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2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2.16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16和24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铺砖问题:求公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能够将相邻区域的小圆片的个数相加。
2.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3.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
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磁性黑板、三角盘、翻转片、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2.出示一个三角板,将小圆片放到各个区域中去,教师不做解释的摆放第一张结果数卡。
3.用磁性小圆片和数卡将书上题2摆在三角板上,然后学生得到计算三角的草图,并摆出题2,求出结果数并填入。
二、提高过程。
1.题3:只给出一个结果数,且一个区域没有摆出。教师摆出三角板,给出题3,提问:你们能填一填吗?说出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
5+()=1111-5=()。
三、探究。
1.题6:摆出题6的`三角板,师:你们能够用小圆片摆一摆,试一试吗?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尝试一:首先上方摆上3个,那么左下方如何摆或者右下方如何摆。探讨:这样摆可以吗?不可以的话是为什么?说一说理由。
2.检验:4+3=73+5=85+4=9将小圆片抽象到数,填入题目中。
四、练习册的练习。
1.简单题型将相邻的区域相加并将结果写在卡片上。
2.难度增加:2个区域是空的。师: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
4.找规律。
五、课堂小结。
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第42、43页,第四单元第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不断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四个基本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能从复杂图案中辨认出几种图形,并利用图形特征进行创作设计。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几顶数学帽:一顶观察帽、一顶思考帽、一顶想象帽,在今天数学之旅中你可能会用的上哦!
活动一:动手做
【展示我的作品】
课前我们一起利用前几课认识的平面图形创作了自己独特的作品,刚才董老师展示了我的作品,那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分享,介绍你的作品是什么,并提出一个有关图形的问题,再与大家交流,我要把这顶观察帽借给大家,仔细看才能回答问题。
还有那么多同学想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下面就请大家像刚分享的同学那样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作品吧,开始。
看了同学们刚才的作品,我想说“原来数学可以创造艺术”,这是一幅画展中的'作品,还有一位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就用最简单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设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掀起一阵潮流。看了他的作品啊,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成为艺术家。
你们还想再一展身手,进行设计创作吗?
活动二:动手画
我们全班有13个小组,下面就请组长拿出点子图,四人分工合作,用平面图形设计一个自己组的标志,在这董老师要请大家戴上这顶想象帽,尽情创作。
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你们设计的小组标志?
同学们的设计太棒了,从你们的设计当中老师还感受到了各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今后你们还会一起迎接很多学习上的挑战,你们会更加亲密无间;
其实无论之前我们见过的方格图还是今天用的点子图都是我们画图和研究图形的好帮手,曾经有一位奥地利的数学家皮克就曾利用点子图推导出了计算格点图形面积的公式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点子图。
活动三:动手涂
接下来难度要升级了,我们的图形朋友们藏在了一个复杂的图形当中,你们能从中找出哪些图形呢?它由几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谁来分享?谁还有跟他不一样的发现?
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找到▲图标,试着涂一涂吧。
大家真了不起,有这么多发现,看来大家都拥有了一顶属于自己的观察帽,那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的发现来玩一个游戏。
活动四:动手玩
游戏的名字叫鱼网捉鱼,这是小鱼,这是鱼网,出示规则,清楚了吗?这个游戏,只有观察帽可不够了,老师还要送你思考帽,好开始吧。
刚才同学们玩的特别开心,还有些意犹未尽,没关系,课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更大的鱼网,同学们可以尽情的玩。
接下来还有更广阔的图形世界在等着你们。
广阔的图形世界
说到图形,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科学家阿基米德,请听听下面的介绍吧!(音频)
还有更好玩的呢,这两幅图是著名数学谜题爱好者克利夫设计的经典谜题,除此之外,还曾有一门古老的科学叫“神圣几何学”,你们想挑战一下以上三个谜题吗?请把学单翻到背面,任选一个你最想试试的图形开始吧,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思考,开始吧!
回顾小结
好了还没找到答案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研究,今天我们通过四个活动走进了图形世界,你有哪些收获呢?今天的你能成为数学小达人吗?可以试着回答学习单上最后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恭喜你是今天的数学小达人,答不出来也没关系,你可以想办法去寻找答案,今天的课就到这了,希望你们能带着这三顶数学帽,甚至更多的数学帽,去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第四单元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版块。该节课的重点是进一步认识几种常见图形的特征,能用各种图形,发展学生的创新、想象、动手操作能力。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本节的追求。为此,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努力营造一个生动、主动、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交流的机会以及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引导他们在活动中,饶有趣味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意识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让他们在动手中培养发散思维,初步形成创 新意识,为自己班级设计班标这个实践流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本次多次设计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精神,让学生共同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集体的力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10以内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准确率和速度。
3、在观察、交流、整理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有顺序地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做个减法表,并准确熟练地口算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间的排列规律,表达并应用规律,培养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整理兴趣
1、出示童话城堡图片,师谈话激趣:
同学们喜欢这个童话王国吗?在这个王国里住着许多数学宝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看,数学小博士来接我们啦,让我们一起坐着小火车去数学王国吧!
2、数学小博士带领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小火车开得真是又快又稳,智慧老人已经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了,快听听他要和我们说些什么呢?原来数学王国来了一群数字妖怪,把排列整齐的数学城堡推倒了,把算式宝宝吓跑了,笑笑和淘气都忙不过来了,我们快去帮帮他们,救出算式宝宝们吧!
(这部分设计是依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创设童话王国、做游戏、小警察值班等活动将学生带到新奇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发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整理退位减法表
1、课件出示横躺竖卧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怎样把这些算式宝宝送回到城堡中呢,要仔细看看淘气和笑笑说的话哦。
2、小组内同学合作交流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结合加法表的整理方法,注意观察要按照怎样的规律分别排列。这部分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比较长,教师要加强巡视和具体指导,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和学习习惯。
3、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小组是怎样排列?说说这样排列的理由?
(1)可以找得数(差)相同的。(竖看)
(2)可以找减号前面的数(被减数)相同的。(横看)
(3)可以找减号后面的数(减数)相同的。(斜看)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指导孩子将减法表填写完整,进一步激发整理兴趣,强化学习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4、做个小警察,帮数学城堡值好班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打跑了数字妖怪,为了让算式宝宝们安全快乐,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数学城堡里,我们一起安排一些小警察来值班吧。
(1)课件出示完整的减法表。
(2)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想怎样安排小警察?
可以横排一组,竖排一组,斜排也安排一组……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建构减法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探究,思考,发现横看竖看以及斜看的不同规律并掌握规律。)
(三)、应用规律,强化理解
以警长查班的游戏形式完成口算练习,让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记忆规律,拓宽学生思维,逐步养成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让学生逐步感受自己的'本领在逐步加强,提高自信心。
1、 打乱顺序找到指定的算式,进一步巩固减法表的应用:
如:6减几的算式,几减5的算式,得数是7的算式等
2、 游戏:比一比谁找得多
( )-( )=7 ( )-( )=5 ……
小组合作找得又快又多的小组获胜,根据班级学情教师自主选择练习题的多少。
(这一一环节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口算卡片,说说摆法等实践操作过程,直观深入的了解减法表的不同规律,注重练习的开放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小结回顾,观察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要让学生经历整理的过程,感受不同算式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6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长进行估计活动。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5、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小常识。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建立10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数到几十九的下面是多少。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皮筋10根、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请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和皮筋,这些小棒里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小棒来摆一摆,再数一数,去寻找里面的数学知识。
板书: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直观认识几十几。
(1)摆一摆
谈话:请拿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是多少?再捆一捆呢?
请学生摆出9捆小棒摆在课桌上。并要求学生一边摆一边数。
(2)几十九添一
提问:9捆添上1根呢?添上2根呢?……
讨论:九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内讨论后再交流。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桌听。
2、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捆是10根,2捆是几个十呢?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二十)接下去你会说吗?同桌的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你们一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老师一共捆了90根,你们知道是多少捆吗?如果再添上1捆,是多少根呢?(板书:10个十是一百)
组织学生交流:10个十是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
3、练习。
(1)有多少个小方块?数一数。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有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2)圈一圈,数一数。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三、巩固练习(25页练一练)
1、第1题。
第2幅图,让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把零散的小棒变成捆?
2、第2题。
出示方块图,学生练习,集体订正,说出方法和结果。
3、第3题。
圈一圈,数一数有多少个鸡蛋?学生练习,师指导。
4、第4题。
数一数,再添多少时100?先数出原来有多少,再思考添加多少。
5、第5题。
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
四、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8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
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的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那三把花生有多少个?谁能快速的数出来呢?学生尝试数一数。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它同学呢?
组织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①两个两个的数。
②五个五个的数。
③十个十个的数。
教师补充: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三、应用拓展
(1)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
①师生互动。②生生互动。
(2)接力赛: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
34,36,38,(),(),()。
45,50,55,(),(),()。
(3)排顺序: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6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
(4)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四、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要请教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9
针对课前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整理书包并不是难点,关键在于借助整理书包让学生建立分类的概念,学会寻找分类的标准或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为此,我还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4名同学,每一小组选一名组长。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书包,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整理方法上,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五、教具准备。
书本图片若干、人物头像图片若干、帽子图片若干、大小圆纸片、大小正方形纸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书包。”
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平时都是谁整理的呀?
生:“爷爷”、“奶奶”、“妈妈”、“我自己”。
学生齐答:“愿意!”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理书包。
2、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们赶快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谁来说一说,今天你们的书包里都装着什么呀?
生:语文书、数学书、语文基础训练、数学基础训练、拼音本子、数学本子……。
学生开始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整理好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整理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学科分的,有按。
书、本子分的……(学生边介绍边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不同分类方法)。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活动一:分人物头像。
(2)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之后,纷纷举起手来,要求汇报不同的分类的方法。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是否眯眼睛分;按是否戴帽子分……(老师请学生上来汇报,同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
活动二:分帽子。
(2)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颜色分;按款式分……(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汇报、展示不同的分类方法)。
活动三:分车子。
(自行车、卡车、公共汽车、小轿车)。
(1)师:小朋友们有本领把车子也分分类吗?把书翻到第55页。这回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先独立思考,想想我要怎么分,按什么分,分几类?看哪个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2)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大致有: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按车轮的个数分……。
活动四:给小组同学分类。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想想,你们组的人可以怎样分?
(三)全课小结。
(四)校外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废塑料的危害,做到不乱丢弃塑料制品。
教学重点:
“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解决,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像“甲比乙多几个”和“甲比乙少几个”这样的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要爱护环境的情境
教师活动:“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在学校的走廊里,或是在公共场所在你的旁边有一个垃圾袋,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找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谈话,对学生能见到垃圾就拾起的做法进行表扬,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并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教师活动:为了表扬同学们这种爱护环境的做法,老师给同学们放一段动画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想法。)
1、活动一
教师活动:图上的小朋友都告诉我们什么了?
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说给全班的学生听。
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动画中前两个小学生拾垃圾的关系分析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行反馈: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小丽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教师活动:我们现在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来解决小丽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教师一边和学生分析题意一边摆小棒。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小棒来解决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活动: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课堂反馈:学生发表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板书)
2、活动二
画面出示第三个小朋友,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教师活动:你们能摆一摆小芳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并把算式列出来。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小组内通过交流,摆小棒,最后将算式列出来,解决问题。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交流、操作、探究的能力。)
3、活动三
教师活动:
播放智慧老人的话引出课题“回收废品”。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同时通过课前搜集塑料袋对人类的危害的资料)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1题。
投影出示图。
(1)观察图,找出已知条件。
(2)学生同桌摆小棒。
(3)独立列式。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1:12+37=49(岁)
生2:12-7=5(岁)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大象比梅花鹿大37岁,也就是比12多37,所以就是12+37。
生2:小兔比梅花鹿小7岁,也就是比12少7,所以就是12-7。
总结:其实生活中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只要动脑筋就会解开其中的奥秘,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动脑,人人都当智慧星。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1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使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并会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地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
一个实物钟面、课件、水果钟面、时间的小卡片。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钟、每小组一个不完整的卡片钟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同学们听过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
(课件展示)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嗒嘀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
2、逛钟表超市。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猜出了谜底,钟表超市里的钟表可漂亮了,我们一起去逛逛吧!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外型美观的钟表。
3、导入新课。
师:钟表有这么大的作用,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么咱们就看看它长什么样吧!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出示实物钟面)这是一个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指名学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时针短粗。
分针长细。
(2)生认学具钟的时针和分针。
生:朝着同一方向走,最慢的是时针,其次是分针。
(课件演示)师补充:最快的是他们的秒针弟弟。时针每天走两圈,分针每天要走好多圈。
2、补钟面(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破损的钟面,有些没时针和分针,还有些没数字。
行动起来!用你们灵巧的小手把钟面补好,看哪组同学速度最快,表现,最先完成的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3、认识整时。
(1)(课件出示)三个钟面,指导认整时。
指名回答钟面表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是怎么看的。
师小结:整时的时候,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所以它们分别表示8时、3时、6时。
(2)生用学具钟练习拨7时、11时。
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拨的结果。
(3)(小组合作)一人说一人拨。
4、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可以用汉字“时”表示。生回答师点击电脑,钟面下分别出现8时、3时、6时。
(2)用数字表示法。
点击电脑出现8:00,引导学生观察两点右边是两个“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3)生动手写3:00、6:00。
(4)点击电脑出示3:00、6:00,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三、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随着《找朋友》活泼的音乐,生进行游戏。出现“12”时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全体同学用学具钟拨12时,重点引导学生认识12时的钟面时针和分针重合。
2、(课件出示)p92页。
小军一天的时间安排图。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四、引导回顾,总结评价。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
2、时间像小马车一样飞快地向前跑着。一节课又要结束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利用支配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
3、点击电脑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五、课后延伸,生活调查。
(课件出示):太阳刚升起的画面;太阳刚落下的画面。
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画面的时间记下来,下次再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短粗。
分针长细。
找朋友。
苹果钟面桔子钟面梨钟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界首一中的数学教师张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版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直线与角》的第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习惯于数字运算,从本章开始由数量转入到空间形式,从具体运算转入到逐步进行演绎推理的学习。而本节又是几何教学的入门课,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几何产生兴趣,是学习本节的关键,为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心里准备。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结合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许多图形知识,但大都是直观形象的,主要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在本节教学中关于体、面、线、点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的教学也应从直观教育入手,不易较多上升理性认识。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深浅尺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正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渡的较好时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从本节开始进行几何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界首一中开展“现代化小班教育”的远程实验班,通过前阶段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分组讨论的经验,这为我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目标。
初一几何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贯彻更为关键。因此,结合本节教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了解体、面、线、点以及几何。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拓展空间观念;了解学。
习几何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了解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集体观念。
四活动设计。
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的得到贯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学观,采用自学、讨论、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问题、思维受阻、缺乏勇气时进行引导。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回顾、自学、讨论、精讲、练习五个阶段。
1回顾。
内容。
方式。
师生活动。
1本学期前三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有理数的性质与运算。
第二章整式的概念与加减运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小结:这些知识属于数与式的运算,像这样的知识称为代数知识。
2在小学里也学习了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如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等),像这类与图形有关的知识,我们称为几何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
学会反思自己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题卡、小棒、围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1)出示老师带给同学们的新朋友。(贴出松鼠卡片)
(2)请同学们说说松鼠最喜欢什么食物。
(3)从小松鼠爱吃松果,引出松鼠妈妈为了让小松鼠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能为自己准备过冬的食物,决定带它去采松果这一情境。
2、揭示课题:采松果。
二、合作探究激活思维
1、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小松鼠的表现如何,小松鼠和松鼠妈妈各采了多少个?
(2)请同学们根据它们采松果的个数,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并试着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3)鼓励同学们在与同桌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设法解决问题,列出算式。
2、探讨计算方法。
(1)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或围棋子,试着摆一摆、算一算。(请同学分别用小棒和围棋子在实物投影上摆一摆。)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想一想在摆的过程中自己学会了什么,讨论算理。(一名同学边演示边叙述)
(3)揭示算理。通过摆小棒和围棋子,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
三、实践应用,体验乐趣
1、分组进行开火车游戏,老师将书上52页第2题中的`口算题分别写在3张口算题卡上,然后请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引领下开展开火车游戏。
2、找家。(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图片和小房子图片)
(1)请同学们算出图片上算式的答案,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只找到家的小动物,看一看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现了什么?
(3)鼓励同学们仿照发现的规律自己再想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
5+88+68+3·
8+52+84+8
8+79+88+9
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教学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方法: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课件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课件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课件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 】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12-19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5
【热门】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精】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荐】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热】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荐】03-28
【推荐】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精】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