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全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培养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母、泪”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想做演员吗?今天我们就来扮演孟子和他的母亲,看谁表演得最成功。
2、介绍“剧本”。介绍孟子。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方法读准。
2、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同桌互粗生字词,看你跟同学学会读准了哪个生字词。
4、再自由读剧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正字音。
6、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剧本,边读边想: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感悟:
1、自由读剧本,边读边想:该怎样把这些台词说好?
2、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认真说一说他的台词。
3、师生合作,师读孟母的.话,生读孟子的话,让一同学读场景的话。
4、三个同学合作表演练习。
5、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读。
6、指名读。
四、全文: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表演剧本:
1、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三个同学表演。
三、识记生字:
1、复习认读生字词。
2、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互相交流。
3、用生字说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字形和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你发现了什么?你最能写好哪个字?你最没把握写好哪个?
3、练习写,检查,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和爸爸和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2、请教家人或读课外书了解孟子的更多故事。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在山的那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
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a.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四、点评
本教案简洁、明晰,在设计中紧紧抓住诗歌这种体裁特点,采用朗读教学法,在朗读中整体感悟诗歌内容,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意境,在朗读中享受到美的情感熏陶。这一步步,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合作完成的。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研究,合作学习,而老师只起引路、搭桥、鼓励作用。结合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反思的活动,也体现了新课程密切联系生活,启迪学生思维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成语故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痴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上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任务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生动具体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劝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得内容是否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浑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建议,重说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报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愤怒学习的人,这节棵课,让我们把这些任务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按照要求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评议
1、把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组内同学互相习作,写几句评语。3、
再次修改后在组内朗读欣赏,推选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3、翻阅类似的课文找出类似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课外的读物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4、开展读的竞赛,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练习造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
3、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学课时:
总共四教时。
第一课时教学:(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课文的感知
1、《黄河的主人》
①、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乘客和艄公的.。
②、说一说为什么把艄公称为黄河上的主人。
③、注意本课对黄河水的描写。
2、《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
①、读课文,说一说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的水那么多,为什么还会缺水呢?
②、注意本课的字音,要读准字音。
③、感知引号的用法。
3、《友谊的航程》
①、注意文中的过度句的作用。
②、注意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③、体会军舰的形象。
4、《清平乐村居》
①、边背边想着词的画面。
②、让学生熟练地解释文中的“相媚好”、“无赖”等词语。
5、《林冲棒打洪教头》
①、读课文分别说一说林冲和洪教头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②、能准确地复述打斗的场面。
二、体会拟人句的用法
1、说一说什么是拟人句,注意与比喻句的区别。(教师可举例说明这两者的主要区别。)
2、让学生分别造句。
3、总结,继续教给方法。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例题:
①、今天的天可真冷啊,。
②、早晨的雾可真大啊,。
2、感知做法
要注意切实写出具体的情况,一定要突出其中的大、冷等。
四、默写这两单元的词。
(略)
第三四课时教学:(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做题习惯与良好的方法。
3、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纠正。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感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成语填空
依()附()雄()英()首()()步
心()胆()谈笑()()专心()()
惊浪()()万马()()浊浪()()
●、针对学生的错误要找出原因,加强巩固,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无误掌握这一项。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宫殿
壮丽的焰火
华丽的山川
瑰丽的风景
认真地请教
刻苦地帮助
虚心地劳动
耐心地锻炼
●、这道题关键是做完以后要再认真地核对一下,试一下还能不能与其它进行连接,最后确定正确的一项。
三、拟人句(仿照后一个造一句)
1、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小鸟在枝头唱着歌。
2、巍巍群山盖满了白雪。巍巍群山披上的银装。
●、拟人句是直接把动物或一些东西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思想,不要写成比喻句等等。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天的雨下得很大。
2、市民广场的人可真多啊。
3、漓江的水绿得很。
4、这辆赛车的速度很快。
●、有同学会“言过不其实”,如有同学会说“把我的衣服都淋湿了”来形容雨大。
五、修改病句
1、小妹妹穿着一条精彩的花裙子。
2、夕阳的余辉照耀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那榕树像把大伞,覆盖了太阳。
4、他站在三十层高楼的平台上,眺望着地面。
●、这些句子都是用词不当,让学生仔细读,先找出用错的词,然后再进行修改,最后再认真地进行检查。
六、默写《清平乐村居》
●注意加强对一些难写的字的指导,让学生能熟练地加以记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教案11-18
语文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