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6 12:51:3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识记基础知识。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审美观。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你们已经记的不太清晰了,但始终有些经历和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想一想,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二、明确目标:

  三、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

  萧红、现代女作家选自《呼兰河传》

  (2)字词:谷穗 玩腻了 衣襟 地榇 嘴馋 玫瑰胖圆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精选优美段进行朗读

  五、整体感知

  (1)作者在自己童年时代的后花园里欣赏了哪些自然景物?

  (大花园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果树榆树风雨小白菜草韭菜谷穗黄瓜太阳鸟虫子玉米白云等)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

  (3)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这本不多见,并且你也不觉得很枯燥乏味,这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来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自由

  (4)、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5)、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明确:

  (1)种小白菜

  (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5)插花事件。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六、知识拓展:小的时候,你会有这样调皮的举动吗?

  七、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八、作业:

  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反复诵读,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受诗中浪的形象。

  2。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四、课前准备:查字典解决字词,搜集作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语:

  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会让人浮想联翩,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海浪的图片,欣赏之后,请你来形容一下在你的眼中与心中,海浪是的形象以及你的感受。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组歌》中为我们塑造了关于海浪的全新的形象,那他的想象与你的想象是否有一些相通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浪之歌》。

  2。检查预习作业。

  读准字音。

  炽热执拗憔悴馈赠夜阑人静彻夜不寐

  关于作者及本文

  纪伯伦,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3。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课文展现的画面,体会诗的美好情韵。

  (2)请大家自由朗读,模仿录音,注意语言流畅,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初步感知诗中浪的形象。

  (3)思考:诗人在作品中把浪塑造成了一个什么形象?

  运用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接下来,这个女性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在这里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形象。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也是对更广阔的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

  (4)海浪深情地爱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有时候诗人还可以借助诗来表达更深刻的内涵,这时我们就要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

  熟悉诗人的都知道,诗人长期与故土别离,旅居异国,身老他乡。所以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那么这首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热爱。

  (5)我们对诗歌的情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现在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带着感情朗读,并且思考下面的问题:作者笔下的海浪是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句来说明。可以用如下句式来表达:

  我选的句子是(文中语句)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的浪,我的理解是:。

  例如:我选的句子是“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浪,我的理解是:潮涨时,浪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无论何时,浪始终依恋着自己的情人,和他不离不弃,这体现了浪的忠贞。

  (6)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有了生命,有了灵气,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情人,他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让我们带着深情的语气,舒缓的节奏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笔下全新的海浪的形象。

  女生读1—4节,男生读5—6节,齐读7节。

  4。诗人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仁爱博大的胸襟不仅体现在这首《浪之歌》中,在《组歌》的其他几首中都有惊人的表现。让我们带着纪伯伦的深情来欣赏课文节选的第二首《雨之歌》。

  (1)用深情的语气和舒缓的节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雨的形象。

  (2)品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六、作业:

  课下阅读《组歌》中其他三首,用旁批形式写下自己的评析,并摘抄诗中的佳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本文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体会本文平淡自然,婉曲有致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重极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1、理解欧阳修高尚的精神境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作者、背景介绍。

  三、诵读文章,疏通大意。

  1、自由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利用由浅入深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文章结构)

  (1)提问: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

  明确:第五段

  (2)提问:那么开头那一大段文字主要写什么?

  明确:叙家常。

  (3)可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明确:前半部分(1-4段),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后半部分(5-8段),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四、学习1-4段

  (1)1-4段重点字词分析

  (2)生诵读1-4部分体会欧阳修对朋友友情的珍重。

  (3)提问:前面四段记叙二人别后情形,作者为何大段叙述家常琐事?(对上半部分的理解和对后部分“思考”作铺垫。)

  明确:叙家常,显友情,也为后面剖白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5—8段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归纳大意: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提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二、问题探究: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总结;循循渐进中理解作者的精神品格)

  (1)阅读文章第5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2)对于尹师鲁对作者与高若讷关系的误解,作者怎样予以解释的?

  明确: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

  (3)对于四人被贬,而招致的众口议论,作者怎样看待?

  明确: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4)临别前,尹鲁曾怎样嘱托作者?作者又是怎样做的?

  明确:益慎职,无饮酒。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5)欧阳修是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

  明确:“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还勉励同志“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概。

  三、请谈谈从这封信中,你感受到欧阳修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 (对全文精髓的总结)

  明确: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他泰然面对被贬,不悲观不放纵,振作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信的.开头详述了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他对失约而遗憾,对行程中无法与师鲁通信而牵挂,急于打听师鲁的情况,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亲切,充满了人情味。

  四、请你谈谈读了这封信之后,它的语言给你怎样的感觉。 (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

  提示:鉴赏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行文朴实,如述家常。

  五、课堂练习(重点体现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及用法的掌握,以及对“西”“陆”“诧”“日”“职”等字的词类活用,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适当加以补充讲解。)

  六、课后练习:

  假如你是尹师鲁,就信中的情况(如临别前,尹师鲁曾怎样嘱托作者的?作者又怎样做?)给欧阳修回信。

  板书设计:

  情(亲切、充满人情味) 理(理智冷静)

  欧阳修

  (1-4)对朋友的挂念 (5-8)被贬后的理想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学习安东尼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可贵,立志做有所作为的跨世纪人才。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3、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了解“一刻不停”、“不在乎”、“不泄气”、“盯”、“足足”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学习用“无论……还是……都……”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安东尼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可贵。

  2.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千世界里,能见到明媚的阳光,可爱的小鸟,繁华的街道和一张张微笑的脸庞。同学们,你们可曾想到在我们的身边正有着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奇异的世界。

  板书:20、奇异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思考:是谁发现了奇异的世界?

  2.交流检查

  (1)读准下列生字字音:稍、糙;不在乎(“乎”轻读)

  (2)注意下列字的笔顺:凸、透、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理清层次

  1.我们已经知道是安东尼发现了奇异的世界。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大家做好分段符号,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1~4、5~6、7)

  2.:课文也就是根据安东尼发明显微镜、发现奇异的世界、微生物学诞生的顺序来写的。

  四、提出突破口

  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奇异的世界究竟是个怎样的世界?请从文中找一句句子。

  交流,出示投影片:

  (l)一个奇异的世界出现了:无论吃的、穿的、用的,还是人体的各个部分,连口腔的牙垢里都有“虫子”!

  师述:吃的、穿的、用的,及人体的各个部分,我们概括地说也就是——

  (所有、一切)

  (2)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有“虫子”。(出示)

  指名两人读,比较两句句子的特点。

  句(1)具体句(2)概括

  师述:这样写就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虫子”无处不在,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有“虫子”。我们课文中一切的一切是指哪些东西呢?(引读)——吃的、穿的、用的,还是人体的各个部分,连口腔的牙垢(师读)都有“虫子”!

  句子中用了“无论……都……”这个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一切事物都有“虫子”,也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都有相同的结果。

  再次引读。这里的“虫子”上为什么有引号呢?老师告诉大家,这是特定用法,其实它并不叫“虫子”,那么它叫什么呢?快速默读第三段。

  出示卡片:生物

  生物是指着生命的物体,那么(出示)微生物就是——(很小很小的生物),从哪个字看出?它不仅是微生物,而且是——(出示)可怜的微生物,让我们读出这小的感觉。

  2.“可怜的微生物”小到什么程度?快速自由读第5节,找句子~~~划出。

  出示:“……虫子那么小,跳蚤在它身边,必定成了大象!”

  为什么这句话说明“虫子”小呢?

  出示实物比较后齐读。所以安东尼把这些小虫称为(出示卡片)可怜的微生物。

  3.而安东尼发现的奇异的`世界也就是微生物的世界,那他是怎么发现这个奇异的世界的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还把文章分为了三段,知道了安东尼发现的奇异的世界也就是微生物的世界。那么安东尼是怎么会发现这个奇异的世界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1(揭示投影片)

  在他的显微镜下,一个奇异的世界出现了:——(引读):

  那安东尼又是怎样发明显微镜的呢?

  板书:发明显微镜

  2、投影片(“[]中的句子”先不出示)。

  三百多年前,看门人安东尼受到(放大镜)的启发,引起了(发明显微镜)的想法,[面对(),面对(),]他不在乎,不泄气,

  经过(艰苦劳动),终于(发明了显微镜)。

  边默读第一段,边思考填空,试着练一练。交流,齐读填空。

  3、师简述当时放大镜的情况。

  安东尼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设想(板书),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功,这也是安东尼有别于其它人的地方,发明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大胆设想,还需要艰苦劳动(板书)

  (1)轻声读第4节,用“——”划出最能表现他劳动艰苦的句子。

  请一生用朗读来表现找到的句子。

  出示:手指磨破了,磨出了茧子,他不在乎;镜片磨坏了一大堆,他也不泄气。

  (2)引读句子。理解“不在乎”、“不泄气”。

  (3)手指磨破了,镜片磨坏了一大堆,概括他说也就是安东尼在发明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揭示填空:面对(种种困难),他不在乎,不泄气。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安东尼那种锲而不舍的。(读句子)

  4.其实地在发明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止这些,文章的第1、2节也谈到了。

  (1)默读第1、2节口头完成填空。指名讲。

  出示:当人们()时,他不在乎,不泄气,仍然()。

  (内容不限,由学生自由发挥。)

  (2)人们的冷嘲热讽并没有打消安东尼发明显微镜的念头,老师和你们配合着读第1、2节。那么安东尼又面对着什么呢?

  出示: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

  (3)引读填空:面对——,他仍锲而不舍地干着,通过艰苦劳动,终于磨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镜片,为什么说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镜片呢?因为——(引读第4节下半节)

  5、我们现在知道是谁,他是怎样发明显微镜的。请根据填空用讲述的语气简要复述第一段。试说、指名说、不看填空说。

  (二)发明显微镜后,他着迷地观察。

  出示:安东尼像着了迷似的到处找东西看。终于——创立了微生物学(板书)

  1.默读第二段,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他着迷似地到处找东西看?

  出示:安东尼盯着这些小“虫子”,足足看了几个小时。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着迷的程度深?(盯、足足)

  2.安东尼着迷似的到处找东西看,除了盯着一样东西看很长时间,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师述:安东尼把世界上能找到的一切都找来看,也就是我们前文中讲到的世界上一切的一切。

  3.可见,安东尼深入地观察,执着地追求(板书)实现了他的梦想。透过更好的镜片——显微镜,看到了更细小的东西——微生物,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4.出示:

  以下面的句子为起始句,简要复述第三段。发明显微镜后,安东尼偶然透过镜片,在一滴水中发现了……

  自己练习,指名说。

  (三)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的是,(指读板书)安东尼也由一个看门人成了徽生物学始祖。

  板书:微生物学始祖

  这是文章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的。(引读)

  出示:简要复述第三段。

  试说,指名说。

  三、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简要复述课文,同时从安东尼由一名地位低下的看门人而成为-位受人仰慕的微生物学始祖的奇异转变中,我们也领悟到只有有勇气.大胆设想,有毅力——艰苦劳动,有理想——执着追求,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板书

  20、奇异的世界

  看门人安东尼

  大胆设想发明显微镜

  艰苦劳动发现奇异的世界

  执着追求创立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始祖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是一篇用文艺笔调阐释事理的说明文:简洁丰富,生动有趣。

  2.学习本文“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本文词语较多,可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查阅、指导学生理解“多次分类”说明方法,用列表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及掌握这种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订正步骤:

  霁颜(jì) 撇嘴(piě) 解颐()(yí) 抿嘴(mǐn)

  脱颔(hàn) 笑煞(shà) 讪诮哂嗤(shàn)(qiào)(shěn)(chī)

  粲齿(càn) 拊掌(fǔ) 莞尔(ǎ) 冁然(chǎn)

  咍然(hāi) 揶揄(yé)(yú) 回眸(móu) 佯笑(yáng)

  妍笑(yán)

  作者介绍:

  导语:讲一个有关“笑”的故事,春秋战国,齐威王在位时,楚国派兵进攻齐国,威王让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给了他一百斤金和十套车马算是送给赵王的礼物,淳于髡仰天大笑,系帽子的带子全都断了,威王问他为什么笑成这样,他说:“我从家到宫里来的时候,路旁有个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洒向神求丰收,祝愿道:狭小高地上的收成要装满篝,易积水的低田的薪要装满车子,我看他献出的东西少要求却很高,所以笑了起来“威王懂得他的意思,除将上述礼品增加十倍以外,更添上十双白璧,后来果然请来了赵国救兵,楚国只好撤军了。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课文中提到的“冠缨索绝”,此外,课文中还讲了一些笑的典故,“回眸一笑”“呵呵大笑”(《红楼梦》中张道士,他是贾府家观的主持人,80多岁了,在主人们面前“呵呵大笑”,颇有阿谀逢迎和倚老卖老),至于孔夫子的“莞尔”自然是在庄重而又亲切的表示。

  从上述诸多人物的笑,我们可以看到笑的内涵是丰富的。

  给课文划分段落(见书)

  (1)说明笑的各种类型

  (2)借“笑”说明祖国语言是何等的丰富和生动。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课文说明了几种笑的类型呢?

  (①笑和脸的关系②笑和全身的关系③笑和人的关系)据此,我们把第一部分划分为三层(见书)

  1节、“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课文以定义开头,简洁明快地直接入题。

  “内心感情的反映”说明“笑”这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情感流露,渲泄的一种必然,人的感情纷繁、复杂,笑的状态也就多种多样,这就为下文展开分类提供了依据。

  反映的部位“是人们直接观察的对象。笑的词语的产生,正是人们由观察对象,探求内心情感的结果,这个给“笑”下的定义正是全文给笑分类的整体标准,也把笑同其他生理现象区别开来。

  文章内容见下页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

  综观上文,作者由局部到整体,紧扣“笑”字,把一百多个表示笑的词语连缀成篇。(读19节)

  20节、课文用总结性的话开头,引出说明的事理祖国

  语言是何等丰富,何等生动,点明中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