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优选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一群男孩子在草坪中发现了几只黑灰色的小虫子,一碰它们就蜷缩成一团,像个小西瓜。就此孩子们产生并提出许多问题,“西瓜虫”成为他们每天关注的热点。天生对昆虫的好奇与喜爱,恰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契机。
活动一虫子的名字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虫子的外型特征,发挥想像力,为虫子起一个险当的名字。
2、初步学会调查,并能讲述调查结果。
3、激发对虫子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观察虫子,起名字。
(2)学名、俗名的调查活动。
(3)关于虫子名字的口头报告。
2、活动实录:
(1)教师适时提供放大镜,引导孩子观察、讲述。孩子们把虫子放在手里,拿着放大镜观察、引逗。激烈地争论其名字:
“一动,就变成小球,像个地球,叫它地球虫吧”;
“不对,像个皮球,叫皮球虫”;
“身上有7条花纹,叫七纹虫”;
“有十四条腿,应该叫多腿虫”;
“特像个小西瓜,叫它西瓜虫吧”……
孩子们经过商讨,达成统一意见,暂且称为“西瓜虫”。
(2)教师引导孩子调查“西瓜虫”的学名、俗名。入园、离园时,孩子们纷纷将家长请进幼儿园,一同观察西瓜虫,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西瓜虫的学名和俗名。
星期天,让家长陪同去新华书店、图书馆、上网查询有关西瓜虫的资料。
(3)教师鼓励孩子积极地口头表述调查情况。
苑金浩说:“奶奶不叫它西瓜虫,而叫它‘衣毛虫,,因为它生长在烂草里、长毛毛的地方。”老家是东 北的刘威全说:“它叫‘潮虫’,我妈妈叫它‘潮湿虫’。”
关于西瓜虫的学名查了许多资料未查着。
3、延伸内容:
(1)查阅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让孩子们讨论西瓜虫的特征——假死性。
(2)采访西瓜虫为什叫潮湿虫,让幼儿探讨西瓜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
(三)活动反思
在为西瓜虫起名字这一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对西瓜虫的外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产生了新的疑问——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为什么又叫潮湿虫。教师应及时将问题列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将活动丰富多样化。
小知识
为什么西瓜虫变成西瓜
如果发现了西瓜虫,只要稍稍动它一霞,它就会把身字蜷缩滚成一团,非常有趣。这种现象称为昆虫的假死。
假死是昆虫躲避敌害的一种方法,这是西瓜虫自我保护呢!——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活动二 西瓜虫的家
(一)活动目标
l、通过寻找西瓜虫的家,了解其生存环境。
2、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寻找西瓜虫的家。
(2)喂养西瓜虫。
(3)小实验:拯救西瓜虫。
(4)给西瓜虫设汁新家。
2、活动实录:
(1)教师提供小木棍、小瓶子、小罐子,引导幼儿寻找西瓜虫。孩子们在水泥墙和草坪之间的缝隙里找到了许多西瓜虫,但在草坪上却很少找到。有的孩子过来问我,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2) 小朋友挖到西瓜虫以后放在大碗和小玻璃瓶子里,过了几天,大碗里的西瓜虫有的.不会动了,而小瓶子里的西瓜虫却爬得很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触嗅两种不同器皿里的沙土情况,鼓励幼儿说出比较结果:碗里的沙土干巴巴的,瓶里的沙土湿乎乎的。——西瓜虫是被太阳晒死了。教师再引导 幼儿回忆捉虫时缝隙里多、草坪上少的原因,并鼓励幼儿查阅资料,请教家长,并将结果相互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做实验——如何救活碗里的西瓜虫。有的幼儿往碗里放饼干、巧克力等吃的东西,有的幼儿往碗里倒水。结果发现,倒水后的西瓜虫没有再死去。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西瓜虫的生活环境是阴暗潮湿的地方。
(4)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为西瓜虫设计新家。
小知识——西瓜虫
西瓜虫属多足纲昆虫,身体分为头部和去干两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单眼数个。驱干部偏扁而长,有多数体节合成,每个体节有一对足,用来爬行。呼吸器官时气管,生活在潮湿、疏松、有机物丰富的土壤里。
为什么西瓜虫会被晒死?
西瓜虫的表皮外面,有很薄的一层胶质层,厚度不超过千分之一毫米,起着不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掉的重要作用。西瓜虫最害怕失水,失水过多就会死亡。所以在土壤里生活的西瓜虫,表皮与土壤的摩擦破坏了胶质层,所以在太阳下一晒,水分就会很快从身体里蒸发掉,它就活不城了。——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活动三再现西瓜虫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式自然真切地表达对西瓜虫的认识。
2、相互分享新经验。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创编、展示有关西瓜虫的儿歌、故事、歌曲。
(2)泥工制作、绘画:西瓜虫。
(3)游戏:西瓜虫变变变。
2、活动实录:
(1)教师和幼儿刨编的儿歌:西瓜长,西瓜圆,西瓜爬爬洞里钻。创编的谜语有:有个小虫虫,身穿黑衣褂,遇到危险来,变成小西瓜。请你猜一下,它名字叫个啥。
(2)孩子们利用土豆、地瓜及橡皮泥制作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西瓜虫。利用蜡笔绘画出不同形态、不同姿态的西瓜虫。
(3)孩子们设计出“西瓜虫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尽兴地表演着西瓜虫的动作:爬行、翻身、滚成一团,变成西瓜……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怎么除水垢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白醋、水垢清除剂、玻璃杯、药匙、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各一个
2、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水垢,知道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1、幼儿观察瓶内的水垢
2、认识水垢
教师手持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请幼儿轮流观察两个瓶内的情况,说一说两瓶的不同,
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3、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 过水垢?
4、教师小结,讲述水垢的危害
教师: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
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
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
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二、幼儿操作实验,观察除垢的过程
1、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液体:无色、透明,闻一闻气味,知道杯中的液体是白醋。
2、教给幼儿闻液体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轻轻煽动,再用鼻子闻煽动的空气。
3、幼儿观察盘中的水垢:黄色的、粉状或块状
4、让幼儿用药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观察发生的变化。
5、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6、教师小结: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三、观察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知道除了用醋,还可以用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四、请幼儿说一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蜘蛛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本领,并熟悉故事人物和对话。
2、 知道昆虫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昆虫的欲望。
二、 教学准备:
黑板、图片
三、 教学过程:
1、 猜谜语
① “今天刘老师要猜个谜语,让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老师讲谜语)
② “你们猜到是什么小动物了吗?”(幼儿回答)
③ 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再说一遍谜语。
④ 老师揭开谜底(蜘蛛)“那你们看到过蜘蛛吗?谁能说说看蜘蛛是怎样的?”幼儿回答完后,老师给幼儿在投影仪下看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说说蜘蛛的`外形特征。老师在旁解释(蜘蛛有8只脚、它的头和胸是呈圆形和椭圆形)“那你们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吗?(幼儿回答)那蜘蛛织是为什么呀?”(幼儿回答)
⑤ “那接下来刘老师就讲一个故事,你们听听看蜘蛛有什么本领,它有了这个本领到底怎样了?”
2、 讲故事
① 事先在黑板上贴有蜘蛛和的图片,老师开始讲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把故事中的动物引出来,用图片的方式贴出来。
② 故事讲完“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那蜘蛛它忙在哪里?那最后蜘蛛把织好了吗?那蜘蛛在织的时候有没有别的小动物和它说话呀?有哪些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又说了哪些话呢?(幼儿回答,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
③ 提问完毕,老师再讲一遍故事,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印象。“原来蜘蛛在织的时候有许多小动物和它说话,但它都没有回答,它一直专心地织,一直坚持到底,所以它把织好了。那蜘蛛把织好了有没有捉住哪只昆虫啊?(幼儿回答)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蜘蛛织是为了捉住昆虫,不过那些昆虫都是害虫,蜘蛛也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吃掉许多害虫.
④ “那现在刘老师要问问你们,除了蜘蛛织能够捉
住害虫,那还有什么昆虫是很勤劳的,有很大本领的,是我们大家好朋友的?”(幼儿回答;小蜜蜂做蜂蜜、蚕宝宝吐丝做丝绸做衣服、瓢虫吃蚜虫)“除了小昆虫有这些本领那还有哪些小动物有这本领的?(猫捉老鼠、牛挤奶、狗看门、羊剪羊毛)
⑤“今天小朋友知道了那么多的昆虫和小动物都有这些本领,那你们想不想好好学本领,长大做个有用的人呢?那你们做事应该像故事中的蜘蛛一样坚持到底,做什么事情都一心一意的,这样才可以学好本领。”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 计思 想
“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
活 动 名称内容
1、探索体验物体平衡现象
2、重心越低,越稳定,越平衡;越固定,越稳定
3、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不倒玩具,探索力的平衡。
活 动 目 标
1、 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 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 动 准 备
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重难点 分 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不倒
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一教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科学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 师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 幼儿自由玩。
3、 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边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 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 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
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2)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
(橡皮泥)为什么?
三、 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时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 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没有制作完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结束: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个“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延伸
1、角区活动中,可在科学去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活动评析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始终在动手操作着,思考着,比较着,交流着自己的制作经验,并从自己一次次的实验中发现了不倒翁的秘密及制作不倒翁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制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3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