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

时间:2023-12-16 07:06:05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⑵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⑴揣摩欣赏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⑵掌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

  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3、德育目标: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课堂讨论·评述·借鉴:如在讨论、评述课文精彩片断的基础上,借鉴语言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在充分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词句,体味文章朴实隽永的语言美。理清盼春──绘春──颂春的行文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背景音乐。)

  同学们,正如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到来的企盼、欢悦,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咏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表达喜爱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诗情画意中去探访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图的。(板书文题)

  二、根据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

  投影: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郁达夫)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发他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林非)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此时创作风格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三、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投影显示:

  ⑴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

  ⑵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舒活:舒展,活动。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是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表达盼春天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应用轻松明快的语调朗读;表达作者对春天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汇到课文的情景氛围中。

  针对朗读的情形,作简短的点评。

  3、放多媒体课件的配套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循声朗读,进入情景,欣赏如诗如画的春景。

  ⑴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语言的形式特点,选请小组代表陈述,教师可作如下归结:

  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⑵请同学们浏览文章,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拟人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仿例造句。

  学生可能提出的例句有: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教师可设置情景让学生充分想像: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吗?(教师归结:“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教师提示: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朗读,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②“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仿照这个句式造一个句子。

  比如:

  蝴蝶满天飞:五彩的,绚丽的,缤纷的,聚集在空中,像姑娘,像花朵,还羞答答的。

  “野花散在草丛里”的“散”,是否可以改成“开”呢?说出你的理由。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解释为“炫耀”,含贬义。在本句中还可以这样理解吗?为什么?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句中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如果将“不错的”句改为平实说法“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表达效果你认为会有什么区别?

  四、感知课文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提问:由阅读提示得知,是篇绘写江南春景的散文,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

  学生回答。

  明确:课文的2~7语段。其中第2段是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是以下5个语段具体描绘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可称之为“春之五图”。(板书加粗词)

  2、提问:请同学们轻声诵读第1段,体会其中两个“着”、两个“了”动态助词在语气上的柔和亲切的感觉,思考它和文章主体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

  明确:叠用“盼望着”是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教师适机补充拟人手法的常识: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写盼春,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基调,创设诗一样的氛围,是绘春的依托。(板书加粗词)

  3、朗读8~10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时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

  明确:三个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强调春天的“新”“美”“力”(适机补充比喻的有关常识)。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颂春,着墨于意。(板书加粗词)

  小结:文章以盼春落笔,中间以绘春续笔,结尾以颂春收笔,这是的思路。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

  (3)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培养学生语感。

  (2)师生通过合作、研讨、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赏妙词、佳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文章的美。

  (2)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培养学生语感。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

  3、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学生总结、掌握阅读、欣赏写景文章的一些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朗读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3课时(因为这是学生升入初中学的第一篇写景文章,应讲得慢一些,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总结一些规律性的可操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江畔独步寻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自然、质朴。)

  1、问:《春》多方面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地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扶形象生动的长卷风景画。听读课文后,试给每幅风景画加个小标题。(景+动词+春)

  大地回春春草报春春花闹春

  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2、问:同学们,朱自清先生写《春》,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不是,本文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试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盼春(因爱而盼)

  绘春(因爱而绘)

  颂春(因爱而颂)

  3、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根据咱们对内容和情感的概括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盼春(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绘春万物复苏春草报春春花闹春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第三部分颂春新、美、力

  4、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精品,几次朗读之后,你感受到了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完成“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2、按“研讨与练习”的要求反复朗读、品味课文。

  第一课时

  一、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江畔独步寻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自然、质朴。)

  1、问:《春》多方面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地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扶形象生动的长卷风景画。听读课文后,试给每幅风景画加个小标题。(景+动词+春)

  大地回春春草报春春花闹春

  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2、问:同学们,朱自清先生写《春》,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不是,本文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试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盼春(因爱而盼)

  绘春(因爱而绘)

  颂春(因爱而颂)

  3、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根据咱们对内容和情感的概括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盼春(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7)绘春万物复苏春草报春春花闹春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第三部分(8-10)颂春新、美、力

  4、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精品,几次朗读之后,你感受到了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完成“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2、按“研讨与练习”的要求反复朗读、品味课文。

  第一课时

  一、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江畔独步寻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自然、质朴。)

  1、问:《春》多方面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地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扶形象生动的长卷风景画。听读课文后,试给每幅风景画加个小标题。(景+动词+春)

  大地回春春草报春春花闹春

  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2、问:同学们,朱自清先生写《春》,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不是,本文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试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盼春(因爱而盼)

  绘春(因爱而绘)

  颂春(因爱而颂)

  3、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根据咱们对内容和情感的概括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盼春(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7)绘春万物复苏春草报春春花闹春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第三部分(8-10)颂春新、美、力

  4、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精品,几次朗读之后,你感受到了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完成“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2、按“研讨与练习”的要求反复朗读、品味课文。

  第一课时

  一、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江畔独步寻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自然、质朴。)

  1、问:《春》多方面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地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扶形象生动的长卷风景画。听读课文后,试给每幅风景画加个小标题。(景+动词+春)

  大地回春春草报春春花闹春

  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2、问:同学们,朱自清先生写《春》,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不是,本文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试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盼春(因爱而盼)

  绘春(因爱而绘)

  颂春(因爱而颂)

  3、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根据咱们对内容和情感的概括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盼春(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7)绘春万物复苏春草报春春花闹春春风酿春春雨润春万家迎春

  第三部分(8-10)颂春新、美、力

  4、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精品,几次朗读之后,你感受到了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完成“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2、按“研讨与练习”的要求反复朗读、品味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多角度品味了朱自清这支生花妙笔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他是怎样让自己的语言灵动起来的呢?

  三、学生合作、研讨、探究

  1、辩论性朗读,使学生在辩论中达到理性的思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下面就让我们总结一下,作者怎么用他的生花妙笔把春天写得如此优美动人、吸引读者的。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叠词的妙用

  联想想象创造意境

  层次清晰的景物描写

  动词、形容词的准确运用

  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加以描写

  2.小结:

  可见,一篇好的写景文章,它的成功源于多种写景方法的综合运用,而这一切成功的描写都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而这细致的观察又源于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才产生了物外之趣并把如此热烈美好的情感传递给了我们,可见作者完全是以情生文,我们经过反复研读才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景外之意。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呀。四、感悟性朗读,声情并茂,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和美感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声情并茂地来朗读这篇文章,进一步体味朱自清散文的魅力吧!然后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美感。

  春,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春,丰富多彩的形象美。

  春,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春,节奏舒缓的音乐美。

  春,朴实隽永的含蓄美。

  春,构思新巧的结构美。

  春,灵动清新的语言美。

  春,催人奋进的情感美。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3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在句中理解包括注解的意思,能在课外迁移运用。记住散文文体特点,会辨认。背诵全文。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分析和欣赏:能借助想象,读懂春天图画,品味春天之美,美在哪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理清课文脉络。顺利发表自己的欣赏结果。

  3、情感和价值观: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效法自然,正确处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字词、修辞、文体和课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展开想象,感受春天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欣赏评价春天之美,顺畅表达阅读的体会。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布置预习:查字典正音,搜集春诗,诵读课文两遍,理清课文思路。

  2、导入:交流春诗,口头说说春天印象,说说《春》这一课写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用线段在句中画出课后的生字词,画出运用比喻的句子。等学生读完,教师纠错读音,朗读过程不打扰。

  4、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课文写了三个部分,即盼春——绘春——赞春

  5、反复诵读课文多遍,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要求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中具体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6、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和课下注释各两遍,边抄边记。

  (2)抄写运用比喻的句子各一遍,边抄边理解作用。

  (3)背诵课文1—4段。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明确要求。不符要求的,老师课后找他们谈话。

  二、教读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

  (一)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一:本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了那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二:说说自己朗读和默读后的体会,有什么韵味?是什么感觉?请举例说明。

  3、课文的思路:暗示春天的脚步近了,——描绘五幅春景图,——三个比喻点明春天的特点。

  (二)深入解读课文:

  1、课文的开头:作者怎样盼春?运用反复和拟人,写出迫切渴望春天的心情。(解答完成练习四的第一题)

  2、课文的主体:作者如何写小草、野花和春雨的?运用什么词语、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完成课后练习)

  3、理解文末赞春的句子(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三),鼓励学生实现有创意的`说出赞春的句子。

  4、难点突破:课文的所有比喻句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具体语句分别谈一谈。文中的比喻句有这些……

  5、小测1—4段默写。

  (三)课堂背诵6—结束的语段,下节课默写。

  三、课外作业:

  1、老师发给学生春天的诗和散文,要求学生记诵,做摘抄。

  2、完成本课的校本作业。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都写过很多诗文来吟咏、歌颂春天。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春的诗词?(同学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填空)

  PPT展示: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上这些诗句,都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学春的,容量有限,今天我们要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就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总之体现春天的景物的作者都真切地描绘了出来。那么春天在朱自清笔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朱自清。大家对他有什么了解吗?

  二、作者简介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要先了解这篇课文的作者。我们就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朱自清。(学生回答,PPT展示作者简介)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诗人,更是一位有骨气的民主战士。1948年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他至死也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临终前还不忘嘱托家人千万不能买美国的救济粮。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过他的骨气说:“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不仅体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散文朴素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他的比较出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三、听春

  1、现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段序,注意生字词以及朗读的节奏。注意以下这些生字词(PPT展示),等一下老师要请同学到黑板上给红色加深的生字词注音。

  朗润(lǎng)鸟巢(cháo)钻(zuān)出婉(wǎn)转嫩(nèn)绿稀疏(shū)眨(zhǎ)眼抖擞(sǒu)

  酝(yùn)酿(niàng)披蓑(suō)戴笠(lì)

  2、解释词语部分同样让学生起来回答,课本注释有的让生适当地标记。(明确答案之后让生齐读)

  四、读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读得太快,注意停顿。大家在朗读的时候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画出来。再次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朗读完进行简单的评价)

  五、析春

  现在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思考以下3个问题:

  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花、草、风、雨、人)

  2.分别给每一个画面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师举例:第3段“春草图”,学生能回答出其他四个答案,“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1)盼春

  (2--7)绘春草春草图

  花春花图

  风春风图

  雨春雨图

  人迎春图

  (8-10)颂春

  小结: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而其中的绘春部分分别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美丽的图画。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每一幅图画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作业:

  1.预习课本66页“研讨与练习”1、2、3题,以及比喻手法

  2.“读一读、写一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词语解释抄一遍

  3.找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图画中精彩的语句,说说你认为这些词句精彩的理由。

  第二课时赏春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初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现在我们就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简介以及文章的基本结构)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跟春作亲密的接触,来深入感受那美丽的春景,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二、品味赏析

  盼春(第一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盼望着”“盼望着”(与一个“对比”)明确:叠用,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渴望

  2、为什么用“近”字,而不用春天快到了?明确:把春天拟人化

  3、第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明确:总领全篇,开启下文总概轮廓(第二自然段)

  1、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在描绘春天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写春天的一草一木?(把第二自然直接去掉行不行?)明确:对春天的整体描绘

  2、那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整体的?

  “一切……张开了眼”拟人

  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春草图

  1、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描写春天的小草?从文中找出关键字。

  明确:

  质感:“嫩嫩的”

  颜色:“绿绿的”

  生命力:“钻”

  分布:“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分析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显示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描绘春草,为什么要穿插人的画面?

  明确:表面写草,实际写草(侧面描写)

  重点:如何分析句子?(修辞内容情感)

  春花图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各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

  (1)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2)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3)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4)衬托,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5)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注意:由花到果实,是联想。

  2、分析句子

  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全是短句,读起来节奏轻快,带有欣喜之情。“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花的动态。“眨呀眨的”没有直接写风,但却能够让人明显感到一股习习的春风,把春花的描写引到了下一段春风的描写。

  春风图

  春花和春草,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写,我们也容易读。春风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会如何写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写呢?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触觉、嗅觉、听觉;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的有声有味,让人感受到春风的神韵,美妙动人。

  春雨图

  1、讲完了春草、春花、春风,那么春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大家从文中找出描写春雨特点的句子。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细密、轻盈)

  2、作者不仅写了雨的形态,也写出了雨中的景色,有哪些?

  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春教案02-23

七年级语文《春》教案11-0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08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案12-0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14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的教案11-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06-13

七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02-24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