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5 11:26:1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计示例

  1.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读读、背背、写写”的方法学习这首诗。

  2.学习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评:依据修订大纲精神,放低内容理解的`要求,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准备上课。全班背诵古诗,教师板书课题。

  2.认识课题。拼读生字“蚕”(cán),齐读课题。

  师:谁能结合课本插图说一说“蚕妇”是什么人?

  生:“蚕妇”指养蚕的妇女。

  师:是养蚕的妇女。准确地说是古代靠养蚕维持生活的妇女。

  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生:学古诗要先背诵。

  师:先要——

  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

  生:还要求默写。

  ……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

  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詹老师善于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制定学习程序与方法,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二、读诗

  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请借助拼音读生字,并试着读整首诗。

  (学生自由试读)

  2.学习生字。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蚕、归、泪、罗、绮、者”,学生拼读。

  巩固读音。大屏幕上飘下写有生字的汽球,学生读准字音汽球自动爆裂。

  3.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评:没有理解字词句,就让学生读行吗?行!因为古诗虽然比现代文难理解,但由于篇幅短,又琅琅上口。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读通、读好,在读中自悟,余下的稍作点拨,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师范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高兴,老师也想读,行吗?

  生:(齐声)好!

  师:(范读)老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再读,学生有激情地高声朗读)

  【评:看,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征求意见,很在乎学生的鼓励,课堂充满了亲和力】

  三、背诵

  1.试背。

  师:都会背读了,现在你们想干什么?

  生:(大部分)背书!

  师:背书就背书。自己试试怎样背得快。

  (学生纷纷高声背诵,课堂书声朗朗)

  【评:原定学习步骤是读通后议内容。学习中学生会读了马上要接下去背诵,也是顺理成章之举。教师根据课堂进度,顺应学生心理,灵活地变动顺序,让学生马上背诵。弹性的教学使学生主体性得到落实】

  2.汇报背诵结果。

  师:谁愿意背诵?

  (三位同学同时站起来背诵)

  师:还有谁要背?(全班大部分同学站起来集体背诵)

  师:(看到还有几位同学没背)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大胆地站起来,老师和你们一起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纪、记,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辨别发明与发现。

  2.会用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2.读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3.完成《作业本》1、2、3。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同学们,我们每天用的课本、作业本,看的'报纸、杂志是用什么做的?

  这一张张又白又光滑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纸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这一切。(出示课题)请大家把题目读一遍。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划线字的意思:异口同声自豪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明过程,并完成课后练习2(用图形投影显示)。

  3.学习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①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2)检查讨论,并板书。

  竹片(笨重)丝绸(价钱贵买不起)

  (3)看板书同桌互说。

  4、作业练习。

  (1):作业本1、2、3。

  (2)课外作业:抄写生字3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人。

  纸发明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

  2.学习课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①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纸是指什么样的纸?③纸是谁发明的?

  (2)检查讨论。

  ①上述问题②要注意讨论得出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的结论。

  ②在各个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的巩固及异口同声、自豪等词的词意掌握。

  (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读6、7自然段。

  (5)指导谁怎样他说什么句式练习。先结合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行训练,然后进行扩散性训练。

  (6)完成作业本练习5、6。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体会到咱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读。

  (3)启发学生说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5.由文中人物及插图,启发学生对文章第一句话中几个同学进行修改,使语句表达更确切。

  6.完成《作业本》练习4、7。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选自王尔德童话集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自古以来,童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章体裁,尤其受孩子们的青睐。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这篇童话要让学生明白是巨人的冷酷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教学生懂得待人要宽容,要学会给予、奉献。

  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当然,教师在设计中必须不破坏童话的原汁原味,还要巧妙加料把味调得更浓,这就是得凭借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读童话,而且也为成为一个小童话家而汲取养料。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学习目标:

  1、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

  2、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美好的东西应与别人同享。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自由推荐。

  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1、你能向大家推荐自己最爱的童话故事吗?(自由推荐)

  2、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故事,它就是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相信同学们学了之后会有不少收获。(点击出示课题)

  二、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1、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划划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集体交流,互谈感受。

  3、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对这句话有很深的感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引导体会:句子中的“我”指谁?(巨人)巨人的冷酷、任性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

  4、学生研读,作记号。

  5、自由交流,朗读体会:

  1.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体会:你能把巨人的话说得更明白些吗?(我不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

  巨人说这句话时他是怎样想的?(孩子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绿茵,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我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指导朗读:巨人想得如此自私,怪不得他这样生气,你能读出他的冷酷无情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自由读、齐读)

  2.……砌起围墙,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师深入发问:巨人他把自己与孩子,与社会隔绝开了,让自己独赏花园的美,他难道不冷酷吗?

  3.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他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指导朗读:蒙在鼓里的巨人他没弄明白春天又到花园来的原因,竟把带来春意的孩子再次赶走,还训斥他们,你能把他的无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赛读)

  4.“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指导朗读: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生气,虽也为孩子逃窜后花园的又一次冷清而不解,但更为一个小男孩的不听训斥而愤怒,你能读好他的大声叱责吗?(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5.师小结: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任性、冷酷,(出示冬景图)看着图,你还明白了什么?(师适当引导:是巨人剥夺了孩子们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

  6、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幸后果了吗?是呀,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出示春光图,看着图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充满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给人以蓬勃的朝气。)

  7、巨人明白孩子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为以前的任性和冷酷而后悔,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8、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还和孩子们同嬉戏共玩耍。)

  9、(出示春光图)看啊!他们玩得多开心,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画面吗?(学生自由叙述)

  三、写告示牌,懂得分享。

  1、巨人获得了幸福,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

  2、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特意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帮他写块告示牌。

  3、小组交流,合作写告示牌。

  4、集体反馈,出示:

  我的花园会因你们的到来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拓展延伸。

  出示书名,推荐:我们从童话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宝物,王尔德写的很多童话与《巨人的花园》一起编印成一本书,书名就是《巨人的花园》,请小朋友们课后认真读一读,也可以互相推荐好的童话故事,希望大家会获得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巴蜀小学(语文)学科教案人教版一册汉语拼音 单元

  教师:杨真

  课题复习三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韵母,区别易混韵母,一册拼音及一二三单元教案(十)。

  2、巩固音节拼读,正确拼读音节词并看图连线。

  3、复习生字,能正确认读词语。

  4、能借拼音读儿歌,动脑、动手,进行拼图练习。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已学韵母,区别易混韵母。教学难点借拼音读儿歌,动脑、动手,进行拼图练习。教学准备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画纸板书设计yā zix yīfumāmax zobàbawán qiúxiohuáhuà huà

  教学过程教学修改

  一、复习1、指名说说我们学了哪些声母、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2、出示卡片认读已学声母、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及生字。

  二、教学新课

  (一)我会读1、个小动物举的牌子上都写着什么?(两个韵母)每组的两个韵母都有什么特点?(字形相似)2、谁会一口把这些韵母读准?自己练一练;指名读。3、分别指名说说ie和ei、iu和ui、ei和er的异同处。(字形、读音)4、抽读、齐读,记熟。听写这些易混韵母,矫正。小游戏:把六个韵母的卡片发给六个学生(上讲台),老师随意念其中的韵母对应的学生马上高高举起卡片,并领小朋友们大声读三遍。(二)我会连1、这里有几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有几个音节词,会拼读吗?2、指导看懂例子,明白怎么连。乌龟图wūguī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读、连线。指名上黑板做。4、集体订正,(注意把线画直)读熟音节词语。(扩展)语言训练:利用图,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练习说话,比比谁说的句子最美、最生动、最精彩。

  (三)我会认1、自己快速认读一遍这些词语。2、分小组开火车朗读词语;齐读;指名读。3、谁注意到这三行词语是分类写的?分成的哪几类?(人物称呼、动物、做事情)4、扩展:这三类事物你还能说出哪些?学生充分发言。

  (四)读读拼拼1、师教读儿歌,学生跟读。2、生读儿歌,理解儿歌的意思。找到右上角的三个圆圈、三条直线。3、在已拼出的图中找到哪是小鸭,哪是小兔?你怎么知道的?4、仔细看看,第三幅图中少了什么?添上一个小扁圆,你能拼出什么?试试看。学生自己动脑动笔拼图;汇报,评议5、用所给的三个圆圈、三条直线,你还能拼出什么来?聪明的小朋友,快快开动你们的脑筋,充分想象,比比谁最能干!(可以在纸上画;也可以先剪出基本图形,再进行拼图)6、汇报成果,充分表扬拼得好拼得多的小朋友,教案《一册拼音及一二三单元教案(十)》。

  三、检测1、读书1-4题2、抄写2题中的6个音节词。3、连词成句:yāzixyīfumāmaxzobàbawán qiúxio huáhuà huà四、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复习三,小朋友们学得认真,积极动脑筋,表现得真棒!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巴蜀小学( 语文)学科教案人教版一册汉语拼音单元教师:杨真课题an en inun vn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前鼻韵母an、en,整体认读音节yuan及四声。2、会拼读韵母是an、en的.音节,介母是u、ü的三拼音。教学重点掌握前鼻韵母的发音和拼读教学难点掌握前鼻韵母的发音和拼读教学准备汉语拼音卡片和教学挂图板书设计anenyuand—an→danzh—en→zhen

  教学过程教学修改

  一、复习抽读卡片:a、e、n。问:a、e叫什么?n叫什么?又叫什么?(鼻音)这一课我们要学习几个鼻韵母,它们都带有鼻音n这个字母。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鼻韵母an1、出示图片问:图上画着什么?(首都北京的天安门)2、出示卡片an,明确:an的读音和天安门的“安”读音相同。3、示范发音,讲解:an是前鼻音,又叫前鼻韵母,它的尾音是鼻音n。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用舌尖顶住上牙的背后(上牙床),使气流从鼻腔出来,就是an的音。(可以指导学生先发鼻音n,口形微微张开,舌尖顶住上牙的背后,发出的音是声母n去掉e的音。)4、学生练习,老师正音。5、练读an的四声。

  (二)学习鼻韵母en方法同an。观察图画时,先要教会学生用普通话说“摁门铃”。“摁”是第四声,然后示范,教学第一声。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1、出示图片问:图上画着什么?2、出示卡片yuan,告诉学生“圆”读第一声就是yuan的音,要注意读准鼻尾音。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指名读。4、分析记忆yuan。(让学生说说怎么记。)(先写yu,再写an)5、学习yuan的四声,并分别组词。

  (四)指导书写。1、学习声母与鼻韵母an、en的拼音。(1)两拼的d—an→danzh—en→zhen要求:复习两拼的方法。t—an→tanch—en→chen注意读准翘舌音。n—an→nansh—en→shen基础好的尝试直呼。(2)三拼的gguanjjuank—u—ankuanq—v—anquanhhuanxxuan要求:(1)复习v上两点省写规则。(2)复习三拼连读的方法。2、出示36页上面六种物品:转笔刀、字典、文具盒、铅笔、圆珠笔、写字本。问: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后出示音节词(如书上36页所写),让学生认读。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注意三拼音节和v上两点省写规则。)

  三、检测1、读本课已学部分,及时矫正。2、针对性抽认前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音节、音节词3、正确抄写六个音节词。

  四、师小结今天的学习真不容易,小朋友学得怎样?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扣住“独特、迷人”,以乡村小同学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七幅很有特色的美景。文章虽然朴素,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很具新课程特色,引领了同学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享受乡下人家的生活乐趣。培养同学热爱家乡,善于用自身灵巧的双手装点自身的家园,装点自身生活的美好品质。

  教学对象分析:

  1. 这篇课文的学习对象是四年级同学,能自身质疑,初步具有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习的自学能力。

  2.新大纲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同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在本节课中,要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四年级的同学通过练读来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同学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同学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难点:

  1. 带领同学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 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同学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课件出示一些乡村生活的图片,指导看图。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谈谈你看了图片后的整体感受。

  2、 师:这样自然亲切、充溢诗情画意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陈醉云,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的.风景?

  (2)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什么?

  (3)作者的最直接感受是什么?用——划出来

  2.师生交流:

  (1)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谈体会,找出中心句。

  A、你觉得乡下人家是怎么样的?(板书:独特、迷人)

  B、原来乡下人家这么美,怪不得作者感叹道: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

  C、“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合作学习,感受美。

  (1)乡下人家,处处如画。用心读读1-4小节,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作家写了哪些白昼的景色?

  (2)集体交流:景色: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3)小组一起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五个景色中你最喜欢的一景,划一划,圈一圈,试着用自身的话说说感悟,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2.集体交流:紧扣五景分析:(由同学挑选喜欢的,投影出现,理解)

  (1)同学读出自身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师指导说完整,说正确。

  (2)看图片,想象理解画面。师幻灯片出示句子指导。

  (3)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同学带着丰富地想象进行朗读,并在读中注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景物的美,把这种美读出来。)

  (4)你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吗?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蕴涵着独特而迷人的美。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现在,就让我们伴着柔美的音乐,读1—4小节,感受乡下人家这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独特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迷人

  河中鸭嬉戏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诗歌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小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准备

  挂图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读课题

  2.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让学生口头描述。)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由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老人写的《雨后》。看看她为我们描述了怎样一幅雨后欢快的场景。

  二、听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提问题:诗歌描写了那些内容(雨后的景色,以及一个小哥哥和妹妹)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话。

  让学生用自己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雨后的景色(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二句话。

  雨后的广场上是怎样的情景呢?(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

  “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是什么意思?(用“神仙”来比喻水中赤脚的孩子的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

  四、指导朗读

  雨后是清新自然的美景,有一群孩子正在欢快的玩乐,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轻松和欢快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五、小结并板书

  水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2.细读第二、三、四小节。

  (1)指名读第二、三、四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诗歌描写了那些人物?(一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妹妹)

  找出描写哥哥神态和动作的句子。(二、三小节)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说明了什么?(小哥哥很淘气。)

  但是小哥哥在淘气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小妹妹,他说了什么?(“妹,小心,滑!”)

  可是他说着,自己却滑了一跤。

  滑了一跤过后,小哥哥有怎么样的举动,说了些什么呢?(“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

  虽然他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但是他心里觉得沮丧吗?(没有)

  你怎么看出来的?(“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你觉得小哥哥是怎样一个人呢?(乐观、淘气。)

  妹妹看见哥哥摔了一跤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第四小节。

  看着课文中的.插图来学习。

  这里是怎样来描写妹妹的外貌的?(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她怎么样呢?(紧紧跟在泥裤子的后面)

  “泥裤子”指的是什么?(小哥哥。这里用了借代,联系上文,我们就可以知道“泥裤子”指得是小哥哥了。)

  这一小节中,那些句子是描写小妹妹的动作和神态的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

  但是她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人物的动作与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小妹妹的任性与俏皮。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愉快和调皮)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小孩子的任性与调皮)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3.教师总结本诗歌的特点。

  诗歌虽然名称为“雨后”,但是诗人给我们描绘的不是“雨后”湖光山色的美好,而是刻画了“雨后”这一特定情景下人物的活动,构思独特巧妙。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刻画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词

  彩()娇()梢()滑()

  踩()骄()稍()猾()

  3、填量词

  一()大雨一()孩子一()裤子一()泪水

  一()海洋一()笑脸一()辫子一()微风

  七、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活泼又清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地儿童嬉戏图,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之态、嬉戏之乐,我很喜欢冰心的这首诗,孩子们也很喜欢。课中我让他们读读、说说、演演,学生们很感兴趣,我自己也感到快乐,仿佛回到了童年,多么希望多教这样的好文章,让身心得到舒展,让情感得到抒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检查读词卡

  a.指导读词语。

  b.开火车游戏。

  4.齐读课文

  5.同桌轮读

  6.交流汇报、评价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一自然段

  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

  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

  2.三自然段

  a.小组讨论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

  b.小组汇报

  c.交流、评价

  a:问题一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b:问题二

  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

  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

  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

  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教案11-0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2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