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术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教学重点: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
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
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
(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2)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
(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
(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
(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
3.小组分工。
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
途径:
(1)已资料。
(2)课堂上上、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
(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
(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
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
学生交流自己图片,讨论、介绍古塔。
师生讨论交流:
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
(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
教师: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
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
(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
(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
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
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
(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
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
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
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
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
(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
: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
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
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2.塔有哪些用途?
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
(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
(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
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
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
(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
(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
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
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
(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多样。
1.展示作品。
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
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
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
: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本课的设置,旨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激发学生尊师爱校之情,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
能力目标: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发挥其想象力及对艺术的感受能力。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或纸工工具,各种相关材料,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时光流逝啊,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和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我想每个人的心里一定感慨万千。回想这6年是什么最让你留念呢?
(美丽校园风景。。。。。。)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母校做点什么呢?
二、欣赏学生作品
1、展示上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欣赏同学们创作的独特方法,欣赏各种艺术表达形式。
2、示范木瓢画制作步骤
选择材料
先上一层白底色。
待干后用铅笔轻轻绘制草图。
着色时依据造型设计不同的色彩并进行美化。
美术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在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比较喜欢自己独立完成美术作品,沉浸在自己的美术天地中,心理上对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还不能很好的参与、接受。教材分析:本课是以船为载体,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课文首先一提问方式引发学生主体的感知:你见过什么样的船呢?师生开始共同探索船的由来、发展、用处及类型。坐船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引入身临其境的记忆和感受。向同学介绍你感兴趣的船上有些什么。了解和交流他人的经历、见识和乐趣。启发性的文字语言很贴切地打开了探究性学习的局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消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形状的船,表达个性。
3、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难点在于: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4、装饰船:体现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画水中与天空的景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画船的方法,学会画船及构图。)
(三)欣赏交流。
1、欣赏学生的作品,有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学生交流,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构思,会用有特性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四)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小结。
给自己的船命名,讲讲船的功能,描述人与自然、人与船之间的故事。
(六)课后延伸与拓展。
1、结合史实和现实中的有关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进的船?将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2、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哥伦布、麦哲伦、郑和)
板书设计:1、船
步骤:1、画波浪线船
2、画船身
3、局部结构的表现
4、装饰船
5、添加背景
四、课后反思:
本课我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同时结合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了解各种船的功能与特点,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我自己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学会画船的方法。欣赏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学生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发散学生的思维。
存在问题:在欣赏穿的过程中我应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区别比较,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船的功能与特征。在示范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船的特征,打破学生对船存在的固有模式。在评价这一环节,因为时间有些紧张所以学生不能充分地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是第二册的第一课,旨在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达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作画。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回忆季节给自然界带来得变化,感受冬天的情趣。
*练习表现自然特征和最生动、热闹的活动,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将记忆中的形象组织成生动的画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绘画的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选择最有趣的活动,人物活动画的`生动。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未完成的作业、彩粉笔、油画棒或蜡笔、蓝色水、板刷、水,一张8开白色演示纸、一张8开、深色演示纸、剪刀和白纸、胶水。
学生:各种彩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猜谜语导入:“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
利用课件,欣赏雪花的图片,了解雪花的外形的特点:六角菱以及雪的形成原因,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1.说说冬天最有趣的活动。
(逛庙会看花灯、放烟花、打雪仗、堆雪人等)
冬天的景色是什麽样?
(树木光秃秃的,下雪)
欣赏雪景图片六张,感受雪景带给人的洁净之美。
2.看书的彩图感受冬天
冬天美丽的景色:冰、霜、雪挂、冰雕、冰糖葫芦。
冬天的户外活动:滑冰、逛庙会等。
●讨论及反思
利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雪的快乐。方法:用大白纸揉成球,使之成为雪球,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学习滑雪和打雪仗,使学生真切的感受雪带来的快乐。
1.提问:你对冬天的什么活动最感兴趣?
大家互相谈谈,交流感受。
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学生的动作,为下节课的创作作准备。
2.演示:请同学在黑板上画有关本次创作的人物动态骨式站、走、跑、投掷、蹲。
教师稍加修改,引发学生联想:这些人物姿态像在干什么?
站:欢呼、捂耳朵、观战看热闹;
走:逛庙会、灯会、在雪上走;
跑:滑冰、追打;
蹲:团雪球、拍雪人;投:扔雪球。(教师出示部分参考图片)
请同学在黑板上再将骨式人物画成具象动态人物。让学生随意画,启发全体同学的形象思维。教师对学生的演示给予肯定。
3.构图。(见附图)
教师演示: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骨式动态人物,姿态多样,有前后关系,使画面充实,主题突出。
(2)画具体形象,用铅笔在人物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的基本形。先画前边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处理好前后遮挡关系。
(3)勾线,用单色彩笔,将人物描画得更细致、生动。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较好的画面。
●尝试与练习
1、学生作画,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作业纸。
2、结束工作:让学生擦掉铅笔画的骨式线,整理画面,写姓名;教师收作业,嘱咐下节课带齐彩笔。
第2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练习平涂染色技能,用颜色表现景物。
教学难点:色彩多样,画面有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欣赏:看书上的学生作业,美丽多变的雪花,小朋友穿着鲜艳、色彩多样、厚实的衣服在看灯、打雪仗......用蓝白对比效果,夸张地表现了雪花。
2.教师演示:
(1)用多样的彩色粉笔给临摹的人物形象平涂上色。
(2)表现雪花。
①用天蓝色、灰色或白色蜡笔、油画棒在白色演示纸上画大雪花。板刷蘸蓝水色平涂,产生蜡水游移效果,显示出白雪花。
②用白色纸折叠成六等分,复习第一册工艺《纸雪花》技法,剪出白雪花,用胶水粘贴在深色纸上,或用白色油画棒在深色纸上画白雪花、白雪点。一一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背景。
(3)画其它背景一一光秃秃的树、房屋等。
●尝试与练习
1.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色尽情地给人物染色。教师巡视鼓励学生踏实、动脑筋灵活地选色配色,不要机械死板。使用深色作业纸的同学,油画棒色彩用力染匀,方可鲜艳。用白色作业纸作画,可用彩笔直接填画光秃秃的树干、房屋、天空、大地等背景。或者用浅色蜡笔、画雪、冰,到老师那里平涂水色。用深色作业纸作画,最好用浅色蜡笔、棒直接添画冰、雪纹样和其它背景。填画和粘贴时,注意人物与背景的前后关系。
2、结束工作:请学生整理画面,整理用具;教师收作业,嘱咐下节课应带的工具和材料。
教后记:
自然与人密切相关,许多自然现象通过感受、观察、描绘显得非常生动有趣。本课是以回忆雪作画,,课前应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某些知识点,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学生们通过欣赏回忆,可以拓展思维,从多层面、多角度表现他们心中的雪景。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教学重点:欣赏用各种表现形式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教学难点: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突破:通过教师演示和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和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肖像作品:
(中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
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分析作品所采用的工具和材料特点。
2、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分析。
这幅作品采用了哪种表现形式?
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你能模仿一下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三、学生讨论:
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艺术实践:
把课本上《藏族女孩》这幅作品试着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
学生艺术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欣赏作品,思考自己的收获。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欣赏更多的人物肖像,并体会人物的外表和神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对边折成双正方的方法。
2、学习看2―3步折叠图。
3、养成做事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折叠图、猪头的范例。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猪头。观察猪的长嘴巴和大耳朵,引起幼儿叠猪头的兴趣。
2、出示折叠图带领幼儿学看图纸折叠。
3、教幼儿捏住猪耳朵拉开猪头,小猪就张开嘴巴笑了。
4、用折好的猪头配合说儿歌:小猪小猪哼哼叫,胖胖的`身体鼻子翘。使儿童愉悦,或表演动作。
活动建议:
配合折猪头活动,听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小班幼儿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于是我就让孩子先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发现折纸的奥秘,掌握一定的技能,然后再加于辅导、加深。
美术教案 篇7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电话,现在已经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通讯工具了,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电话,可以让学生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以及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2.能否突破电话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彩泥、纸盒、剪刀、胶水、牙签、彩纸、彩笔等材料。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教师范作,各种电话的彩色招贴画。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月22日——9月24日
活动一:
教师带来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历史遗迹电话的一些知识,欣赏一些电话的造型。
引导学生讨论:你在超市、商店、别人家里,还见过什么样子的电话?我们将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欣赏达利《虾形电话》《唇型沙发》及同龄人运用彩泥制作的电话作品。
以“玉米形电话机”为例,师生共同探讨可以运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来表现。
讨论完后,教师迅速的现场示范一个。
活动三: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见的东西,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运用彩泥之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机,体验造型的快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超市特卖会”,作业展示,引导学生以介绍产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构思与制作。
教师发给每一组几张“代币券”,组里派代表购买大家感到最满意的电话,最后评出“最受欢迎的商品”。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一节课带纸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9月24日-9月26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用纸盒制作的双屏翻盖手机装作与学生通电话步入教室,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将这个手机传给各组看看,请孩子们说说老师是怎样将盒子改造成手机的。
活动二:
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各种电话、手机的彩色广告发到各组,请同学每研究一下,并将大家带来的材料堆到一起,看看最适合做哪一种电话。
教师以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天线宝宝”形电话为例进行示范。请学生从自己组的材料中找出一个最适合做这个电话的.盒子交给老师。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将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状。
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盒子进行剪、切、贴等改造。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贴、画等造型。
启发学生考虑可以怎样来制作凸起的按键。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通过动脑与合作,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纸、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传情”表演,每组推选两位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电话表演打电话,在表演过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乐,体现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查号台等。
札记:
学生们对于手机的熟悉和乐于表现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电话的热情。他们熟悉新上市的每一种收集的样式、功能特点,对手机上的每一个按键、插口都了如指掌。这让我既兴奋又担忧:他们能很快的用彩泥或纸盒将手机表现出来,但让他们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却很难。于是我让孩子们想向未来世界的通讯发展,想向未来的材料,一点点的启发,鼓励,这才使得他们放弃了对实物的“克隆”而转向了想象制作。看来孩子们对表现对象太熟悉了也不好。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做水果串,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
2、通过做水果串,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果。
3、体验自己动手
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橘子、梨子等水果若干,竹签、菜板、塑料小刀,小抹布,串好的苹果串,放水果的篮子。活动前把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苹果》
2、看一看——老师准备了什么水果?请小朋友看看说说。
3、做苹果串。
教师出示苹果串,启发幼儿讨论做法(把苹果切成小块串起来)。串苹果的'竹签很尖,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样才能不扎到手?
4、幼儿第一次动手做水果串。教师提出操作要求,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与卫生。
5、品尝苹果串。
6、第二次操作。教师:“苹果串真好吃,你还想吃到什么样的水果串?让幼儿讲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水果。如果我们想一下子吃到不同种类的水果,这样的水果串怎么做呢?(启发幼儿讨论回答,把多种水果切成小块串在一起品尝。)
7、幼儿做水果串。
8、给水果串起名字。并且品尝水果串。
9、与他人分享水果串,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活动延伸:
回家把做水果串的本领教给爸爸妈妈。
美术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知陶瓷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它不但是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通过动手手尝试实践,掌握泥板成型法、盘泥条法和手涅法三种器皿成型法,进行构思与创作,发展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本课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触摸中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
②在浓度中探索"器皿成型法";
③在创作中感受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
②能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表现。
教学重点:
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型”法。
教学难点:
1、泥条盘高的技法;
2、创意构思与创作。
兴趣点:
1、锷鱼器皿;
2、鬼脸器皿;
3、小组合作创作一组器皿。
观察点:
1、器皿的造型、色彩、花纹特征;
2、具象与抽象器皿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具准备:
各种器皿,橡皮泥器皿,橡皮泥,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器皿,导入新课。
看看生活中的'器皿,归纳出器皿的含义: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想一想陶瓷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橡皮泥餐具》中哪些是“器皿”?
比一比,古汉代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陶器皿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 学习三种器皿成型法,突出重点。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三种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能看懂吗?(欣赏课件演示步骤)
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什么泥器皿?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器皿。
三、 课堂延伸,突破难点。
看一看:现代陶艺与鳄鱼器皿、鬼脸器皿有什么异同?(相同:盛东西,不同:具象与抽象造型)
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器皿”进行添加,变成具象器皿?(动物、植物等)如何抒“器皿”进行“点、线、面”装饰,表现美的造型?
教师演示“镶色法”“与混色法”。
四、展示评价。
进行一个器皿展览,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请说说你是运用什么器皿成型法和艺术手法表现器皿?美在哪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精选)美术教案07-22
美术教案[精选]07-21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精选]美术教案07-27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8-07
美术教案【经典】08-06
美术教案(精选)08-09
【精选】美术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