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案15篇(合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教案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9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孩子感悟伟人的成功与儿时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觉得自己“也可以那样”。
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
二、鼓励创新,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在本册的九个资料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他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体验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简要涉及,让想知道的同学课前查阅其他资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萧,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等。只要孩子们感兴趣,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说话训练,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
在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用得好的同学一定要适时表扬,树立榜样,力争让收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袋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
【案例】 《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如果孩子们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速度加快了,丰富资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数课文学习之前或之后自觉主动地进行。至于本身就有资料袋的课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鼓励通过查阅课外书或网络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只是教师关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应关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资料的使用。
建议老师们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人。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就会激励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异,让资料袋焕发个性光彩
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资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多做“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而尽量不要“强行要求”,打击弱势。如果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变成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就使得原本很快乐的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低效。
【案例】 《给予树》课后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东方之珠”》课后关于香港的资料,孩子们一定都非常感兴趣,但这些资料比较少,许多孩子或许已经知道,于是“想知道”,这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孩子查阅资料,然后共同交流。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也可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励学生自身资料袋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应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条件允许的话,那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就可以成为一个缤纷的展台,让孩子们在展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们需要统揽全局,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整个语文课程资料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
小学教学教案2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美丽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美丽。
师:那么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请小朋友轻读第二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仔细呀!那么你喜欢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欢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欢小河,还有喜欢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欢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欢其他地方的小朋友吗?
生;我喜欢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味。
生:我还喜欢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模仿!
师:学到这儿,老师相信村前的美景一定引在小朋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新农村一派生机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一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顺序来写。在学习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美丽而喜欢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灿烂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原来桃花除了美还很多呢,正因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灿烂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鲜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模仿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遗憾。
小学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咪、眯、迷、谜”、“请、清、情、晴、睛”、“好、坏、新、旧、深、浅、快、慢”19个字。
2、通过学习不同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字以及运用生字熟练的组词,从而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3、初步感知汉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积累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9个生字。
2、对所认识的生字能够准确熟练的组词,体会汉字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组词搜集相关的成语。
2、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我来带领大家热身,我的学号是xx,请大家听口令)《合在一起成新字》
《添口歌》 《对对歌》同学们做的都很好,谢谢大家的配合!
1、2、3手放好,眼看前,脚并拢。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我们共同认识新朋友!
二、出示课前预习的生字
18个生字:
她 画 新 关 迷 姓 千 术 咪 种 旧 反 眯 妙 方 好 前 玉
反义词:新,旧,关,反,前
猜字谜:画,种形近字:咪,眯,迷
加一加(变魔术):千,术,玉,方和在一起成新字:她,姓,妙,好
1、通过观察大屏幕上的字,你能发现什么呢?(找3-4名学生回答)。既然大家发现了它们的.规律,谁能洪亮的声音带领大家拼读一遍呢?集体拼读一遍,开火车读。不带拼音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
2、大家是怎样认识和记住这些字的呢?请小组间交流,选出最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听。
4-5个小组进行汇报,包括记字方法,组两个词,书写。每一组的学生汇报完识字方法之后,要找两名学生来说出他们的识字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你认识哪几个字。
小组在分享识字方法时,遇到同音字和多音字,要提醒大家。
3、请同学之间互读,看谁读的快,组词多。
4、小老师在哪里?每个小组组长考察组员的认读情况。
5、大家都认识这些新朋友,现在请一位小朋友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字,我们来进行一字开花。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会组这么多词语。但是如果让你选一个字,说成语呢?你会说几个?
学生在进行成语PK的时候,要解释自己成语的意思,选出最好的三个,给予表扬。
6、大家都会读了,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请大家把这些字注音。
7、今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识字方法,请大家回去的时候找一找,你通过这种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明天继续分享给大家。
小学教学教案4
教学目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想对梅林小学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红花,信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分全班为六个小队,同学答对问题,给所在小队在小黑板上加上一朵小红花,比一比看哪个队得的小红花最多。
1.同学们,你们知道谁是梅林小学的主人吗?
对了,是你们!
2.你们对自己的“家”了解么?梅林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学 生说,老师写)
3.按照一定顺序给老师介绍自己的学校。(小组讨论后回答)
4.老师总结:
梅林小学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它原名启东小学,是一个设在祠堂里的私塾,现在却成了拥有二栋教学楼,学生老师数百人的大学校。我们应该为能在这所学校里读书而感到自豪。
二.梅林小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优良的学习环境,你觉得你能为做些什么吗?
(小组讨论,回答)
三.你觉得今后梅林小学会是什么样呢?他的教学楼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的操场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的学生们应该是什么样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四.原来我们对梅林小学的现在和将来有着这么多的想法,我想它也一定想听听你的心里话。
我们可以先写对梅林小学的印象,然后在写写自己对梅林小学的'感想,你可以把对梅林小学说的话写在一个信封里然后我们打乱信封,让别的小组的同学评评.评的时候,要选出写的最好的,谈谈你的看法。
(小组互评,并评出优胜组)
五.教师评点:
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很高兴,老师也能为梅林小学有你们这么优秀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下面就让我们就写写我们的梅林小学。板书:我们的梅林小学。
(板书设计)
我们的梅林小学
小学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词语。
教学难、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家的一角》三幅画、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播放音效,杯子打碎的声音)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杯子打碎了,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新爱的东西,新爱的作品不小心弄脏了,弄破了,怎么办呢?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她叫苏红,她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可是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一件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苏红的画。
板书课题,这个小朋友叫什么?标拼音苏是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好课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我们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都藏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把语文书轻轻地翻到61页。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
2、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倾听呀!
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1、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2、老师看到你们同桌之间合作这么好,读的这么认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共同认识生字。
3、还有一些生字宝宝在我们的大屏幕上呢,快来看!认识会认的字。
4、风把这些字宝宝吹到了苹果上,如果我们能读出来,苹果就会掉下来,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好吗?请会认的同学大点声读出来。
5、看来这些生字真难不倒同学们,那么这些再生字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注意课文中的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数一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6、老师把这些生词都集中在词语购物车里了,一块来看。
7、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生字,生词,和它们成了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数好了吗?
四、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瞧,这就是苏红画的画,她都画了什么?她对这幅画满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
端详是什么意思?请你端详这幅画。
2、同学们快看,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好好的一幅画怎么会被弄脏呢?请你默读2到4自然段。
画是怎么被弄脏的?
真可惜,那么此时苏红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1到4自然段,小组内分好工,要读出苏红的满意与难过。
3、一幅画弄脏了苏红为什么会那么伤心?
来不及是什么意思?
是呀这幅画对苏红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是你能不伤心流泪,把自己想成是苏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来读。
4、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怎么办呢?来替苏红想一想办法?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这幅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帮苏红想的办法?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什么呢?
苏红是怎样画的,你能读一读吗?
苏红想了想,她在想什么?
她想后是怎样画的?懒洋洋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苏红满意地笑了,她为什么会笑?
5、苏红的画获奖了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爸爸说了什么?自己读一读。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把它记在心里,用在生活中?
7、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还记的我们刚刚打碎的玻璃片吧,现在同学们就动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它变成好事呢?
8、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或者是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
五、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再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学会要写的十个字。
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苏红的画》。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应对照严密。教学中有得有失,下面做一个简短的反思。
教学中,我大胆的尝试从两次对话入手,抓住人物的'对话,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了两个形声词“啪”和“哇哇地”,让学生体会形声词的形象性。让学生切身感觉到“画掉下”和“苏红哭的声音”,具体了写作的手法。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利用“懒洋洋”一词,体会情趣,深化了主题。拓展了《塞翁失马》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体验。但教学中还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
1、教学中,过多的注重了理解体会,忽略了读的功效,学生读得少。如果能让学生抓住对话,分角色朗读,效果能更好。
2、对于词语积累部分,只板书了“满意”、“端详”而没有进行细化。如果能让学生用这两个词造句,说一句话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拓展部分,让学生举“坏事变成好事”例子时,学生谈的不好。说明预习的布置时有欠缺,如果充分的布置学生预习,效果能比现在好得多。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的调整,相信成功离我不远了。
小学教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小组观察计划的设计,学会一些观察研究星座的方法。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夜间持之以恒的观察星座和星空。
能力目标: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学情分析:本课与上学期的《秋季星空》、《冬季星空》以及17颗《夏季星空》一起,共同组成了四季星空的长期研究活动,本课主要是研究春季星空的星座变化,了解春季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春季星空》图片、录像。
2、学生准备:学生的观察记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教学引入
残雪消融,枝头绽绿,斗转星移。转眼间,春天到了,在秋季和冬季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北斗七星和冬季其他星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同学们进行交流,回答
教师播放春季星空的录象。
提问: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再结合刚才观看的录象,你有什么发现?
展示课题:春季星空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对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冬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说出自己对星空的认识,说说北斗七星在夏季和秋季、春季的位置变化。
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上学期学习了秋冬星空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天上的几个主要星座从冬天到春天都有什么变化,为后面的学习准备好事实资料。
重点认识北斗七星在春季时的位置。
自主观察
交流总结
一、方案制定
经过我们的观察猎户座一天之中有变化吗?从冬季到春季星座又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能不能画出北斗七星的.形状吗?画出冬季和春季的北斗七星的形状。
大家都有了自己猜测,有的觉得星座是在自西向东动,有的觉得星座自东向西动,有的觉的星座在围绕某个点在动但是自己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该怎么办呢?
观察星座需要一些工具,你们都需要什么工具呢?望远镜?还是用自己的双眼。
共同交流完善方案。
二、观察实施
1、整理去年以来对秋季和夏季星空的观察记录。
2、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动手完成1月5日、4月15日、10月15日晚9:00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图像的绘制。
3、仔细观察四季中北斗七星以及猎户座的形态和位置,你们能不能发现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4、师小结: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三、认识狮子座
1、展示狮子座挂图
2、狮子座在北斗七星的什么方向啊?
观察狮子座的形状。特点:
师提示:镰刀形、尾巴向东,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
四、我们来寻找北极星
展示挂图
(利用北斗七星、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1、各小组绘制找星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利用自制学具演示北斗七星、仙后座与北极星的关系
3、教师小结:利用北极星、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并下发北极星、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图片,供小组练习。
4、各小组汇报找星方法结论
5、师总结:要找到北极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北斗七星。从北斗七星勺子上的最外第2星沿直线向外延伸5倍距离。看到的这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然后坚持观察北极星,知道晚上如何运用北极星寻找北方。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3、继续观测北斗七星,为学习下一课夏季星空做好事实资料的准备。
板书设计:
春季星空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北极星狮子座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学生在进行了长期的秋季星空与冬季星空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春节星空的变化,了解了春节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了星空变化的规律。
2我鼓励学生对星空进行长期的观测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记录,提示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为课堂交流观察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中。
小学教学教案7
●谈话引入
①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②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壮丽的。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质疑激趣
①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②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初读课文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
③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品读感悟
①感悟痛失父亲。
过渡:沐浴着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同学来说,却永远永远地失去了。
a.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b.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C.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d.指导朗读。
②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a.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b.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c.联系事例谈谈不太平的世界。
d.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做何感想呢?
e.过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f.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体会书信格式的写法
①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②全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③仿照课文写法给别人写一封信。
小学教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奥、秘、蚂、蚁、序、凑、蘸、窜、觑。积累本课词语4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实验过程,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3、懂得自然界处处蕴藏奥妙,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蚂蚁是如何走路的。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课题,读课题。
2、读生字。重点指导
cou zhan qu
凑 蘸 面面相觑
3、开火车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即时正音。
二、整体感知
1、蚂蚁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他走路有什么奥秘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交流。
出示: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指导朗读句子。
小组演示,蚂蚁走路方法。交流。
2、蚂蚁走路很复杂,那么课文里的“我”一定花了些工夫才了解到的。根据提示,说说哪几节写了什么?
发现问题观察实验解决问题
交流。
三、理解课文
1、引读第1-4节,指导到朗读词语:嚷嚷,读出同学们争执不休的语气。
2、是啊,口说无凭,谁也拿不出证据,于是,大家决定做个实验,观察蚂蚁到底是怎样走路的。
自由读课文第5节,思考:我们用了哪些来观察,结果如何,填在表格里。
观察次数观察方法结果
第一次瞪大眼睛盯着谁也没有看出究竟
第二次蘸上墨水看脚印看不出有什么脚印
第三次拿来了放大镜脚印“品”字形排列着
学生读课文练习。
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完成练习。
3、孩子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心情也一次一次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不同的感受吗?
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
(1)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究竟。怎么办呢?
(2)我们面面相觑,想不出什么再好的法子。
(3)“看,脚印!”不知是谁惊喜得大叫。
学生自由轻声练读。
同桌互读。
全班交流。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朗读全文。
小学教学教案9
一、教学内容
1、队列队形: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游戏;快快集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
3、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准备活动:1、小游戏;“抓人” 2、做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队列队形立正、稍息、集合、解散:重点;挺胸抬头。难点:腿要伸制直,体要正动作要迅速。
2、游戏:快快集合。
规则: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 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
(三)结束本分
1、放松活动:四肢放松、伸懒腰2、总结本课情况3、宣布下课。
组织:自由站立。
教法:简述方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小学教学教案1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文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指名2~3名学生说)
2、是呀,就连像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读题:莫泊桑拜师
点击投影,介绍莫泊桑——指名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检查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听写)孜孜不倦 简陋 咖啡 酷爱 富丽堂皇烈日炎炎 揣摩 吆喝 烙印 滔滔不绝(同桌互改——齐读)
2、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2~3个学生说)
3、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一来课文层次就很清楚了,课文第1节为一段写了拜师的起因,2~9节写了拜师的经过,第10节写拜师的结果,课文为第三段。 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1、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点投影第一段文字)指名学生读投影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明白了什么?
(1)莫泊桑从小热爱(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作品平常,焦急万分述板书:作品平常,于是决定去拜福楼拜为师板书:福楼拜
点击多媒体:介绍福楼拜——指名读
2、:这一段写了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齐读第一节 四、赏析第二段
那么莫泊桑又是怎样向福楼拜请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9节,看一看,课文讲了莫泊桑一共向老师请教了几次?(3次)
1、现在我们跟随莫泊桑来体验他的第一次拜师经历。
2、请同学们轻声读2~5节,思考:莫泊桑是带着什么问题去请教福楼拜的?福楼拜教导的话中哪一句最关键?交流 板书:写出来文章不生动—— “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其实这句话就是针对(读了很多书可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来说的。那么怎么做功夫就到家呢?板书:肯吃苦 勤练习:是啊,只有肯吃苦,勤于练习,长期地坚持下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文章才能写生动,写具体。分角色读:女读莫 男读福读时要注意提示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
3.听了老师的教导,接下来莫泊桑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学生说:第二天……可是一无所获
(2)他放弃了吗?(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
(3)如果是你,此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无奈,烦燥、不解)
(4)书中用了哪个词?(万般无奈)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5)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来请教恩师,见到老师莫泊桑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莫泊桑说的话板书:没有什么好写的针对莫泊桑的这一困惑,福楼拜是怎样指导的呢?出示第7节投影,指名读,你认为这些问句中哪句话最关键?(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出现了几次?(实际上就是强调,应该有东西好写)从福档拜滔滔不绝的问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要想写出文章来,平时必须要仔细观察板书:要仔细观察:福楼拜说得真有道理,这几个问句,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怪和训斥(),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一齐读一下这一段文字。齐读,点投影
4.(1)引读,福楼拜的`话像烙印一样生生地印在莫泊桑的脑海中,聆听了恩师的教诲,莫泊桑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从此,-------齐读第8节)这是莫泊桑第几次去请教福楼拜?(第三次)
(2)大家想一想:第一次莫泊桑因为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他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他又事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去请老师指点,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高兴 激动 期待……)莫泊桑带着自己的新作,带着高兴……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请同学们默读第9节,你认为福楼拜的话语中哪些话最关键?交流,你认为福楼拜的话中哪些话最关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福楼拜用一个“但“字话锋一转,向莫泊桑提出了新的要求:点投影(1) (2)
齐读、理解这两句话 理解(1)时拓展:————是————的结果。 板书: 坚持不懈
抓住事物特点
小学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7个生字。
★了解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梗概。
★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古代的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领悟古代的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很多的战争片,战争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光靠勇气不行,还得有谋略,有军事妙计。今天我将带大家学习一个古代的战争故事,了解古代的军事妙计。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查交流字词。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2.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两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故事的背景。
第二部分(3-6)详细描写了马陵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齐军怎样战胜魏军的`
4.田忌在什么情况下向询问孙膑计策的?
魏军猛追齐军
5.孙膑想到了什么办法?什么是“减灶示弱”?
孙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战争讲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孙膑取得马陵之战胜利的先决条件,他很清楚敌人的优势“剽悍”,也很清楚敌人的弱点“轻敌”,从而制定了战胜敌人的三部曲: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6.学习第四自然段请大家找一找庞涓心理变化的词语?
说一说庞涓为什么会中计?
开始惴惴不安---振作精神---骄傲
狂妄自大
找一找第四自然段中那一句是最能体现庞涓狂妄自大的句子
7.马陵之战的结局怎样呢?我们来学习5---6自然段
决战的地点在哪里?一切皆如孙膑所料庞涓带兵进入了包围圈。
齐军完胜;魏军溃不成军,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
8.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各是怎样的人?
孙膑:善用兵法、料事如神
庞涓:轻敌傲慢、狂妄自大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本文中得到哪些启示?
五、板书设计
25 马陵之战
齐军 孙膑 减灶示弱 诱敌追赶 全歼魏军
魏军 庞涓 孤军深入 自刎而死 溃不成军
小学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
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
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
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
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
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
四、画角
1.大家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这些角为了感谢大家想为自己画一些像送给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画像呢?能试着把你希望得到的画像画出来吗?
2.学生独立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是哪一类角。
3.展示自己画的角并交流画角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合理方法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
同学们在研究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1.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做拼摆图形的游戏。
2.各组交流拼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组成?
六、总结。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具的准备:录像、P133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村正在为咱们学校修建一所新校园,你高兴吗?想不想去看看?播放录像: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乘着升降机在上楼,楼房里有几位工人正在安装推拉窗,并不时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1.引导学生说说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机和推拉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告诉学生像这样的现象就是平移现象。
3.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平移现象的标准,并在全班交流,教师要及时点拨。
4.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1.组织学生做游戏:小组合作利用P133的学具拉一拉开展游戏,体会平移现象,同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
2.引导交流,对找出多种搭配方案的小组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四、利用方格纸巩固认识
动态课件呈现:方格纸上的小船行使图。
1.引导学生说说小船是在平移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感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所表示的含义:
(1)小组讨论:小船正在向哪边平移?(右边)移了几格?(八格)
(2)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利用动态课件慢速展示平移过程,学生一起跟着数小格,真切的体会平移的距离。
3.设疑,对学生初步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将会在什么位置?(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动态演示验证);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组再次讨论交流。)
五、扩展活动
课件出示P444题图,配上淡色方格。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哪些小鱼平移后可以与红色小鱼重合?
2.交流讨论结果,并说说白色小鱼怎样平移后,可以到达红色小鱼的位置?
3.独立给可以经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鱼涂上红色。
4.引导观察这些红色小鱼有什么共同特点?
六、总结。
第三课时平移和旋转(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操作,从而感知旋转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景和做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纸风车、每人一枚硬币、P131、P135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前要求大家做的纸风车做好了吗?会玩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不过有个小要求,就是要边玩边注意观察。
二、感知旋转现象。
1.认识旋转现象。
(1)刚才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学生说说纸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揭示数学上的名称──旋转。
(3)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
2.观察感知
引导学生做(P44下面做一做)游戏:
(1)引导学生观察圆片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组合作旋转圆片,观察旋转时圆片的颜色变化,感受旋转带来的神奇效果。
3.操作感知
引导学生独立做转硬币的游戏,来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现象。
三、体会区别,巩固认识。
1.动态效果出示游乐场的主题图。
(1)说说画面上都有哪些活动?
(2)先在小组内说说哪些活动是平移现象,哪些活动是旋转现象?再在全班交流。
2.游戏。
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先在小组内自由尝试,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将P131的学具剪下来,小组合作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有多少种拼法?(要注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肯定和鼓励。)
2.游戏:将P135的学具剪下来转一转,小组讨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其中哪些方法比较合适?
五、总结。
小学教学教案13
今天,孔老师听了我上《阳光》,并且课后进行了点评,使我受益匪浅。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等化了好几天的时间,原本以为教材钻研的挺透彻的,设想也挺周全的,成功地上下来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到了真正进入课堂,我才发现自己的中国是错的,我把这节课的要求拔高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的提出使学生难以接受(脱离学生的实际: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接受能力不强等)。具体到教学环节中,主要问题在于重点段的处理。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读懂理解这段话,我采用了朗读比较、实物展示的'教学手段。
理解后,进行朗读比较。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绿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高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我想通过句子的朗读比较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从而理解更的意思,结果大部分学生很茫然,体会不了,也读不出味道。课后听了孔老师的点评,我觉得很有道理。
她说,可以把教学坡度降低点,教学手段形象化一些,比如,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没有阳光的禾苗是什么样的,有了阳光的禾苗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说,老师画,通过形象的简笔画,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更的含义。再如,理解锦缎,可以让学生看图上的小河,有阳光照射的小河是怎么样的,学生会观察出来,波光粼粼,金光闪烁等,锦缎也是这样的,所以说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
孔老师的点评生动形象,连我们都爱听,更何况小朋友们呢?其实,孔老师的话也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喜欢听,乐意学。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老师,我还应该多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的中国与高度。
小学教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小学教学教案15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读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米”字旁。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写。
4、指导学生写字。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蚂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一种勤劳的小巧玲珑动物,我们要怎样做?
二、读课文,体会道理。
1、出示挂图,问:这是什么季节?它们各在干什么?
2、自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汇报。
(1)你觉得这群蚂蚁怎样?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蝈们都在干什么呀?蝈蝈怎样嘲笑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它们是怎样享受的?
(3)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蚂蚁、蝈蝈是怎样过冬的.?
三、语言文字训练。
(1)指导读词: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饿。
(2)指导朗读句子:
谁喜欢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谁愿意来夸夸它们?
谁能把蝈蝈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读出来?
(试读、评读、表演读)
(4)课文,分角色朗读。
(5)导用“有的……有的……”“又……又……”说话。
四、结全文。
五、拓展训练。
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回来,讨论今年夏天怎样做。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好了,你们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要么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