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16 11:02:5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在装装、玩玩、听听中,初步感知声音的轻响和所装豆豆多少的关系,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初步感知声音的轻响和所装豆豆多少的关系,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模式】感知体验式

  【运用策略】感官体验策略,层次设疑策略。

  【设计思路】

  班级科学区中“好听的声音”游戏是幼儿关注的热点,到底是什么让瓶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为什么有的声音响有的声音轻呢?小班幼儿对这个小小的瓶子里发出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因此,在低阶构活动后,有必要开展此次高结构活动,以“怎样让瓶子发出声音”、“在瓶子中装物体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发现物体装得多,声音响,装得少,声音轻”、“瓶子里的物体越装越多,装满以后,声音会越来越响吗?”这几个层层推入的探究点,使幼儿在装装、玩玩、听听中,初步感知声音的轻响和所装物体多少的关系,体验探索的乐趣。

  本次活动采用“感知体验式”这一模式,并结合小班教研组研究重点,在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上做了以下几点:(1)采用情境激趣的策略,让幼儿在和瓶宝宝做游戏的情境中进行体验。(2)操作体验策略:渐进式地预设四个探究推入点,通过设疑、操作、验证等方法,让幼儿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操作摆弄、感知体验。(3)“音乐辅助”策略:活动尾声采用 “音乐伴奏”的形式,为响响声音的大雨和轻轻声音的小雨进行伴奏器材的重装,即验证前期经验,又增加幼儿运用自制乐器与音乐互动的机会,在探索兴趣上有了进一步升华。

  【材料与环境创设】

  1、每人一只口香糖瓶子

  2、音乐

  【活动流程】情境激趣——探索发现——感知体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认识材料:

  导入:这是什么?和瓶子宝宝打个招呼。

  小结:瓶宝宝也想学唱歌,我们一起来帮忙?

  二、探索发现

  1、说说让瓶子发出声音的好方法。

  (1)重点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让瓶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吗?

  (2)小结:原来拍一拍、敲一敲。。。都能让瓶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

  2、感知声音的.“轻”和“响”

  (1)听一听

  提问:听一听,猜一猜,我用的是哪种好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小结:小黄豆,装进去,摇一摇,真好听!原来瓶子里装上东西,也能让瓶子来唱歌!

  (2)做一做

  要求:每人一个瓶子,装上黄豆,让你的瓶子能唱歌。

  (3)发现问题:

  听听你们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都装了黄豆,但有的瓶子发出的声音轻,有的声音响?

  (4)打开瓶盖验证。

  (5)小结:小黄豆,装得多,歌声真响亮。

  小黄豆,装得少,歌声轻悠悠。

  原来,同样是装黄豆宝宝,装得多多的,声音响响的,装得少少的,声音轻轻的。

  3、探索装满以后声音的变化。

  (1)设疑:这里有一只瓶宝宝,它想唱歌声音响响的,该怎么装呢?

  是不是装得越多声音越响呢?

  (2)幼儿尝试

  (3)小结:小黄豆,装装满,声音不见了。原来黄豆越装越多,装满以后,瓶子就不能唱歌了!

  三、感知体验

  1、选择角色,幼儿重新装黄豆。(音乐:大雨小雨)

  2、用瓶子为大雨小雨伴奏。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动动、玩玩、吃吃中感知糖果的种类,简单形状和软硬特点。

  2、能快乐地、较清楚的进行语言表达,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喜欢的糖果。

  目的:激发孩子对糖果的兴趣。

  你们吃过糖果吗?你吃过什么糖?

  二、分一分、摸一摸

  目的:知道糖果有方方的、圆圆的,有软软的和硬硬的。

  1、糖果屋里有那么多糖果宝宝,可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

  2、帮糖果宝宝找家。

  重点:引导幼儿能快乐的告诉糖果宝宝,它的家在哪里?如:方方的糖果宝宝,我送你到方方的`家里。

  3、 摸一摸、说一说,感知软软的糖和硬硬的糖。

  重点:引导幼儿运用手摸糖果,感知糖果的软硬特点。

  三、游戏:找糖果

  目的:在游戏情景游戏中感知方糖、圆糖、软糖的各自特点。

  1、请幼儿听清楚指令,请你摸一颗圆圆的糖。

  难点:引导幼儿能听清指令,根据要求寻找相应的糖果。

  3、吃糖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将物体按颜色进行匹配。

  2、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圆筒发出声音。

  3、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旺仔牛奶筒

  2、制作好的“会唱歌的旺仔宝宝”范例一个(在牛奶筒内放入一些物品,使之发出声音)

  3、布置“旺仔宝宝的家”:铺地垫,上面放人手一个旺仔牛奶筒(红、黄、绿三色);大型积木(红、黄、绿)三块放地垫后

  4、材料人手一盒:豆类(红豆、黄豆、绿豆)或雪花片积塑(红色、黄色、绿色)分类放于红、黄、绿三块大型积木上;剪好的即时贴圆片(红、黄、绿色)

  活动过程:

  一、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

  1、以“旺仔宝宝”的口吻激趣

  ①师出示范例,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向旺仔宝宝打招呼。

  ②以旺仔宝宝的口吻说“今天我又来跟你们做游戏了,我的本领可大啦!听,我还会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摇一摇,唱一唱,摇一下,唱一下,摇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领大不大?”“你们喜欢我吗?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跟我玩,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好伙伴。”(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到“圆筒宝宝的家”里)

  2、感知1和许多、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①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这儿有许多旺仔宝宝,看,都有些什么颜色呀?”幼儿介绍(红、黄、绿)

  ②巩固1和许多。

  让每个幼儿拿1个旺仔宝宝,轻轻地和旺仔宝宝说说话。

  提问:“你拿了几个旺仔宝宝?”“你拿了1个什么样的旺仔宝宝?”

  3、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练习颜色匹配

  ①设疑:“你们的旺仔宝宝会唱歌吗?”

  “为什么我的旺仔宝宝会唱歌,而你们的不会唱歌呢?”

  “怎样让你们的旺仔宝宝也唱起歌来呢?”

  ②提出要求:红宝宝说“我要找红朋友”,绿宝宝说“我要找绿朋友”,黄宝宝说“我要找黄朋友”。

  ③介绍材料:“这些红朋友、黄朋友、绿朋友都在哪儿呀?”分别介绍豆类、雪花积塑。

  ④放“找朋友”音乐,幼儿边边看边找相同颜色的`物体匹配、捡放豆豆或花片,要求边放边数。

  5、帮旺仔宝宝戴帽子――找相同颜色的圆片匹配、粘贴(封口)

  ①设疑“调皮的豆豆逃了出来,怎么办呢?”

  ②用好方法把圆筒封口

  二、尝试用多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

  1、幼儿跟教师一起边读儿歌边摇旺仔宝宝

  2、设疑“旺仔宝宝除了摇一摇会唱歌,还会怎样唱歌呢?”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教师观察

  4、边评价边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拍、搓、转、滚、敲身体各部位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

小班教案 篇4

  认识圆形,是小班幼儿认识的第一个几何图形,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来感知圆形,通过触摸、回忆、用身体组成、找一找、添花等环节,用不同的'方法来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了圆形,并且在教师提问“为什么用圆形来当车轮?”时,部分幼儿说出了“圆形可以滚起来”,说明幼儿对圆形滚动的特性有了初步认识,整节活动中,大多数幼儿很兴致很高,效果较好,个别幼儿在最后找圆形涂色时,将环形图了色,应该是对圆形和环形还区分不清楚,因此,教师在准备圆形的教具时,应该考虑排除球体、环形等情况。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剪好的小脚印若干。

  2、小脚印表情图一幅。

  3、在睡眠室地上贴多对摆放正确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讨论:为什么在户外时“军军”小朋友摔倒了?

  幼:“他乱跑”“她没听老师的话”,“老师。我发现他的鞋穿反了”。

  二、讨论穿反鞋会给小朋友带来哪些危险:“会踩鞋子、会摔倒、会把鞋穿坏”……

  三、让幼儿了解每人的两只脚是一对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好朋友就要友好高高兴兴的`。如果把鞋穿错好朋友就会闹别拗,会生气。

  观察表情图:“生气的样子就是把鞋穿错了,高兴的表情就是穿对了。”

  四、游戏:小脚丫找朋友。

  幼儿在若干个小脚丫中找出正确的一对,找出后可以与睡眠室地上的脚印对照,检查自己找得对不对。

  五、幼儿相互间说一说自己的脚丫找到的朋友。

  【教学分析】

  小班幼儿正确分清左右穿鞋上是有困难的,只有具体形象性他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睡眠室贴的一对对脚印幼儿每天起床后穿好鞋都去与地上的脚印比一比看看是否穿对,这样幼儿会很快掌握正确穿鞋。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滑梯真好吃》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根再平常不过的香蕉,在小昆虫去散步时被发现了,在它们的眼里,居然成了一座有趣的滑梯!故事围绕着小昆虫们猜测着,这一天天变化着的滑梯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话题,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及细腻的'变化,逐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童话故事带来无限想象的乐趣。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①《滑梯真好吃》PPT。②香蕉实物若干③湿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好吃的水果,它是小猴子最爱吃的食物,猜猜是什么?我们来摸一摸?说一说香蕉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什么感觉?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P1—P4,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一)观察P1。图片上面都有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可是小昆虫们不知道这是香蕉,猜猜看它们把香蕉当成了什么?

  (二)观察P2。他们在玩什么游戏,怎么玩的?

  (三)观察P3。

  提问:小昆虫们把这绿色的东西当成什么啦?你们是怎样玩滑梯的呢?

  (四)观察P4。滑梯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最先发现的呢?懂得美好的事物要与大家分享。

  提问:当小昆虫们发现"滑梯"原来是好吃的香蕉时,它们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把什么东西分享给谁呢?

  三、活动自然结束

  分享香蕉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乐意观察、记忆图片并寻找规律。

  活动准备:

  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

  (一) 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 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二) 玩游戏

  1、 水果类

  2、 动物类

  3、 图形类

  (三) 体验颜色规律

  1、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刚才是我翻一张,你记住一张,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种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

  (幼儿记忆一会,然后遮住这16张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知道幼儿可以站起来回答。)

  2、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教师小结。

  (四) 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

  . 乐于参与讨论。

  . 知道自己的名字。

  活动准备

  . 老师手偶。

  . 亲子故事《我的名字》(《长大真好》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5页)。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 .出示“大家庭”老师手偶,说:“嗨,小朋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轮流回答。

  2.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述亲子故事《我的名字》: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但我好像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爸爸、妈 妈会叫我“欣欣”。爷爷、奶奶叫我“宝宝”。在街上遇到的叔叔和阿姨会叫我“小朋友”。在幼儿园,老师叫我“王家欣”,有时也叫我“小朋友”。不过,全班小朋友都是“小朋友”啊。那次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问:“小朋友,小白兔躲在哪里?”结果全班小朋友都举手回答。所以,我还是喜欢老师叫我“王家欣”。

  3. 与幼儿讨论:

  爷爷奶奶怎么叫她?(宝宝。)谁会叫你“宝宝”?(自由回答。)

  叔叔和阿姨怎样叫她?(小朋友。)

  老师怎么叫她?(王家欣/小朋友。)

  4.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5页,找出有小朋友名字的'物品。(小书包。)

  5. 请幼儿细心聆听老师说出的名字,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便要站起来转一圈,或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有礼貌地向大家打招呼。

  6. 请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老师可请幼儿设计其他动作代替转圈,或可改由幼儿说出小朋友的名字,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能专心聆听故事。

  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能作出反应。

  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可以表演王家欣的姓名故事,也可以将小朋友的多种姓名编成《姓名故事》在表演区中表演。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在教室一个挂上各种动物的图片,根据本班幼儿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爱表现、喜欢小动物的性格和特点,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舞台,让幼儿展示自己,学念学编学唱儿歌,学表演,感受韵律。并能通过这次活动对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懂得爱护小动物,知道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读和编唱儿歌,找出“呱呱呱”“嗡嗡嗡”“喵喵喵”叫的小动物。提高幼儿思维的兼容性、连动性。

  2、在学唱小动物们所唱的歌曲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唱不同的歌曲并懂得爱物小动物。

  3、通过表演来张扬孩子的个性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仿编、唱儿歌来发展幼儿的思维,并锻炼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发言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通过表演来张扬孩子的个性和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对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2、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

  3、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引导幼儿观察电脑画面,了解画面内容。

  1)用谈话的方式激趣提问

  出示动画:小青蛙 小蜜蜂 小猫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物是谁吗?它们是怎么唱的?能不能学一个给我听听?激发幼儿动动物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一:讲故事

  教师讲故事《动物园里的演唱会》。老师按故事情节操作图片,幼儿视听结合。。

  1)让幼儿知道谁来参加演唱会?并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一句话描述动物的特点。

  3)听清小鸡、鸭子、小狗、是怎么唱的?唱了什么歌?要注意动作和表情相适宜,

  4)教师引导幼儿倾听动物的`歌曲。

  5)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动物的歌曲,并教幼儿注意表情和动作

  2、活动二;幼儿仿唱儿歌。

  1)教师讲解仿唱方法,说说谁还会唱歌。是怎样唱?教师提示,如:蜜蜂唱歌“嗡嗡嗡”

  2)教师出示几张动物图片,有小鸟、小羊、、蜜蜂等。启发幼儿仿唱。为唱好的幼儿鼓掌,

  3、活动三:表演

  1)教师示范各种动物的表演。

  2)幼儿分组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进行唱歌表演比赛,老师作评判员,鼓励幼儿进行模仿表演。

  4、活动结束

  1)让幼儿把歌曲带回家,亲人表演。

  2)教育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知道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是根据本班的幼儿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爱表现自己、喜欢小动物的性格和特点。爱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爱听故事,所以我在活动伊始就特意安排了一个小故事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通过图片吸引幼儿,让幼儿从中了解常见的几种动物的特征;另外在教幼儿念小动物唱的歌时,我根据歌词创编了一个节奏,让动物的歌曲变得富有韵律、朗朗上口。幼儿念了几次后我再启发他们对这节奏创编动作和表情。结果孩子们唱得有声有色,也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而三、四岁的幼儿模仿能力很强,爱表现也很爱表演,所以在活动中我都是以幼儿为主,让孩子有个表现自己的舞台,张扬了孩子的个性,让幼儿在学中乐,乐中学。

  但是我发现在活动过程中,我个别平时不怎么爱表现的幼儿很安静的在聆听别人在唱歌,在表演,我应该在活动中多关注他们,让他们也有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如果我重新上课,我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与孩子们一起表演,特别是多鼓励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我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把我的活动课都成为孩子们的舞台,让他们的在活动中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教案07-24

(经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经典]07-29

[经典]小班教案07-31

【经典】小班教案08-02

(精选)小班教案08-04

小班教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