这个故事完了吗?如果你是小兔、大公鸡、或者是小猴、小猫,碰到老虎时你会怎样?”
3。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录像,加深对故事中所提供线索的理解。
点评: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和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录像片,帮助幼儿尽快地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教师还通过让幼儿代入故事角色的设问,去了解幼儿遇到突发事的心理状态,活跃了幼儿的想象思维。
(三)让幼儿合作创编故事结尾,要求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创编故事,并能自信地将创编故事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1。教师:“老虎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接下来请你商量一下,编出后面的故事情节。”
2。让幼儿互相议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3。提供插沙、拉线、磁吸等学具材料,按上述不同结局分成若干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小组的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丰富故事的情节。
教师按不同结局的小组提出指导: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们做了好朋友?
(4)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4。教师分别到各组指导,对个别自信心不足、胆怯的幼儿给予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录音机,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录下来。
5。鼓励各组幼儿将自己组所编出来的故事结局向其他组的幼儿讲述。
6。集中幼儿,然后每一组幼儿请一个代表出来将自己组续编的故事讲述出来,教师作简单的评析。
点评:提供多种学具材料,让幼儿自选、合作创编故事结局,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幼儿互相讲述和向客人老师讲述创编故事的环节,充分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培养。此外,这里除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续编,幼儿的合作、商讨等社会性行为得到较好的锻炼。
四、活动延伸
把各种动物的头饰和道具投放到活动区中,在平时活动中让幼儿自由组合,引导幼儿通过扮演角色理解体验动物形象及它们的性格特征。
评析:该活动是“语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目标的体现。设计目标明确、涵盖了认知、能力、态度三个层面,形式新颖,整个活动过程包括了引入、理解故事、自由讨论、合作创编等环节,做到层层深入。活动设计即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又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得到培养。尤其是教师对个别自信心不足的幼儿给予关注,并提供录音机,引起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使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附:故事的开始部分
老虎来了
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一天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公鸡张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动物们。兔子、猫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们围着一颗大榕树,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
瞧,小猫在练跳绳,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甩着绳子,越跳越起劲;可爱的兔子拍着大皮球,脸都涨红了;最淘气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转动着机灵的大眼睛,在大榕树上蹦来跳去,还在树枝上荡秋千呢!小牛也来凑热闹,它摇晃着大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竖起它那对尖尖的牛角,神气地说:“谁来跟我比赛,顶一顶,看谁的力气大!”
小动物们正玩得高兴,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老虎的叫声,小动物都吓坏了,嚷着说:“大老虎来了,大老虎来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我设计了一个车展,让小朋友将自己喜欢的车,展示给大家,然后请小朋友给自己的车当模特儿。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2、了解汽车的特点和功能,并知道爱惜自己的玩具。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认识各种车型、颜色。
让幼儿说出汽车的功能。
活动准备
各种汽车的图片。
幼儿每人带一辆玩具小车。
活动过程
出示车的图片,让幼儿讲一讲图片上都有什么车,这些车的名称、是什么颜色的,都有什么功能和用途。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玩具车,介绍车的名称、颜色、外形特征、功能和用途。
幼儿之间交换玩车互相欣赏各种车辆的功能、用途。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车?为什么?
请幼儿讨论如何爱惜玩具汽车?
让每幼儿当小司机,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郊游。
活动延伸
把玩具车放入美工区供幼儿欣赏和进一步认识车的功能、外形特征及用途,便于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小朋友和教师之间更好的交流。
教学反思
对幼儿的反思: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都能主动积极参与,活动氛围特别浓。
师生互动的反思:
我是大班的主教老师,幼儿课程都是我一个人教,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大家都能积极主动与我一起分享,我感到特别高兴。
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度特别高,大家积极发言,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得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带孩子先实地观察各种车型,让每个孩子能真正融入到活动中去。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关注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画面内容。
2.愿意从画面中的变化,讲述黄雨伞一路上所发生的故事情节。
3.大胆想象,感受画面所呈现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黄雨伞》ppt,音乐《黄雨伞和雨滴》,小黄伞、小蓝伞各一把。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引出主题。
1.出示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和大家分享。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这本书会讲关于谁的故事?
2.教师介绍绘本《黄雨伞》
教师:这本书的.名字就叫黄雨伞,它是一位韩国名叫柳在守的作家写给小朋友们看的书。
二、集体阅读绘本前三页。
1.共同阅读第一页。
教师:说说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撑伞?你从哪里看出来需要撑伞?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雨?
教师:猜一猜这个打黄雨伞的是谁?猜一猜她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2.共同阅读第二页。
教师:画面有什么变化?黄雨伞碰到了谁?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如果他们想结伴而行,那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候黄雨伞的心情是怎样的?
3.情境表演:黄雨伞碰上蓝雨伞。
教师:相互说一说,再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
4. 共同阅读第三页。
教师:又来了谁?他们碰在一起会说什么呢?
三、集体阅读绘本第四-九页。
1. 共同阅读第四页。
教师:看!他们来到了哪里?又遇到了谁?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 共同阅读第五页。
教师:这是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会不会去玩?为什么?
3. 共同阅读第六页。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这条路和前面看到的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在什么地方也看到过这样的路?
4. 共同阅读第七页。
教师:他们来到了哪里?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 共同阅读第八页。
教师:他们为什么停下来了?
6. 共同阅读第九页。
教师:哇!这么多是雨伞,他们可能来到了哪里?
四、观察最后一页。
教师:各种颜色的小伞放在了哪里?撑伞的人呢?为什么要把伞放在一起?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汉字:红、黄、蓝、绿。并按汉字提示给各种图画涂色。
2、激发幼儿幼儿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汉字(红黄蓝绿)和颜色标记做成四个拼图、人手一套。拼图的做法:把汉字和颜色标记贴在一起,塑封,按波浪线、曲折线、弧线等线条剪下即可。
2、幼儿人手一幅未涂色的房子图,上贴“红黄蓝绿”的汉字。
活动过程:
1、拼图游戏,引起兴趣。
师:想玩拼图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带来一套拼图,请小朋友拼一拼、想一想,你拼的是什么,好吗?
2、认识汉字:红黄蓝绿。
师:刚才小朋友拼的是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提示,认识相应的汉字。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认字游戏:指哪个说哪个,看看谁的反应快;拿掉颜色标记再来看,谁的记性好;汉字的位置打乱、互换后,看谁还认识。
3、比较汉字之间的异同,帮助幼儿记忆汉字。
教师把汉字“红”和“绿”放在一起:请小朋友找找,这俩字之间有没有相同点?可简短提认识一下该偏旁部首。同样的方法再比较一下“蓝”和“黄”之间的异同。帮助幼儿有效记忆这些汉字。
4、通过粉刷匠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对这四个汉字的认识。
出示未涂色的房子图:这幅图画漂亮吗?为什么?请小朋友来做粉刷匠,把房子刷得漂亮些,好吗?刷什么颜色呢,上面的'汉字会告诉你!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根据屋顶、窗户、墙壁、屋旁的花草上面的汉字提示,进行涂色活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做好粉刷匠工作。
6、给刷的又对又好的幼儿贴上“优秀粉刷匠”的红花。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
基本理解散文内容,喜欢阅读散文。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小脸盆若干,散文图片,幼儿园电脑课件,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生活中有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盆。
活动过程:
说说我的洗脸盆。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家里有没有洗脸盆,它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等。
玩玩我的洗脸盆。事先准备好一个装满水的洗脸盆,引导幼儿玩“倒影”游戏,激发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播放配乐散文诗,利用图片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散文的内容及意境。
提问:散文中的“洗脸盆”里有些什么景物?这是真的洗脸盆吗?如果不是,那它描述的是什么地方呢?
教师小结:
散文中的“洗脸盆”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洗脸盆,它其实是太湖,太湖位于苏州无锡境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朗读散文。
播放配乐散文诗,鼓励幼儿跟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写生——洗脸盆。
科学活动:景色迷人的太湖。
健康领域的体育活动:水浴游戏。
园中渗透:各种表现湖泊景色的照片粘贴在活动室墙面上供幼儿欣赏。
情境渗透: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倒影现象。
家庭渗透:鼓励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太湖,知道太湖在我国的哪个地方,有什么景色特点等。
散文欣赏《我的洗脸盆》
我的洗脸盆里,有鱼、有虾,还有一条条船哩,要知道,它们可不是脸盆上的画,全是真的呢!
我天天拿一条毛巾,在盆里洗脸洗手,里面的水怎么也不会浑浊,总是碧清碧清的。
奇怪吗?我的洗脸盆,就是老大老大的`太湖呀。我的家,就住在太湖的渔船上。
活动分析:
本活动选取的散文将太湖比作洗脸盆,充满了孩童的大胆和天真,为幼儿提供了驰骋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活动以现实生活中的洗脸盆导人,容易让幼儿产生亲切感,并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散文做好铺垫;欣赏配乐散文朗诵的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对散文的理解,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点:
感受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活动难点:
培养对散文的兴趣。
活动拓展:
如有条件的话,让家长带幼儿到公园或有湖泊的地方游玩,引导幼儿直观感受景物的倒影。
把配乐散文磁带、录音机投放到语言区里供幼儿自由聆听和欣赏。
把散文制作成图书,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阅读。
开展以“我心中的太湖”为主题的绘画活动,鼓励幼儿把对湖水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
注意事項:
课前注意引导幼儿先要了解湖泊以及倒影产生的原因。
教师注意朗读散文时的语调和情感。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情分析神奇的小火车"是大班主题活动"你变我变大家变"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主要讲述乘坐小火车的乘客下车后发生的神奇的变化,故事新奇有趣,激发幼儿想象,开启了幼儿的思维,去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非常符合大班幼儿好奇好想象的特点。
2.内容分析在活动中,幼儿能够被故事有趣的情节吸引,积极思考、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通过故事,激发了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并且,在前期拥有的经验基础上,幼儿能较容易的理解故事内容。
3.活动目标
①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其他______________
三、活动准备幻灯片课件挂图故事
四、活动过程设计
1.发现小火车的神奇。
--出示背景图"小火车",猜猜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教师将角色"小桃核"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想上火车,他们上车前和下车后相比会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接着谁又上车了?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下车的鸡蛋为什么会变成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呢?
--小青虫们上了车,它们又变成了什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小男孩上了车,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谁呢?--原来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变的,他喜欢这样变吗?那可怎么办呢?
--在我们周围许多东西都在变,有的变化很快、很明显,而有的东西是渐渐地变化的。
3.让他们坐上小火车。
--鸣……鸣!蓝色的神奇小火车又开动起来了。你想让谁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会把它变成什么呢?--鼓励幼儿讲讲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渐变过程,如:月亮圆缺,花儿开放、种子发芽等。
--鼓励幼儿今后在生活中仔细寻找事物的变化,获得更多的表现。
活动结束--小朋友,想不想坐上神奇的小火车呀。
--请小朋友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上车吧。
--听音乐走出教室。
附:神奇的小火车神奇小火车开过来了!
"呜--呜--"蓝色的神奇小火车一边开心地唱歌,一边喷着彩色的烟雾。
小桃核蹦蹦跳跳地上了火车,当了神奇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
小火车带着小桃核,绕着草地开了一圈,然后慢慢地停了下来。
奇怪!从车上下来的',不是一个小桃核,而是个粉红色的水灵灵的大桃子。
骨碌碌,不知从哪儿滚过来一只圆头圆脑的鸡蛋,它成了神奇小火车的第二位乘客。
猜猜看,这只鸡蛋下车时,会是什么呢?哇!下车的"鸡蛋"变成了一只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
接着来的是一群小青虫。它们排着队,一扭一扭地上了车。当神奇小火车第三次停下来的时候,从车窗里飞出了许多漂亮的小蝴蝶!多么有趣的小火车!正在草地上玩皮球的男孩洋洋也开心地爬了上去。"呜--呜--"蓝色的神奇小火车一边开心地唱着歌,一边喷着彩色的烟雾。神奇小火车停下来了。一个大胡子叔叔从车上走下来,坐在草地上,伤心地哇哇大哭:"我不要当叔叔!我要当小朋友!我还没有当够呢!"好心的神奇小火车带着大胡子叔叔倒着开了一圈。瞧!大胡子又变成了胖乎乎的小洋洋!洋洋抱起他的红皮球,连蹦带跳地跑了。
"当个小男孩真开心!"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田鼠太太的项链”是一次将文学作品与数经验进行整合实施的活动。故事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幼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想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最需要去做的;故事中另一个可以挖掘的教学点就是粮食交换的数量计算。该活动主要是在启发孩子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同时帮助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在食物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让孩子理解减法的含义。整个活动一共有两次减法操作,第一次操作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第二次是告知孩子粮食全部换掉了,让他们列式表示换的过程,既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又让他们了解0的意义。教学中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推测,从而让幼儿具有辩证思维和多维思考的经历和体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表示事物的增减,理解减法算式及0的实际意义。
2、初步懂得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活动重难点:
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表示事物的增减,理解减法算式及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ppT,0~10数字,减号,等于号卡片若干,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ppT1:昨天我们一起听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2、ppT2:故事中的田鼠先生因为要出远门用了四天的时间帮田鼠太太和田鼠宝宝找了许多的食物,谁还记得每一天都找到了些什么吗?
3、请你们帮田鼠先生算算它一共找到了多少玉米,多少红枣和多少花生呢?
4、ppT3:田鼠先生看着自己找到了这么多的食物,心里特别高兴,它想:这下够田鼠太太和宝宝吃一阵的,于是它就放心的出远门了,田鼠太太把这些食物都藏到了柜子里。
二、听听算算
1、ppT4:第二天,田鼠太太在树林里散步,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ppT5:田鼠太太戴上了项链走在街上遇见了谁,它怎么说的?
3、田鼠太太拿了多少食物去换礼服?(出示ppT6)要用这么多食物去换礼服,田鼠宝宝非常担心地说:“我们还剩多少粮食呢?够不够我们吃的?”
4、到底柜子里还各剩下多少玉米,多少红枣,多少花生呢,我们来帮田鼠宝宝算一算。(幼儿操作)
5、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些数字各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试题,ppT7)
6、现在柜子里还剩下6个玉米,7颗红枣,6粒花生,食物一下子少了很多,可田鼠太太说只要省着点吃还是够的。
7、(出示ppT8)田鼠太太穿上了漂亮的礼服,项链显得更高贵了又走在大街上,遇见谁?它们是怎么说的?
8、田鼠太太这次要用多少食物去换裤子和鞋子呢?(出示ppT9)
9、这下田鼠宝宝更担心了,它着急得拉住妈妈:“妈妈、妈妈,食物不多了,别拿走。”这一次,柜子里还剩下多少食物呢?请你们赶快帮田鼠宝宝算算。
10、幼儿操作,要求幼儿在三种食物中任选一种食物列出算式。(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试题,ppT10)
11、田鼠宝宝说:“怎么都没有了呢?骗人的,你们怎么算的啊?”请你们帮它解释一下吧。
三、想想说说
1、你们觉得田鼠太太拿田鼠先生辛辛苦苦为它们储藏的食物拿去换新礼服、新鞋子和新裤子值得吗?
2、总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想清楚,什么才是最需要的,这样才不会犯错。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
3、学习动词:爬、飞、举、钻。
活动准备
1、图片:燕子、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理解诗歌内容。
1.课件演示
(1)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忽然怎么了?他们该怎么躲雨呢?
(幼儿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燕子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是怎么做的?
(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飞,师生边念诗句边学一学飞的动作)
(3)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成了什么呢?
(在师生一起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给燕子的雨伞起个名―大树伞)
(4)教师贴上小图片,并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呢?
(引导幼儿编一编: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2.蚂蚁和青蛙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幼儿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爬、举,师生共同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式来编一编。)
3.启发幼儿想一想:
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4.你们看谁又来了?(小鸡和瓢虫)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鸡或瓢虫你会怎么办?
5.你们看还有谁?(乌龟和松鼠)
6.教师:他们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靠别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7.请幼儿说一说他们想的是什么办法?进行表演。
(1)小乌龟为什么能用壳挡雨?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当雨伞?如果小乌龟用尾巴挡雨行吗?
(引导幼儿知道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本领)--叶子是小蚂蚁的雨伞。"--大树是蚂蚁的雨伞。"--小草是蚂蚁的雨伞。"--小蝴蝶的雨伞是什么呢?"(小花是蝴蝶的雨伞)
二、学习诗歌
1.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
2.幼儿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幼儿边学念诗歌边表演动作一遍。
三、结束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
附:《动物的雨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甲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是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演示来组织活动的,并运用课件演示法、启发提问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动一动、玩一玩中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他们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法、动手操作法进行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对诗歌美的感受力。
由于本次活动加入了课件教学及动手操作的环节,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使幼儿更直观的学习诗歌的内容。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导,让幼儿的活动思路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会很好。在动手操作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能使幼儿在边玩边学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小组中相互关心、帮助、合作的情感。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容易被周围事物影响,出现溜号现象。我会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提问,将幼儿带入活动中,使全体幼儿都能很好的进行活动。
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名称
欣赏诗《雪花》
活动目标
1、懂得散文中“比喻”手法的特殊作用,学习并理解“洁白”、“松软”等词汇,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
2、通过欣赏散文,使幼儿对散文诗感兴趣,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3、根据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导幼儿学习适当的仿编。
活动准备
图片、配乐散文诗磁带
活动流程
1、学习作品内容
师:你们看到过小雪花吗?什么时候看到的`?老师有一张小雪花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
(1)幼儿观看图片,完整欣赏散文诗。
(2)提问:诗里说了些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3)再次欣赏散文诗。
2、体验作品
(1)欣赏第一自然段,问:小雪花是怎样落下来的?
(2)欣赏第二自然段,幼儿交流讨论:为什么说雪花像“美丽的白纱”、“闪光的银帘”、“松软的棉絮”?为什么能让空气更加清新?
(3)集体朗诵散文诗。
3、迁移作品
(1)提问:你看到小雪花落到哪里?小雪花还会落到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回答发表自己见解。
(3)请幼儿自己说说:如果你是小雪花,你想落在哪?
4、幼儿创编
师:你们喜欢小雪花吗?请你们像诗中说的那样也说一句话好吗?
(1)幼儿自由组成小组,练习仿编,教师引导。
(2)小组相互交流练习。
评析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兴趣浓厚,选材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环节环环紧扣,幼儿能自由的仿编,内容通俗易懂。如果能让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多说说,多一些交流就会更好。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礼物教案04-02
大班语言菊花教案04-02
大班语言教案06-15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3-30
大班语言《梳子》教案03-30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03-31
大班语言秋叶教案04-01
大班语言昆虫教案04-0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