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优选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继续学习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
2、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材料:
语言区:娃娃家的故事,说动词组合故事
益智区;圈物,数积木、分叶子、排序、百变积木、接龙、插花、它们住在哪里
美工区:剪贴花、小蜜蜂、小蝴蝶装饰磁砖
生活区:穿衣、编辫子、系鞋带(蝴蝶)
表演区:小熊拔牙、三只蝴蝶
活动流程:
创设环境 幼儿自主活动 师生交流
活动指导过程:
一、环境创设
1、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区环境。
2、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3、学会了本领,别忘了请小图章帮助,敲在自己的正确位置上。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新材料,个别幼儿作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4、指导幼儿对已完成的活动内容作及时的记录,鼓励幼儿作进一步的探索或另选内容。
三、师生交流共享:
师:今天小图章非常地忙,我猜是不是你们学会了许多本领,小图章已经分享了你们的快乐,也让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 。
1、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栏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成功感,并体验并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探索。
2、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励大家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3、对幼儿的记录作评价,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情况负责。
4、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大班教案 篇2
教具构成:
红色球、红色积木、红帽子等宝宝熟悉的物品3-4件,其它不是红色的物品1-2件,每人一份。
教育目的:
学认红色,让宝宝接受第一个共性概念,那一词不单指一物,而是指许多颜色相同的物品。
活动过程:
①教师出示布遮住的小筐:“宝宝看,这里有什么呢?”说完教师拿开遮布,一一出示红色的玩具,告诉宝宝:“这是红色的小球。”这是红色的积木“这是红色的帽子,这些都是红色的”说完,教师把筐里所有的红色玩具拿出,展示给宝宝看,让宝宝感知红色。
②教师拿起小筐里剩下的玩具,告诉宝宝:“这些都不是红色”说完,教师发给每人一筐玩具,家长和宝宝一起玩,家长可用语言提示宝宝:“把红色的小球给妈妈。”当宝宝拿对后,家长立即亲亲宝宝,给予奖励,然后再鼓励宝宝:“把红色的积木给妈妈”当宝宝拿错时,家长可用身体语言,如摇摇头,摆摆手,告诉宝宝拿错了,再扶着宝宝的`手去拿“红积木”。
家庭指导:
在宝宝心目中,看到的第一件红色物品就叫红色,其他则不确定,因为过去的宝宝所以认识的都是一物一名,没有接受过共性的概念,而理解真性的概念要比认识一件物品更要难得多。所以在教宝宝认颜色时千万不要急躁,让宝宝记住大家红色物品后,才能逐渐理解红色指的是色彩。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红包、一枚消毒后的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祟”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对吧,我是朱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好!幼:朱老师好!
师:我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啊?(出示红包)幼: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
(1)师:对!红包里面可以装什么?什么时候你会得到红包?(过年),对,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这里面有个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啊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压岁钱的故事》,老师开始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故事讲的是哪里的事情?
故事里出现了一种什么怪兽?
它住在哪里?
什么时候出现的?
怎么把他赶跑的呢?
回答对了的及时鼓励,错了也不纠正,带着问题听第二遍
(3)看课件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真不错,刚才耳朵灵的小朋友知道了,但是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还有很多没听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好不好?这次我们边看动画边听,看看谁的眼睛亮耳朵灵,知道怪兽是被什么吓跑的……
师:嗯这会小朋友听的可仔细了,但是耳朵是不是都灵了呢,我来考一考小朋友。
(4)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
高高的山下呀有座什么?
黑黑的夜里啊,传来……(幼儿说)
什么声音呢?我们来学一学
山洞里,……(幼儿说)
住着一只怪兽,叫做(祟)
什么时候出来?对除夕夜里来撒野
吓得……(幼儿说)
大怪兽真奇怪,不怕什么?
就怕什么?还怕什么?
什么是好法宝?
吓得怪兽怎么样?
大小孩,小小孩怎么样?安安心心睡好觉。
新的一年又来到
(举红包)红红的红包
(拿钱)红红的压岁钱
祝福每个小孩子
平安快乐过好年!!
(5)看图复述故事
师:呀小朋友真的很不错,来,我们来试试把这个故事将给客人老师听好不好?听清楚,是用你们的小嘴巴讲故事哦,让客人老师看看,我们小朋友讲得好不好,来,准备了,开始!!
幼:好
师:准备好了吗?(老师准备放课件,指着名称和孩子一起讲)
压岁钱的故事,高高的山下啊,有座小小的村子……(边演示课件边讲述,要求孩子一起说)
小结:所以啊,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怪物“祟”的,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3、表演故事,在情境中复述故事
(问下面的老师)小朋友讲的故事好听吗?耶!!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吧!(问一下老师平时是怎么样鼓励自己的)
师:今天朱老师还请来了客人老师——刘老师,她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小朋友说好不好???(语气要有煽动性),那我来分配一下:我和这边的小朋友当村民子里的小朋友,和刘老师一边的小朋友就当怪兽“祟”,一会我们再换过来,当村子里的小朋站过来,你们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法宝——红包(拿出红包),(发红包)把里面的钱拿出来,一会我们要边讲故事边表演,还要用钱和红包对付怪兽!当怪兽的小朋友就和刘老师一起做动作,听懂了吗?OK!
老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一起讲述故事(过程中老师尽量不出声音讲,在幼儿不会讲的时候再大声引导)
交换来一次。
4、读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话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师:好玩吗?压岁钱真的是个好法宝,有了它,我们就再也不怕怪兽了,我的红包都写上了对小朋友祝福语了(随意拿取3-4个红包读一读),每个红包都有呢,一会再让你们老师一个一个读给你们听好吗?你们觉得老师爱不爱你们?那你们觉得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呢?除了爸爸妈妈给你们红包还有谁会给你们红包啊?他们也很爱你们,那么当你们收到红包的时候,一定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好听的祝福话好吗?说什么好呢?我听听!!不错不错,现在我们先回教室,回家以后一定要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压岁钱的故事》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是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形式,它引导着我们的孩子学习倾听,学会表达,学习交流,在实践《纲要》的过程中,语言活动游戏化、生活化成为了我们开展活动的共识,培养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的孩子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让语言活动更生动,让孩子学习更快乐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压岁钱的故事》语言活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设计的。
过年是孩子们盼望的事情,过年时,收红包是我们生活中孩子们向往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们坦然地享受着成人对自己的付出,却没有思考“为什么他们要给我们发红包?”,孩子们忽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更忽略了在红包中蕴藏着的家长对自己的爱和祝愿。
语言活动最大的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是需要孩子在情景中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体会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目标设计为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地复述故事;在情景中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孩子自身的学习与交流,我认为: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的,语言能力也不是老师说,孩子听就能得到发展的,必须真正让孩子参与进来,真正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在活动开始以出示红包引发兴趣,以探讨“为什么发红包”引出故事,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以孩子倾听故事、看课件学说、完整复述、分组表演等形式逐层深入展开。
在整个过程中,让孩子倾听故事是让孩子在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中获得关于故事的整体初印象;看课件学说故事则是将故事内容直接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老师语言“留白”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看图复述故事是孩子对故事内容的再次吸收;随后的故事表演是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再现,同时,也是孩子对掌握的故事内容的沉淀和再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在最后的探讨中,引导孩子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延伸回忆周围人对自己的爱,并教育孩子在得到别人爱的时候要懂得感谢和回报。
语言活动游戏化、语言活动情景化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教师真正蹲下身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给孩子表演和展示的空间,让语言活动更加生动,让孩子的学习更快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2、体会根雕艺人“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智慧,提高环保艺术和创新艺术。
3、大胆尝试变废为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根雕制作视频、幼儿用书《树根的艺术》、幼儿收集的枯树枝、树叶、废旧物品、剪刀、胶水、胶布、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的神奇魅力。
出示根雕制作视频中未制作前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它像什么?
播放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艺人将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师:小朋友,一根普通的树根,在艺术家的手里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教师小结:这门神奇的艺术叫根雕,是用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根据它原来的形状,经过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的作品。
二、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出示根雕图片,请幼儿欣赏。
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做的?你觉得它们美吗?美在哪?
这些聪明的艺人能把丑陋的、奇怪的、没用的树根变成美丽的艺术品。小朋友可以怎样向艺人学习呢?
师:根雕艺术源于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艺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小朋友可以学习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把废旧物品善加利用,变废为宝哦。
三、集体创作,尝试变废为宝。
师:由于树根比较难收集,所以,我们用收集的树叶、树枝和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请你想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组合,变成一个新的作品呢?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与其他幼儿不同的作品,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幼儿相互介绍,并说说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树枝、树叶、废旧物品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科学区:投放根雕原型与作品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根雕图片,张贴在主题墙内,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
1、有根雕藏品的家庭,可以引导幼儿欣赏。
2、家长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一些民间根雕艺人的根雕作品,开拓视野。
随机教育
美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色。日常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不同的美。
大班教案 篇5
一、幼儿发展情况
我们大(1)班是由原中(1)班升上来的幼儿组成,从小班开始我们进行的是“在本体性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通过两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的游戏已从原来固定区域模式走出来。幼儿从玩简单的情景性游戏逐渐发展到了自主地提出游戏建议,收集游戏材料,大胆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并逐步自行建立、执行游戏规则。幼儿在本体性游戏活动中的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随着他们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与积累,他们会自主地开展一些小型的主题性游戏活动,如“娃娃淋浴房”、“造汽车”等,并能体现一物多玩,充分地表现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活动背景与条件
在中班上学期我们游戏研究中把重点放在分区活动的规则意识的培养上,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孩子们对分区自选游戏已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规则意识也增强了,各区有明确的目的,固定的场地,幼儿能按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区。本学期我们把重点移向“开放材料”――即把游戏材料归类后集中放置,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材料,选择空间,进行自主游戏。游戏中我们建议孩子们先选好自己的同伴后选择材料,允许他们推着整理箱到任何一个适合的地方搭建自己的游戏区开展自主游戏。改变形式后幼儿对游戏更有兴趣,而且会协商着找邻居,分工合作玩得很开心。
于是后来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共同收集了各类纸盒、瓶盖、烟盒等废旧材料,为便于幼儿游戏还提供一些半成品如:做了一半的纸杯娃娃等。集中放置在整理箱中,游戏时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材料,精心制作新颖、独特的作品,他们会用胶卷盒做火车,药盒做汽车、小床等。利用废旧材料做做玩玩,即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开放游戏材料后幼儿游戏不受区域的限制,图书架可以拿到楼上平台处看,可以拿着橡皮泥到娃娃家制作点心,可以用雪碧瓶做一些装饰品,孩子们玩起
来自由度大,共享空间,创造性发挥更大。然而在孩子们的自主游戏中我们发现,一般的动手做做的游戏老师只会把漂亮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供孩子们观赏,而且有时还会提醒“不要碰”以防弄坏等。这样做我们发现孩子们动手做的兴趣会消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孩子们的创造性的发挥,没有体现它的真正价值,所以我们设计了
“瓶子变变变”这一主题活动,各种瓶子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收集起来变废为宝,让幼儿展开想象→动手做做→创造性地玩玩→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游戏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根据自己的瓶子的形状进行设计制作玩具,并尝试用各种工具和废旧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2、让幼儿利用自己“变”出的玩具进行游戏,尝试一物多玩,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地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自己游戏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环境布置与材料
(一)环境创设
给幼儿一个温馨自由的活动空间。
(二)材料准备
各种瓶子、即时贴、图画纸、记号笔、油画棒、布、蛋壳、毛线、牙刷、小木梳等。
五、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游戏组织
1、开始部分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揭示主题。
2、基本部分
(1)自由选择:幼儿自由找朋友,取材料进行游戏。
(2)自主展开: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装饰
(3)瓶子进行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商量玩法,玩出新意。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自己试着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4)自发交流: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大胆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游戏进行与结果。
3、结束部分
你用瓶子变出了什么?和谁一起玩的?怎样玩的?
(二)游戏指导
幼儿这一游戏必须有老师的指导才能真正体现本体性游戏的价值。在组织这次游戏时,我确立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因此教师指导有内隐性、策略性、更具科学性。
1、有意的观察
教师即不是幼儿游戏的主宰者,也不是游戏的局外人。幼儿在游戏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借助观察这一窗口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全面把握幼儿交往水平、想象、创造能力,即可以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可以观测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按自己的意愿拿取材料,是否充分发挥想象?
(2)幼儿用所“变”的玩具进行游戏情况如何?创新能力如何?
(3)幼儿之间对游戏材料使用的协调情况如何?幼儿在进行合作游戏时合作情况如何?
2、参与活动
当幼儿因游戏遇到困难情绪低落、一筹莫展;或因游戏主题乏味、兴趣索然时,我们鼓励幼儿不要气馁,启发他们克服困难或通过交谈扩展、创新出新的制作方法和玩法,从而使孩子玩得更尽兴。
最后游戏评价,我们将用分享经验的评价方式,在引导幼儿讲述时,注重对幼儿各方面经验的梳理,注意幼儿在讨论中发展其能力,分享经验。并且创造条件,使经验得以迁移。
大班教案 篇6
主题设计意图:
春雨过后,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间,我发现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我悄悄走过去,这是,听到孩子们讨论,蚯蚓的眼睛、嘴巴在哪里?那它用什么呼吸呀!盛帅抢着说:"蚯蚓用皮肤呼吸,我在少儿频道看到的彩虹姐姐说的。"孩子们的一轮越来越又兴趣,话题越来越丰富,身为教师的我们作为一名活动的观察者,教育契机的扑捉者,本能地意识到只要稍加引导,便会将个别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变成一个大家共同的话题。于是在倾听孩子们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及时判断并肯定了生成主题的可能性与教育价值。
动物与幼儿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所以这一主题的确定可满足幼儿探索动物世界,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这一主题活动可以集中两周内完成。
主题目标:
1、能有兴趣地搜集动物图片,标本、模型等信息。不断扩大探索的事业,能用连贯的语言或自己熟悉的符号,图像,大胆自信地表现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积极参与、观察认识、饲养照顾小动物,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动物认识和情感。
3、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趣事及动物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主题目标:
1、社会生活:
(1)获取关于蚯蚓的各种知识,了解蚯蚓有趣的生活情景。
(2)理解、尊重、喜爱蚯蚓,能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
2、身体运动:
学习蚯蚓爬,用手模仿蚯蚓走路时一伸一缩的现象,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语言交流:
(1)理解儿歌"蚯蚓"的内容,有表情地学念儿歌,初步尝试更换儿歌中间段的词,仿编儿歌。
(2)学习倾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蚯蚓,理解尊重蚯蚓。
4、科学探究:
(1)和幼儿一起到田野里去找蚯蚓。
(2)自然角中饲养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松土的现象。
(3)做蚯蚓再生的实验,让幼儿了解蚯蚓生存繁殖的特殊本领。
5、艺术表现:
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蚯蚓的外形特征,大胆表现蚯蚓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6、家长参与
(1)向家长发放主题活动的通知,并提出相应的亲子家庭活动建议。
(2)请家长向孩子介绍有关蚯蚓的知识,利用雨天后带领幼儿户外观察蚯蚓,寻找蚯蚓的家--泥洞,丰富幼儿对蚯蚓的认识。
(3)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蚯蚓的各类资料。
7、环境创设:
(1)自然角中饲养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松土的现象。
(2)语言区提供有关蚯蚓的图书、图片,儿歌、录音机、相关的磁带。丰富幼儿对蚯蚓的认识。
(3)益智区提供金鱼缸,瓶内装有蚯蚓,供幼儿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
(4)美工区:拼帖蚯蚓的各种图片、水彩笔、蜡笔、半成品、泥工、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5)利用走廊、区角等地方张贴各种蚯蚓的图片、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逐步参与各种墙饰的布置,进行幼儿作品展。
小班孩子情感丰富,他们喜欢动物,与动物之间似乎天生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他们也总是对各种动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常常见他们的身影蹲在草丛中寻找着……原来他们对小小蚯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许多问题,"蚯蚓的家在哪里?""蚯蚓有妈妈吗?""蚯蚓吃什么?""蚯蚓能活多长时间?"等等。结合"亲亲小动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我围绕"蚯蚓"组织了一系列探索活动实录。
活动反思:
1.选材生活化《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主体来源于生活,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关爱人类的朋友——蚯蚓。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发现了蚯蚓的有趣和奇妙。
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探索、研究。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寻找、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能很好合作。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活动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意识。
3.材料丰富化本次活动的材料,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提供了若干条蚯蚓和相关的探索辅助材料避免了幼儿操作时的争抢,有提供了自主选择、探索的机会。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2、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镜子、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该活动由观察开始,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关注五官的用途,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五官的特征,学习五官的保护方法、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幼儿积极性高,特别是讲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环节,幼儿很感兴趣,回答发言积极。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能跳过80~90厘米宽的距离。
2、喜欢参加集体体育游戏,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树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点:
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活动难点:
能跳过80~90厘米宽的距离。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胸卡图片(袋鼠、松鼠、兔子、青蛙各8个)、挂有大图片的`小树作为森林。《春天在哪里》、《狂欢曲》音乐磁带、cd机
布置场地:围一块四方场地作"森林",在"森林"中画出四条跑道(每条跑道1.5米宽),荷叶板(之间距离相隔70~90厘米)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左右分队走。
2、准备活动,充分活动身体。
幼儿自由选择模仿小动物跳,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带领幼儿逐一模仿四种动物的动作,有节奏地蹲、起和跳跃,并做好膝、踝关节及上肢、腰的前后绕环等准备活动,使幼儿上下肢、踝关节得到充分活动。
师:瞧,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3、小动物学本领,教师示范动作,体验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教师扮演小动物的老师,幼儿扮演小动物。
师:春天到了,森林里可真热闹,小动物们正要准备一场跳远比赛,看看哪个本领大,比比哪个最灵活,哪个小动物跳得快来跳得远。不过在比赛之前,先要跟我小熊老师学本领。
从一张荷叶跳到另一张荷叶(立定跳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提出问题"怎样跳可以跳的更远?怎样落地才能更稳。"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示范动作,并归纳立定跳远的基本要领,幼儿自由尝试。
----屈膝向下蹲,两臂向后摆,上身稍前倾,两腿用力蹬,两臂向前摆,一二三我最棒。
预备,腿微曲、臂向后摆动、;起跳,腿蹬直,同时用力向前摆臂,身体向前上跳出;落地,屈膝全蹲落地。
5、游戏:比比谁的本领大。反复进行游戏两遍。
教师扮演小熊老师,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小熊老师"将"小动物"带到跑道上,介绍场地及布置,并提出进行比比谁的本领大的游戏。
师:小动物们我们先训练到这,该比一比我们的真本领啦,随我一起到森林比赛去吧。
6、结束游戏: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小动物们做放松整理活动,拍打上肢和下肢,双臂上举做深呼吸。
师:比赛了一天,可真累啊,快擦擦汗。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
师:小动物们,让我们回家休息一会儿,请你们一起帮我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吗?"
调整的问题:
1、教师示范动作必须准确
2、场地设定变成行进跳
解决办法:
1、教师示范规范动作
2、把荷叶板减少为两个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总目标:
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发现和体验生活中蕴含的韵律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能力培养: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如: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合作力……)
音乐素质: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教学创新:尝试在艺术与科学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第一乐章:会唱歌的瓶子
具体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质的瓶(罐)子发出不同的声响,并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发出最好听的.声音。
2、在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1、教师提供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幼儿常用打击乐器人手一件。如:(铃鼓、响板、三角铁……)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具有辨别常见打击乐音色、音高的能力。
2、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熟悉各种常见节奏型,并能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即兴演奏。
3、具有较好的音乐活动常规。
活动过程:
1、听觉、节奏训练
(1)教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音色、音高的打击乐器:大鼓(低音)、碰铃(高音)、响板(中音),请幼儿闭上眼睛,听音色说出乐器名称。
教师边演奏边有节奏地问:
“小朋友/告诉我,什么乐器/在歌唱?”
幼儿有节奏地回答:
“石老师/告诉你,大鼓大鼓(碰铃、响板)/在歌唱。”
(建议:教师与幼儿进行节奏对答游戏时,可即兴变化幼儿熟悉的各种节奏型,并可不断改变演奏音量的大小,幼儿的回答需与教师的节奏型、大小相一致。)
(2)用同样的方法请几名幼儿轮流演奏自己手中的打击乐器,请其它幼儿猜。
(3)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演奏节奏乐《小星星》。
2、熟悉瓶(罐)子经过敲击后的不同音色、音高。
(1)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质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纸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演奏的真好听,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说他们也想来唱歌,小朋友想听吗?”
(2)教师用手分别敲击四种瓶(罐)子,请幼儿仔细听辨它们发出的声音,感受并熟悉不同的音色、音高。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27
[经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大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