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神秘的小岛》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秘的小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秘的小岛》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了解课文分成“小岛真是太神秘了”和“其中的奥秘”两大部分。
能力: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情感: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产生探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2、了解课文分成“小岛真是太神秘了”和“其中的奥秘”两大部分。并且能理解其中的奥秘,了解小岛神秘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大海的图片,填空练习:什么的大海(要求填四字成语)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理解词语:智慧揣摩
3、师小结:今天大海要抛出个怎样的谜语?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揣摩和探究一个神秘的小岛。
4、出示课题:23神秘的`小岛(齐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出示初读课文的建议),自学乐园
(1)轻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读想想:哪几小节写了小岛的神秘?为什么说这是一座神秘的小岛?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
2、交流
(1)认读词语:(出示)熔岩蘑菇坍塌瑰丽夺目令人费解不翼而飞碧波万顷无影无踪
(2)指名分小节读读描写小岛神秘的段落(2—4节)
三、研读课文
学习2—4节
1、出示:课文2-4小节分别写了什么?选择下列相应的词语,填在相应的小节后面。(消失出现增长)
2、师:小岛的神秘就在于它的忽隐忽现。谁来告诉我小岛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间?
3、师:谁来说说1831年,在它第一次出现之前哪些异常的景象?(附近的海面水汽弥漫……瑰丽夺目)
(1)看小影片,感受大海的奇特。
师:这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我们来看一段小影片,见识一下这奇特的景象。(播放影片)
(2)指名、齐声读句,要求语速快,语气紧张,表现景象的壮观。(重点字词加重音)
(3)师:大海真是太奇妙了,带给了我们许多惊喜。没想到一周之后,原来沸腾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个小岛。(出现:一周以后……周长近两公里)
(4)师:请一位同学读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小岛形成得很快?可以边找边将它们圈出来。(板书:出现小岛;高出海面20米;海拔60米)
(5)形象讲解小岛情况。
师:海拔60米,就是高出海平面6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房那么高。而绕小岛走一圈的距离是2公里,相当于绕我们学校操场走十几圈呢,这就是小岛的周长。小岛不仅体积大,出现的时间也极短。要知道我们所处的城市上海从战国时期的版图到如今的规模,历经了整整两千五百多年,可文中的这座小岛前后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师:这座小岛太匪夷所思了,竟能长得这么快,谁能来读一读,读得稍微快些,读出它的神秘感。(要求语速快、语气紧张,读出“神秘感”。)
4、分析课文第4小节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翼而飞”师:就在同一年底,就在外交家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大自然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新岛不翼而飞了。同一年底,人们再来这里,只见波涛万顷,别无他物。(板书:小岛不翼而飞)
(2)师生合作朗读,体会“破折号”解释说明的作用。
(3)理解词语:“不翼而飞”——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岛突然之间不见了。据说,1950年小岛又在海上露了一次面,随之,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1)那个词语意思和“不翼而飞的意思相近,体会其变化多端,神秘莫测。
(2)指导朗读,读出神秘的语气。
尝试复述“神秘的小岛”
1、出示复述要求
(1)可以用“这座小岛真是太神秘了!”为开头或结尾。
(2)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忽然……不一会儿……入夜……”“一周以后……又过了一周……不到一个月……据说,1950年……”把故事说清楚。
学习第2、5节
1、小岛的奥秘终于被科学家揭开,齐读最后一小节。
2、读到这里你知道课文第二节其实是给我们描写的是什么奇异的景象?
3、就是因为火山的爆发才有了这座神秘的小岛。最后谁能用上这些关联词,把这个奥秘说清楚?一旦……就……要是……就……如果……就……
四、总结课文
大海是神奇的,小岛之谜是靠人们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才揭开的,让我们不断揣摩、不断探究发现更多的奥秘。
《神秘的小岛》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慧、揣、弥、扩、蘑、菇、霍、爆、熔、坍”10个生字,并积累“揣摩、弥漫、扩散、波涛汹涌、瑰丽夺目、争论不休、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等词语。能用联系上下文及其它方法理解词语,学习给文中有关词语找意思相近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了解课文分成“小岛真是太神秘了”和“其中的奥秘”两大部分。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懂得大自然的奥秘要靠人类去探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意思,理解并积累“揣摩、弥漫、扩散、波涛汹涌、瑰丽夺目、争论不休、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了解课文分成“小岛真是太神秘了”和“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两大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描绘大海的图片。
师: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大海,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又波浪滔天,真是变化莫测,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大海都不一样吧,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吗?
2、师:关于大海,还有许许多多人们猜不透的迷呢。来,自己读读这句话。
出示:大海像位幽默智慧的老人,总爱抛出一个个谜语,引逗人们去揣摩、探究。
(1)学习生字:慧、揣
(2)指名读,正音“揣”。理解:揣摩
(3)再指名读,齐读。
3、今天这位幽默智慧的老人又抛出了其中的一个谜语,让我们一起去揣摩、探究一座神秘的小岛,揭开它的谜底。
揭示课题:23神秘的小岛(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知道这座神秘的小岛叫——格雷海姆岛。(指导读好岛的名称)它就在——地中海。
板书:格雷海拇岛、地中海
2、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朗读:
幽默、揣摩、水气弥漫、波涛汹涌、扩散、蘑菇状、闷雷般、瑰丽夺目、令人费解、争论不休、碧涛万顷、忽隐忽现、坍塌、不翼而飞、爆发、熔岩
3、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小岛是非常神秘的?
4、交流;
出示: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1)指名读,板书:忽现忽隐
(2)齐读。
5、理清层次,理解内容。
(1)课文的哪几节写了小岛忽现忽隐?(2~4节)
(2)那么课文的第五节又写了什么?
(3)小结:课文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神秘的小岛。
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
(一)层层深入,了解“神秘”
1、默读课文2~4节,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是何时出现?又何时消失?用直线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2、交流:
(1)一周以后,这艘船在返航途中又经过这里,船员们惊奇地发现海面沸腾的地方出现了一座小岛。
指导读句。
师:辽阔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小岛,这着实让人感到——惊奇。
(2)就在外交家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大自然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新岛不翼而飞了。
理解:争论不休、不翼而飞。
指导读好“争论不休、天大的`玩笑、不翼而飞”这三个词。
指名读句子,谈谈感受,体会小岛消失的不可思议。
(3)据说,1950年小岛又在海上露了一次面,随之,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指名读,理解“无影无踪”,其实,“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不翼而飞”,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使语言更生动。
指导读句。
3、小结:小岛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出现,随之——又消失,这就是——忽现忽隐。这座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齐读句子: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4、2~4节,还有哪些令人称奇的景象也让你觉得小岛是十分神秘的?
▲忽然,船上的人们看见附近的海面水汽弥漫,波涛汹涌,海水像是沸腾了一样,还不时从海底传来隆隆的闷雷般的响声。不一会儿,一股烟柱冲天升起,随即扩散成一个蘑菇状的汽云,情景十分壮观。入夜,那片海域更是光辉闪耀,瑰丽夺目。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着实令人费解。
①教师引读,理清层次。
②结合文字,谈谈感受。
③多媒体播放海底火山爆发时的情景。体会情景的壮观,并理解“弥漫、波涛汹涌、扩散、魅丽夺目”等词语,指导读好相应的句子。
▲又过了一周,地质学家霍夫曼赶来考察,小岛已经高出海面20米了。不到一个月,小岛竟然长到海拔60米,周长近两公里。后来,这个岛被命名为格雷海姆岛。
①指导朗读,结合“又过了一周、不到一个月、竟然”、“高出海面20米、长到海拔60米、周长近两公里”等语句,体会小岛长得快,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非常神秘。
②文中在描写格雷海姆岛出现和隐没的过程中,用了不少表示时间的词语,除了这些还有的也请圈出,并想想它的作用。(如“1831年7月10日、一周以后、1950年”,时间短、变化多,更显小岛的神秘)
5、小结:看来,不仅是小岛忽隐忽现让人觉得神秘,就是这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也让人捉摸不透啊,着实令人感受到它的“神秘”。
齐读句子: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二)揭示奥秘,训练语言
1、课文的2~4节写了小岛的神秘,好比是一个谜语的谜面,那么这个谜语的谜底也就是这个小岛之所以神秘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呢?这个谜底是谁揭晓的呢?请大家读读第5节,完成填空。
2、出示:
原来这是海底火山在作怪。海底火山众多,一旦_____,喷出的_____就在海底不断堆积,形成_____。水下山____海面,便形成了岛,称为____。堆积物要是___,低于海平面,火山岛就_____了。如果火山继续____,随着熔岩的堆积,火山岛就有可能再次____。
3、用句式说话:人们看见小岛忽隐忽现,是因为。
四、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格雷海姆岛,体会到了它的神秘,我想它一定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你还知道大海有哪些谜?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做个有心人去查一查,明天我们来交流。
2、齐读:大海像位幽默智慧的老人,总爱抛出一个个谜语,引逗人们去揣摩、探究。
《神秘的小岛》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学习本文的10个生字。继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在阅读中重点理解“揣摩、忽现忽隐”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理解词句,结合课文的学习重点理解关键句:
“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第二小节描写海面奇异壮观的句子。练习复述小岛成因的语段。
4、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预习要求:
1、 读通课文。
2、 借助字典理解“揣摩”,“忽现忽隐”的意思,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碧波万顷”的意思。
3、 读了课文,你对小岛有了哪些了解?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第一小节
1、师:见过大海吗?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说说你对大海的印象。(生自由交流)
2、广阔无边的大海有很多现象人们无法解答。文中作者这样描写大海。(出示第一节)
出示:大海像位幽默智慧的老人,总爱抛出一个个谜语,引逗人们去揣摩、探究。
a) 生字泛红,指名拼读。
“揣摩”是什么意思?(点评:准确,查词典找出词语解释条很便捷)
也可以分别找到“揣”“摩”的义项,(揣:估计,忖度;摩:研究切磋。)
再合起来解释。(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小结解释词语的方法:词语中有两个字都是新词,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以借助字典选出字的义项,再把两个字的意思合在一起说一说。
b) 这节课我们一起揣摩、探究大海抛出的这个谜语。
板书:神秘的小岛
(提醒秘字笔顺)
二、 预习反馈,初步了解小岛
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这座小岛有了哪些了解?
师相机板书:格雷海姆岛(指名分别读) 地中海 火山岛 忽现忽隐
相机评点:找到了很重要的信息;读得很仔细;
2、请同学试着用黑板上的这些词介绍一下这座小岛。
预设:格雷海姆岛位于地中海,它是一座火山岛,很神秘。
格雷海姆岛是一座神秘的小岛,它位于地中海,是火山岛。
过渡:同学们说得完整、清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写出了小岛的神秘?
三、抓住重点句,理清文章线索
过渡:快速浏览全文,课文中有句话直接写出了小岛的神秘?
1、解释重点词,理解句意
出示: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1)初步理解“忽隐忽现”
l 小岛的神秘在于它——“忽现忽隐”(生齐,师板书)
l “现”指——出现;“隐”指——消失;习惯上我们常说忽隐忽现,文中写“忽现忽隐”要告诉我们——小岛是先写小岛出现,再写消失。
l 这句话直接告诉我们小岛的神秘就是因为它的“忽现忽隐”。
(感叹句的语气)齐读。
2)借助重点句,理清文章脉络
师:接下来学习作者怎么写出小岛忽现忽隐的。(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的哪几小节写了小岛的忽现忽隐?(可提示句子的前后语段:第5小节呢?)
预设:先写小岛是怎样忽现忽隐的,这是描写了看到的现象(相机板书);再写了小岛是火山岛,这是小岛忽现忽隐的原因(相机板书)。我们可以按这样的线索把课文2到5小节分成两个部分。
板书:现象 原因
四、深入学习“忽现忽隐”,体会神秘
(一)学习第二节,感受小岛出现前的奇异景观
过渡:读读课文的第二节,作者先写了什么?
出示:1831年7月10日,一艘船在地中海航行。忽然,船上的人们看见附近的海面水汽弥漫,波涛汹涌,海水像是沸腾了一样,还不时从海底传来隆隆的闷雷般的响声。不一会儿,一股烟柱冲天升起,随即扩散成一个蘑菇状的汽云,情景十分壮观。入夜,那片海域更是光辉闪耀,瑰丽夺目。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着实令人费解。
1、(预设:这一节写了小岛出现前海面上的景象。船上的人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感到怎样?)
(追问:费解就是难以解释。难以理解)
2、那时,船上的人们究竟看见了什么?听见什么?
水汽弥漫,波涛汹涌,海水像是沸腾了一样——集聚着能量;看到这样的海水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从海底传来隆隆的闷雷般的响声——声音巨响;这声音听了让人感到震耳欲聋。(罕见)
一股烟柱冲天升起,随即扩散成一个蘑菇状的汽云——形状像蘑菇一样的云体,一般由激烈爆炸瞬间产生。从画面上看蒸腾的汽云遮住了一大片的天空。(壮观)
光辉闪耀,瑰丽夺目——颜色艳丽;光彩闪耀;惊叹(奇异)
交流——读好句子
个别——分句齐读
3、 齐读第二节。
那一刻船上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海面上奇异、壮观的景象,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着实令人费解。”(“着实”泛红)
眼前的景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特殊的日子。(板书:1831年7月10日)
4、 师:请你用上这些词语介绍海面上的景象?(插图配合“水汽弥漫、波涛汹涌、隆隆的、蘑菇状的汽云”等词语。)
(指名2名学生交流)
(二)学习第三节,进一步体会“忽现忽隐”
过渡:奇异的景象,实在让人费解,接着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岛忽现忽隐的呢?默读课文第3、4小节用横线划出写小岛出现和消失的语句。
出示:一周以后,这艘船在返航途中又经过这里,船员们惊奇地发现海面沸腾的地方出现了一座小岛。
又过了一周,地质学家霍夫曼赶来考察,小岛已经高出海面20米了。
不到一个月,小岛竟然长到海拔60米,周长近两公里。
同一年底,人们再来这里,只见碧波万顷,别无他物。
据说,1950年小岛又在海上露了一次面,随之,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1、生交流,逐句出示。
2、文中写了小岛几次出现、消失?(两次都是先写出现,再写消失)
3、作者重点写了小岛的第一次出现,和老师配合着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用上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用笔圈一圈)
(生答师板书:一周以后 又过了一周 不到一个月同一年底)
追问:想想每句话都写了什么,用上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要表现什么,和同桌讨论一下?
a) 小岛出现得很突然,从无到有变化很大。
b) 小岛在不断地变大,在极短的时间,它的变化很大。
高出海面20米 长到海拔60米
过渡:再读读这个词——“忽现忽隐”,写出了出现和消失得很快。
c)除了表示时间的短语,还有哪些词句写出了小岛的出现和消失让人感到突然?
(变色“惊奇 竟然”——读好句子)
过渡:再读读这个词——“忽现忽隐”,写出了出现和消失得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
l 小岛的第一次出现和消失已经写得这样具体,为什么还要写小岛的第二次出现?(板书:1950年)
(预设:“据说”,写出了人们对小岛的出现消失表示并不确定,手指:“1950年”距人们第一次发现小岛已有一个多世纪。人们很难找小岛的出现和消失的规律。)
小结:作者列出一连串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出了小岛出现和消失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突然,这就叫——忽现忽隐。齐读。
再次出示(齐读)——: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
(三)学习第五小节揭示奥秘,了解小岛成因
过渡:课文最后一节向我们揭示了谜底,具体解释了这类火山岛的形成。自由读第五小节,在文中圈画关键词说说火山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相机板书: 熔岩堆积(图示板演)
书写指导熔岩坍塌(图示板演)
b)男生读火山岛出现的句子,女生读火山岛消失的句子。
c)能不能看着黑板试着解释小岛忽现忽隐的神秘现象?(练习详细复述)
三、总结全文
大海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期待同学们去揣摩、研究。再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出示:大海像位幽默智慧的老人,总爱抛出一个个谜语,引逗人们去揣摩、探究。
板书:
神秘的小岛
地中海 格雷海姆岛
1831年7月10日
一周以后
又过了一周 忽现忽隐 火山岛 熔岩堆积
不到一个月 (现象) (原因)
同一年底 熔岩坍塌
1950年
【《神秘的小岛》教案】相关文章:
《小岛》教学反思02-13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会游动的小岛》11-09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教案03-25
大班科学神秘的恐龙教案11-28
教案中班教案02-23
钻洞洞教案教案12-10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美术教案梅花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