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1
活动目标:
1、学习9、10 的组成,探索9、10的不同分法。
2、能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合理地推测。
3、在与同伴共同活动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8以内个数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7、8、9三个数的组成记录。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只笔,《心灵手巧》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推测10 的分法
1、教师(出示6、7、8三个数的组成记录):把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把7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8呢?你发现什么?
2、师幼概括:把一个数分成不同的两份,它的分法比这个数本身少一。
3、教师引导幼儿推测:如果把9分成不同的两份,你们猜有几种不同的分法?10呢?
二、包粽子
1、教师:端午节妈妈要买10个粽子,有白粽子和红豆粽子,妈妈可以买几个白粽子几个红豆粽子呢?
2、请幼儿讨论并介绍,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引导幼儿检查白粽子和红豆粽子合起来是不是10个。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买粽子。观察画面,用分合式记录妈妈买的两种粽子数。
2、看分合式填空格。观察9以内的分合式,写数字填空格。
3、给小旗体色。观察每排小旗的数量,用红黄两种颜色给每排的小旗有序的涂色分类,并在分合式上记录数量。
4、花儿多多。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将图中的花按不同的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导幼儿找出一个不同点列出两道分合式。
5、《心灵手巧》——观察红花的`数量以及排列规律,依样接着给花朵涂色,并填写9的分合式。
四、活动评价
1、请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9有8中不同分法,10有9中不同分法 。
2、师幼共同观察记录结果,表扬采用互补或互换方法进行记录的幼儿,鼓励大家在每次活动中迁移以前的操作经验。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3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 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5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小圆片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 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 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相关文章:
《学习9的组成》大班教案06-14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06-11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组成01-0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组成》11-09
大班教案《9的组成》反思12-31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03-10
大班数学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07-2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11-09
《学习“6的组成”》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