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目前我班开展的主题是《小动物学本领》,要求是幼儿亲近,喜欢各种常见的动物,体会每一个动物都有其各自的本领。幼儿对一些常见的动物已有所认识、了解,喜欢做小动物模仿操。在主题进行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对动物爱吃的食物也很感兴趣。同时《课程指南》中也指出,学习活动的内容应该要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以及现有水平,同时对幼儿来说,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我们也知道小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思维通常以具体形象为主,对逻辑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以上述原因为依据,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这节专门性的集体活动《小鸡捉虫》。
活动目标:
1、尝试手口一致点数,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且能按数取物。
2、体验帮小鸡捉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情景图片(在草地背景图上插入红、黄、蓝、绿四只小鸡)。
2、点子卡2、3、4、5各一张,虫子若干(条数多于幼儿人数)。
3、草地、花丛、蘑菇、大树各一,上面分别贴置数量是2、3、4、5虫子的图片卡(卡的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情景图:
1、数一数:草地上来了几只小鸡?
2、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
价值分析:幼儿手口一致点数,正确说出总数,并且能够根据小鸡的颜色进行取名。
二、喂小鸡吃虫
1、小鸡们肚子饿了,小鸡们喜欢吃什么呀?(虫子)
2、我们帮小鸡一起去捉虫。
3、幼儿可分别帮喜欢的小鸡捉虫,每次只能捉一条,然后分别将它们放在喜欢的小鸡面前,在送虫子时,要说“小鸡,我喂你吃一条虫子。
价值分析:通过学说“小鸡,送你一条虫子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把给每只小鸡的'虫展现出来,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了多少虫。
4、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哪只最少?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
价值分析:引导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比较多少。
三、捉虫送给小鸡
1、小鸡吃饱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和小鸡做游戏吧,看,小鸡们都躲在哪里了呢?(草地上、花丛里、蘑菇旁、大树下)。
2、小鸡身上有什么呢?(点子)
3、小鸡说请你们帮我们去找找小虫子,找到卡片上的虫子后,你要数一数有几条,如果是两条的,就送给有2个点子的小鸡、如果是三条的就送给3个点子
的小鸡……
4、验证幼儿送的虫子数与点子是否符合,巩固手口一致地数数。价值分析:通过游戏“给小鸡捉虫”,感知5以内的数量,按数取物并且继续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
小班美术教案小鸡捉虫篇二:小班《小鸡捉虫》授课方案
小班综合活动《小鸡捉虫》授课方案
班级:小一班
单位:梁才实验幼儿园
执教教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知道小鸡会捉虫的本领。
2.乐于动手操作,会将橡皮泥搓条。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鸡,知道小鸡会捉虫的本领。难点:会将橡皮泥搓条。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及活动所需音乐。
2.彩泥、盘子。
四、活动过程
1.创设农场情境,带领幼儿到农场参观。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农场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农场到了,猜猜农场里会有什么小动物,依次介绍绵羊、小鸭子、引出小鸡。
2.观看小鸡图片,认识小鸡。
师:仔细看一看,小鸡长什么样子?眼睛呢?嘴巴呢?
小结:小鸡的身上长着软软的毛,一双黑黑的圆圆的眼睛,一个尖尖的嘴巴,两个细细的长长的爪子。
3.观看视频资料中小鸡捉虫片段,了解它会捉虫的本领。
(1)小鸡是怎么样捉虫子的?请幼儿模仿小鸡捉虫的样子。
4.引导幼儿喜欢玩橡皮泥,会用橡皮泥为小鸡做“虫子”。
(1)出示小鸡,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忙找“虫子”吃。
(2)出示橡皮泥,为幼儿示范将橡皮泥搓圆,搓成小长条并放在盘子里。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分别指导。
(4)教师以小鸡口吻请求吃虫,看看谁做的虫子多。
5.和农场里的小动物一起来做操。
五、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到外面的菜地里找一找还有哪些虫子?
小班美术教案小鸡捉虫篇三:小鸡捉虫教案
小鸡捉虫(科学)
设计意图:小班上学期,我们班的幼儿大部分都能够认识数字1、2、3、4,但是对于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实物还有一定的欠缺,本节活动是在《学本领》的主题下设计的一节科学活动,用小鸡捉虫的过程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主要情节,目的是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体验捉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并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捉虫。
2、体验捉虫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盘子上面的数捉相应数量的虫。
活动准备:鸡妈妈头饰一个;小鸡胸饰12个;场景(草地、石头、花丛);一次性餐盘12个;数字:1、2、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活动
导入语:今天的天气真好呀,鸡妈妈带着它的鸡宝宝到草地上去捉虫子啦。(出示课件)师:宝宝们你们看,鸡妈妈有几只鸡宝宝呀?数数看。(四只…)你和他数的一样多么?师:宝宝们数的不一样,那鸡妈妈到底有几只鸡宝宝呢?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小结:原来鸡妈妈有四只鸡宝宝,鸡妈妈带着它的四只鸡宝宝在草地上做游戏,真开心呀!
二、按一一对应的方法捉虫
过渡语:宝宝们,你们想玩捉虫子的游戏么?(想)今天张老师是鸡妈妈,宝宝们你们是谁呀?(鸡宝宝)鸡宝宝,等会我们就去捉虫子了,你想捉几条呢?说说看吧。(三只,四只---)那到底你需要捉几条虫子呢?
1、师:答案就在你们的盘子上,快看看吧。盘子上都有些什么?(点子、数字)点点和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小结:数字和点子数是几就代表要捉几条虫子。
引导语:鸡宝宝们,虫子就藏在花园里,宝宝们我们一起去捉虫吧!要记住你的盘子上是几就代表你要捉几条虫子哦。
(幼儿捉虫,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按照所提的要求捉虫,引导幼儿按照要求捉虫。
(2)教师帮助捉好的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
2、师:捉好虫子的鸡宝宝坐回位子上吧!跟你旁边的宝宝一起数数看,其它鸡宝宝捉的虫子跟它盘子上的点点数是否一样多?
(幼儿交流讨论到全部幼儿都回到位子上)
三、分享活动,验证捉虫的数量
师:鸡宝宝们你们真棒!捉到了这么多虫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捉的虫和盘子上面的点点数一样多吗?
小结:宝宝们,你们真聪明,都捉对了!捉虫子开心吗?那下次我们再一起捉虫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师带着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优点:
1、本节活动是在主题《学本领》下设计的一节科学活动,活动目标明确,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
2、在活动素材点定下来之后,教师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和改进,使环节变得更加的有趣、生动,并围绕目标对于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补充,活动准备很充分。
3、活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之间都有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对于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部分都做了预设,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充分。
不足:
1、通过活动,能够看出来本班幼儿的数认知能力都很强,教师如果能够投放一些更有难度的教学具,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会更强。
2、整个活动用时偏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提问或对于某一个关键问题展开进行讨论。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河南蔚县剪纸的美的基础上,能对此制作感兴趣。
2、学习用点染的方法,模仿蔚县剪纸,制作形态各异的鱼,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3、能与同伴合作,用已制作好的鱼组成海底世界。并初步学会互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准备:欣赏电影《海底总动员》,感知美丽的海底世界,能画出形态各异的鱼。
2、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海底世界。
3、材料准备:磁带、录音机、小丑鱼毛绒玩具一个、已经画好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剪刀、油画棒、油性双头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棉花棒、透明垫板等。
活动过程:
㈠与幼儿小鱼游进场。
“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对了,我们今天来到了美丽的大海里,让我们一起学小鱼游吧!”与幼儿一起小鱼游进场。
㈡出示小丑鱼,引出话题,欣赏课件,感受蔚县剪纸的美,并对此制作产生兴趣。
“小鱼游得真好看,你们瞧,这是谁?”;本文(小丑鱼)教师扮演小丑鱼与幼儿对话“小朋友,你们好!”(尼莫,你好!)“你们刚才表演得真好看,我有一些好朋友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请你们一起过来,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吧。”
欣赏课件,请幼儿说出这些鱼和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同。(是用纸剪出来的)再请幼儿说出,这些用纸剪出来的鱼和平常用纸剪出来的鱼有什么不同。(这些鱼的身体上面有颜色)引出――这些就是河北省蔚县剪纸,是我国剪纸作品的其中一个代表。
㈢出示幼儿已经画好的各种形态的鱼形宣纸,让幼儿自己尝试染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出这么美丽的`蔚县剪纸。
“小朋友,我这里也有一些你们以前画好的小鱼,如果跟蔚县剪纸比起来,你觉得那种鱼好看呢?”(蔚县剪纸好看)“你有办法把这些小鱼也做得跟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吗?我桌面上有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尝试一下,应该怎样才能做得像蔚县剪纸一样好看呢?”
教师观察幼儿完成的情况,让幼儿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的情况,比较一下每一种材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那一种最接近蔚县剪纸。
㈣小结幼儿完成的情况,并从中引出:蔚县剪纸的特色,请幼儿继续欣赏蔚县剪纸的作品,知道蔚县剪纸是面多线少,以方便人们点染颜色,一般常用红、黄、蓝、绿、紫几种鲜艳的颜色。引发幼儿再制作的兴趣。再出示宣纸画好的小鱼,请幼儿比较,除了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身上没有镂空花纹)
请幼儿再模仿蔚县剪纸完成作品,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㈤评价,并请幼儿把做好的成品贴在活动室的海底世界的墙上,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了解他人的快乐。效果好。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练习双脚向前跳,并能保持身体平稳。
2.乐于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3.喜欢参与体育游戏,并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活动难点】能在间隔距离不等的物体上双脚连续向前跳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青蛙头饰及服装、荷叶、荷花、虫子若干;田埂三条、庄稼地、筐两个;PPT一套;热身、游戏、放松音乐
2.场地准备:布置成池塘与庄稼地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青蛙宝宝做游戏
在游戏情境中幼儿与老师一起热身,分别活动头、上肢、下肢及全身。
二、池塘练本领
1.幼儿选择荷叶,自由地练习双脚行进跳。
2.带领幼儿进入另一个池塘再次进行游戏,增加荷叶间的距离,加大难度。
提示: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进行“捉蚊子”游戏,引导幼儿听音乐在双脚跳过程中控制身体平稳。
4.坐荷叶休息,了解青蛙捉害虫的本领。
三、游戏:捉害虫
1.教师提供三条难易不等的小路,引导幼儿观察三条小路,并提出游戏规则。
2.幼儿游戏,体验帮助农民伯伯的快乐。
提示:观察幼儿在“捉害虫”游戏中的表现,及时鼓励。
四、放松活动
幼儿与教师跟随音乐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放松运动。
【活动实录】
一、热身活动:青蛙宝宝晒太阳
1.幼儿身穿小青蛙服装及头饰,听音乐跟随“妈妈”活动活动。
师:青蛙宝宝们,雨过天晴了,看什么出来了(彩虹),和妈妈一起去活动活动吧!
①:抬抬头看看美丽的蓝天,和太阳公公问好(你好)。
低下头看看美丽的草地,和小草问好(你好)。
看看左边的小伙伴是谁,打个招呼,再看看右边的小伙伴是谁,打个招呼,和后面的老师打招呼。(头部和手部)
②:雨后空气真好,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青草的味道(腰部)
③:空气真新鲜啊,让我们伸伸腰,长个大个,再伸一伸。(伸展)
④:再来晒晒我们的`小腿,蹲-伸伸腿-呱!这边再来试一试(腿部)
⑤:小青蛙是怎么跳的?让我们跳一跳,看看谁跳的高,这个小朋友跳的可真高,我们也来试一试吧!这次让我们跳三下,预备起:呱呱呱!(脚部)
⑥玩的可真高兴啊!
二、池塘练本领
1.自由选择荷叶,连续行进跳
师:青蛙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池塘练本领,快跟妈妈来啊!
哟!好漂亮的荷叶啊,我们快跳到荷叶上来吧!呱呱呱!宝宝们跳的时候要注意:两腿弯弯,两脚一起,向前一跳,轻轻落下。
在荷叶上跳一跳,看看谁跳的又多又稳。
师:这个宝宝跳了两下,数数你能跳几下,加油。
宝宝们跳了这么久快从荷叶上跳下来,到水里来游一游,看看那边有什么?
师:原来也是一片池塘,这两个荷塘有什么不同呢?(有很多花)
师:这边有几朵?(一朵)那边呢?(很多)有美丽的花不要被踩到哦,而且我发现这边荷叶和荷叶离的远,要我们在跳的时候用更大的力气,快来试一试吧!
2.根据音乐的不同进行“吃蚊子”游戏
师:什么声音?哎呦,咬的我又痛又痒,是谁来了?原来是坏蚊子,我们青蛙就能捉蚊子,让妈妈来把它捉住,宝宝们,快帮妈妈捉蚊子啊!听——捉!
那边池塘也有蚊子,快去捉一捉,蚊子来了——又飞走了!
师:玩了这么长时间好累啊,让我们坐在荷叶上休息一会吧!
师:刚才我们捉了很多只蚊子,你们可真棒啊!你们知道我们小青蛙还有什么本领吗?(游泳、蹦蹦跳、吃虫子)对,我们还能捉害虫呢,农民伯伯地里长满了害虫想让你们去帮助他,你们愿意吗?
好,让我们一起去吧!
三、游戏:“捉害虫”
师:宝宝们快来看,通往庄稼的路有几条?让我们数一数(1.2.3.)三条不同的小路,刚刚下过了雨,小路非常的滑,要跳着黄色的田埂过去才安全哦!黄色的田埂在哪?摸一摸,对了,你们找对了,师:一次捉一只害虫回来,回来的时候,可以从田埂跳回来,也可以小路两边的小河游回来,然后再选择不同的小路去捉虫,比一比谁捉的害虫多,你们准备好了吗?宝宝们出发吧!
师:宝宝们,每次去捉害虫的时候可以走不同的田埂哦!
个别指导:不要着急,双脚慢慢跳
换一条田埂试一试(鼓励尝试不同路线)
四、放松活动:
师:快来快来,青蛙宝宝们你们太能干了,捉回了这么多的害虫,帮助了农民伯伯,农民伯伯高兴极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原来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看,把我的宝宝们累坏了,让我们一起擦擦汗吧!
洗洗手,要勤洗手才能少生病。
坐下拍拍腿,躺下蹬蹬腿放松放松。
师:青蛙宝宝们今天你们表现的可真好,下次再来帮助农民伯伯!和妈妈回家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滚球的方法,练习将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初步学习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自己的尝试练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又快又稳的滚球方法,产生玩球的愿望和兴趣。
3.在活动中努力听清教师的要求,坚持将自己的球滚到终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玩皮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皮球的方法,看谁的花样多,和别人玩的不一样。
2.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大皮球》边玩大皮球的游戏。
教师边拍皮球边念儿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会儿低,一会儿高。"念到"跳跳跳"时,幼儿就变成"皮球"随意蹦跳。
3.引导幼儿学习球贴在地面用力向前滚、两手分开接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两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4.学习直线滚球和饶障碍滚球。尝试把球从起点直线滚到终点直线。
师: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了,皮球想从你们的面前一直滚到红线那里,小朋友你能帮助它们吗?
5.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练习将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后,再将球取回站在老师周围。
6.师:你们觉得皮球怎样才能滚得又快又稳?
教师总结: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滚球时不能用劲太大。
7.幼儿再次尝试把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
8.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皮球扔进筐子里,然后带领所有幼儿坐在场地旁跟随老师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学习曲线的画法,并尝试运用曲线。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夏天到了,什么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说出西瓜。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来到了一片西瓜地,呀,这里的西瓜都要感冒了,为什么呀?原来西瓜宝宝没有穿衣服(出示西瓜的轮廓图),让我们一起帮它们穿上衣服吧。
3、教师讲解绘画的`方法。
(1)教师出示西瓜,请幼儿观察后说一说西瓜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西瓜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绘画,并说儿歌:小彩笔,真淘气,跳到上,跳到下,一直跳到西瓜里(这首儿歌能帮助幼儿掌握画曲线的方法)。告诉幼儿这样的线叫曲线。
4、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讲评。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知道耳朵的用处;学习用耳朵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觉及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3初步知道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装有小铃铛.沙子.小黄豆,纸片.硬币等罐子若干个,每组1套.
2录音机和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1盒,(有汽车喇叭声,火车汽笛声,小朋友讲话声,鸡,狗,小猫等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组织:
1让幼儿闭上眼睛和嘴巴.老师打开录音机,先请幼儿听一种声音,然后提问.
师: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和嘴巴.听,录音机里有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可以干什么?你的`耳朵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2请幼儿听录有各种高低.远近,动物和人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师:刚才,你们听了一种声音.这次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小朋友一定要听仔细,看哪个小朋友听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大家是什发出的声音.
3做游戏"小耳朵本领大."(让幼儿摇一摇桌上的各种罐子,听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还要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摇一摇桌上的罐子,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等一会儿告诉大家.
4教育幼儿要如何保护耳朵,结束活动.(如不能在别人耳朵边大声叫喊,不能把小玩意儿塞进耳朵,要防止水灌进耳朵.)
师:耳朵的本领可真大,可以听......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耳朵呢?.....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说图片大熊猫所做的事情。
2、发准"刷""拉""踢""画"等字的音,并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3、感受做做、说说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大熊猫在干什么?》、亲子手册《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逐幅观察图片,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刷""拉""踢""画"等动词,并注意发准字音。
二、让幼儿一边模仿图片上的.动作,一边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
三、启发幼儿自编自演动作,说说自己在干什么(如:我在跳舞。我在唱歌)。
四、观看他人表演,说说表演者在干什么。
【活动延伸】
1、以抽卡片的形式请幼儿表演动作,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结合图片排序活动,讲讲小动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3、请家长注意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继《糖不见了》活动课之后,有一天李朝琪问我:“为什么老师杯子里的“黑糖”没有化掉,而是变大了呢?”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是呀是呀,变大了,好神奇!” “好像我爷爷杯子里的茶叶也是这样的。”……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还沉浸在溶解的现象中,突然发现老师杯中的胖大海不但没有溶解反而变大了,他们对此感到很疑惑。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做中学”模式在小班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考虑到小班幼儿具有直观思维的特点,我决定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猜测、实验验证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对于活动材料的选择,我事先做过试验,发现胖大海膨胀需要的时间很长,像花茶之类的膨胀前后变化不够明显,唯有黑木耳、白木耳兼具需时短、膨胀前后对比效果明显两大特点,符合我们的课时需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小班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探索,感知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
2.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个。
2.盘子四个(内装黑木耳和白木耳若干)。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征。
1.师:你们看盘子有什么?
幼: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和触感三方面来感知。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师: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
3.小结:黑木耳的颜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白木耳的颜色是有点白有点黄,看上去像狮子的脸、像花、像珊瑚……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让幼儿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了解,为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通过猜测、实验,感知膨胀现象。
1.师: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里,你们猜猜会怎样?(幼儿猜测并讲述)
2.师: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操作并探索)
(分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验,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三、对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后的变化,共同讨论膨胀现象。
1.师: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1:开花了。
幼2:变大了。
师:它们为什么会变大?
幼:喝了好多的水。
2.师:我们再来摸一摸它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幼:滑滑的、软软的。
3.小结:像黑木耳、白木耳这样原来干干的、硬硬的东西,放在水里会变大、变软的,就是膨胀现象。
(分析:通过形态、软硬程度方面的对比,将幼儿的观察进行集中,突显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胀的原理。)
四、延伸、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1.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黑木耳、白木耳一样,在水里会膨胀的?
2.播放课件,当幼儿说出来即出示相应的物品图片。
3.你们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和老师、小朋友说一说。
(分析: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扩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思路很清晰,我在课前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和工作,从材料的选择方面、课件的准备等。活动分四个环节:首先,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在说说中感知、了解黑白木耳的基本特征,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接着,让幼儿猜测,验证,使得幼儿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木耳在水中变大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然后,通过对比膨胀前后木耳的变化,分析其长大的原因,感知了膨胀现象,总结膨胀的概念。最后一环节又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找会膨胀的物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PPT的方式渗透了更多会膨胀的物体。
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出现了两样物体同时需要幼儿观察,所以他们的观察注意力不能够全面顾及,所以我想如果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只选择一样白木耳而非两样的话,幼儿观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些。在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说不知道杯中的黑白木耳已经变大了,可以让他们参照盘中剩余的黑白木耳,多对比一下、引导一下,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地明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11-21
小班教案11-21
小班教案11-21
小班教案11-26
小班教案11-26
小班教案11-26
小班教案11-27
小班教案11-22
小班教案11-22
小班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