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28 08:21:1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华(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精华(3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2.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3.能大胆探索与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难点: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纸片、小积木、记录纸、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纸,平时我们都用这种纸做什么?”

  幼:“画画、折纸…”

  师:“今天,我们用它来做一个小实验。”

  二、基本过程。

  (一)自由探索纸片“站”起来的方法。

  1.将一张纸平放在桌上,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师:“看,这张纸是平躺在桌子上的。请你想办法让这张纸片站起来,不能借助任何材料的帮忙。”

  师:“请试一试,看谁站起来的方法最多,而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2.幼儿自由探索怎样让纸片“站”起来,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孩子介绍、演示让纸片站起来的方法。

  师小结:“我们把纸片折一折,卷一卷,纸片的形状变了,它就能稳稳地站起来。”

  (二)验证哪种方法的纸片“站”得更稳,能“顶”住一块积木。

  1.出示积木。

  师:“我要用这块积木考验一下,你站起来的纸片力气是不是最大。”

  师:“我把积木放到纸上,纸片还能站得稳吗?为什么? ” 2.出示记录纸,讲解记录方式。

  3.幼儿探索纸片怎样“顶”住积木,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师:“请你试一试。”

  4.展示孩子记录情况,并让孩子把能“顶”住积木的纸片找出来。 教师一一介绍“顶”住积木的纸片的形状。

  师:“那到底是哪种形状的纸片力气比较大,能够顶起积木呢,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根据幼儿记录的结果,分别请幼儿上台将能够顶起积木的结果放在展示桌上给大家看。

  师:“看来,小朋友们觉得这些形状的纸片力气比较大,能够顶起一块积木。”

  (三)再次尝试改变纸的形状,“顶”住更多的积木。

  师:“将下来,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新的挑战。想办法让你的纸片顶起更多的积木,想不想接受挑战?”

  1.教师演示放积木的方法及记录积木数的方法。

  师:“老师先来挑战一次,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老师从展示桌上挑选一种形状,放第 3 快积木时,倒了)

  师:“老师在放第 3 块积木时,这个纸片有没有顶起它来?”

  师:“哦,那这个纸片真正能够顶起的数量是最后倒掉的数量再减一个, 最后使他倒掉的那块不算。你们会数了吗?”

  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师 :“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3.幼儿互相交流:纸的形状、“顶”住的积木块数。师:“你刚才顶起了几块积木?用的'什么形状?”师:

  “我发现,大部分小朋友都用了圆柱体。”

  三、结束部分。

  探索怎样能“顶”住一筐积木。

  师:“有什么办法能够顶起这么多积木呢?”(放好多这样的圆柱体)请每位幼儿卷一个圆柱体放在展示桌上。

  教师演示成功了,提问为什么?

  师小结:支撑的纸片多了,支撑的面积变大了,所以就能“顶”住一筐积木。

  在第一个环节,我让幼儿大胆自主操作,尝试让纸片“站”起来,一开始幼儿思维没有打开,但通过大胆尝试后,能够想出不一样的方法。

  活动反思

  我相继抛出问题“哪种形状的纸片站得稳”,通过一块小积木让幼儿首次感知不同形状的纸与承载重量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非常感兴趣,操作过程中善于思考与想办法。接着,通过提供较多数量的积木,引导幼儿探索“哪种形状的纸能够支撑起更多的积木”,通过尝试,幼儿得出结论——圆柱体。

  在最后的延生环节,通过让每个幼儿裹一个圆柱体,放在一起后支撑起一整框积木,引导幼儿感知合作、团结的品质。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幼儿探索的热情并没有消退。此次活动材料也投放于区角中,供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索。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

  2、感知自己身体的很多地方都能运动。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一幅画有完整的人的正面大图

  ●音乐、课件

  ●彩色笔

  活动过程:

  1、"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导入,初步知道身体上哪些部位能动。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教师做带领者,边做边说:请你跟我╳╳╳其他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说:我就跟你╳╳╳。

  请幼儿说说刚才我们的身体哪里能动呢?

  师:"谁来说一说刚刚玩游戏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哪个地方动了呢?"

  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身体能动的部位,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动一动呢,哦,原来是这里有关节,所以会动。"

  根据幼儿的发言用彩色笔在大图上圈出身体上能动的部位。

  师:"请你把身体能动的地方用彩色笔圈出来。"

  (2)让个别幼儿做游戏的领导者,引导幼儿探索还有身体哪个地方能动。

  师:"谁来试试看,我们身体还有什么地方能动呢?"

  根据幼儿的发言用彩色笔在大图上圈出身体上能动的部位。

  师:"请你把身体能动的`地方用彩色笔圈出来。"

  (3)教师小结:我们身体上有很多关节,所以身体能动。

  2、跟随音乐,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身体还有哪些部位能动。

  师:"孩子们我们来玩个音乐游戏好不好?听着音乐动一动我们的小身体,看看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地方能动?音乐停,你们也要停哦。"

  引导幼儿探索人体各部位肌肉的运动,鼓励幼儿交流探索经验,说说自己的发现并上台演示。

  师:"谁来试试,我们身体还有什么地方能动?"

  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根据幼儿的发言用彩色笔在大图上圈出身体上其他能动的部位。

  教师小结:人的身体除了各部位关节能动,还有肌肉能动。

  3、观看录像,探索身体内部运动的秘密。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身体有这么地方会动,其实我们身体里面还藏着小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啊?"

  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把手放在胸口、颈部感觉心脏的跳动。

  师:"这是什么在动?身体里还有什么也在不停地动?"

  帮助幼儿理解身体里有许多能动的部位,有些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如关节、肌肉的运动,有些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如心脏、胃肠蠕动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狗、小马、小刺猬、蛇、鱼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3、萌发探究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不同的动物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

  小动物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资料。

  2、《摇篮曲》视频,《动物狂欢曲》音乐。

  3、故事录音《猴小弟学睡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

  1、教师播放摇篮曲视频并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说出人要睡觉动物也要睡觉。

  二、观察讲述

  1、请幼儿观看动物睡觉的.课件,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师:图片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是怎样睡觉的。

  2、引导幼儿说一说各种动物的不同睡觉姿势。

  3、找个别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睡觉的姿势。

  三、交流讨论

  欣赏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那样睡觉

  四、探索记录

  师:动物睡觉的姿势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或符号来记录呢?

  鼓励幼儿探索记录

  五、模仿游戏

  教师播放《动物狂欢曲》音乐,任意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请幼儿模仿这种动物睡觉的样子

  活动小结:

  师生共同复习所学内容

  活动延伸:

  小朋友将今天学到的有关动物睡觉的秘密将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精选)09-02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14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