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学习词:完整、成功。
活动准备:
图片(大象、两只老鼠、小猴小猫、小羊、小兔),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来了?(出示图片:大象)
二.启发提问:
1.大象老师在干什么?(出示图片:树墩、大象、鸡蛋)幼儿讨论。
2.教师:大象问:“谁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
(完整:就是没有破掉,还是好好的)。(出示其他小动物图片):小朋友,你们想想看,这么多小动物中,谁会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幼儿讨论)。
3.朋友们想想看,小猴会怎样取下鸡蛋的?结果会是怎样?(幼儿讨论),你们刚才想了很多很好的办法,好,那我们听听故事里的小猴是怎样取鸡蛋的,结果怎样了?(听录音,到“鸡蛋掉下来摔破了”停)。
喔,原来小猴是用头顶着鸡蛋往下跳,结果鸡蛋摔破了。
4.小猫是怎样取蛋的呢?结果会是怎样呢?(幼儿讨论)好,那我们听听故事里的小猫是怎样取鸡蛋的,结果怎样了?(听录音,到“又打破了”停)。
原来小猫用两只手捧着鸡蛋跳下来,结果鸡蛋也摔破了。
5.再继续听接下来的故事。(到“谁都可以参加比赛”停)
教师:小羊、小兔都不敢取蛋,两只小老鼠会不会把蛋完整地取下来呢?(幼儿讨论)
那我们继续听故事吧!(听录音,到“小老鼠成功了”停)
6.小老鼠是怎样把鸡蛋拿下来的?(幼儿回答):原来两只小老鼠齐心协力一起把蛋拿了下来。
那小羊和小兔怎么说呢?(小老鼠成功了!)
(成功:就是都能够把事情做好)
7.再接下去听完故事。
最后大象老师要大家记住什么?
教师:“大象老师说:‘请大家记住,谁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三.完整听故事。
好,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来听一遍。
1.谁的本领最大?小老师为什么会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呢?
因为两只小老鼠动脑筋想出好办法,齐心协力才慢慢地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另外,我们要记住做事要有信心,齐心协力一定会把事情作好的。
2.给故事取个题目。
小朋友让我们给这个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幼儿讨论)
你们给故事取了好多好听的题目,老师也取了一个,就叫“小老鼠显本领”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帮助小猴,怎样才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
附故事:小老鼠显本领
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乐的学校,聪明的大象是老师。
有一天,大象用鼻子卷起一个鸡蛋,放在高高的树墩上,问:“谁能把鸡蛋完整的拿下来?”
小猴说:“我来!”他用头顶着鸡蛋往下跳,不料,身子一歪,鸡蛋掉下来摔破了。
大象有在树墩上放了一个鸡蛋,说:“谁再来试试?”
小猫跳上树墩,把鸡蛋用两只手捧着鸡蛋跳下来。结果鸡蛋从手中滑了出来,又打破了。
大象又把一个鸡蛋放在树墩上,说:“谁再来试试?”小羊、小兔都摇摇头。这时,有两只小老鼠轻轻地问:“我们试试行吗?”
小猫冲过来说:“我都不行,你们还能行?”
大象说:“不要这样,谁都可以参加比赛!”
两只小老鼠爬上树墩,其中一只瘦老鼠朝天躺着,把鸡蛋抱在怀里,另只老鼠拉着它的尾巴,慢慢地把它拉到树墩边上,他们一前一后滑到地上,鸡蛋一点也没碰破。
小羊、小兔高兴的欢呼:“小老鼠成功了!”
大象让两只小老鼠爬到它的鼻子上,把他们举的高高地说:“请大家记住,谁都有机会成功!”
中班教案 篇2
[内容分析]
《幼儿创新智慧游戏》是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让幼儿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新课程。教材本身内容来源于生活,特别是来源于幼儿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即注重让幼儿多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通过幼儿自身尝试和体验,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品质。此活动《多变的图形》来源于教材本身的设计,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孩子们生活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大胆改良,培养了孩子大胆想象的能力,而且鼓励孩子们大胆实践,敢于尝试新办法。
[幼儿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对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感兴趣的时期,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也没有什么主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也能将事情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一些蕴涵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
幼儿喜欢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长方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为了开展分类、排序等探索活动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联想和创造;幼儿还需要在各种操作时间中进一步学习、发现,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添画的兴趣。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画成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出其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箱子一个、图形示范几张、图形拼插玩具每人一份、带有图形的纸张每人一份、彩笔。
[活动流程]
1、导入:听音乐“找朋友”入场。
2、授课:游戏“奇妙箱”。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阿?
A、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了,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图形(圆形):这是什么呀?幼儿:圆形。
教师接着把此“圆形”粘贴在黑板上,讨论:那你还看着是什么?幼儿发散思维想象:大苹果、太阳等。
B、 师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小朋友摸出图形后,如同上进行讨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3、师:咱们再来玩个“超级魔术师”的游戏。
拿起一张圆形,变变变,“变出不同的脸”,把什么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成的呢?(引导幼儿学会添画,变成另外的图形)
4、引导幼儿自己想象创新。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不想象魔术师一样来变魔术呢?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图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开始设计、创造。咱们来比比看看谁能设计出和别人不一样的。
5、将部分幼儿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并进行评析,鼓励幼儿的设计。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的进行,幼儿对图形掌握的很好,一看到图形就能立即能说出该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对拼图添画很感兴趣,想象的丰富,能把想象的某个物体说出是什么图形,拼图完成的较好,添画有的幼儿完成的不是很好,在这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幼儿园中班蒙氏数学教案:排序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中班数学:老奶奶的服装店
一、活动目标:⒈在帮老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⒉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二、 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奶奶图片一张 标记等若干
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㈠图片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老奶奶做了许多的衣服,想开一个服装店,但是她一个人还来不及完成,想和你们合作完成,愿意吗?
㈡帮老奶奶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⒈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先来找找看,老奶奶做的衣服上面还缺什么?(纽扣)
——真的,衣服上还没有纽扣呢!各种各样的纽扣混在一起,老奶奶年老眼花分不清楚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出示红色和圆形标志):不过,奶奶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杨杨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红色的什么形状的纽扣?这个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⒉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老奶奶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老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老奶奶哦!)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㈢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⒈手口一致点数。
——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
——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⒉帮老奶奶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出示4至8):奶奶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x x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幼儿自由表述)
——老师小结:上面是4,表示是四个纽扣洞洞,下面是8表示8个纽扣洞洞,这个箭头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变多了……
——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自己的衣服,先看清楚老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
老师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展示个别,集中评价:
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这里,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真是越来越多了,你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㈣
——你们真能干,不仅帮老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老奶奶可高兴啦!她说:“谢谢这些聪明、有礼貌的宝宝。下次,欢迎你们去他的服装店卖衣服哦!”你们该说什么呀?(老师:嗯,帮老奶奶做事情我们也很高兴!)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老奶奶、还有老师们说什么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中班计算《小花园》活动设计
《小花园》活动设计
实验幼儿园 曹丽娟
活动目标:
1、观察物品的特征并进行计数。
2、学习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重点:
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准备:
1、 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图片各一张。
2、 红色、蓝色、黄色的花园图片各一张。
3、 12张作业纸、图卡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三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多媒体出示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幼儿和三位小客人打招呼。
(2)这三位小客人都非常喜欢种花,它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好多漂亮的花,想请小朋友们去它们的花园里玩一玩,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欣赏小花园,认识形状、颜色并进行计数:
(1)出示小花园图片,小朋友们看它们的花园漂亮吗?
(2)创设情景,分别出示三个小花园图片:
①情景一:出示小兔子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兔子说:“我的花园最漂亮!来到我的花园,我可要考考你们哦。”
小兔子的问题:我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的花园一共有几朵花?
幼儿自由回答,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说花的形状时,师告诉孩子这种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郁金香。说颜色和计数时,找幼儿找出相应的卡片,师贴在对应的表格里。最后,师强调幼儿看着表格,用完整的话描述小兔子的花园。如:小兔子的花园有6朵红色的郁金香。
②情景二:出示小熊的花园
小朋友们,你们听谁在说话呢?(多媒体播放)小山羊:“不行,不行,我也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听听小熊的问题吧!
小熊:“谁知道我的花像什么?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一共有几朵花?”
方法同上
③情景三:出示小山羊的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山羊的哭声,请幼儿认真听,听听它是谁?它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看小山羊的花园。(方法同上 )
4、 做练习:
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表格和卡片。师讲要求,幼儿动手贴一贴。
5、 小结:
三位小客人看到小朋友们真能干,想请我们到校园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开上小火车出发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初步使幼儿了解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激发幼儿爱护牙齿的意识。
2.知道刷牙的重要性,让幼儿养成天天刷牙的习惯。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他是谁啊?他是小熊,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维尼。(利用小熊与幼儿互动,分别介绍自己的牙齿是如何保护的)
二、出示自制的图片,欣赏故事《小熊不刷牙》
三、分享食物
(老师给幼儿分发食物,让幼儿了解不同牙齿的有不同的功能)
四、保护牙齿
1.我们的牙齿本领真大,那我们也要象维尼一样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好不好? “我们在家里吃完东西可以刷刷牙,那没有牙刷的时候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怎么保护我们的牙齿啊。。。(幼儿讨论)(总结:漱口,真是一个好办法)
2.那我们一起去教室里漱漱口,不过在家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每天早晚都要刷牙哦。
教学反思
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我重点的观察了那个去看牙的那个幼儿,发现他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可能他想到了他自己,下课后,他过来告诉我他的.牙齿是后面的牙坏了,而且他还保证以后要好好刷牙,我告诉他牙齿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对他说我非常相信他,他肯定会做到。前面一直进行的顺利,在第三各环节中是分享食物,效果不好,乱的很,孩子不能正确的使用自己的牙齿,孩子有的只顾着吃了,根本没有听我说牙齿的功能,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我要设计更加完善,不要出现这种情况。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快乐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2、回忆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日常生活的照片。
2、《小仙女头上的一朵云》语言CD、幼儿学习资源。
3、心形卡每人一张、彩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主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小仙女头上的一朵云》,感受角色情绪的变化。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故事内容。
2、提问:
小仙女头上的白云为什么会变成乌云?
小仙女头上的乌云什么时候变成白云?
小仙女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
3、请幼儿为这个故事起名字。
二、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1、教师完整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2、请幼儿分别讨论:
-如果你是小仙女,被小兔子踩了脚会怎么做?
-你喜欢什么时候的小仙女?为什么?
-小仙女后来为什么变成一个爱笑的小仙女?
3、教师小结:因为小仙女越来越爱笑,所以有了更多的朋友。有了更多的朋友,小仙女才更快乐。好朋友能让我们高兴,如果没有朋友,我们就会孤单、悲伤。
三、结合幼儿的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1、提问: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
2、布置照片墙,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的.照片说说参加这些活动时的心情,与同伴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
四、制作“快乐卡”送给好朋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都有谁?和朋友在一起心情如何?
2、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幼儿制作“快乐卡”并送给好朋友,引导幼儿和同伴握握手、抱一抱,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材料:电光纸、皱纹纸、彩笔
步骤:
一、正方形粉色皱纹纸按虚线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剪半个花瓣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五、将两朵四瓣花粘在一起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六、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认识荷花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荷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荷花在夏季开放,欣赏荷花的美丽。
准备:
请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到公园欣赏荷花。
活动与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说假日里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好不好看,香不香?引起幼儿对于荷花的兴趣。
2.观察荷花。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荷花是什么颜色,花朵像什么?荷叶像什么?
3.教师总结,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真是好看。
4.观察莲蓬。教师出示莲蓬,告诉幼儿莲子宝宝就藏在莲蓬里,请幼儿来找一找。
――莲蓬像什么?莲子都藏在莲蓬的什么地方?
――尝一尝莲子的味道怎样?
5.教师总结。请幼儿将莲子放在科学区内供大家观察。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蝴蝶
准备材料:彩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棒、蜡笔。
制作过程:
1.将彩色正方形纸沿图2虚线对折,注意角对角,边对边;
2.用剪刀按照图3剪下阴影部分;
3、按图4所示,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打开;
4、将图4翻个面,用蜡笔画出翅膀,用剪刀剪一些五彩纸片粘贴在翅膀上,蝴蝶就做成了。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小鱼
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旧挂历纸。
方法:
1、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2、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4、按箭头所示方向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蘑菇
材料:电光纸
方法:
一、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虚线及箭头所示方向向上向下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折好后的背面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在折叠好的蘑菇上面画上花纹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阅读活动――动物的`叫声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20xx年专题——
活动目标:
1、学会认读汉字叽、呷、喵、咩,发准读音。
2、通过认读活动,初步了解汉字的一种规律,即以“口”为偏旁的字均与口有关系。
3、知道汉字的结构,培养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字卡叽、呷、喵、咩,动物图片,
2、幼儿人手一份字卡,以及每位幼儿一个字宝宝。
3、其它动物及字卡
活动过程:
1、以猜谜导入活动。
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到我们班来做客,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一起把它们从谜语里找出来吧。(小鸡、小鸭、小猫、小羊)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叫声,并学习相应字卡。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表扬一下自己。我还要考一考你们:这些动物的叫声都一样吗?”(不一样)依次学习四种动物叫声,并出示相应字卡。
师:“这些字里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它们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一个口)为什么都有一个口字呢?”(因为这些字都是从嘴巴里发出来)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字宝宝里面都有一个口字,我们就把它称为口字偏旁。(出示字卡,认读两遍)
3、游戏《我的小鸡在哪里》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老师说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你们就学小动物的叫声说xxxx在这里,
(2)请你把什么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举起来,并说出字宝宝的名称。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字宝宝,在玩一次游戏。
(4)送字宝宝回家。
4、幼儿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卡片上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找字宝宝,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吗?(愿意)先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从篮子里找到与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贴在小动物的旁边,贴好后读读字宝宝。
(2)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在教室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宝宝也是口字偏旁,并学学它们的叫声。
中班教案 篇6
幼儿对自己熟悉的音乐材料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变化,尤其喜爱与敏感。《小海军》以其雄壮有力的旋律、生动易懂的歌词与动作提示性极强等特点,深受中班幼儿的喜爱。为此,我们尝试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保持《小海军》原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改变其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感受其音乐性质的变化,并结合海军生活录像、教师诗化的语言及幼儿自身的节奏动作、体态表现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体验音乐的美妙,进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及感悟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
2.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
3.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军》;海军生活VCD;海军帽、彩旗等。
[活动过程]
一、演唱《小海军》,进一步感受与表现原曲雄壮有力的性质。
1.幼儿随进行曲入场。
2.师幼共同表演《小海军》
3.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原曲雄壮有力性质的体验。
提出问题: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音乐中的小海军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纷纷用“雄壮、有力量、神气、有精神”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且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现和描述音乐中的小海军正在开炮艇、格斗、射击、瞄准、操练……由此可见幼儿对原曲音乐性质的理解比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观看表现海军生活的VCD,同时欣赏《小海军》变速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变速后轻柔、优美的性质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提出问题: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和原来有什么不同?音乐中操练归来的小海军们在做什么?
(幼儿能运用“优美、安静、很慢、很轻、轻柔"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听完小海军的`变速曲后的感觉。
刚开始他们只感受到和原来相比音乐速度变慢了,并没有发现音乐强弱的改变。教师将原曲和变速曲再次对比,并通过手势变化引导幼儿感受两曲之间力度的不同。幼儿感受到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音乐的强弱、快慢改变了,听起来的也就感觉不一样了
由于幼儿对海军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较陌生,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海军身上,认为操练归来后海军会做吃饭、洗衣服、睡觉等事情。)
2.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节奏等方式表现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
(头、肩、手、腿、膝、脚等身体部位都成了幼儿表现的道具,他们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身体节奏较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快慢、强弱,不难看出他们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了)
3.观看海军生活VCD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变速曲中小海军的生活情景。
(1)师幼共同表现。
(表现海军生活的VCD是帮助幼儿了解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观看VCD,幼儿能用动作表现弹吉他、拉小提琴、写信、看书、打电脑等小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现中,幼儿的动作比较单一,如有的幼儿一直做看书的动作,没有变化。)
(2)教师伴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和表现变速曲所表达的情景。
(在散文诗的启发下,有些幼儿能边听音乐边根据诗的内容相应地变化动作。)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海军》原曲与变速曲的区别。并表现小海军操练与生活的情节
1.幼儿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现小海军操练的情景。
2.幼儿登上“军舰”;完整地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
(活动至此,幼儿能较自主地、完整地运用体态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尤其对原曲的表现从动作与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儿运用体态表现变速曲时动作的美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尝试,因此我们选择幼儿们熟悉、喜欢的歌曲《小海军》作为活动的载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动中我们运用听听、看看、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逐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并表达原曲与变速曲之间的不同感觉。同时,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环境创设,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策略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一步进行解决: (1)在幼儿听完第一遍变速曲后就请他们说出原曲与变速曲之间不同的原因还早了些,放在身体节奏之后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2)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的美感还不够,在下阶段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并尝试用玉米瓤、水粉笔表现出竹子。
2、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习用擦印的方式变出长短不同的竹竿。
3、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材料和作画方式,感受竹子用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
2、竹子图片、熊猫图片多幅(图片大小适合贴于幼儿的作品中)。
3、玉米瓤人手一根,黑色卡纸人手一张,水粉笔若干,深、浅绿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竹子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1)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竹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竹竿、竹枝、竹叶)竹竿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直、高)竹竿上有什么? (竹节)竹枝、竹叶呢?
(2)教师:竹子是由竹竿、竹枝和竹叶组成的,竹子给人的感觉很挺拔。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竹子的挺拔。
2、出示玉米棒,引导幼儿探索用玉米棒从下往上擦印的方法变出竹竿。
(1)教师出示玉米棒,幼儿讨论并探索印竹竿的方法。
(2)玩游戏’“长高了”,体验从下往上擦的方法。
要点提示
游戏方法:双手合拢变成小竹笋,用力向上生长,感受竹子的生命力。
(3)个另0幼儿示范擦印竹竿。
教师:从下往上长高了!
(4)幼儿探索竹节的`表现方法。
教师:竹竿画好了吗?少了什么?可以怎么办?
3.迁移提画小草的经验,尝试用水粉笔提画出竹叶。
(1)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我们都画过从泥土里向上“钻”出的小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努力向外长出来的竹叶。
(2)幼儿集体空手练习,教师边用语言提示边示范:往上提、往下提、往左提、往右提。
4.情境导人,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熊猫图片。
教师:这里有很多熊猫,它们都饿了,我们赶快为它们变一片竹林吧!
(2)重点指导:擦印的方法。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的方法,创作出不一样的竹林。 (如接印法)
5.展示作品,幼儿自由欣赏。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进一步欣赏水墨画竹子,感受画的风格,尝试用毛笔绘画竹子: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报纸、水粉笔等材料,探索用报纸接印竹子,用水粉笔画竹子。②科学区:收集竹子制作的物品,说一说竹子的用途。
☆家园共育 ①共同收集竹子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②举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带幼儿一起到公园看一看、摸一摸竹子,进一步感受竹子的外形特征。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生机的季节。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天气每天都在变化着,我们班的孩子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虽然他们对春天有了一些了解,但他们对春天还是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看着孩子们一脸的认真,我突然想起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尽情表达他们对春天喜爱之情的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春天》这一活动。活动中让幼儿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又尊重了孩子们的意念,让他们在歌声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曲调,并学会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黑板,彩色粉笔
2.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
1.复习《蝴蝶飞》。
老师弹《蝴蝶飞》的曲子,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导幼儿谈谈春天的特征,听《春天》这首歌的录音。师:春天来了,杨柳随风飘扬燕子从南方飞来,绿绿的秧苗在田野里点头微笑,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香味。春天真美好。现在,这美丽的景色被写成了优美的歌曲,请听。
(2)学习歌词。师示范唱歌,幼儿初步了解内容,讲述歌曲说了些什么。
师一边朗诵歌词,一边用图画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幼儿随音乐节奏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师边弹钢琴边唱,幼儿跟着轻声唱。
(2)师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3)用不同的方法练习,巩固。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儿分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唱歌,一组拍手打节奏。三组乱换。
延伸:
1.让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自编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演唱。2.画出春天的景物。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选】07-21
(经典)中班教案07-23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经典]08-17
【经典】中班教案08-23
[精选]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