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会诗中六个生字,积累词语。
B、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C、体会李白诗歌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读诗歌,培养语感,并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进而对李白重情重义、豪爽洒脱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
[ 教学重点 ]
学会诗中的生字,积累词语,能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
[ 教学难点 ]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读诗歌,培养语感,并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进而对李白重情重义、豪爽洒脱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李白的材料。
②熟读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主题。
追寻着一代诗仙李白的足迹,我们感受到了他开朗高远的个性,在一日可还的千里江陵,在手可摘星辰的危楼之上,我们体会到了他浪漫主义的诗风。李白一生游历、广交朋友,他有情有意,坦诚率直.你们知道他有哪些抒发与朋友间深情厚谊的诗歌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李白的诗歌世界,去感受李白与朋友之间浓浓的真情。
二、初读三首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流利。
1、 自读古诗。
2、指名朗读。
谁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谁也喜欢这首诗,也来试着读一读。(师生相机纠错)
三、借助资料、注释,了解诗意,初建画面。
1、明确要求,自学古诗。
借助我们查找的资料和课后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大概的意思。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诗歌大意。
3、全班交流。
《送友人》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沙丘城下寄杜甫》
究竟是为了什麼原因,使我来到了这个地方?使我尝尽了孤独乏味的闲居生活。自从你离开之后,每天每晚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城边的老树,以及萧瑟的风吹叶动之声。一个人独自喝著薄酒,怎能尽情欢醉?一个人独自聆听齐歌,又如何能安慰寂寞的心情?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著你一同南去。
四、体会意境,追寻李白。
李白惜别友人,情牵友人,思寄友人,他把真挚的情感借助“浮云、落日、明月、古树”等景物尽情抒发,从他的这些作品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预设点:
《送友人》
生:我从《送友人》中读到一个重情重意的李白。
师:李白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蕴涵在了哪些诗句当中呢?
生: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白水都是眼前所见的景色。山依着城,水恋着城,水毕竟要东流去,而青山却依然留驻。(此处表面在写景,却依然景中有情。)
2)“孤蓬万里征”一句中, “孤”字更强调了分离之后的孤独。(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又表现出了诗人的满怀豪情。)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从这里看到一个被离情愁肠萦绕着的李白。)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这里写出了李白不堪忍受分离,但却并不悲伤的内心感受。)
5)诗人写送别友人,却在诗中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你认为这些景物描写在这首诗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在深情的朗读一下?
6)小结: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我们再从他其余的两首诗中来品味一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题目“闻”“遥”的意思是什么?从题目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背景资料进行理解。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情牵友人的李白。)
2)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凉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仅仅是说王昌龄左迁龙标要经过五条溪吗?体会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尽是悲痛之意。)
3)此时的李白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哪个字最能体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自古以来,以明月寄托愁思的诗歌很多,而在李白的诗中更是随处可见。李白爱月,此处李白“寄愁心与明月”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李白对朋友情感的真挚跃然眼前。)
4)请让大家带着你的体会再来朗读一下这首诗吧!
5)小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友谊,却演绎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是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两个伟大的文学家,洛阳相会使他们产生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二人互相寄赠的诗篇,至今仍广为流传。
《沙丘城下寄杜甫》
1)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体会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友谊。
2)从诗歌中哪些地方你能读到李白对杜甫深切的思念之情呢?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人的自问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而友人离去后“我”不“高卧”又能如何呢?这正把诗人那种友爱的欢快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和苦闷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3)“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象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而对于“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来说,“鲁酒、齐歌“都不能让他消愁,无法让他忘忧。
(写出了一个因思念友人而愁思难解的李白。)
4)“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让我们想到了如同在送别孟浩然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般的意境,友情如水绵延不绝。
5)李白和杜甫被称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他们之间的友谊是让人十分感动的。杜甫在很多诗里面都表达了对李白诗才的钦佩与尊重。出示《春日忆李白》
6)拓展:你们还搜集到了李白哪些寄托与友人之间情感的诗歌?
五、从李白这几首寄友人的诗中,这让你领略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仙李白?
六、小结。
李白一生游历,好入名山,广交朋友。虽胸怀抱负,却历经坎坷,
但仍不失大鹏之志,生活的沧桑只是更丰富了他的人生感悟,丰富了他诗歌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追寻诗仙李白的足迹。请大家做好预习。
附:相关资料
1、李白与王昌龄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龙标即今湖南省芷江县。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展示了两位朋友患难中的真情和世俗中的高洁。
2、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那年三月,李白离开朝廷,四月途经洛阳,两位诗人相见。尔后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赋诗作歌、亲同手足。 李、杜互相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还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盼望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逐以后的安全:“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些诗句对李白遭诬受害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3、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语文教案 篇2
【课题】
识字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1、本课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宜、实”等10个要求会写的字。
3、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宜、层”等12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自主合作的学会本课的生字,从词语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通过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展示了美丽的秋天,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让学生在读词语中体会美丽的秋天,并学会本课要求会读和会写的生字。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识字。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秋天的体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兴趣,使他们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秋天的知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中的三组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生字时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我来教”、“我会读”等形式不断的熟悉生字,达到会读、会写,并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凉爽的秋天就来到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课件演示秋天风景的录像。)
二、读词语识生字
1、我会读:
⑴ 学生自由朗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用笔轻轻的标出来,结合小树叶中的音节自读生字。
⑵ 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认真听仔细看比比谁读得好。
2、我来教:
出示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
3、我要读:
课件演示:
秋风吹起,一片片小树叶轻轻的飘落下来,小树叶带来了一位位生字朋友:
宜 层 尽 染 叠 翠 淡 爽 壮 谷 登 华
⑴ 学生自己读读生字,看能全认识吗。
⑵ 谁和生字交朋友了,愿意把你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⑶ 分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⑷ 全班齐抽卡片读生字。
4、我会记:
你觉得那个生字朋友的模样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和大家说一说好吗?
5、找朋友:
你能给哪个生字再找几个好朋友?
三、朗读感悟,理解词语
1、齐读词语。
2、播放上课伊始的录像,学生仔细看,想想美丽的风景可以用哪个词语表示出来?
3、总结方法:
结合图片可以了解词语的意思。
4、课件演示图文并茂的课文内容,学生感知词语的意思。
5、说说你知道了哪个词的意思?
四、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宜 实 色 丰
学生认读。
2、给生字找朋友。
3、书写生字:
⑴ 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
⑵ 学生书空练习。
⑶ 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2、课件出示短文,学生认读:
凉爽的秋风送来了金色的秋天。淡淡的白云在高高的蓝天上自由的飘动,登高远望,田野里稻谷熟了,被风一处就像层层叠叠金色的海浪;树林中枫树染红了头发,翠竹更加挺拔,多么宜人的气候,多么壮美的景色,我更爱可爱的中华!
二、欣赏秋天
配乐播放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知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是个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三、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学生认读并积累。
四、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华 谷 金 尽 层 壮
谁能把生字读下来?
2、识记字形:
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些生字有哪些特点?谁能想办法记住他们?
3、书写生字:
⑴ 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么写?
⑵ 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
⑶ 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巩固生字:
同桌做“我来说你来写”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生字掌握的牢固。
五、课后练习“我会读”
1、自己试着读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2、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秋天,可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教法建议
1.这篇文章短小,层次清楚。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在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着重进行三方面的能力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①速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此层次侧重对摄取重要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默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内容。此层次侧重对学生记忆能力、复述能力的训练。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描写的段落,让头脑的图像更清晰。这个层次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绘画、描述等综合能力加以训练。
2.细读课文,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步,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透视能力。
3.细品课文,感悟语言。要让学生深入地读课文,寻找课文中能使自己产生联想的句、段,细品课文,植根于课文中,想于书外。这一步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因此,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不着边际,不要给予简单的否定,教师要多给以鼓励,让学生联想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联想的翅膀张开来。
4.研究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评价,看好在哪里;也可以找出自己认为作者的败笔之处,评价败在何处,提出自己的最佳修改方案。这步训练重在学文。
词语注释
贪婪:贪图享受,不知道满足。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拢吸取。本课指杨梅树吸收春天的雨水。
伸展:本课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甘露:课文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
细腻:细致光滑。
细雨如丝:形容雨很细小,像丝一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细腻——细微 贪婪——贪心 伸展——舒展 甜津津——甜丝丝
反义词:喜爱——讨厌 伸展——收缩 细腻——粗糙 柔软——坚硬
句段赏析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析 “细雨如丝”是春雨的特征。这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一段作者采用拟人写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课后题解
1.答:杨梅的形状:“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长着小刺。”杨梅的颜色:杨梅先是淡红色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2.这段话确实写得很美。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体会,从准确用词方面,从拟人写法方面去理解,也可以着重说说哪一个词或哪几个词你认为写得好,为什么好,要说出理由来。
课文提示
吃过杨梅吗?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梅树的美丽,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读课文,想想: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故乡的”?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写具体的`?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呢?
难句解析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细雨如丝”,这是春雨的特征。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贪婪地吮吸”即不知满足地吸收春天的雨水,这是杨梅树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四季常绿”,说明杨梅树是常绿乔木,冬季也不落叶。“在雨雾中欢笑着”,“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里采用了拟人写法,写出杨梅树的可爱。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杨梅树的美丽可爱。
第三段(第3至6自然段):讲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写作特点
作者写家乡的杨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层次清楚,描写细腻。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积累
细雨如丝 贪婪 吮吸 甘露 伸展 细腻 柔软 甜津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2.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阅读提示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懂得相互关心。
教材分析: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的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的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包含深情,让人忍俊不禁。又感慨万千,以巧妙为线索,首尾呼应。
学情分析:
本课将家庭中的事情,学生比较熟悉,本课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关心别人的'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揭题
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电视机
2、指名交流,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情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
2、全班交流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
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
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识字交流
4、开火车读生字。
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小组评议
3、全班齐读课文。
4、齐读第一自然段
(1)指导看图
(2)全班交流
(3)指名朗读
以“奇妙”设立悬念,有哪些奇妙的事呢?
5、学习第二自然段
全班交流。
(1)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足球,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
(3)我们不再看足球,而是换成了听音乐、看舞蹈。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相互关心,相互爱护。
五、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生字
1、全、奇、妙、却、精、赛,指名读生字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复习巩固旧知识。
二、朗读感悟
1、朗读前两节
2、小组学习第三节
(1)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
(2)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学生的总结发言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3)练习说话
例句: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所以……
练习用“因为……所以……”造句
引导学生懂得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并练习说话。
三、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摘果子,看看谁摘的果子多
2、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
运用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四、写字指导
1、自读“我会写”谈识字方法。
2、教师范写难字
3、评议
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五、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2、练写生字
板书设计:
5、看电视
爸爸 足球迷
奶奶 戏迷 奇妙 想着别人
互敬互爱
明明 足球迷
妈妈 听音乐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假思索”、“绘声绘色”等词语;了解文中省略号和单句成段、省略提示语和衬托的写法;积累运用关于月的古诗词。
2.理解“凝望”、“出神”,体会小外甥望月的情景并想象朗读;在读文中,抓住
细节、标点、特殊写法感受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并有感情朗读。
3.想象写月亮的比喻和童话,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写作的美好;在望月情境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写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假思索”、“绘声绘色”、“凝望”、“出神”等词语;体会小外甥望月的情景并想象朗读;在读文中,抓住细节、标点、特殊写法感受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并有感情朗读;积累运用关于月的古诗词。
难点:想象写月亮的比喻和童话,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写作的美好;在望月情境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写作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你心中想到的美好文章。(板书:美好)
环节一、复习导入
【回望“美好”——月】
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赵丽宏一起去望月。还记得那美好的月景吗?(课前板书:望月)
夜深人静,置身江中,看,月亮出来了(出示:图、提示)(音乐) (引导全班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这迷人的月景还吸引了谁也来到了甲板上?(出示:图)
3.这节课让我们跟着小外甥继续去——齐读课题。(出示:课题)
环节二、精读感悟人物
【初见“美好”——人】
1.小外甥是怎么望月的?浏览全文,找找答案。(出示:语句)
?交流:这句话你读懂了吗?他是怎么望月的?
“凝望”仔细地看
“出神”想象(板书:想)
?我们发现了小外甥望月时动作、神态的细节(板书:细节) 想象着他“仰起头凝望”的动作、“出神”的神态读这句话,他就能出现在眼前。
范读,你看到他了吗?
谁也能想象着他的动作神情读,
如果能带上动作神情去读,就更生动了。
2.他都想了什么呢?
3.这个孩子不得了,凝望着月亮,出神地想到诗句,脑海中还产生疑问,
【熟识“美好”——人】
1.其实他可比你们想象的厉害多了,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走近这个孩子。(出示:读书要求)
(1)第5段(出示)
交流:“我一句你一句”(积累多、充满自信)语言
“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聪明、知识丰富、反应快)动作
你已经会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节了。
“挑战”——敢和大作家对诗(积累多、充满自信)提示语 你还从提示语读出了感受,真了不起。(板书:提示语)
(2)6—11段(出示)
交流:他能对出很多诗(聪明、知识丰富)
省略号单独成段(还对了很多诗)
从这个标点读出的内容比上面的句子更丰富。(板书:标点) 他们是怎么对这些诗的?(一人一句)你怎么看出来的? 无提示语(出示提示语标红的语段)这里没有提示语提醒你呀?
前边我们知道了提示语有很大的作用,这里为什么又不加了?(连贯、更表现出小外甥的聪明机灵)
一句一段不用提示语了,用什么提示你的.?
(省略号里的诗句应该也是一人一句,看来他们难分胜负) 不用提示语,而是单句成段,这种构段方式多独特,它也是在告诉我们小外甥是聪明自信地对诗。(板书:段式)
汉语多神奇,一种段式、一个标点、一处提示语都告诉了我们小
2.出示文段指导朗读
他们可不光能帮我们认识小外甥,还能帮助我们通过朗读展现出那个聪明好学、充满自信的小外甥。
指名一生指导读 自信语气和动作
你看到小外甥的动作了吗?听到他的声音了吗?
再找一生(师生3人合作读)(评价鼓励)
你好像真的回到五六岁了
想想五六岁的时候怎么说话
再自信一点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读语句指名两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情景积累运用对诗
(1)省略号变大让我们也加入,和他们一起对指名对诗 总结:你们能对出这么多呢,真是和小外甥一样聪明!
(2)小外甥心中有诗,而诗中有月,月中还有情呢!古人喜爱月亮,认为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他们共赏一轮月,却各自抒发着不同的情思。
当李白回想少时,便写下......
当苏轼心系故土,便吟出......
当张继泊船江枫,便诵出......(音乐起)
(情境图)(随机出示诗句)
当望见水面升起的明月,小外甥可能会想到......
当看见水烟笼罩江面为月披上轻纱,我会沉醉地吟诵......
当看到宁静的湖水中美丽的月影,小外甥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当想起离别多日的故乡,我触景生情地低吟......
4.总结引读:
此时此刻,月亮的清辉洒落在我们肩头,美妙的诗句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有何感受?
多情的诗句,滋润着我们;
美丽的月色,亲吻着我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