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5 07:55:5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10篇(精品)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语文教案10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5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细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题;

  3、 结合讨论课后两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4、 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如果在星城出现了首家“无人超市”,即无人导购,无人收款,请你猜测,可能会出现那些状况?

  今天我们即将学到的.是一篇去无人看管的桃林摘桃、付钱的故事。

  二、学习:

  1、自读课文;

  2、用简短的话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3、一个告示就可以引导人们去桃林摘桃,真有趣,再读课文,圈划出文中描写“告示”的有关词句;

  4、按以上提示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段)

  5、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5a、用比较形近字记字形的方法熟记:沁、脾、馋、涎、掏;

  5b、用理解字义的方法记忆:婆、吠;

  5c、成语练说:沁人心脾、馋涎欲滴、小心翼翼。

  三、作业:

  熟读课文,理解“信任与真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

  2.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小虾的有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展开谈话,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水缸空隙掀开末端一副钳子搏斗

  较大腹部

  出示句子:

  (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4.读了课文,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书:有趣)

  默读课文,作者还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样子)

  三、学习小虾的样子。

  1.小虾究竟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

  2.学生汇报、朗读自己画的句子。

  3.出示小虾的图片(学生欣赏),再次朗读相关句子。

  4.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能把小虾的样子描写得这样到位,是因为作者仔细地观察了小虾,另外还运用了一定的联想,如: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很喜欢小虾。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做。

  5.作者那么喜欢小虾,同学们喜欢吗?朗读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读出自己喜欢的感情。

  四、学习小虾的有趣。

  1.出示自学指导。

  (1)找一找,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和同桌谈谈体会。

  2.交流。

  (1)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虾的有趣?

  出示: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预设:小虾们自由自在,做着有趣的活动。

  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预设:生气的样子可爱有趣。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虾的可爱。

  出示: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预设:小虾打架的样子有趣。

  3.作者是如何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的?(先概括后具体,抓住表示动作的词,再次体现了作者观察得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4.作者不怕麻烦地从小溪里捡回一些石块,采了一些金鱼草,让小虾更有家的感觉,由此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小虾啊!在作者的精心照顾下,小虾很快繁殖了后代,缸里的小虾多起来了,带给作者的快乐也将会更多!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描写小虾的样子和有趣的句子,体会作者观察得细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感情提升。

  1.如果我们都像作者一样爱护小虾、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学生自由谈)

  2.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图片以及许多可爱的小生灵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动物不管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爱护它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样子及其生活习性。

  2.练习用你的笔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七、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

  1.了解课文第3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2.欣赏句子,体会优美词语,学会观察某种事物。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语文园地”。既有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又有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全组共编排了《白鹅》《猫》两篇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两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相应作了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深发现作家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目标

  1、学认生字35个,学写35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45个;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进行感悟,提高阅读的能力;通过读书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可敬;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特点的。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建议

  《猫》猫是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本文时,要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松鼠》学习第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你从哪几方面体会到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然后,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美丽,同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白鹅》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的主旋律是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的妙趣横生才好。

  《白公鹅》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特点,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内容相似的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方式表达的奇妙。

  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按排。将“我的发现”——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穿插在课文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寻找规律。“日积月累”中的内容重在诵读,不必过于在理解上下功夫。

  六、课时安排

  《白鹅》2课时《白公鹅》1课时《猫》1课时《母鸡》1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教案怎么写?

  1。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教案写作中,极为重要的就是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明确教学目的,就能为教案的`写作指引方向,就能按部就班,以明确,具体的教学步骤一步步进行,较快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整合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教案的写作中,要注意整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教师整堂课程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学任务的根本。提炼重点,突出难点,才能便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把控整堂课的思维走势,配合老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灵活性,犹如一双翅膀,能够帮助提升整堂课的效果和水平。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灵活性,需要依据当堂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规划,还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水准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好的教学方法会大大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并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规范化教学设计,有序化教学步骤,可以指导老师上课流程的合理性,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

  4。积极引进相关的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新鲜事物涌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儿,开阔一点儿,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要学会引入新鲜的极具时代感的东西,针对学生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教案 篇6

  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第四册复习四。

  2、积累本单元的词语,要求会搭配和扩充。

  一、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

  完成一、二、三题。

  二、教学第一题: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再用音序查字法查了面的字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自由读一读。

  2、先同桌比赛背,再指名背,大家评议。

  3、读题,明白“音序”在此要填大写字母。

  4、学生比赛查字典,然后交流查字方法和结果。

  5、讲评。

  三、教学第二题:填空,读一读

  1、读题,明白要求。

  2、填空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填出最多的词语。

  3、讲评,订正。

  4、齐读填好的词语。

  5、鼓励学生多积累好词汇。

  四、教学第三题:读一读

  1、出示题中词语,自由读词语。

  2、同桌互读词语,看谁认得多,读得准。

  3、接火车读词语卡片。

  第二课时

  目的

  1、学会逐步扩词,直至成句。

  2、借助拼音读懂短文,体会短文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旧知

  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教学第四题: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1、出示题中第一组例子。

  2、学生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己学习、体会另外两组例子。

  4、学生试练习扩词至成句。

  5、抄写书中的例句。

  三、教学第五题:读一读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练习读短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要边读边想,弄懂每小段讲的是什么。

  2、讨论:天鹅、虾、梭子鱼都用尽了力气可车子为什么还是停在老地方,一动也不动?

  3、小结,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册复习四》。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做任何事都应该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4、有感情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目的:

  掌握“幕、喜、宽、紫、事、蒙”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大部分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2、写这类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析各字在格中所占比例,教师指导示范。

  三、学生认真描红、临写

  四、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上下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五、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参加小组评选,再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 应该帮助他们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说一说、演一演如何帮助残疾人,培养与人主动沟通和有礼貌地交谈的能力。

  目的:

  1、懂得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应该主动沟通、帮助。

  2、能联系生活,自拟·清境进行口语交际。

  一、板书课题

  问:课题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你平时见过哪些残疾人?

  二、看图表演

  1、看左边的图,想象说话。

  (1)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开始怎样见面,小姑娘怎么主动与盲阿姨沟通,在领盲阿姨过人行横道时,她们在说着什么话。同桌合作想象说话。

  (2)同桌或小组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

  2、看右图,想象说话。(方法同左图)

  三、搞一次助残活动

  1、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哪位残疾人,怎么帮助的?

  2、小记者采访同学们的平时助残事迹。

  3、记者发布新闻,口头报道典型助残事迹。

  四、创设情境表演

  1、表演助残活动

  2、虚拟情境表演,题材可由助残扩大到扶老携幼,帮助伤病人员等。

  第五课时

  测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小船 一( )动物 一( )大鲸

  一( )黑板 一( )毛笔 一( )粉笔

语文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知道影子变化与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一个卡通形象标志

   2、操作材料:几个手电筒、若干个胶水瓶、铅笔、橡皮、积木

   3、奖牌、奖杯

   4、课件

   5、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2、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教室,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坐下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都看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

   4、请幼儿猜谜语(看着像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一举一动都学我,我走哪里它跟着)

   (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实验过程中利用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给小组命名,并进行小组擂台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幼儿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变化的好奇心)

   二、探索发现 1、师引导幼儿小组操作材料进行实验,探索影子的变化

   2、幼儿小组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

   ①影子能变换方向

   ②影子有时长有时短

   ③影子会动

   (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三、解决问题 1、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1)影子会变换方向,为什么?

   ①师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叮当的'一天,并回答问题

   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光照的方向变了,影子的方向就会变

   (2)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为什么?

   ①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观看课件——大头儿子旅行记,进一步验证影子的这一变化

   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线斜方向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长长的,当光线在物体的上方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短短的

   (3)影子会动,为什么?

   ①请幼儿到屏幕前演示

   ②师放手影课件,幼儿欣赏

   ③幼儿到屏幕前表演手影,并随音乐跳舞,边跳边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

   ④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动影子就会动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幼儿验证自己实验的正确性,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影子的作用之一——皮影戏

   请幼儿观看课件——皮影戏

   (让幼儿欣赏皮影表演,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五、结束: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词语分类并积累。

  2.了解认识我国的名人,并向名人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

  3.积累诗句。

  4.开一个“好习惯交流会”,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重点:积累词语、诗,自己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难点:开交流会。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名人卡片。

  3.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主教案

  教学步骤

  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

  我们学过很多的词语,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请你说说有哪些标准,可分哪些类别。今天的“万花筒”将告诉我们一个分类的标准。

  二、万花筒

  1、“我会分”。

  (1)出示“我会分”词语卡片。

  学生读词语,读要求。

  (2)可按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如:聚精会神……

  还可分为贬义词,如:落荒而逃……

  (3)补充两类词语。

  2、“我知道”。

  (1)出示名人填卡片,明确要求。

  (2)学生填空,交流

  (3)选择其中一位,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三、百宝箱

  1.出示诗句卡片。

  2.学生读诗句。

  3.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感悟。

  4、学生背诵诗句。

  四、大舞台

  1.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分组交流、讲述。

  3.小组代表交流。

  4.。

  将学生的好习惯进行归纳,与同学们共享。

  五、课堂

  学生对本次语文活动从多方面进行、回顾,积累经验。

语文教案 篇9

  一 导入

  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桓景很难过。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

  学生乙:桓景特别伤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

  学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伤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学好武艺,杀死瘟魔。

  就是这种一定要斩妖除魔的信念支撑着桓景,他排除万难去拜师学艺。最后,他杀死瘟魔了吗?他是怎样铲除瘟魔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细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画出了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请你快速看看自己画出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

  2.集体交流。

  对于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对比朗读: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蹚过了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见到了费长房。

  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些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桓景走了很远的路,才见到费长房。

  学生乙:路特别远,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

  ③桓景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甲:可能会碰到野兽,有生命危险。

  学生乙:他的干粮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饿受冻。

  学生丙:山路很危险,有几次夜里赶路他差点儿摔下山崖。

  ④遇到这么多困难,他为什么仍不放弃?

  (为家里人报仇,要除掉瘟魔的决心支撑着他坚持下去。)

  ⑤是啊!每当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了很长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才见到费长房。)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⑦桓景见到费长房时,他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

  学生乙:他的身上可能还有伤。

  学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

  ⑧如果你就是费长房,你会说什么?

  (2)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①想象桓景每天都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甲:他每天特别早就起来练习武艺。

  学生乙:有时候他练武入了神,忘记了吃饭。所以课文中用了“勤学苦练”这个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恒景武艺学成之后,师傅费长房让他下山,斩妖除魔。默读第6、7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句看出桓景特别勇敢。

  ①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

  (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他们搏斗的`情景。

  体会“见势不妙”的意思。

  ②此时山上的乡亲们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甲:他们心里很紧张,因为瘟魔很厉害。

  学生乙:他们担心桓景会受伤。

  学生丙: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他们相信桓景一定能赢。

  (4)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看到瘟魔死了,老百姓什么反应?(欢呼雀跃)

  (5)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 复述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家人死于瘟疫 不怕困难拜师学艺 勤学苦练练成武艺 斩妖除魔为民除害。

  2.复述故事情节。

  (1)把故事讲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在全班讲一讲。

  四 总结

  很多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你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这些故事。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设计教案时,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侧重找出本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理解、体会、朗读。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教师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再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品读。

  不足之处: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却出现卡壳。

  1.读一读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再按笔画从多到少排排队。注意书写要工整。

  妻 拜 瓶 侵 袭

  拜 瓶 妻 侵 袭 袭 瓶 侵 拜 妻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不仅……还……

  (1)(如果)刘明的腿不受伤,他(就)能参加这场比赛了。

  (2)(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3)她(不仅)学习成绩特别好,(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4)(只要)坚持锻炼,你的身体(就)会康复。

  3.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讲给大家听。

  九九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收获的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用准备、已经造句。

  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出得的读音。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投影: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投影。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

  (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

  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

  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

  旅 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

  降 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后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组词:(降落、下降)

  乘 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注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

  2.练习用下列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准备、植物、旅行、降落。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

  重点指导旅、乘。

  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植物 田野 知识 离开 许许多多 已经 旅行 准备 降落伞 乘着风 四海为家

  2.指名读课文

  (二)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

  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

  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乘着风

  投影出示乘的三个义项:

  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画√)

  (3)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投影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8.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用准备、已经造句。

  (二)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准备、已经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

  植物 田野 知识 离开 许许多多 已经 旅行 准备 降落伞 四海为家

  (二)检查背诵课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

  (三)回答问题。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造句。

  (1)想词本身的意思。

  已经:表示过去。

  准备:事前的安排、筹划。

  (2)看词在文中哪句中出现,读一读。

  (3)造句。

  (五)巩固练习

  1.数一数再填空。

  旅 共( )笔,第八笔是( )。

  降 共( )笔,第七笔是( )。

  乘 共( )笔,第八笔是( )。

  2.组词。

  3.填空,再读一读。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 )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 )底下,豆荚炸开,孩子就( )离开妈妈。

  4.连线。

  【板书设计】

  【小资料】

  苍耳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四、五尺,叶子心脏形,叶尖边缘有锯齿,茎部有三条明显的叶脉。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雄花序状球形,雌花序椭圆形,果实在霜降前后成熟,外面硬壳上有硬刺,容易挂在动物皮毛和人的衣服上。可入药。

  豌豆 一种可以做菜或当粮食吃的豆子。豌豆的叶子像羽毛形状,开白色或淡紫红色的花,结豆荚,里面有圆形的豆子,嫩荚和种子可以吃。

  蒲公英 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蒲公英全株高约60厘米左右。叶较大,为羽状叶,莲座状平铺,边缘有许多锯齿。蒲公英的果实为瘦果。果实的上端伸出一个尖喙,喙的顶端有一撮像降落伞的放射状白毛,这样就能使果实随风远飞,带着种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便可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8-27

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