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4 09:11:3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8篇(必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8篇(必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苯柚拼音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蹦芏炼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事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质疑激趣

  1蓖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来到一所学校,许多孩子都惊喜地围住了他,向他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位科学家都做了回答,孩子们听了可崇拜他啦。这时,科学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许多小朋友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都抢着回答,但都不正确。这时,有个聪明的小朋友通过自己动手,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2鄙栉剩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认读字词,整体感知

  1蓖学们,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呀,都在课文里呢。带着你们的问号去读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读后,老师用课件出示勾画的生字让学生对照。)

  2鼻氚涯阋丫会认的字大声地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或夸夸他,或帮帮他。

  3蔽颐且豢槎来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容易读错的多读几遍。)

  4毙∽楹献餮习。

  由小组长带领组词,找形近字,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5苯淌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了吗?瞧,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没关系,有它们帮忙,我们读课文就更容易了。谁愿意来试一试?

  (抽读。)

  6毙∨笥衙亲杂傻厍嵘地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

  7毖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重点探究,品读体会

  1痹俣量挝模思考科学家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抽读——评议——范读——齐读

  2毕付量挝模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有些什么答案?围绕“议论纷纷”指导朗读,他们的答案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思考。

  3甭昀鲅亲隽耸裁矗克为什么生气?(学生找出文中相关内容,反复阅读后,老师再作提问。)“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和老师可以亲自做一做。)

  4笨蒲Ъ椅什么提这个问题?

  反复读科学家说的话,讨论科学家在回答玛丽亚的问题时为什么哈哈大笑。

  5甭昀鲅敲靼琢耸裁矗

  6毖Я丝挝模你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拓展

  1痹谏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这样的事吗?讲一讲。

  2倍量挝模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附:板书设计

  科学家的问题

  提出问题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并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2、初步了解蔬菜的基本特点,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看他是谁?(南瓜爷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白胡子,白眉毛)给南瓜爷爷问好。

  (2)出示南瓜爷爷的家。

  (二).数客人

  (1)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请你数数一共有几个?(答案不一样)

  (2)“平时我们数数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的数,今天这么多小客人围成了一个圆,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提问个别幼儿:你是怎么数的?从哪开始?

  (3)教授方法:数一圈的'东西,我们先找到最上面的,然后顺着钟表转动的方向,一个一个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

  (4)“我们一起再来数一遍”。“原来南瓜爷爷家一共来了8位客人”

  (三)、猜客人

  (1)“你能从影子里看出它们是谁吗?”请幼儿说“我觉得第X个可能是XX”;“从哪里看出来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共同验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对了没有?”

  (四)、找蔬菜做邻居

  (1)了解"邻居": “南瓜爷爷请这么多客人原来是要找邻居,谁知道“邻居”是什么?(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或者楼上、楼下的朋友)

  (2)了解蔬菜的定义:

  @ 第一次操作:“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这8位客人里有蔬菜吗?请你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下面用黑色的笔画一个圆。”

  @ 第二次操作:(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蔬菜就是种出来、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请你再来找一找,用红色的笔在蔬菜下面画一个圆。”

  @验证:“现在我们一起对着大屏幕,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是蔬菜?”(第一个饼干是在工厂里加工出来的,它不是蔬菜;第二个。)

  @“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蔬菜?”(5个)那南瓜爷爷找到了几个邻居?(5个)

  活动延伸:

  1、除了我们找到的蔬菜,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幼儿自由发言)

  2、“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种的蔬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小结:生活中的蔬菜种类有很多,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请你们回去找一找,这些蔬菜都有什么营养,回来给我小朋友说一说,好吧!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

科学教案 篇3

  春天、夏天,花园里会有许多花开放,我们会时常带孩子们去观赏各种各样的花,感受花儿的美,即使到了秋天,我们也不忘带孩子们观赏菊花。但是冬天里,我们就会忽略了花儿。可是有一天,花园里的一株腊梅开了,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老师,那是什么花?真漂亮!"腊梅虽然不艳丽,却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而且腊梅花具有不畏寒冷的品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

  [目标预设]

  1.观察腊梅,感知腊梅花的特征,并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运用手指点画的形式描画出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3.知道腊梅花是冬天里的花,感受腊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了解腊梅花的特征,感受腊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质。

  [设计理念]

  幼儿园课程设计应以幼儿为本,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关注、满足并引导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课程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确保科学性、趣味性。

  [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赏梅。第二环节:说梅。第三环节:画梅

  [教学过程]

  (一)赏梅。

  1.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这是腊梅花,它漂亮吗?

  2.教师:请你轻轻地走近了看一看,腊梅花长什么样?闻一闻,腊梅花香不香?可以和

  好朋友一起看看,还可以和好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二)说梅。

  1.回到活动室,教师出示刚刚拍下的腊梅花照片:你最喜欢哪朵腊梅花,它长得怎么样?

  请你来说一说。

  小结:腊梅花的花蕾是椭圆形的,开放的腊梅花有许多花瓣,一层一层的,我们幼儿园里的腊梅花是黄色的。

  2.教师:刚才我们在花园里看腊梅花的时候冷吗?(冷)腊梅花怕冷吗?

  小结:是呀,腊梅花一点都不怕冷,冬天都勇敢地把花朵开出来。我们也要像腊梅花一样不怕冷,每天坚持上幼儿园,勇敢地参加体育锻炼。

  1.教师:腊梅花真漂亮,我们画下来带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2.出示颜料和画有腊梅枝条的背景画:今天请我们的手指来帮忙,轻轻蘸上颜料,在枝条上点一点,点一下,这朵腊梅还没有开放;开放的腊梅花要怎么点呢?

  3.幼儿自由创作。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教师:请大家把画的腊梅花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里的腊梅花。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穿衣服首先要找领子,而领子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认识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领子,并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各种漂亮的衣服领子。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领子的衣服(小朋友平时穿的衣服和衣服图片)。

  学具:各种领子的衣服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衣服,你们看看是谁的?(分别讲出是谁的)请这位小朋友上来穿穿这些衣服,其余小朋友仔细观察,并从观察中得出结论:穿衣服首先要找到领子。

  这些小朋友的衣服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它们的`领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是要让小朋友来认识这些领子的。

  教师讲解教师分别出示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领子,如:方领、圆领、尖领、西装领等,让幼儿讲讲是什么领子?并教给幼儿正确地称呼这些领子,从而对领子形成一定的概念。

  教师出示图片,讲讲一些不常见的领子名称,如:燕尾领、青果领、蟹钳领、驳壳领、中装领等等,特别让幼儿认识一种氨纶编织的领子,虽然它与下摆一样宽窄很难分辨,但是只要掌握领子短、下摆长就行了。这样能让幼儿知道更多的领子种类,加深对领子的印象和认识。

  幼儿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观察幼儿穿的衣服各是什么领子?分别讲出名称。

  玩一个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桌子边走边念儿歌:“找找找,找领子,找出**的领子来。”分别拿出桌上摆放的领子的图片,这样巩固对领子概念的掌握。

  鼓励幼儿设计创造各种自己喜欢的、认为是最漂亮的领子(在纸上作画),并讲讲自己设计的领子叫什么名字?然后把领子介绍给大家。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领子,并叫出了它们各种各样的名称,今后你们一拿到衣服,双手一提起领子,穿衣服就省事了,穿衣也就学会了。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设计了许多漂亮的领子,你们都是小小设计师。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为人们设计出更多更新型的领子,成为一名大设计师。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 )否( )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教学反思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认识什么是定滑、什么是动滑轮,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

  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利用一个滑轮,绳子,支架把钩码充当的重物提升到高处。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从两种不同的组装方式找出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以及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

  其次让学生再次通过滑轮来提升物体,感觉用哪个滑轮提升重物,拉的时候,谁比较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定滑轮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动滑轮轻松。那大家的感觉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然而然的引出验证滑轮是否省力。

  在研究“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原先教材中,对于定滑轮实验的设计,教材是安排绳子每端各挂同样多的钩码。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而动滑轮实验的设计则是运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从思维的衔接上来说,在定滑轮实验安排用测力计测力,发现不省力。然后再测动滑轮发现读数小了,得出动滑轮是可以省力的。思维很顺畅,更利于理解和区别两种滑轮的作用。但由于学校的测力计有误差,学生用的测力计测出定滑轮实验中的拉力都偏小,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定滑轮也是省力的,于是定滑轮的实验验证便由老师来演示,学生记录。虽然没让学生分组做定滑轮的实验,只是让学生分组做动滑轮的验证实验。由于改变教材中定滑轮实验的设计,利用弹簧秤测出定滑轮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也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现象。

  教学最后一个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呢?”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另外也增加了学生课后自主观察的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使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加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声音,人们都喜欢乐音,不喜欢噪音。

  2、能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听噪音和发出噪音。

  活动准备:

  1、小铃、钢琴声、圆舞板、勺子、盒字等。

  2、录有噪音的磁带、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请三位幼儿逐个操作小铃,钢琴、圆舞板。

  1、感受悦耳的声音,你们听了这三种声音,心里感受怎样?(引导幼儿说出听了心里很舒服)2、仔细听发出噪音的物品(摇椅子、撞东西等等)。你们听了这些声音,又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听了心里很难受)3、刚才,小朋友听了许多声音,谁知道什么声音是乐音?什么声音是噪音?

  4、:周围世界有许多声音,有些声音很好听,这种声音叫“乐音”,还有的声音很难听,这种声音叫“噪音”

  二、听录音分辨“乐音”和“噪音”

  1、平时你在生活中听过哪些“乐音”?哪些“噪音”?

  2、请幼儿听磁带里的声音。提问: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平时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噪音?这些噪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讨论噪音的产生及危害。

  1、为什么不喜欢听“噪音”(对身体有害:头疼、心情烦躁、听力下降、失眠、影响健康)2、小朋友听到噪音怎么办?

  3、幼儿讨论:在幼儿园里、在家里、在社区里、怎样减少噪音?

  四、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所以他们总是会问一些问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一些规律和变化。同时,面对班里的个别幼儿不大愿意和其他幼儿交流,本活动也是力争把他们拉入大集体,为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意识到小蚂蚁搬家是为了躲避雨水淹没它们的家。

  2.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小蚂蚁搬家的行为是大自然降雨前的一种征兆。

  3.让幼儿列举其它大自然降雨前的征兆。

  4.让幼儿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小蚂蚁搬家是大自然降雨前的一种征兆。

  难点:通过小蚂蚁搬家,让幼儿列举大自然降雨前的其它征兆,毕竟幼儿的能力有限。

  活动准备

  透明无盖大玻璃箱、蚂蚁、沙土、大水杯、水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平日里为什么我们总能看见小蚂蚁向高处搬家吗?”然后,等待幼儿回答。

  (2)组织幼儿向讲桌靠拢,准备演示。

  2.基本环节

  (1)向玻璃箱一端放置一堆沙土,然后,将蚂蚁放在无沙土的一端。

  (2)稍微等会儿。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谁能说说小蚂蚁现在的活动情况呢?”注意引导幼儿,让幼儿说出小蚂蚁是满箱乱跑。

  (3)向玻璃箱无沙的一端开始加水,让幼儿观察。

  (4)教师提问:“现在谁能说说小蚂蚁的活动情况?”很明显,幼儿的回答会是小蚂蚁向沙土堆跑去。

  (5)教师开始延伸。教师提问:“在大自然中,什么情况下大地低洼处会被淹没?”

  (6)引导幼儿,让幼儿说出下雨。

  (7)教师提问:“如果没有沙土的那端玻璃箱犹如洼地,那么我们往玻璃鞋中加水犹如什么?”

  (8)引导幼儿,让幼儿说出下雨。

  (9)再次引导。教师提问:“那么,小朋友们,请你们现在告诉我小蚂蚁为什么搬家?”

  (10)小朋友回答

  (11)总结,小蚂蚁搬家是为了躲避雨水淹没了它们的家,它们搬家是大自然降雨前的一种征兆。

  3.结束环节

  (1)假设讲台为沙土堆,其他地方为平地。

  (2)教师喊:“天气晴朗,小蚂蚁们怎么办?”

  (3)预示幼儿满教室欢笑着跑。

  (4)教师喊:“马上要下雨了,小蚂蚁们要怎么办?”

  (5)预示幼儿跑向讲台。

  (6)在欢笑中结束

  4.延伸环节

  下课前,教师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课后请大家多动动脑,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还有其它那些小动物的行为是下雨前的征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

  1.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思考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幼儿教师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教师在整个活动环节中一定要掌握好干预活动的度,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这点相当重要。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当幼儿看到小蚂蚁的活动显得非常高兴,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该活动能很好的让幼儿对日常生活现象展开思考,锻炼幼儿对脑的开发。在最后的游戏活动中,不愿和其他幼儿交流的幼儿也参与到活动中,对他们孤僻性格的改善是有帮助的。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该活动是在掌握幼儿经验水平、学习特点、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的,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发展线索,也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不过我个人认为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弱国能更具有趣味性则更好。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引导幼儿从教室实验向室外大自然变化的过程中显的稍微有些吃力,不过在后来的游戏环节就好得多了。我个人考虑在实验环节可穿插其它一些活动,帮助幼儿理解。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观察一开始,幼儿显现出很浓的兴趣,但在最后引导环节,显得有些缺乏趣味性。好在,最后的游戏又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今后,在引导环节,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趣味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运用实验加多媒体,来帮助幼儿理解,我会注重更多的细节,来保持活动的连贯性和趣味性。不过我个人认为最后的游戏还应保留,毕竟幼儿喜欢游戏。在整个活动中我会让幼儿自己发现更多问题,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寓教于乐。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比较物体,并用排除法推测盒子内的物品。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教具:直尺、醋、铃铛、海洋球、网球、台球、篮子、盒子、表格。

  2.学具:盒子32个;幼儿姓名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入话题。

  1.引入话题,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美羊羊。

  教师: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美羊羊在给他送礼物时,遇到个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2.幼儿找出有礼物的盒子。

  (二)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比较物体。

  1.通过闻味道、比长短、听声音、掂轻重的方法排除部分物体。

  2.幼儿讨论、集体讲述。

  (三)运用排除法推测记录盒子内的物品。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幼儿操作。

  3.幼儿投票。

  4.打开礼物盒,揭示礼物。

  (四)打开没有礼物的盒子,拓展经验。

  1. 教师请幼儿打开没有礼物的盒子。

  2. 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用耳朵、鼻子、手、眼睛一起去感受,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用排除法帮美羊羊解决了困难。瞧,喜羊羊又收到一份礼物,我们回教室后再来猜猜里边装着什么礼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对各种盒子又多了一些认识,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开方法,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点对盒子进行分类,个别幼儿对分类分辨得还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练习对物品的分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科学教案(精选)09-02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07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