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颜色“五颜六色”有初步认识。
2、通过各种绘画方式来展现花。
3、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与表现出“五颜六色”
难点在与各种绘画方式的表现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废旧报纸、蜡光纸、剪刀、美术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用回忆的方式引导幼儿回想我们在语言课上所描述的花的种类、颜色、形状,并出示各种花的图片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讲述部分
1、总结幼儿对花的描述,概况出“五颜六色”
2、出示作图工具,让幼儿了解我们今天所要用到的绘画形式及操作方法。
3、为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不同的.绘画方式,要求花一定要“五颜六色”的,比一比看谁的花是最美的。
三、幼儿操作
在幼儿操作中老师要指导幼儿不当的地方
四、评比张贴
看一看谁的花颜色最美最多,并张贴在美术角中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幼儿对“五颜六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有些幼儿理解不是很好,在操作中出现了只用红、黄、蓝的现象,在以后我将把颜色的认识作为美术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加深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学生手拿捆成一捆的萝卜,从活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把自己手中的萝卜放到另一端的框中
活动目标:
让学生对数字有一定的辨认力。提高学生的体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错放萝卜
活动准备:
道具萝卜、竹筐、口哨
活动过程:
一、学生集合,教师给学生讲解活动规则。
二、给学生分组。(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依次站好)
三、分发萝卜每人一捆,每组站在最前面的同学先玩。(生先数清楚自己手中的萝卜数量,再跑到活动场的`另一端把萝卜放在与萝卜数量一样的竹筐中。第一个同学完成后,第二个学生继续。)
四.师清点萝卜的数量,是否有误。
五、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有失误的学生。
六、 说一说下次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放萝卜的过程中有混乱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安排更加仔细,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收获更多。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知道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以及空气被污染后的各种危害。
2、能防止空气被污染,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3、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感兴趣,能关心和探索。
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了关于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4、幼儿和教师一同收集的有关空气被污染的资料。
5、配班老师与别的班的幼儿情景表演。
过程
一、教师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谈话兴趣:
1、出示地球仪。
(1) 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教师揭开布帘出示地球仪)
对了,这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呢?(幼儿自由讲述)
(2) 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地球上呢?而不是生活在月球上、星星上呢?(幼儿自由讲述)
(3) 小结:原来地球上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2、 幼儿做简单的小游戏。
(1) 师: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我们试一试不呼吸会怎么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
(2) 不呼吸会很难受,时间长了会闷死,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看看讲讲,了解新鲜空气的来源。
1、师: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请幼儿相互交流)
2、观看录像。师:我们来看一段录象,一起去发现空气来源的奥秘。
教师解说:这里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小嘴巴,这些小嘴巴一张一合的把脏空气都吸到肚子里去,经过消化以后,再吐出干净的空气来。这回你们知道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了吧。
6、 小结:植物的绿叶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来。
三、情景表演,引出长期吸进不干净的空气身体会不健康。
1、教师: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那么要是吸进了不干净的空气会怎么样?(情景表演)
小猴:熊猫医生,熊猫医生,你给我看看病吧。
熊猫医生:小猴,你怎么了?
小猴:我这几天老是咳嗽,胸口还闷的很,你快给我看看吧!
熊猫医生:好!你别动,我给你检查一下,啊~~~~张嘴。
小猴:怎么样?熊猫医生?
熊猫医生:你最好还是拍一张x光片子吧!
小猴:好,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叫我干什么都行!
熊猫医生:那你站好了,别动!(熊猫医生给小猴拍片子)
熊猫医生:好了。哎呀!小猴,不得了了,你看你的肺!
小猴:哎呀!怎么会这样呢?我的肺怎么会变成黑的了呢?
2、提出置疑,幼儿讨论小猴的肺为什么会变成黑色的?(幼儿讨论)
3、继续表演:
小猴:熊猫医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熊猫医生:这有多种原因了,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你吸进了许多的受到污染的空气。
小猴:啊~可能是我经常吸进工厂排出的烟造成的吧!那我该怎么办啊?
熊猫医生:我看你还是动一个手术吧,换一个干净的肺,记得换好肺后要多注意保护,不要再吸烟了!
4、小结: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长期吸进受污染的空气会导致人生病,危害人的健康。
四、通过录像知道空气被污染后的危害性。
出示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幼儿讲述空气被污染的各种危害。
五、运用已有的经验,讨论。
1、 教师:空气被污染了,我们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我们要怎么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空气不被污染呢?(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
2、 结束:我们回去再找找看,有没有保护空气的办法和资料,下一次我们继续讨论。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
2、诱发幼儿对太空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给幼儿介绍太空的资料:图书、录像、电脑。
2、设计好的大幅“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3、各种大型积木,橡皮泥,彩纸,皱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4、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感知太空。
(1) 教师扮演星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宇宙太空的星姐姐,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太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怎么去呢?(坐飞船、航天飞机等)
(2) 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律动“坐飞船”,然后自由地围坐在一起。
(3) 查看关于介绍太空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来到太空资料厅,请你们自己去查看关于太空的介绍,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借助各种媒体感知太空的奥秘。
2、 构思太空城。
(1) 请幼儿讲述刚看到的或以前了解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教师适当帮助补充小结。
(2) 教师出示“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小朋友们,现在星姐姐住的太空里来了很多新朋友,有各种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卫星空间城,等到不久的将来,我住的太空也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太空城。你们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未来太空成”,这里也有学校、工厂、商店、娱乐场所、街道,到了那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和星姐姐住在一起了,你们高兴吗?” (3) 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太空成”
“那星姐姐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再设计几座太空成好吗?”幼儿自由设想、构思,并相互讨论交流。
3、 建造太空城。
(1) 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造。
(2) 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 请几名幼儿代表说说自己建造的太空成,共同欣赏美丽的太空成,并给它取名,挂牌,然后幼儿和星姐姐一起在太空城前留影。
4、听音乐坐飞船回到地球,和星姐姐再见,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绘画或搭建“未来太空城”。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每次带孩子们到室外活动,他们在沙池里玩起来总是乐此不疲。可见幼儿对沙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便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意在通过幼儿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沙的特性,通过探索实践,使他们发现沙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变化,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合作的温馨。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调动各种感官去发现。
2、通过玩沙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通过合作实践,体验探索的快乐。
3、简单了解沙和人类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玩沙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感知沙子的特性。
难点 :了解沙子和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玩沙工具以及辅助材料:筛子、干沙、湿沙、泥等。
2. 一些制作好的沙子标本:.沙画、画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做律动《小手的一家》。
2、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好,今天天气很好,你们想不想到户外去活动呀?好 大家都喜欢到外面去,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沙池里去玩找宝游戏好不好---
二、活动过程
(一)吸引兴趣整体感知
1.先请幼儿随意玩沙。
2、启发引导,请小朋友们通过看、摸、吹、闻等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归纳沙子的特性:细细的、软软的`、一粒一粒的。
4、.合作游戏:两个幼儿为一组玩装沙游戏:用筛子、水桶、铲子、漏斗等想办法使沙子流动起来,感知沙子流动的特征。
(二)实践探究
1.分给幼儿小盆、小棒,请幼儿在盛水的盆子里放入沙子,用小棒搅一搅,并观察沙子的变化。
2.请幼儿在两个一样的瓶子里,分别装上沙和土,然后倒入同样的水,观察它们的有什么不同。
3动手操作:体验干、湿沙的流动及可塑性。.引导幼儿观察干沙和湿沙的不同性能。
(三)制作沙画
1.教师出示沙画,激发幼儿制作沙画的兴趣。
2、幼儿自主合作制作沙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沙画展览,请幼儿说一说制作沙画的过程及画的内容,分享其中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讨论:“沙子这么好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地球的沙漠化等。从而使幼儿了解绿化的意义,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给幼儿创造更多了解有关沙子的信息。在沙画制作部分还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广泛的活动范围如:
1、请幼儿自己动手在干沙里分别注入水彩颜料,使其变成各色彩沙。
2、请幼儿欣赏五颜六色的沙,让幼儿感知沙子不仅有白沙、黄沙,还有红沙、黑沙等。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好吃的菜汤”活动中,由于一滴油滴在水中形成的美丽图画,引起了我班幼儿极大的兴趣,孩子们观察后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的说像大马,有的说像白云……通过这样一个小细节,我发现幼儿的审美、想象、语言表达都得到了锻炼。而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应适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当一滴墨滴入水中,其形成的墨迹画画面丰富,变化万千。因此,我依据幼儿的审美特点与年龄特点设计了“水中的墨汁”的教学活动。它贴近幼儿生活,活动形式新颖、教学材料易于准备,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希望幼儿在感受墨迹画的变化,发现墨迹画美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墨迹画的技巧,初步掌握墨迹画的方法,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2、感知墨迹画的美,发展想象能力。
3、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快乐。
渗透领域:语言、科学
【物质准备】
墨汁、宣纸、吸管、盘子、和幼儿数量相等的小盆、国画、水墨画等作品和相应的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请幼儿欣赏齐白石的山水画,激发幼儿回答问题。
提问:
1、画中有什么?
2、是什么颜色?
3、用什么画的?
二、通过观察,大胆想象墨在水面的美丽图案。
1、教师把沾有墨汁的吸管点在水面上,请幼儿观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幼儿观察后,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回答)
2、请幼儿自己尝试。(提醒幼儿不能让水动)
3、激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获得对美的感受。
提问:你觉得现在水盆里的墨像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由于蘸墨的多少,组合的不同,因而引起画面造型丰富,千变万化,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了解墨迹画的`基本方法,制作墨迹画。
师: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能把这美丽的图案留下来(出示事先做好的墨迹画),把它印在了宣纸上。
1、教师介绍墨迹画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在水面上点一滴墨汁,当墨汁在水中刚一散开,出现一定形状时,将宣纸迅速地轻轻覆盖在水面上,再轻轻地快速取出,然后将印好的宣纸放在吸水的报纸上,等待晾干。
2、请幼儿尝试制作。
3、教师随机指导,及时给予幼儿引导和帮助。
四、展览幼儿作品
1、带领幼儿自由参观对方的作品,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制作过程及结果。
2、教师随机和幼儿进行交流制作过程。
提问:
A.你的画像什么?
B.你是怎样制作的?
C.你认为成功吗?为什么?
3、对于不成功的幼儿教师帮助分析其原因。
五、请幼儿继续欣赏并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能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这个教学活动选题很新颖,大胆尝试新事物,教学活动层次清晰、交代清楚,使幼儿的活动进行的有目的,提问明确、清晰,我在组织活动时能用到自己的语言,语言亲切,积极启发感染幼儿,同时激发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乐于表达。活动中能充分的引导幼儿讲述,并能融入活动之中。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合理解决,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幼儿关注到位。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上,利用了国画、水墨画等作品和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布置,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在请幼儿讲述时,可以少用指定性的语言来帮助幼儿培养常规,比如:看看谁坐的好,我请谁来说一说。这样的语言,建立良好常规。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多关注,具体指导,帮助幼儿梳理制作方法。对于个人卫生习惯问题,能为幼儿提供毛巾、垃圾桶,培养幼儿个人卫生习惯。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借助图片和首句句型,迁移生活经验推理创编歌词内容。
3.体验由创编歌词、自学歌曲所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 . 图谱。
2 .《画太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走你们就蹲在地上走,说停就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这个游戏,(取出歌曲中有休止符的乐句弹奏,让幼儿感受,即难点前置)
二、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那你们喜欢画什么呀?(小朋友交流)有的小朋友喜欢画动物,有的小朋友喜欢画植物,那请你们听好了,老师带来的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喜欢画什么?
2.师:(若说出画太阳)追问:你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啊?(若说不出就唱后面一段) 那听 老师在来唱一下,数数你一共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四个)真棒!(把四个太阳的图片贴好)我们跟着老师把这四个画太阳一起来唱一遍,然 后告诉 老师,后面的两个画太阳和前面的两个画太阳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在哪里?(若孩子说不出可以继续范唱,然后贴上“啊”最后再巩固唱一遍)
3.师:那除了画太阳你在歌里还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图谱) 每说一句老师把那一句就唱一遍(若说不全可以整体再范唱一遍)把画出了心中的向往重点指导。(向往就是心理想的美好的事情)
4.小朋友们真棒,都听出来了,这首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画太阳》,那接下来再听老师唱一遍,然后把小图谱按老师唱的顺序排到大图谱上。(幼儿可以交流)
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首先跟琴轻声地哼唱,注意老师唱的时候有哪些地方拖得长一点,哪些地方有稍微的停顿),第二遍会场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都会唱了吗?会唱了我们就要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了,老师唱前面一段,后面画太阳开始就是你们一起唱了。下面我们换过来在来唱一遍。接下来,我们要休息一下自己的嗓子,动动自己的`脑筋了。
三、创编歌词。
1.师:除了山里的孩子画太阳,还有哪里的孩子在画太阳啊?(引导孩子说出城里)山里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山鹰画上,因为山鹰是在大山上空飞翔的;那城里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呢?(孩子自由发挥,如果孩子说不到鸽子,“城里的孩子见的最多的动物是广场上的鸽子,所以老师觉得他们会画上鸽子)贴上图谱。
2.想想看还有哪里的孩子也在画太阳?海边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海燕画上,因为海燕是在海面上飞翔,赶快用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草原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去啊?(若说出马,就直接说骏马)贴上图谱。
3.老师把第一段歌词和你们编的歌词连起来唱一遍,请你们在注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稍稍停顿,哪些地方要拖得长一点。还有就是前面的图谱唱完了接画太阳的 时候 老师是赶紧接上去还是听一下再接上去的。
4.进一步引导幼儿把歌词编完整并记忆歌词4.分不同形式演唱(男女生分唱,再与客人老师分唱)
四、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太阳》这首好听的歌,下次我们还要举行绘画活动,不仅要画太阳还要画上自己喜爱的事物。
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根据诗歌句式,结合自己喜欢的职业尝试创编一段诗歌。
3、有长大后建设祖国做一个有用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电视机、电脑。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各种职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
结合自己喜欢的职业尝试纺编诗歌。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讨论法、情景导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们有理想吗?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呢?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大声回答问题。
3、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知道自己长大了要为祖国奉献,真不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听听诗歌里的小朋友长大了都愿意当什么。
二、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熟悉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老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欣赏。
2、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诗歌里的小朋友长大了要做什么呢?
3、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
4、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诗歌里的小朋友的理想很伟大,能为我们的生活做出很大的贡献。
三、引导幼儿看图片学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请幼儿边看图片边学习念诗歌。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诗歌的`内容了,你们能连起来完整的说一遍吗?
2、将部分图片遮住再次引导幼儿学念诗歌。
师:现在把一些图片合起来,看你们能念出来吗?
3、盖上图片,请幼儿大胆朗诵。
师:不错,现在难度加大了,全部合起来了,试一试
4、请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
四、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理想编入诗歌中。
1、提问: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理想,那你们能把理想编到诗歌里吗?
2、鼓励幼儿大胆仿编。
3、组织一起念一念新纺编出的诗句。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 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评析: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测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长短,设置了悬念,让幼儿猜测兔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说,不同的提问角度,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F.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
L.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评析:帮助幼儿回忆玩跷跷板的经验,为幼儿的思维搭建了情景化、游戏化的平台。)
(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
A.师:数好了吗?看着记录卡告诉我,哪几个小动物称出来的石头数量少(毛毛虫、兔子、猴子)
B.交流记录毛毛虫的称重情况,认识小于号:
①师:好,咱们先从跷跷板上石头最少的开始记,谁的跷跷板上石头最少?(毛毛虫)有几块石头?
②师:毛毛虫和这1块石头比,谁跷在上面,谁跷在下面?这说明毛毛虫和这一块石头相比,谁重谁轻?(毛毛虫的重量比一块石头轻)
③师:我们赶快记录下来,毛毛虫连一块石头的重量都没有,我们应该怎么记呢?
④师:想想看,我们学过一些什么符号。(引导幼儿回忆经验:+、-、=)今天老师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小于号——“〈”,(边记边读)毛毛虫的重量小于一块石头的重量。
C.交流记录兔子的称重情况:
①师:兔子是几块石头的重量?(3块)
②师:兔子和这3块石头比,谁跷在上,谁跷在下?(跷跷板是平的,兔子和3块石头一样重)
③师:兔子和3块石头一样重,表示相等,我们学过什么符号?
④引导幼儿回忆经验:运用“=”记录。
D.交流记录猴子的称重情况:
①师:猴子与石头的比较情况呢?(猴子跷在下面,石头跷在上面,有4块石头。)
②师:那我们又应该怎么记呢?刚才我们认识了小于号,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认识一个新的符号,那就是——“〉”,(边记边读)猴子的重量大于4块石头的重量)
E.师:刚才这三个小动物的跷跷板上石头少,我们一眼就能数出石头的数量,长颈鹿、鳄鱼、犀牛的跷跷板上的石头好多呀,你们一个个的告诉我,分别有几块石头?
F.运用相同的方法分别记录长颈鹿、鳄鱼、犀牛的称重结果。
(评析: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符号记录操作结果,既是对动物与石头比重的科学表示,又拓展了幼儿对“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实际运用的经验,体现了幼儿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4)比出动物的轻重。
A.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谁排第二个?第三重呢?第四重?第五重?最轻的是谁呀?
B.出示重量排序图:
C.师(点击课件):看,最重的是我吧!所以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地走了过去……
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个时候一点也不起眼儿的毛毛虫大喊一声。“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我也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动物,我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还有,要是问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不还是我嘛!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是我先吃!”
(2)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评析:故事与提问的交互进行,看似话语相同,但实际是给幼儿思维的一个缓冲。)
(3)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有、没有)你说没有道理,你说有道理,别急,我们一个个说说自己的道理。
(4)引导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道理。
A.师:你先说。为什么没道理?
B.师:你来说,为什么有道理?(大的要让小的)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评析: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评析:“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活动评析: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品味活动,我有以下两点感想:
1.活动过程生动有趣,自然流畅的蕴含着活动的目标。
仔细阅读故事,我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2.提问设计恰到好处,推波助澜的激活着幼儿的思维。
活动中的另一个亮点是,教师的提问有价值。教师有效地运用了设疑、插问、推问等方式,不断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知识经验,激发着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好奇与探究,激活着幼儿多方面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在“聚合”和“发散”间自然转换,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多元发展!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的独特韵味。
2、能根据儿歌句式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各种线、绳子制作的各种作品图片;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许多的`(绳子)引导幼儿说说绳子有哪些本领。(可以用来绑东西、可以挂东西等)二、幼儿学习儿歌1、谈话引入。
今天有一位小姑娘也要用绳子变把戏。听听她能变出什么呢?
2、幼儿欣赏儿歌,放CD《绳子变把戏》。
你听到了儿歌里的哪一句?
3、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如果加上你的动作儿歌里的绳子会变得更神奇哟!
4、(再一次欣赏儿歌,并引导幼儿为歌词配上动作)5、幼儿表演,边做自己编的动作,边念儿歌。加深巩固儿歌内容。
三、幼儿仿编儿歌。
展示与绳子有关的图片,想象它是怎样变的,用一句儿歌表现。(一上一下跳绳子、一里一外补裤子等)四、把我们今天学的儿歌去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也知道绳子会怎样变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