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垂直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垂直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垂直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6页-5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含义。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定义中“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整理明标
1、复习导入:
师: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现在请你在你的本子上画出一条直线,再回忆一下直线有哪些特征?
预设:(1)直的(2)向两边无线延伸(3)无法测量(2)没有端点
师:在你刚才所画的直线旁边随意再画一条直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
预设:通过回忆直线的特征,构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
2、整理明标
(1)认识平行
(2)认识垂直
二、明确路径,合作探究
问题一: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而发现什么是平行。
问题二: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讲授,得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
三、展示反馈,对抗质疑
问题一:认识平行
(1)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每组中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能按位置将他们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2)操作: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将它们分类。
(3)汇报:
(1) 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4)出示定义:我们将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下了一个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提出问题:你从刚才读的这句话里找到那些重要的信息?
(6)汇报:①同一个平面内②不相交
(7)对抗:为什么要强调一定要在同意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行不行?
(8)演示:出示画着两条平行的直线的白纸,然后将纸沿着两条直线中间剪开,成两个平面展示。
(9)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b);生活中有平行线吗?
(10)小结: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平行线的存在,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问题二:认识垂直
(1)操作:跟着老师一起来量一量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汇报:成90度和不成90度
(3)出示定义:我们将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的情况下了一个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对抗:你从刚才所读的这句话中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5)汇报:①相交②成直角
(6)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表示他们呢?(a⊥b);生活中有垂直的例子吗?
(7)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例子,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四、检测总结,拓展延伸
1、练习
(1)教材第57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2、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课后拓展:
(1)判断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③、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的平行线.
(2)下面的图形有平行和垂直的情况吗?
出示“双杠”图让学生找出平行与垂直。
垂直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及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积极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并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垂线、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板正确、规范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提问:每组都有两条直线,每组的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延长后都相交一点,成四个角)
教师导入:相交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中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垂直、(板书课题“垂直”)
二、指导探索、
(一)认识垂线、
1、播放视频“认识垂线”、
教师提问:大家都看到了∠1变成了直角?那么∠2、∠3、∠4变成了什么角呢?(∠1变成直角,∠2、∠3、∠4也变成了直角)
学生讨论:∠1变成直角,为什么另外三个角也变成了直角?
(相邻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180°— 90°还是90°)
2、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互相垂直?怎样理解“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判断哪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举实例)
(二)垂线的画法、
1、画垂线、
(1)教师说明: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画垂线,我们画垂线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师提问:你猜猜,我们会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画垂线?
(2)分组讨论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每组自选内容)并尝试画垂线、
(3)分组汇报演示、
(4)播放视频“垂线画法1”和“垂线画法2”、
(5)学生比较:两种情况在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
(先把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线边过已知点)
2、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用尺子测量从A点引出的4条线段的长度找出最短的一条、
(2)演示动画“垂线段最短”、
(3)教师讲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练习:找出哪一条线段表示A点到直线的距离、(没有)
教师提问:那你能画出来吗?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学生尝试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或画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任选一个画)
(2)互相检验所画图形是否规范、
(3)播放视频“长方形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32页1题、
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用小棒摆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指出垂足并说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3、游戏:4人一组,利用皮筋摆两条直线如下的关系、
①重合②相交③垂直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
(四)质疑小结、
1、教师提问: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垂直的概念、画垂线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进行解疑、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2题
画出下面每条直线的一条垂线、
垂直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1-23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写上加强了大量的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积累经验。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平行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体验,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技能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平行、相交及互相垂直。
2、理解掌握画垂线的方法,能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电脑及课件,投影,三角尺,铅垂线等。
2、学具:三角尺,正方形的纸或长方形的纸,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白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画完后在组内交流,看看自己与其他同学画的是否相同?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画法,投影展示。通过辨析请学生说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顺势启发: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平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相交。(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新知:
(一)认识“互相垂直”
1、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直线相交得到四个角,将这四个角标上序号,互相说说各是什么角?当其中一个角是直角时其它三个角是什么角?(汇报)
2、引发思考
师:摆成锐角和钝角用眼睛也可以判断出来。可是直角是90度,用眼睛判断不够精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摆的`角是直角吗?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用30度和60度角拼、用书的角去比……)(课件示范用三角尺直角去量)多名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3、揭示概念
(课件出示)两条直线开始相交,然后一条直线转动,成直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用字母o表示垂足)同桌选一个自己刚才所画的图标上字母互说。
4、辨析质疑
(1)“互相”是什么意思?
(2)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相交成直角)
(3)互相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二)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1、折一折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2)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动手尝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
2、摸一摸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指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上的那些边是互相垂直的。说一说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3、画一画
师指导画垂线的两种情况:一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一是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
三、实践应用
1、p22练一练第2题
2、测身高、比赛跳高(量高度)
3、p23小实验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垂直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垂直教学反思02-15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12-30
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06-14
《认识垂直》教学反思10-11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02-25
数学垂直教学反思04-22
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01-27
《认识垂直》教学反思(精选5篇)05-31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