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4 10:03:2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 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 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出示小黑板。

  (2) 指名认读词语。

  (3)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 教师范读。

  5、 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作业:

  1、 练读生字词。

  2、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 细读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 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 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 再读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 指导朗读。

  (4)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 口头扩词

  神()()()决()()()底()()()

  2、 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 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 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 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 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 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 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2、 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读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

  2、激情再读。喜欢这荷花吗?带着喜爱之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3、引读第1自然段。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

  二、品读

  1、打开书,用心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板书:叶 花】

  3、我们先来看看荷叶吧。【出示句子】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荷叶怎么样?从哪些词儿感受到的?

  (2)交流:

  A、大

  ① 指名说。(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挨挨挤挤。

  ② 你来读好这个词。评:哦,这真是一片挨着一片啊。

  ③ 再指名,评:哦,这是一片挤着一片哪。

  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呢。

  啊,还一片叠着一片呢!

  ④ 可真多啊!一起读——

  ⑤ 指名读句子。

  ⑥ 这荷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B、绿

  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

  ②指名说。(碧绿)是啊,绿得鲜艳,绿得发亮,多美呀!

  ③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C、(大、圆)

  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

  ②指名说。(又大又圆)用你的朗读把这又大又圆的荷叶展现在我们眼前。

  (3)这就像杨万里诗中所说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4)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呢?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男生齐读)

  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露珠,好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怎能不说它美呢?女生一起读读吧!(女生齐读)

  4、赏荷花

  A、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引读:白荷花——。【出示句子】

  (2)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啊?

  (3)那么,这句话可以改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吗?自己对比着两句话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一下。

  (4)指名说。想想,怎样地长才能叫冒?

  (使劲地长、不停地长、迫不及待地长)(随机指导朗读,评:看,这一朵白荷花冒出来啦。∕这一朵也冒出来啦。∕又一朵冒出来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14个生字,在学习中初步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边学习边总结识字规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把会意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大家都特别喜欢猜谜语,老师下面说两个谜语,看你是否能猜出是什么字?

  (1)把火盖住是一个什么字?(灭)

  (2)一人躺在树桩下休息?(休)

  老师边说边把“灭”、“休”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师问:一人躺在树桩下休息。为什么是“休”字呢?请大家观看课件。看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字叫会意字。

  二、学生自学生字

  1、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本课字、词、句,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相互纠正字音。

  3、看看本课的生字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说一说。你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些生字的由来?

  三、小组学习

  1、4人为一组,组长带着组员读生字。

  2、分析字形,组词,说句。

  四、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设计形式如下:

  1、会意字识字

  (1)学生可以边说边演示

  “灭”字的由来:着火了,人们急中生智把一个东西盖在火上,火就灭了。这就是“火”的由来。

  “尘”字的由来:小土一般肉眼都看不见,落下来就是尘土。

  “歪”字的由来:不正就是歪。所以把身子不正的人或不正的物品都称为歪。

  “信”:人们把要说的话写纸上,通过邮局送到对方的手里,就是信。

  “休”:一个人躺在树桩下休息,就是“休”。

  讲解了这5个字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些字都与古人造字的道理分不开,这些字我们给他起一个名字——叫会意字。有的同学会问了什么是会意字——会意,是我国古代造字法的一种,把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就是利用“会意”的方法所造的字。

  (2)谁说一说在学习时怎样记住会意字? (只要我们根据字理去想,就会记得又快又好)

  2、品字结构的字

  请你再看一看下面的4个字(品、晶、众、森)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4个字都是由一个相同的熟字组成的。

  (1)你是如何记忆这类字的?

  “众”:一人为人,两人为从,3人为众。众是人多的意思,比如群众、观众、都是说有很多人。

  (2)这个同学在学习时,不仅学习了一个“众”字,还把这个字的组成告诉大家,还为我们分析了这个字的意思。谁还能像他一样,分析其它的字?

  “品”:一个口我们一般说尝一尝,3个人坐在一起喝茶,我们一般叫品茶。所以“品”字有3个口。

  “晶”:一个太阳就够亮的,3个太阳放在一起,就是亮晶晶的。

  “森”:一个木是一棵树,很多的树在一起,远远望去就是一大片森林。

  (3)记忆这些字可以编顺口溜

  如:一木木,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一日旦,二日昌,三日晶,日月明;小土尘,小大尖,竹毛笔 黑土墨……

  3、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甘、甜、舌“的?

  (1)“舌“是独体字,舌头在人的嘴里,所以古代的古,上面加一撇,就是舌头的舌。还可以用猜谜的形式记忆:千人一口。谜底——舌。

  (2)“甘”:草字头,小横连,表示的'是嘴,一横,表示的是一样甜的东西含在嘴里舍不得咽下去。

  甘还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

  (3)“甜”字的由来:味道一般是用舌头尝出来的,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舌头一尝,是甜的。因为甘是甜的意思,所以“舌、甘”为“甜”。

  4、其它字的记忆方法

  (1)“亮”:可以用换一部分的方法,用高字的上半部分,加上秃宝盖,再加上几个的几,合起来就是“亮晶晶”的“亮”。

  (2)“息”:自己的“自”加上“心”就是“息”;自己的心放松,就是休息。

  还可以用猜谜的方法记忆:身残心不残。身去掉下半部分,加上心就是“休息”的“息”。

  (当学生说字形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

  五、复习巩固

  1、老师说字理,同学回答对应的生字。

  2、一个同学说字理,大家猜是哪个字。

  3、同学说字理,老师猜生字。

  六、认识“防、糖、演、束、鼓”五个生字

  七、朗读句子

  1、大家已经掌握了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句子,看有什么不懂?

  2、小组里互相解决问题,小组里仍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可能会有“品茶”、“甜菜”不理解。

  品茶:喝茶,仔细辨别茶的好坏。如:我爷爷可会品茶了。

  甜菜:一种草本植物,根可以制糖。北方主要用甜菜制糖。

  3、自己读句子,看谁读的正确。

  4、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八、学习造句

  1、下面老师读几个句子,你听一听这几个句子中有一个共同的词,你能不能给找出来?

  (1)甜菜可以制糖。

  (2)读书看报可以长知识。

  (3)我可以把这些句子读得很好。

  2、这三个句子中都有“可以”一词。那你能不能也用“可以”造一个句子。看谁的句子新颖。

  (1)坐飞机可以周游世界。

  (2)打球可以锻炼身体。

  (3)我们可以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老师相信大家还有更多更好的句子,下面把你自己想的句子写在书上15页第4题上。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

  九、作业

  (1)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了14个生字,回家后,把这种方法教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们家邻居的小弟弟、妹妹们。

  (2)请你观察我们学校的各个地方,如:板报、标语里有没有会意字,找出来同学互相说一说。

  附: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一)4

  会意字 ——熟字+熟字=字的意思

  mi8

  灭——图

  ch6n

  尘——图

  p!n j9ng s5n zh^ng

  品——晶 ——森 ——众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书写14个生字。

  2、重点讲解汉字占格的位置以及如何把字写得美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读对后,请同学把生字贴在黑板上。

  2、,谁能把这14个生字分一分类?

  二、指导书写

  好,你们说我们先写哪一部分?按学生的意思指导书写。

  1、上下结构的字

  (1)如:“歪”字的写法,老师就可以说不正字就会歪,我们同学写“不”字时,就应该把它放正,怎样就放正了,下面的正字最后一笔应该写长些,可以稳稳地托住上面的东西。

  (2)重点指导“息”字:在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后,老师进行小结。注意“息”字的上半部分,左边有一竖,一撇被挡住。“自己”的“自”,要写短撇,撇不出头。和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抱着”的“抱”,右半部分是左边没有撇,一撇可伸出,指的是写长撇,撇出头。

  (3)注意在写“尘”字时第一笔不是竖钩,应该是竖。

  (4)自己练习写一个。

  (5)指导“亮”字书写。

  2、请学生说一说,品字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1)上面部分要写在上半格中间,下面部分的两个部件要写匀称。

  (2)在这些字里,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老师写出一个“众”字,请学生评一评,写得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上面的人字是捺,下面的两个人字有变化,左边的人字的捺变成了点。

  3、独体字的指导

  (1)“甘”字的笔顺要注意。每一笔要注意先进人后关门。写后自己与范字对照一下,再写第二个。

  (2)自己写一个。同桌帮助看一看。

  4、左右结构的字上节课重点指导过,自己写。(休、信、甜)

  老师可以教给学生顺口溜:左右两边是一家,讲团结,讲谦让,你争我让紧挨上,比例得当字漂亮。

  三、自己完成作业

  1、15页第3题。

  读读比比,再组词语。

  古(古代) 尖(笔尖) 火(火车)

  舌(舌头) 尘(尘土) 灭(消灭)

  品(品味) 从(从来) 林(树林)

  晶(亮晶晶) 众(观众) 森(森林)

  附: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一)4

  xiu x9

  休 息 —— 图 ——范字

  w1i

  歪 —— 范字

  zh^ng

  众 —— 图 范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录音

  教学时间:二教时

  学习过程:

  第一教时

  学习要点:通过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乌汉娜的关心爱护学生的品格。

  一、揭题:

  1、读题。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

  1、听一听,课文主要讲什么事的呢?边听边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标上序号。圈出生字、新词。

  2、分段,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教学生字:a.读一读,检查。

  b.自己送一两个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誓、竭)

  三、自读课文。

  1、请同学自己再读一遍课文,用“——”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平时在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是怎么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读完课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我们共同来研究。

  2、讨论不理解的地方。

  3、老师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课文主要写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点》为题目呢?不过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了课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四、分学习小组。

  1、分组。

  2、分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个重点句进行研究。)

  3、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例(一)乌汉娜老师从一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说理由。

  ②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③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④指导朗读。

  (二)“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①说理由。

  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

  ③朗读指导。

  (三)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①说理由。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的疲劳?

  ③这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乌汉娜老师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

  (四)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楼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①说理由。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③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作业:①抄写生字

  ②完成课堂作业1、2、3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水的不同变化。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了解运用拟人从不同方面介绍水的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读得正确。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级汇报。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晒、害、灾、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具体说说“我”是什么。

  3、读好课文: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讨论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平静的池水、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范读、学生品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体验宋庆龄是怎样做 到守信用的,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 信用的。

  教学难点: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等别人的情况吗?

  (学生说自己等人的事)

  师:当你等人等了他好长时间,他还没有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2、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庆龄一块儿去等等小珍,感受一下这个过程,看看小宋庆龄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屏幕出示:课文讲了宋庆龄答应( ),为了等小珍,她没有( ),等了( ),可最后( )。

  (指名填写——集体填一填)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验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1、学习1自然段,感受宋庆龄等小珍答应得很坚定

  师: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宋庆龄答应教小珍折花篮的?(学生说1自然段)

  大家都读读1自然段,当时宋庆龄是怎么答应小珍的?

  学生回答:宋庆龄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

  句子对比:宋庆龄点头说:“好,我等你。”

  宋庆龄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

  师:读一读两个句子,你有不同的感受吗?

  (学生谈感受,可能会抓住“点点头”、“一定”两个词语谈宋庆龄答应得很坚决。)

  师: 你们体会得真好,能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练读——指读——师生合作读)

  过渡语:宋庆龄答应教小珍折花篮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她是怎样做的呢?

  2、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宋庆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学生读,画)

  3、引导汇报

  师:宋庆龄答应教小珍折花篮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宋庆龄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1)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

  引导:从这儿你读懂了什么?

  生答:去李伯伯家做客,宋庆龄特别想去,她非常高兴。

  师:你们能用朗读来表达宋庆龄此时的心情吗?试一试。(练读——指读)

  师:和家人一起出去做客,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接下来,宋庆龄又是怎么说的呢?

  (2)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哎呀,差点儿忘记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

  问:宋庆龄那么想去李伯伯家,可她为什么没有去?

  生可能会说:因为她答应小珍要等她,就应该等她。

  师: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办到。你们说得多好啊,宋庆龄是怎样说的?

  (“我不能去李伯伯家!”字体变红)指名读——练读

  师:宋庆龄不能去李伯伯家了,可是爸爸想让女儿去,他是怎么对庆龄说的?你们都读读。(指名生读)

  师:听了爸爸的话,宋庆龄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3)出示: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A、(学生读)宋庆龄想了想,她在想什么?(是去李伯伯家,还是等小珍。)

  如果换做你,你是去做客,还是等小珍,谁来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我会等小珍。答应了别人就应该做到。不然,小珍来了一定会等着急了,很失望。下次就不相信我了。以后有机会我再去李伯伯家。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宋庆龄也和你们想得一样。她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指名读,“我不能不讲信用。”字体变红。)

  B、师: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什么意思?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句子的意思。)

  句子对比: “我要讲信用。”

  “我一定要讲信用。”

  “我不能不讲信用。”

  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三句话给你的感受相同吗?哪句话更能表达宋庆龄此时的心情?

  再读原句,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连起来分角色读2自然段,或者师生配合读,去掉提示语读。

  师:一家人出门做客,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多开心呀。可是为了等小珍,宋庆龄放弃了和家人出门做客的机会。此时,你觉得宋庆龄是个怎样的孩子?

  过渡语:宋庆龄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读第三自然段。

  (4)宋庆龄一个人留在家里,一直等到十点多,始终不见小珍来。她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是仍旧耐心的等下去。

  A、师:读了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一直、始终、虽然、但是、仍旧等词语,体会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人。

  B、师:宋庆龄从早上一直等到了十点多,小珍还没来,此时此刻,如果是你在等小珍,你有什么感受?会想什么?(学生说。)

  师:再想想,此时此刻,爸爸、妈妈他们在李伯伯家有说有笑,多开心呀。可宋庆龄却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等了小珍半天,现在,你对她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C、应当怎样来读?指读——齐读。4、宋庆龄从早上一直等到十点,又从十点等到了中午十二点多,小珍还是没有来。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出示对话,学生读)

  ①指名分角色朗读。

  ②爸爸惋惜什么?妈妈为什么亲吻宋庆龄的小脸蛋?

  ③既然没有等到小珍,又没有去成李伯伯家,你觉得宋庆龄等了这么半天,值不值呀?(学生发表看法,可能会结合5自然段的内容来谈。)

  ④小珍为什么没有按时来呢?你觉得她是“讲信用”的人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⑤宋庆龄全家人,为什么会心地笑了?

  四、补充课外资料

  学了这课,你们知道了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宋庆龄的故事吗?那时她已经五十多岁了,她已经是宋奶奶了。 师讲故事。

  宋庆龄很喜欢孩子。一天,她说好去幼儿园看望孩子们。不料,这天天气突变,狂风四起,风沙弥漫,人们走在大街上连眼睛都睁不开。工作人员劝她取消活动,她不同意。幼儿园的老师们都以为宋庆龄不会来了,可是宋庆龄却冒着漫天风沙准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师:同学们,当幼儿园的老师问宋奶奶:为什么这么大风沙还要来?你们猜宋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吗?生答:我不能不讲信用,我一定要来。师:对,宋奶奶就是这么回答的。听了这个故事,你对宋庆龄又有更深的了解吗?师:宋庆龄一生都是一个讲信用的人。所以她得到了全国、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五、作业

  1、摘抄有提示语的对话。(或者给对话加标点)

  2、选作

  ①收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②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我一定要等她》

  板书设计:

  我一定要等她

  我不能不讲信用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9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