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无意间看到几个幼儿拿着布垫玩,有时放在头上顶着,有时放在自己的身上,还有的幼儿拿着布垫向空中抛等等。看到孩子们玩的这样高兴,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布垫的`各种玩法,我便给幼儿上了这节课《好玩的布垫》。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垫子玩各种游戏。
2.能肢体协调地做运动。
【活动准备】
布垫若干、鸡宝宝头饰若干、小鸭子头饰、打雷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 鸡宝宝们,今天天气很好,鸡妈妈要带大家到外面草地上去玩,你们高兴吗?
幼儿:高兴
师:那我们出发吧!
(二)基本部分
1.通过情景表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鸡宝宝,你们看那是谁呀?
幼儿:小鸭子
师:小鸭子在做什么呀?我们过去瞧一瞧吧!小鸭子你们好,你们在玩什么游戏呀?
幼儿:我们在玩布垫
师:哦!看上去很好玩,你们能教给我们玩吗?
幼儿:可以啊!我们还有好多布垫呢,借给你们玩一下,布垫可以当小船玩,你们自己玩吧,我们要回家了。
师:谢谢你们,等我们玩完了会把布垫给你们送回家的。
2.引导幼儿探索布垫的各种玩法。
师:宝宝们,刚才小鸭子教给我们布垫可以当小船,我们一起玩一下吧。
师:那宝宝们,你们还能想到别的玩法吗?(幼儿自由活动,探索玩法)
教师小结:布垫可以当小船、当小伞、当棉被、当方向盘等等。
3.送布垫
师:宝宝们,我们玩了好长时间了,该回家休息了,我们给小鸭子把布垫送回家吧。
幼儿:好
师:宝宝们,小鸭子的家很远,我们怎么去呀?
幼儿:开火车
师:嗯,这是个好办法,宝宝真棒,我们用布垫当方向盘开火车去小鸭子家吧。
师:呀!宝宝们,这里还有一条大河,我们怎么过去呀?
幼儿:划小船
师:好,我们大家划小船过河。
师:到岸了,哎呀!小鸭子不在家,怎么办呀?我们再回到草地上等小鸭子吧,说不定他们还会去草地玩呢。
4.做放松活动
宝宝们,都累了,我们坐在布垫上休息一下,敲敲腿、伸伸懒腰、互相捶捶背放松一下。
(三)结束部分
轰隆隆,打雷了,宝宝们要下雨了,赶快撑起小伞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车的车轮及其特征。
2.愿意表达自己的推测和猜想。
重点难点:
观察了解各种车的车轮及其特征。
活动准备:
挂图《车子的秘密》,幼儿用书《车子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谈论自己知道的各种车的车轮。
1.车轮是什么样子的?
2.自行车有几个车轮?小轿车呢?
3.车轮是干什么用的?
三、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挂图上各种车的车轮的样子、数量及功能。
1.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2.挖土机的这个东西是轮子吗?
3.自行车的轮子和翻斗车的轮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4.为什么这辆货车需要这么多轮子呢?
四、给幼儿发放幼儿用书,请幼儿讨论车是否都有车轮?
1.所有的'车都有车轮吗?
2.哪些车没有车轮?
五、小结。
活动反思:
通过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经过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了有车轮的小车跑的快,发现了车轮的作用。他们的结论是:小车上有轮子,是轮子起的作用帮助了我们,给我们提供了方便。而且装很重的东西的车子需要有很多轮子的帮助才可以。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不同形状和颜色,给6以内的数量进行一个隔一个的排序。
2、对数学操作活动感兴趣,能有序地进行操作活动。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重点难点:
按不同形状颜色,给6以内的数量进行一隔一的排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够按数字的顺序口头数数。
2、物质准备:《熊出没》中的人物图片和场景图。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圆形的小树3棵,三角形的小树3棵)。幼儿每人一张排序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出示被砍伐的森林的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光头强把森林里的树木都砍伐掉了。
2、情景创设,导入活动
师:熊大和熊二决定要把砍掉的树木重新种树,看他们已经挖好了树坑。
(分析:幼儿容易被故事情境所吸引,这样的导入可以让他更感兴趣)
二、观察排序板,引导幼儿发现排序的规律。
出示树坑的排序图,请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看,熊大和熊二都挖了一些树坑,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树坑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熊大是黑色,熊二是黄色的,而且是一个隔一个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树坑,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帮忙接着刚刚的树坑排一下。
请幼儿根据排序图上的顺序接着排下去。
(分析:在幼儿自己操作之前,老师先带领他一起排列。可以让不明白的幼儿加深理解)
三、取树苗(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树苗)
师:熊大和熊二还挖了一些红色的树坑,现在要去运树苗了,看看他们运了什么样的树苗。(出示两种树苗,让幼儿认识三角形树苗和圆形的树苗)
告诉幼儿每人都有一份树苗,分别是三角形树和圆形树。
(分析:介绍好材料,巩固知识三角形和圆形)
四、排序活动《种树》
看排序板,了解排序要求。
“熊大和熊二邀请我们小朋友来当爱心志愿者,帮忙种树
老师交代排序的要求:
1、要种在红色的树坑上,种得整齐。
2、看排序板上的顺序,是一个隔一个的。
3、把准备好的3棵三角形树苗和3棵圆形树苗要种完。
幼儿排序(种树),老师进行指导。
检查幼儿种的树,找两个幼儿的排序板来演示(一个正确,一个不正确)进行比较,对照,对错的地方进行改正。
(分析:一人一个排序板,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更有利于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五、结束部分,庆祝活动。
师:“谢谢小朋友,把树种好了。现在我们和熊大、熊二一起开着火车去参观新的树林吧。我的火车要一个男孩隔一个女孩才可以上车哦。我们出发喽!”(播放音乐开火车出发)老师一边开火车,一边提醒幼儿要男女一个隔一个上车。
(分析:整个活动的延伸部分,也是再次学习的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是以熊出没来贯穿的,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了熊大、熊二挖的树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这些树坑有什么不同,很多孩子都高高举起了小手,说出了颜色不同,但始终没有说到排序的规律,后经我的提醒,才说出来。课后我在想:是否应该先带领幼儿一起去熟悉这种规律,在多讲解几次。这样幼儿就能很明显观察到排序的规律了。也有利于接下来的幼儿自己操作环节。
小百科:《熊出没》用夸张的卡通手法讲述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并占领土地开发创业实验田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整部动画片从头至尾充满喜感,轻松搞笑,幽默诙谐。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序数现象的兴趣。
2、通过学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排列顺序。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背景图幼儿有5以内数字概念的知识经验;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有5节车厢的火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以“皮皮幼儿园召开运动会”作为情景进行导入。
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都有哪些小选手来准备参加运动会啊,数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从左边开始,站在第一位的是谁?第二位等等,那从右边开始呢?依次进行提问。
二、基本部分。
1、皮皮幼儿园已经为小选手们准备好了比赛的跑道,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赛场上共有几个跑道?请幼儿看图说出小动物们分别站在第几跑道?
②再次提问第几跑道站的是谁,对幼儿的序数概念加以巩固。
③比赛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猜猜哪位选手会是第一名?教师提问个别幼儿。
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遥遥领先的.第一名是谁,谁排在第二位呢?
⑤现在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结果,比赛结果怎么样呢?与原来的顺序不一样了,现在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依次进行提问。
2、小动物们在赛场上都表现的很棒,接下来到了颁奖的时刻了,我们一起看看本次运动会的第一名是谁?
三、结束部分。
(1)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
皮皮幼儿园为小动物们准备了小火车。但是需要小朋友们帮忙,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先从左边开始数,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再从右边开始数,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和幼儿交流分享。
四、延伸部分。
家庭延伸:请小朋友数一数自己住的楼房共有几层,小朋友的家里住在第几层。
区域延伸:将数字1指5的卡片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对活动室里的桌椅进行排序,贴上数字卡片。(第1排第2排第3排第4排等)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以走线的游戏,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我神秘地说小朋友们小动物盖新房子啦,非常的漂亮,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这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我吸引住了。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中。我以小动物(狮子、小猫、小狗、小鸡、小兔)搬新家这个游戏带动幼儿。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五粒豌豆》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童话,由于篇幅较长,我截取了其中的一个片段。我选取素材是因为那粒飞进窗子豌豆的经历,最值得称赞,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逆境中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女孩带来了希望和快乐。这个经典童话所蕴涵的意义,对幼儿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动感的画面和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幼儿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努力挖掘童话故事中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猜测故事情节, 从中感受到豌豆带给小女孩的希望和快乐。同时,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提供幼儿大胆讲述的机会,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演演中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猜测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达。
2、能从故事情节和画面中感受到豌豆带给小女孩的希望和快乐。
教学重点:
猜测理解故事,并能大胆表达。
教学难点:
感受故事中充满希望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有种植植物的经验。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未打开的“豌豆荚”画面。
师:这是什么?里面会有谁?有几粒?
2、出示打开的“豌豆荚”画面,引出故事题目
师:今天陈老师带来个美丽的故事,名字就叫“五粒豌豆”。
二、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播放课件第一段,引导幼儿理解豌豆看到的世界。
师:小豌豆为什么觉得外面世界是青绿的?
一天天过去了,你们猜猜豌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时它们又觉得世界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小豌豆生活在小小的豆荚里,因为它们看到的是青绿色,金黄色,所以它们觉得世界也是青绿色、金黄色的。
2、教师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二段,引导幼儿想象并讲述豌豆的去向。
(1)播放画面一:师:小男孩会用小豌豆做什么?
(2)播放画面二:师:很快五粒豆子被装进枪膛,“啪啪啪”豆子们被被射了出去,我要飞向茫茫的世界啦,豆子喊了一声就不见了。
师:小豌豆会落到哪呢?(草里、泥土里、烟囱里、鲨鱼的嘴巴里……)
3、教师讲述第三段故事,理解最后一粒最小的豌豆的经历。
(1)仔细观察课件,猜测小豌豆是否能生存下来。
师:豌豆会落到很多地方,有个地方你们都没想到。你们看,第五粒最小的豌豆落到了哪?
师:你还看到了谁?她为什么会躺在床上?从哪里看出女孩病了?生病的时候你会感到怎么样?谁来表演一下痛苦的表情?
师:落在窗台缝里的小豌豆会怎么样?我们平时见到的种子生活在哪?为什么生活在那里?(种子在肥沃的泥土,会长得很好)
师:没有很多泥土,那落在小小的窗台缝里的小豌豆会不会发芽呢?(幼儿讨论,大胆讲述自己的猜测。)
(2)播放课件,观察小豌豆的变化。
师:窗台缝里的小豌豆到底会不会发芽呢?让我们来瞧瞧。冬天走了,春天来了,窗台缝里的小豌豆发生了什么变化? (豌豆慢慢发芽、长出了叶子,豌豆藤也爬出来了。)
师:看到小豌豆在小小的缝里发芽、长大,你心里怎么想? (高兴、开心)
师:我们都替小豌豆感到开心,你们觉得小豌豆勇敢吗 ?为什么?
师:那你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要像小豌豆一样勇敢。)
(3)表演豌豆发芽,感受豌豆的`勇敢。
(用两张小椅子搭一个缝,一名幼儿蹲在地上充当小豌豆,随着音乐起慢慢做发芽、越长越大的动作。)
提问:你看到小豌豆发芽了,心里会怎么想?(小豌豆真勇敢。)
(4)师:过了一个星期,豌豆会发生什么变化?
提问:小女孩看到花开了,她会做些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测并讲述。)
(5)观察画面,知道女孩病好了。
提问:女孩的病好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润、嘴巴上扬。)谁给小女孩带来了健康?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豌豆给小女孩带来的希望与快乐。
1、完整欣赏故事,适当添加表演。
2、讨论: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四、结束部分。
师:其余的四粒豌豆会落到哪呢?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回教室把它们的故事画出来一起分享,好吗?
第二课时
1、选择其中一颗小豌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2、画出其中一粒豌豆的故事,大家一起分享。
附:故事 童话《五粒豌豆》
从前,在一个豌豆荚里,住着五粒豆。它们全身是青绿青绿的,豆荚也是青绿青绿的,所以它们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青绿的。小豆子在豆荚里越长越大,过了十几天,它们变成了金黄色,这时它们又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金黄色的了。
“劈啪”,豆荚裂开了,躺在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手里。小男孩说这五粒豆子正好可以充当他玩具里的子弹。很快豆子被装进枪膛,“啪啪啪”射了出去。
最后一粒豌豆也被射了出去,这是粒最小的豆子,落在了一个长满青苔,满是黑泥的窗台缝里。屋里的小女孩病了一个冬天,已经没有力气起床了。冬天走了,春天来了,窗前的小豌豆长出了绿芽,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绿芽,小女孩想:豆子长的好极了,我的身体也会象它那样,很快恢复健康的,我将爬起床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去。过了一个星期,豌豆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生病的小女孩第一次自己起了床,女孩把脸贴近柔软的花瓣,轻轻地吻着它,吻着它……小豌豆给小女孩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以后的每天,女孩总是闪动着她的大眼睛,很有精神的看着那颗豌豆,慢慢的,她的脸上透出了红润。她喜欢双手托着碗豆花,看着,笑着,微笑得很动人,因为她知道,是这粒不知从哪儿来的豌豆,赐给了她这份美丽、健康!
小班教案 篇6
小班音乐活动: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活动由来
在幼儿来园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从家里到幼儿园都是要家长抱着来,要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在歌曲中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长辈抱了。
活动目标
1.能熟悉歌曲《好孩子不要妈妈抱》,边唱边做动作。
2.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妈妈抱了。
3.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2.自制图片:小鸟跟在鸟妈妈后面自己飞;小猫跟在妈妈后面叫;好孩子和妈妈手牵手一起走;小兔子和妈妈蹦蹦跳;小鸭子和妈妈摇呀摇,小乌龟和妈妈爬呀爬等图片。
3.音乐《好孩子不要妈妈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出示图片)。
2.师:谁来啦?小兔子蹦蹦跳,不要妈妈抱。小鸭子摇呀摇,要妈妈抱吗?(引导幼儿说说“不要妈妈抱”),小猫咪自己叫都不要妈妈抱。(鼓励幼儿做做小兔子、小猫、小鸭子的动作)
3.师:猜猜看还有谁会来?(幼儿自由想象)
4.出示小鸟,(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鸟飞)“小鸟自己也不要妈妈抱。”
二、初步欣赏并理解歌曲——《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1.师:小鸟会自己飞,小猫会自己叫。今天老师带来的歌曲里还有一位朋友会是谁呢?我们一起去听听看。(教师范唱加动作)
2.师:除了小鸟和小猫,歌曲还有谁?他要不要妈妈抱?(让幼儿说)
3.师:让我们在听一听还有一位好朋友是不是“我们”。(伴奏加范唱)小结: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耳朵真灵巧,是“我们都是好孩子”,要不要妈妈抱?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想不想学一学?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用好听的声音
学一学吧,注意小动物出现的前后顺序喔。(播放歌曲,跟唱)
2.师:小动物先出来的是谁,然后是谁?我们猜猜看。(播放音乐,出示图片)
3.师:知道谁先出来没有?我这次呀要听听,我们小二班的朋友有没有唱对哦,想想清楚再唱哦。(看图谱歌唱)
四、动作表现歌曲
1.师:刚我看见呀,有小朋友唱歌曲的时候呀,配上了美丽的动作,这一次我们加大难度试试一起听着歌词做做动作,你们可以吗?
2.师:谁已经学会这首好听的歌曲了?你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吗?(邀请幼儿一个人或者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3.师:哇,小朋友们真棒,表演的真棒,这一次我们所有小朋友表演给老师们看好不好?
五、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我先以生动的图片,吸引幼儿的`眼球;用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出歌词,让幼儿跟着我哼唱,再加上些简单的动作,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并且让他们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家长抱了。
经过这次尝试,我觉得小班的教学活动中更应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直观的教具,生动形象甚至是夸张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自身的感染力来感染孩子们的情绪。这方面也是我一直欠缺的,但我会更加努力做到更好!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方形是低年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方形的物品。幼儿在吃点心、玩玩具的时候老师都会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形状的名称。幼儿在多次认识中已经知道了方形,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区别大小方形。
2、重点难点:
认识大方形和小方形,区分大小。
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方形的认识,能区分大方形和小方形。
2、学说句子:大方形回到大篮子或小方形回到小篮子(大方形回家了、小方形回家了)。
活动准备:
1、大、小篮子。
2、大方形和小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直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些纸片片让幼儿观察。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片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大小纸片片供幼儿观察。
提问:看看这两个方形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出示大方形、小方形让幼儿认读)
评析:直接出示实物,将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过来了,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又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教师做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游戏的规则。
教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个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
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数次。
评析:游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里采用变变变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观看游戏的玩法,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了幼儿想自己操作的欲望。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看似平常,却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1、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方形,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给你一个大方形或给你一个小方形。
2、第二次发方形,老师边给边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的?
3、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方形出来了,幼儿就把小方形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方形出来了,幼儿就将大方形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评析:幼儿在此环节中有了自己操作的机会,当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点达到了高潮。个个幼儿都变得专心致志,
四、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换游戏。
鼓励幼儿拿着两个图形找一个老师与她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评析: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游戏,一方面让幼儿对大小方形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另方面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送方形回家。
1、教师:方形娃娃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出示两个方篮提问:这是一个什么篮子?
3、要求边送边说一句话“大方形回到大篮子里。小方形回到小篮子里。”
4、幼儿一个一个轮流上来送方形回家。
评析:送方形回家这个环节既是一个活动的尾声部分,又是一个让幼儿巩固知识的`复习过程。幼儿通过这个环节,既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又学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语。
活动后反思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神秘的变魔术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并进行比较,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我给他们每人了一个大方形和一个小方形,采用变变变的方式,让幼儿将两个图形进行对比。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同时又通过一个个游戏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及格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托班幼儿的心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精选)小班教案07-24
(经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精选)08-10
[精选]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精选]08-09
(精选)小班教案08-04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经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