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3 09:09:1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范例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范例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尾巴。

  2、认识动物的尾巴功能与特征。

  【教学过程】

  (一)教师先教幼儿念儿歌并表演动作:

  猴子尾巴长,小猪尾巴卷又短,孔雀尾巴像把扇,白兔尾巴像棉花糖。

  1、教师带领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提问:

  (1) 谁的尾巴长又长?

  (2)谁的尾巴卷又短?

  (3)谁的尾巴像把扇?

  (4)谁的尾巴像棉花糖?

  (5)谁的尾巴毛茸茸?

  (二)观察活动

  1、教师事先将动物的图片盖住,只露出局部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1)这是什么动物呢?(让幼儿观察后回答)

  (2)你是如何猜出来的?(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再掀开遮住的部分,让幼儿检查猜的.是否正确)

  2、教师将所有的动物图片剪成四部分(头、身、脚、尾巴)放在一起,随意抽一张,请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其他部分,

  将它拼成完整的图。

  3、每拼出一只动物后,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这种动物的尾巴可以做什么用?

  例如:

  (1)猴子尾巴可以爬树荡秋千

  (2)小狗高兴时尾巴会摇一摇

  (3)孔雀尾巴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美丽

  (4)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4、最后教师说一说动物园常见动物的趣事。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性和求知欲。然而幼儿的一日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在日常生活中抓住许多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契机,把工作重点放在孩子的发展上,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交谈。当小朋友在自然角里好奇地观察时,我没有放过这一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土豆、怎样发芽,怎样放水。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巧妙地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困惑,孩子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探索活动有了令人信服的结果。这样,将引发更多的主动学习。

  活动目标

  1.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 在活动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3. 教师给予启发性的语言指导,让幼儿自己多想一想,动一动。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一活动与传统的'系统教学不同,充分体现了儿童自主构建和教师价值引导相结合的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在活动中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引导幼儿想一想,会长出什么?与幼儿一起找原因。通过观察土豆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探究的兴趣。都成为幼儿关心和议论的话题。以此引发很多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在孩子的关注点上生成的,种植活动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过程。

  活动准备

  蔬菜,土豆,泥土。

  活动过程

  蔬、果造型活动结束后,我把多出来的蔬菜土豆、放在了观察区里,便于幼儿日后进行观察。!出自:屈老.师!过了几天,这时我看见雯雯小朋友手里拿着方便面碗在自然角里走来走去,好像不知干什么好。看着她那犹豫不决的样子,我问:“雯雯你想种什么呢?”“老师,我想种土豆。我们的谈话被旁边的小朋友听见了,他们有的说“土豆怎么种呀,我没见过。”有的说……听了小朋友的议论,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看它会不会长出什么”。,然后我就把少许的水放在了土豆里。雯雯一般都是来得最早的一个,她都忘不了给小土豆浇水,我们的小实验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他们也加入了种土豆的活动中,这时,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叫了起来:孩子们抢着说;“快看,一个大土豆上长出许多根,就像老爷爷的胡子一样。”又有孩子提出来说:“把土豆种到泥土里去”然后我们就找来了土,同时把土豆种到泥土里去了,让孩子们也更有利去发现小土豆生长的秘密和奇妙!

  教学反思

  新《纲要》中一再强调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如果在幼儿期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激发何培养起幼儿的认识兴趣何探究欲望,也就是使幼儿具有了终身学习何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将使之终身受益。对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而且,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问题无时无刻的在发生。因此,幼儿核心教育更多地应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生成。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拧盖子。

  2、能给瓶子配上合适的盖子。

  活动重点:学习拧盖子。

  活动难点:能给瓶子配上合适的盖子。

  【活动准备】

  1、带有拧盖的、大小不同的两种塑料瓶子若干。

  2、可以放进瓶子里的小木珠或小玩具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发兴趣,探索尝试。

  宝宝们,你们瞧老师这有什么呀?(出示装有小玩具的瓶子),老师也给每个宝宝一个瓶子你们也把瓶盖拧开,把玩具装进去吧!

  给每个宝宝一个带盖的瓶子,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拧开盖子,把小木珠或小玩具放进瓶子。

  “宝宝试试能把小木珠放进瓶子里么?”

  2、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宝宝练习。

  (1)教师选大的瓶子,慢慢地演示给宝宝看,如何把盖子拧在瓶子上。

  “像老师这样拧,对了。把盖子拧紧了,小玩具就不会掉出来了”教师适时指导:“往这边拧不动了就再往那边拧试试”

  (2)“找朋友游戏”配配对。

  将大小不同的瓶盖混放在一起,请宝宝给不同的.瓶子寻找正确的盖子拧上。

  “这一个盖子太大了,这个盖子刚刚好,宝宝你也来试一试。”

  3、结束部分:给音乐伴奏。

  宝宝们真能干,帮瓶盖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它们可高兴了,让你的瓶宝宝随着音乐来跳舞吧!(放宝宝熟悉的音乐)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大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在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时,大家对声音的兴趣都十分浓厚。由此,一方面结合《纲要》中“强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实现生活为轴心开展活动”的指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根据该年龄特点的幼儿活泼、好奇,喜欢新奇的特点,设想通过《好听的声音》这一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一选材能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自然的事物,为幼儿的倾听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辨别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倾听悦耳的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制作好听的声音,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之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的形式了解声音。

  活动准备:

  ①玩具或乐器的引出,能为幼儿带来探索的欲望,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②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体会声音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③识字与瓶子的提供,为孩子打开了动手操作的大门,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儿在操作中与同伴大胆的进行交流,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形式:

  小组、个别、整体

  活动过程:

  1、导入,我采用了猜测法来进行导入。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法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用录音机放出小猫.小狗.火车等声音,让幼儿对他们的声音感到好奇。)

  2、活动展开:

  ①玩玩具,找声音,让幼儿自己动手,找属于自己喜欢的好听的声音。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

  ②增进幼儿对声音的了解,让幼儿回忆身边的声音。让幼儿能正确分辨出好听与不好听的声音。正确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③自由操作好听的声音,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之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让幼儿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请小朋友做喜欢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做的好听的声音。我们可以帮你的声音设计一个名字,这样它就不会孤独了。

  ④幼儿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好听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好听的声音不刺激我们的耳朵。

  3、结束部分: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声音,最后我们一起来到操场和草地上听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让幼儿亲临自然,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好听的声音。

  4、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己收集或制作好听的声音,也同父母一起完成。这样能提高幼儿和父母之间的合作能力,共同找到或创造出好听的声音。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多孩子来说这种活动是与父母增进感情并能激发幼儿自信和自主的造作能力和活动。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活动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好听声音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幼儿园科学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环境,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增强自我观察能力和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声音现象属于大班科学教育目标之一,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奇妙的声音》,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其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增强对声音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3、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已熟悉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如:电话声、钟声等。

  2、纸折的小青蛙、电光纸、塑料袋、盘子、豆子、易拉罐及各种乐器等。

  3、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感知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五、活动过程:

  1、猜一猜,感知声音。

  师: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声音吗?

  放课件,自然界的一些声音,灰太狼。

  (分层播放,第一次放一种声音,第二次可以放几种,可以逐个增加)师:小朋友你们的耳朵好灵呦,都猜到了,那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引出问题)2、玩一玩,探索声音。

  (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乐器、第二组:废旧材料、第三组:盘子、豆子)①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放了一样东西,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请你们拿出,玩一玩,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②请个别幼儿大胆说己的发现。:物体进行碰撞振动而产生了声音。

  ③让幼儿把手放在喉部,进一步体验振动产生声音。

  ④师:刚才,大家都玩了玩,让这些物体都发出了声音,那这些声音一样吗?再次玩这些物体。进一步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和声音不同。

  3、找一找,制造声音。

  师:刚才。大家玩弄了各种物品,让他们了出了不同的声音,现在,我们什么也不拿,在自己身上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呢?

  如:拍手、拍腿、踏脚,尖叫等。

  (提醒幼儿避免发出尖叫的噪音,影响到其他人。)4、听一听,欣赏声音。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发出了尖叫的噪音,那什么样的声音属于好听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不同,懂得要多听乐音,避免噪音,保护我们的耳朵不受伤害。5、活动延伸:

  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声音,我们今天所玩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我相信我们班的宝宝们还能发现更多,更好听的声音认真观察,细心聆听,把你们发现的,听到的,带回来,讲听,好吗?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将味觉、视觉和听觉三者初步进行通感联想,初步体会味道、色彩和音乐之间的互通性,增进幼儿的感知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愉悦参与活动的热情,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甜味和苦味的食品若干(如冰糖、银杏等)

  2、画有“甜小姐”和“苦小姐”的卡片若干、油画棒若干盒

  3、乐曲《二泉映月》和《金蛇狂舞》的片段

  活动过程:

  一、品尝甜味道和苦味道的各种食品。

  教师请客,幼儿品尝食品,幼儿边品尝边和同伴交流,相互说说自己所品尝食品的心理感受及其味道。

  教师让部分幼儿说出其所吃食品的味道及神态,并总结甜和苦这两种味道来。

  二、用与之匹配的颜色表示出两种味道。

  教师引导幼儿:如果让你用颜色分别来表示这两种味道,你想用哪种颜色表示?为什么?(幼儿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幼儿在“美食小姐”的.身上画出表示甜味和苦味的颜色(可以引导幼儿画上一种或多种颜色并说出理由)。

  待幼儿画好后,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理由说给画面上的“美食小姐”听,或说给好朋友听一听。

  教师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配上该颜色的理由。

  听乐曲感知与其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乐曲《二泉映月》片段,使幼儿能从该乐曲中感受其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教师介绍此曲。

  继续欣赏第二首乐曲《金蛇狂舞》片段,幼儿感受与之相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教师同样进行相关的介绍。

  教师与幼儿一起舞蹈《金蛇狂舞》,结束。

  活动延伸:

  (1)欣赏更多的乐曲,使幼儿感受不同乐曲中所蕴涵着的酸甜苦辣。

  (2)围绕该主题继续开展活动,使幼儿能深入感知视觉、味觉和听觉三者之间的互通性,并能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将其通感运用。

  选题理念:孩子进入大班以后,求知欲和探索欲都显得尤为强烈。他们在获取个体知识的同时也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产生了高度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为孩子设计了与之相适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即将孩子在小班所掌握的个体事物的形态特征和中班已习得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直接联系贯穿到大班的个体、群体与现象间的通感联想中来。而本次教学活动则是该主题活动的第一分支--将视觉、听觉和味觉三者初步进行通感联想。

  活动说明:

  一、我们设计和组织的这一系列主题活动是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等于一体的综合

  活动,它打破了以往分类式的教学观念,适应了新纲要所提出的整和教育观,使孩子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习得知识,提高兴趣。而且孩子在这一系列预成活动中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心中的疑问,并与教师一起探究,及时引发与之相关的生成活动。

  二、此主题活动均是在宽松、和谐、新颖的过程中完成的。比如本次活动中孩子可以开怀地吃,随心所欲地画,尽情地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我想,也正因为孩子说出了“真”感受,才使这一系列主题活动行之有益。

  三、通过本次活动,孩子能初步感知听觉、味觉和视觉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所要进行的心情与色调搭配,心情与乐曲联系,以及冷暖色调、悲喜乐曲的心理反映等分支活动奠实了基础,也为完整、完善这一系列主题活动添了一笔重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就乐于表达和交流。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环境体现自由性。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中自由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活动内容凸现生活性。活动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内容。

  3、活动过程呈现轻松性。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比较轻松,打破了以往的教于学的模式。

  4、活动策略的多样性。

  5、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和我走的很近,每个幼儿都愿意说、乐于说,而且效果较好。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鞋子是幼儿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鞋子,不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给幼儿带来了许多乐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创意的空间。我们选择鞋子作科学活动设计的课题,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鞋子的基本特点,初步了解鞋子从单一的保护功能到集保护、保健和美观等多元化功能的发展过程。知道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用途。感知什么样的鞋子最好看,最舒适,最方便。引发孩子对将来穿什么样的鞋子最好的想象、好奇心和创新冲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探究鞋子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体验新产品“魔术贴”鞋子的优点。

  3.讲述、绘制自己喜欢的鞋子,感受创意所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鞋子若干(皮鞋、布鞋、球鞋、绑带鞋);“魔术贴”鞋子若干。

  2.“小鞋店”的环境布置(鞋柜、鞋架)。

  3.绘画工具(画纸、蜡笔、剪刀、浆糊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鞋子

  1.教师讲述故事“会唱歌的鞋子”引出课题。

  2.讨论问题。

  (1)你们穿的鞋子是什么样的?

  (2)鞋子为什么会唱歌?声音从哪里发出来?

  (3)你喜欢唱歌的鞋子吗?为什么?

  3.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喜欢的鞋子,教师引导个别幼儿,并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发言的机会。

  4.教师小结鞋子的主要特点及作用。

  活动(二)“鞋子的一家”

  1.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子让幼儿辨认,并说出鞋子的特点及用途。

  2.让幼儿讲述不同的鞋子的不同特点及不同作用(布鞋、皮鞋、球鞋)。

  3.讨论问题:

  (1)布鞋、皮鞋、球鞋的异同?

  (2)球鞋在什么时候穿最合适?

  (3)下雨天怎么办?穿上布鞋会怎么样?

  4.“小鞋店”游戏,幼儿扮演角色,进行鞋子归类的游戏活动,巩固对鞋子的认识。

  活动(三)“我最喜欢的鞋子”

  1.让幼儿自己选择最喜欢的鞋子,体验和享受穿不同鞋子的不同感受。

  2.投放魔术贴鞋,让幼儿感受鞋子的优点:方便、美观、舒适。

  3.讨论问题“将来我们穿什么样的鞋子”。

  4.让幼儿讲述,绘画。启发幼儿的创意,设计一双更好看、更有新意、更适用、更方便的鞋子。

  活动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设计以“鞋子”这一幼儿生活中常用的事物作为活动的选题,把幼儿科学活动和教育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以及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寓科学教育与生活、活动之中,值得提倡。

  该科学活动设计目标明确、具体,把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实践操作按认知―分析―探究―创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有机地加以组织,符合儿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于实践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该活动把创意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紧扣科学启蒙活动,培养创造性品质和精神的宗旨。

  此活动的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活动兴趣,启发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意识,训练孩子实际操作能力。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制造风”,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开发幼儿的潜能。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产生的原因、风的特征和风的种类。

  2.动手“制造风”。

  3.感受风的力量和等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

  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

  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

  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

  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

  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

  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三、归纳总结,分析风的种类

  1.根据活动准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风。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风。

  (1)空调吹凉风;(2)刮大风时很冷;(3)打开冰箱有凉风;(4)台风;(5)妈妈洒完香水后有香风;(6)电吹风里的风很热。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这些风。风是一个大家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型的风可以按等级分,按季节分,按风向分。如一级炊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风吹叶动彩旗飘,四级风吹飞纸片;夏季的风温暖潮湿,冬季的风寒冷干燥。

  请幼儿根据儿歌判断现在室外风的`等级。

  2.实验风的干湿、风向。

  用风扇将喷出的水雾吹向孩子,让大家感受风潮湿的感觉,并引导孩子回忆下雨时风的特点(有点凉,吹在身上有湿的感觉)。再用电吹风吹向幼儿的头,感觉风很热很干燥!

  点燃蜡烛,让孩子拿着站在窗口、门口和走廊上,观察火苗的方向,并说出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了解了判断风的等级、风向和风的干湿的方法,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负责天气预报的科学家是怎么预测风的等级和风向的吗?(风向标,测风仪)

  3.动手制作风向标。

  (1)将红蜡光纸条两头对折剪出头,粘在细木棍儿上。

  (2)将吸管插入装有沙子的饮料瓶中,再将细木棍儿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放起来集中展示。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2、在两两合作的实验中,能通过相互协商来解决碰到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重点: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难点:发现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的图片8张、书写演示板、魔术箱、磁铁两个

  2、幼儿操作材料:

  1)磁铁、回形针、铁夹、铁勺、1元硬币各5份

  2)正方形的小毛巾、卡纸、塑料板、木板各5块

  3) 幼儿记录表(每人一张)

  4)沙箱5个、内藏铁制品

  3、经验准备:

  1)幼儿有过科学活动的记录经验。

  2)有用磁铁把物品分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磁铁) 提问:这是什么?

  2、介绍请来的朋友。

  今天我请来了8个朋友,看看是哪些朋友呢?(一一出示图片)它们会是磁铁的`好朋友吗?我们把能够被磁铁吸住的放在“√”的下面,把不能被磁铁吸住的放在“╳”的下面。

  3、幼儿操作并进行分类。

  4、集体检验。

  推进提问:找的朋友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怎么做?

  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而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纺织制品都是不能被磁铁吸住的。

  5、介绍磁力。

  推进提问:你们知道磁铁为什么能吸住铁做的东西吗?

  小结:因为磁铁具有磁力,遇到它的朋友铁制品就能吸引在一起。

  二、实验:隔着东西,还能吸住吗?

  过渡语:如果把这些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磁铁和铁制品的中间,磁铁还能吸住铁制的物品吗?

  1、猜测记录

  2、交流猜想,说说自己的理由

  3、实验验证

  1) 小组操作实验

  2) 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推进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卡纸、小毛巾、塑料板、木板挡住磁铁,磁力能穿透这些材料吸住铁制的物品。

  三、经验提升

  推进提问:磁力除了能穿透卡纸、小毛巾、塑料板、木板还能穿透什么呢?

  1) 游戏一:沙中寻宝

  操作要求:磁铁在沙面上慢慢走,我们来试一试!

  小结: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知道了,磁力还能穿透沙子。

  2) 游戏二:魔术:有磁力的手

  教师表演魔术,让幼儿猜一猜其中的奥秘,了解原来磁力还可以穿透人体。

  小结:磁力还能穿透我们的身体,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四、问题延伸:

  问题:如果磁铁被水浸湿了,它的磁力还存在吗?还能吸住东西吗?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味道,尝试运用图表记录,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各种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发展对食物的辨别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味道。

  活动准备:

  1、设置“味道王国”的情境,摆设各种味道的食品,如柠檬、糖果、山楂、咸鸭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为幼儿准备每桌一套分别装有白开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盐水的品尝杯和品尝棉签。

  3、味道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表情,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些表情宝宝,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表情图片)

  2、这是甜宝宝,和甜宝宝打个招呼,看看甜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模仿表情)

  这是咸宝宝,和咸宝宝打个招呼,看看咸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这是酸宝宝,和酸宝宝打个招呼,看看酸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这是苦宝宝,和苦宝宝打个招呼,看看苦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二、品尝各种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请你们尝一尝,在品尝之前先洗洗手。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你要记住自己品尝的是哪一种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尝到的味道记录下来,等一下大家说一说。(教师示范品尝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

  2、组织幼儿谈自己品尝的感受。

  小朋友,“味道王国”里都有什么食品?刚才小朋友品尝了什么食品,它是什么味道的?尝到酸味时,你有什么感觉?这种味道会使你想起什么事情?尝到甜味、苦味、辣味、咸味时,又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

  三、通过操作感受,使幼儿了解舌头的品尝作用。

  1、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怎么尝出来的?

  2、下面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品尝杯,请小朋友再尝一尝,它们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尝出来的?(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品尝)

  3、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实验的?各种味道是靠什么品尝出来的?

  4、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舌头为什么会尝出味道呢?原来我们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小突起,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过味蕾品尝出来的。别看我们的舌头不大,可是它的各个部位却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前端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头两侧后端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对苦味和辣味比较敏感。

  四、进行发散思维,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还吃过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东西。)

  2、除了甜、咸、酸、苦,你还知道其它的味道吗?(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刚才咱们说出了许多的味道,下面咱们来做“小小调味师”来制作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看谁调的饮料味道美。(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出和别人不同的味道。)

  小百科:味道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7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科学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