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1
一、教学目标(三维):
1.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习这首诗,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感情。
难点:探讨诗歌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水资源减少等等。而与时同时,无知的人们仍然肆意砍伐。同学们,你们想对那些肆意砍伐的人们说什么话?
(学生自由回答,围绕“环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掌握诗的内容。
(三)听朗读录音,注意节奏,领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第一节。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回答。
3.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及其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开篇入题。
(五)品读第二节。
1.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2.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动情地责问。
(六)品读第三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苦苦地恳求?
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3.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七)品读第四节。
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这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八)探讨诗的主题。
形式:分小组讨论
(九)作业:
根据你的理解,自由地把诗歌有感情地读几遍,并且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的别具特色的抒情诗,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全诗内容直观,语言通俗。首节发出了呼吁,次节说明原因,3节追忆童年,末节倾诉真情。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平和变为真诚恳求最后化为严厉警告。诗本身写出了对老橡树的感情,实则引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来源:学,科,网]
在这棵老树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象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去感受诗人的思想,去探讨和领会诗中老橡树所体现出来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二)体会诗歌中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样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确那样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9世纪20年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的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明自己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三)教师示范朗
1、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一棵老橡树怀有那么深厚的感情?
(四)初步赏析诗歌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2、发表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
因为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解。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并板书:
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棵树枝也别碰)--平和劝说[来源:学,科,网]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超级大国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作者对老像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度。
(五)深入赏析诗歌
深情朗读,体会诗歌主题。
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纯真童年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
2、作者对老橡树感情的表达是自然而直白的,质朴中见真诚,通俗中见深情,注意诗歌的这种语言特点。
学生可自由发表对诗歌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的见解。
3、关于诗歌主题[来源:]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多角度思维,开展讨论探究,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谈感受。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作者的其他诗歌,评价诗人的写作风格。
(七)布置作业
1、课外广泛阅读国内外作家的诗歌。
2、学习创作诗歌。
板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
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棵树枝也别碰)--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超级大国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教学反思:
诗歌绝大多数都是适合朗诵的,虽然本文是翻译诗,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的韵脚。诗歌诵读注重情理,悟得诗情,晓得诗理,方能入味。朱自清先生在《诵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读'原是'抽绎意蕴'的意思,默读只是'玩索义蕴'的工作做得好,只有朗诵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新诗不要唱,不要吟:它的生命在诵读,它得生活在诵读里。"提醒学生朗诵时注意真正地用心去领会诗中感情。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阅读首先是学生的阅读,是学生有问题的阅读。因此本课设计的"初步赏析"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学会发现问题,看大家对诗歌的理解程度,以为下面的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调整自己设计好的问题,以适应教学实际中的思路,突破遇到的难题。学生因阅读经验、能力、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回答五花八门,不可能都是教师要讲的,也不可能都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将学生的回答归类,看看哪些和文章的主旨有关,哪些和文章的结构有关,哪些和文章的写法有关。归类的目的'是更加突出问题,从而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需要讲。归纳得好、引导到位,就会生成精彩的课堂。同时也要慎重对待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许只要稍做引导便可以打开全新的天地。因为被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主宰的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好的读者的,倒是会造就一批回答问题的机器。
合作学习首先是一种理念,它应该渗透、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合作,而小组讨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一环节中,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做好合作或讨论的准备。小组讨论需要展示每个学生的观点,但是还需要在观点的相互碰撞、启发的过程中生成更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小组讨论的结果不是学生观点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比原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甚至相互质疑、论辩的过程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和深入,从而修正、发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认识。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3
学习目标
1.掌握“遮蔽、心弦、拯救、参天、嬉戏”等词语。
2.培养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学习重点
培养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学习过程
备注
布置预习
1.字词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zhēbì( )zhěngqiù( )xīxì( )xīnxían( )
(2)解词:参天无所事事
2.自由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预习展评
从“字词积累”中选用两个以上的词语,并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遮蔽、心弦、拯救、参天、嬉戏”等词语。
2.培养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四、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老橡树有怎么样的象征意义?
五、当堂达标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5分)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竞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2分)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2.(4分)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3.(3分)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4.(3分)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5.(3分)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六、布置预习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二、重、难点:
1、重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难点:品味诗句。
三、课时划分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遮蔽(zhēb)参天(cān)心弦(xin)拯救(zhěng)
2、解释下列词语:
遮蔽:掩藏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之心。
拯救:救。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3、教学程序
把教学过程分成五个栏目
1)写作背景简介
2)配乐朗诵
通过配乐朗诵、自由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等方式,品味强烈的思想感情。
3)学海泛舟
学生讨论品味诗句,体会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累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1、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
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实话实说
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
书海拾贝
1、由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学习心得(回顾本课中接触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收获)
2、根据课文内容,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按行为、品质、心理等类型加以归类积累,并要求同学选取课后练习中五个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樵夫,别砍那棵树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樵夫,别砍那棵树导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题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5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1.熟读诗歌,掌握其主要内容。 2.体味诗歌的内涵以及外国诗歌的语言特色。
B 过程与方法:教师对创作背景稍加介绍,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疏通文意,最后通过讨论,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C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D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让学生朗读作品,体味诗歌意境和语言风格以及诗人的感情。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
难点:
与诗人情感达到共鸣,体会作品深意。
E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西方诗歌的特点加以介绍,突破东西方诗歌的理解隔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F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作者的生平及作品背景应有足够的了解。2.查阅资料,了解东西方诗歌的异同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字词,标记疑难处。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介绍背景,导入
1.了解东西方诗歌的异同
2.组织朗读
2.朗读诗歌,体会文意
3.深入分析
3.体味诗歌深层含义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4.完成练习
一、介绍背景,导入
1、师:与前面几篇诗歌不同的是,本文是一篇外国诗歌,大家看标题,《樵夫,别砍那棵树》,这个题目与前四篇诗歌有何不同呢?
这个标题是一句话,且较为直白,一看题目就知道该诗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2.介绍作者生平及诗歌背景,对东西方诗歌的异同要详加介绍。
二、组织朗读,体会文意
1.范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感情。1.听教师朗读,感受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感情。
2.抽几名学生分段朗读,并加以评析。2.分段朗读。
三、深入分析
1.师:通过朗读,这首诗的大意同学们应该知道了吧,谁能讲给我们听听?2.师:作者在诗中多次请求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为什么对这棵树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它对作者来说就那么重要吗?抽多名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1.生: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老树深厚感情,请求樵夫手下留情,不要将它砍掉。2.积极参与讨论,理清诗歌的层次。生:老橡树在诗人笔下成了诗人及其家人的庇护者,是他们欢乐的源泉,是过去美好年华的承载者,怎能忍心让人砍掉。
3.师:这首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3.细读课文,划出拟人语句。
四、完成练习
1.组织讨论:这首诗发表于一百七十多年前,现在有些环保主义者把它当作是宣传环境保护的诗加以宣传。它的主题仅仅是环境保护吗?
点拨;该诗不仅倡导了环境保护,它还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同时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
2.导入课后思考与练习二,指导学生品析重点语句。
3.指导完成随堂练习。
五、本课小结:本课分析了东西方诗的异同,使学生对诗歌的特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本诗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对诗歌蕴含的深意进行了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六、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环保问题已成了当今世界一个共同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形势下,我们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七、练习设计
1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遮蔽 参天 心弦 拯救 无所事事 嬉戏
2:诗中的前几段将老树都称为“它”,到了最后一段则改为“你”,这表明了什么?
教学反思
1.诗歌绝大多数都是适合朗诵的,虽然本文是翻译诗,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的
韵脚,提醒学生朗诵时注意。
2.这是首内涵丰富的诗歌,学生们很难领会其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注意引导。
【作者介绍】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是个记者、诗人和戏剧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是他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该诗自1830年第一次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对这首诗十分珍爱,它既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这首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xx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
【教学要点】
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感情。
难点:探讨诗歌的主题。
【教学设想】
自主、合作、探究,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
【教学步骤】
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水资源减少等等。而与时同时,无知的人们仍然肆意砍伐。同学们,你们想对那些肆意砍伐的人们说什么话?(学生自由回答,围绕“环保”。)
【新课探究】
一、作者介绍
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美国记者,诗人,戏剧家。
二、字词练习
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樵夫(qiáo)遮蔽(zhēbì)参天(cān)心弦(xián)拯救(zhěng)
遮蔽:掩藏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之心。
拯救:救。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三、朗读诗歌,感受文意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四、分析鉴赏诗歌
1.分析诗歌结构
(一)开篇入题,发出真情呼吁,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承接上节,进一步说明不让樵夫砍树的原因。
(三)回忆童年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恳求樵夫别砍那棵树。
(四)对老橡树诉说衷情,并严厉警告樵夫远离那棵树。
2.分析诗歌内容
品读第一节。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回答。
(3)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及其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开篇入题。
品读第二节。
(1)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2)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动情地责问。
品读第三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苦苦地恳求;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品读第四节。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这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3.讨论品味诗句,体会感情(练习二)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对老橡树有深刻的感情,不希望他受到伤害,哪怕是一根树枝。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老橡树是“我”童年美好生活的见证,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以安慰“我”的心,以纪念家人那段生活。“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称老橡树为“老朋友”,诗人与老橡树血肉相连,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感情达到了最深厚的地步。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和老橡树感情深厚。
4.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练习一)
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阴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是童年美好生活的见证,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5.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
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6.写法:(1)内容直观(2)语言通俗流畅
五、练习与拓展
1.实话实说: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
2.由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学习心得(回顾本课中接触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收获)。
3.根据课文内容,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按行为、品质、心理等类型加以归类积累,并要求同学选取课后练习中五个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小结】
本文是一首别具特色的抒情诗,诗人以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浓厚感情。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诗歌,掌握其主要内容;体味诗歌的内涵以及外国诗歌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教师对创作背景稍加介绍,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疏通文意,最后通过讨论,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朗读作品,体味诗歌意境和语言风格以及诗人的感情。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与诗人情感达到共鸣,体会作品深意。
教学突破: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西方诗歌的特点加以介绍,突破东西方诗歌的理解隔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对作者的生平及作品背景应有足够的了解。2.查阅资料,了解东西方诗歌的异同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字词,标记疑难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9世纪20年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 运动之前,把它作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掌握诗的内容。
2、听朗读录音,注意节奏,领会诗的思想感情。
3、全班齐声读,理解诗人情感的过程。
四、赏析诗歌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回答。
3、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及其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入题。
5、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明确: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6、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动情地责问。
7、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节。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明确:苦苦地恳求;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8、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9、朗读第四节。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这一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五、深入探究
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纯真童年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
2、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并板书:
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作者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3、作者对樵夫的态度越来越强硬,那是因为作者对老橡树的感情越来越深,那么,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橡树怀着怎样的感情吗?
明确:喜爱,依恋,赞美。
4、诗歌中作者仅仅是表达对橡树的感情吗?你能否把主题想得更深远,更广阔吗?
明确:对自然的珍视,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等。主题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作业
七、板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
乔治?珀金斯?莫里斯
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诗歌,掌握其主要内容。体味诗歌的内涵以及外国诗歌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教师对创作背景稍加介绍,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疏通文意,最后通过讨论,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朗读作品,体味诗歌意境和语言风格以及诗人的感情。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与诗人情感达到共鸣,体会作品深意。
教学准备
朗读,解决字音,初步感知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纪弦的诗歌《一片槐树叶》,这片槐树叶触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对祖国的思念)其实,在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事物触动我们的思绪,比如搁置在箱底的一个布娃娃,一辆玩具车,甚至一本书,一支笔,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对往事的回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感受一棵老橡树给作者的触动。
二、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朗诵技巧:
①停顿
②重音。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③速度。表现激动、愤怒等内容速度较快;悲伤失望、哭泣等内容速度较慢。
④语调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等感情;
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一般叙述、冷淡、庄严;
曲折调,表示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第一次齐读)
情感要充沛:对老树要深情,对樵夫要立场鲜明。
三、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和朗诵,你能不能理解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诗人与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文中圈划句子。
按诗节可以归纳为4方面
我和老树关系久远。名扬四海,根深叶茂。
老树见证美好往昔。我与老树血脉相连。
(老树是作者往昔生活的一个背景,它承载着作者和亲人温馨生活的记忆)
3、老橡树在作者心中是什么形象?
(老橡树成了庇护者,是欢乐的源泉,是美好生活的见证者,朋友、亲人)
4、为了保护这么一棵意义重大的老橡树,作者在诗歌中多次呼喊“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劝说的态度、语气有什么变化?
平和真诚,老树和我关系久远。(娓娓叙说)
动情责问名扬四海,根深叶茂赞美老树,责问樵夫
苦苦恳求回忆老树见证美好往昔
严厉警告直诉衷情,血脉相连,情感强烈
平和劝说——动情责问——苦苦恳求——严厉警告
随着他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作者把对老树的深情转化为誓死保卫它的力量)情感逐步升华
朗读要求:
你还要将它砍下?(反问)加重语气,高升语调。
流泪恳求。(语速较慢,语调低沉)
严厉警告,(语调下降、掷地有声、表明坚决态度)
展示学习成果,请一生读。
五、小结
作者强烈要求保护这棵老橡树,实际上是想要留住些什么东西?
保留对美好往事和珍贵情感的记忆。(对先祖的记忆,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童年生活记忆。)珍视那些承载了自己情感和记忆的事物!
六、拓展延伸
这首诗自1830年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当时美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狂飙突进的时期。先进技术带动整个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和城市的扩张破坏了乡村的景象,现代文明强烈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新事物层出不穷又转瞬即逝的时代,人更加怀念往日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所以人们就特别珍爱这首诗。
其实我们中国现在也处在类似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在现代化的路上一路狂奔。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那么一天,
当门前的大树被移走之后,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当古街、老房子被拆迁的时候,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往日生活的痕迹呢?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便捷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许多类似老橡树这样承载这人类情感和记忆的事物正在逐步消失,传统生活和现代化进程是否完全对立呢?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文化宣传、立法、实际保护(城市规划时保留他们、修缮、维护)
1、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它的老城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免受战争的破坏而保存良好,现在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格。这里有中世纪建筑物,街道狭窄,一派古城风貌。老城的中央广场还保留着一口古井,据说这是几百年前供居民饮用的惟一一口淡水井。夕阳西下时,夕阳年龄的人们在握手楼下沉思、发呆的生命状态。
2、台湾路的'保护3、欧洲许多城市保留存储了大量历史记忆的老街旧巷,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甚至有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建筑的外观,即使是私人住宅。
4、桂溪花园里的那座庙。
文化保护:
免费开放博物馆,让人们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设为法定节日,
这些都是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我们保护老橡树、保护古街旧巷、重视传统节日,
实际上是对我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关照!
总结: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再回头来看课文里的诗歌,如果还有人把这首诗的主题仅仅理解成宣传环境保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它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向往。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留恋,对乡村生活、传统生活的珍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节家庭聚会,夏夜庭院树下乘凉聊天)
八、布置作业
如果说老树是作者美好生活的记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那么,有没有什么事物承载着你的情感和记忆呢?请自拟题目,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感受。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相关文章:
《树》教案10-01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08-28
大班健康教案别踩湿鞋教案06-09
小班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教案06-10
《去年的树》教案09-07
彩色的树教案06-15
给予树教案06-18
《树真好》教案07-29
《给予树》的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