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8 10:00:4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1、同学们,如果在放学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没有带雨具,正巧有一个同学带雨伞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这时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又会怎么做呢?

  2、板书课题《感谢与安慰》生答:感谢

  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语文教案 篇2

  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我校邹红霞老师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然而弦尽音未尽,那余音却久久萦绕我们的耳际,弹之不走,挥之不去。这就是邹老师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为我们奏出的优美动人的乐曲!

  走进邹老师的课堂,我仿佛听到了伯牙优美的琴声,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离去喟然长叹、悲切伤感的神情。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难求的那种渴望、失落的心境……

  邹老师的课,之所以给我们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我觉得与教师对文本的挖掘、领悟得深入、透彻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师巧设情境,精心构建教程的结果。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一开课,教师就指出“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有颜色、有声音、有画面、有情节,甚至是有味道的”,出示词语“清风徐徐”、“炊烟袅袅”、“高山流水”等,让学生展开联想,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二、以读代讲 回归自然

  整堂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遍数不下二十遍。从刚开始接触课文时“用老祖宗的方法”自读到指名读、分组读、男女读、全班齐读;从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配乐读等。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是教师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三、抓住重点 品出意境

  整堂课,教师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如让学生品味三个“善”字,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学生“善哉”之声自内心由衷地发出,一次又一次,不绝于耳。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再如,让学生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通过想象说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这一品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

  四、课外拓展 画龙点睛

  教师在教学中,多次设计了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的环节。如“文中并没有直接写伯牙的善鼓,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伯牙与子期故事千古流传,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这些安排,不仅体现了教师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还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什么叫“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加上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则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感人肺腑的功效。

  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让学生通过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真正达到了突显语文教学实效的目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这篇叙事散文同样回忆了怎样的童年趣事。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的深刻主题,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配乐朗读,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分段朗读,课文赏析。

  1.朗读文章的第1、2两小节,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明确本文的线索:“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阅读文章第3~14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2)文章第8小节写“我”童年时代的淘气,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爬高摘柳叶儿作铺垫)

  (3)说说文章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诗情画意)

  (4)“我”把太阳看成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样的联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的“我”非常饥饿)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吃柳叶儿是“我”童年的乐趣;“我”吃得很多;“我”非常饥饿、瘦削)

  3.阅读课文第15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一节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2)这一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再次抒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三、仿照课文第10小节,写一段话,描写家乡清晨的美景。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童年之“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10~14小节,了解这部分内容所写的两件事情。

  三、用视频展台、投影仪将张洁的《挖荠菜》的第10~13小节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考虑:

  (1)这部分内容与课文的10~14小节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写到了采摘的.过程和吃的过程)

  (2)这两部分内容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柳叶儿》主要告诉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挖荠菜》告诉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还提出了子女教育的问题)

  (3)体会两段文字中景色描写的作用。

  (《柳叶儿》写出了乡间景色的优美,当时的“我”丝毫不觉得生活的苦涩,而读者却体会到“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挖荠菜》写出了“我”自由快乐的心情)

  四、讨论总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交流: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交流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考: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今天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资料整合平台】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使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新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口语交际】

  1.了解“劝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交流

  (4)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明确习作要求,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2.能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受最

  深的地方,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3.从自己难忘的经历中获得启发。

  重点难点:

  1.重点:说真话、心里话;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2.难点: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具体。

  清楚。

  教具学生回忆与流泪有关的经历,在家中与家人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1.营造氛围,巧设情境。

  策略一:回顾课文,调动情感。以《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中律师的'身份诉说自己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律师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以此打开学生思路。

  策略二:小游戏激趣。教师出示图片——一位哭泣的小姑娘,引导学生猜一猜她为什么会哭,借此引出本次习作话题。

  2.回忆选材,拓展思路。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泪水”为话题,交流自己流泪的经历。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忆:

  (1)因为什么事别人误解了你,你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2)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倍受感动的你流下了激动的泪?

  (3)是什么事使你如此高兴,以至于你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4)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当你含着悔悟的泪水时,你是否已从错事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根据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打开思路。

  3.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提示,了解这次习作的要求: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最深的事情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具体;题目自拟。

  第二课时

  (1)点拨指导。

  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怎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建议。

  学生交流后,教师应加以,让学生明白:时,要注意将记叙文的六要素交代清楚,重点是将经过部分写具体,对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自己的感受要进行细致地刻画,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独立习作。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附板书设计:

  泪水

  喜悦、感动、幸福、伤心、委屈、失望、同情、…

  写清楚,写具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