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集合[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师:出示两只小狮子的图片问:看看这是两只什么样的小狮子?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一只小狮子很勤劳,看它正在练功呢。
生:一只小狮子很懒,看它正架着二郎腿躺在树下睡懒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读书中是怎么写这两只小狮子的?
(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表达的能力。通过看图,自由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注意文本的合理应用,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图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图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们读了课文后,想演一演这两只小狮子吗?怎样演才像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想扮演勤劳的'狮子。
师:请你演一演那只勤狮子。
生:天刚亮,勤劳的小狮子就开始练习(动作表演)滚(转着身子)、扑(向前扑的动作)、撕(双手撕抓)、咬(龇牙裂嘴的样子)
师:他演得怎样?如果整天做这些动作,你们觉得怎样?
生:演得真像。要是整天这样练习一定很辛苦,很累。
师:是的,我们的勤狮子整天都这样做,你想对小狮子说什么?
生:勤狮子你真了不起,一点也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向你学习。
生:勤狮子你以后一定能成为林中之王!
……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心中自主探究,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再通过生动活泼的角色表演,去揣摩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行为表现,体验苦练本领的不容易,从而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只有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就必须不怕苦不怕累!)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比较·探究 《珠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 理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法
领悟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法
难点:领悟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三、解决办法: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对比自读
四、教具准备:略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作为和俄国的契可夫,美国的欧?亨利并列享誉世界文坛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说,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他的名篇《项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珠宝》,再次领略一下莫泊桑独有的写作风格。
二)作者简介:
莫泊桑( 1850~1893)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母亲醉心于文艺。他受老师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来在福楼拜的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的作品以《羊脂球》最为出色,这个中篇的辉煌成功,是莫泊桑一夜之间即蜚声巴黎文坛。 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背景介绍
《珠宝》是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小说不着痕迹的客观真实描写和意味深长的讽刺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风貌,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入思考的余地。
四)初步感知课文:
1.粗读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堕入( ) 和蔼( ) 嗜好( ) 谦逊( ) 滑稽( ) 咳嗽( ) 双颊( ) 鳏夫( ) 嘀咕( ) 踱步( ) 疑窦( ) 鞠躬( )( ) 擤鼻子( ) 彬彬有礼( )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13)故事开端,写郎丹夫人爱珠宝
第二部分(14--20)故事发展,郎丹夫人去世,郎丹先生的生活变得贫困。
第三部分(21--72)故事高潮,郎丹先生变卖珠宝,真相大白。
第四部分(73--74)故事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五)精读课文,互动学习:
互动1:品读课文,找出文章的线索,简单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线索:珠宝
故事情节:郎丹夫人爱珠宝,郎丹先生卖珠宝。
互动2:本文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布局构思却很精巧,作者巧妙设伏,暗示珠宝的真假,,在课文中找到这样的地方?
明确:1。郎丹先生年薪不多,但是他们的日子似乎很阔绰。这本身就暗示了,有可能这中间有什么问题。
2.P20“我当然更喜欢真的珠宝”
3. P21“你倒是瞧瞧呀,做的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互动3: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腐朽的想了思想对郎丹夫妇的毒害,嘲讽他们道德的堕落,叫人警醒,为什么在开头部分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郎丹夫人的完美?
明确:文章极力描写郎丹夫人的正派,稳重,美貌,温柔,体贴,勤俭持家,精打细算,这一切在真相大白之后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令人扼腕,但这种描绘当中隐隐暗示着幸福,爱情的虚假,人性的丑恶。
互动4: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是通过情节来展现性格,本文有许多细节的描写,很好的刻画了郎丹夫妇,请找出来并认真分析。
明确:郎丹夫人:表现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卑琐堕落,为追求金钱财富和享乐,不惜出卖肉体和尊严去换取,而表面上却贤良淑德,作者把郎丹夫人不可告人的行径用平实的笔调掩藏在迷人的外表和行为之中,通过郎丹先生多角度的叙述来暗示读者,当一切真相大白时,郎丹先生“傻了”“昏了”,读者大吃一惊,如梦方醒这种刻画手法最适合刻画骗子,流氓的性格特征最耐人寻味,令人叫绝。
郎丹先生:是个无耻之徒,作者故意把郎丹还原成一无所有的自然人,又把他置于万贯金钱之前来让他表演。妻子死后,他“饿得厉害,而且又没有一个子儿”但他手上却有价值一万八千发郎的钻石项链,在赤贫与暴富,道德和金钱,诚实和虚伪,纯洁和耻辱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中经过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他也抵不住金钱的诱惑,人格崩溃了。从此,彻底堕落成一个资产阶级的寄生虫。郎丹夫妇一个以假乱真,一个当众出丑,他们堕落的根本原因是“爱慕虚荣,追求享受”,他们既是资产阶级享乐思想的受害者,有时它的体现者。
六)写作特点:
情节简单,但尺水兴波,构思布局精巧,情理之中有意外,苦涩之中有幽默。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
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蜜、蜂、列、莫、附、谈、丛、讶、斯、养、派、采,”理解“引路、附近、花丛、观察、采蜜、惊讶”等词语的意思,并且会读会写。
3.学会把两句简单的话合成一句话;能用“亲自、发现”说写句子。
4.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学会12个生字,让学生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来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懂得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培养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生字卡片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谁知道蜜蜂有什么特点?我们怎么记住这二个字呢?(出示生字卡片)
(2)学习“蜜、蜂”二字。
a.学习“蜜”:字形重点,注意中间部分的笔顺。
b.学习“蜂”:字音重点,读准后鼻音。字形上与“锋”区别。
c.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各写一遍。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和蜜蜂有关的,出示课题。重点理解“引路”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后,教师简介列宁的生平。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自学该自然段中的生字,遇到带拼音的字多拼读几遍,读通课文的句子。
(2)检查自学。
a.出示认读生字,并结合音、形、义的重点进行教学。
Mosikefujinyangfengtancongmiyapai
莫斯科附近养蜂人谈天花丛采蜜惊讶派人
字音重点:斯(注意读准平舌音。)
字形重点:养(与“美”区别)、斯(与“期”区别)、派,右边不可写成“瓜”、
词义重点:教师简介“莫斯科”。
b.写出下面字的偏旁和笔画。(做后校对订正。)
派()旁,共()画。
斯()旁,共()画。
蜜()旁,共()画。
c.开小火车逐段检查朗读,要求不读破句,读通课文。
(3)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简笔画: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随机理解“附近”词语的意思。
(4)请小朋友结合板画,说说列宁的住处。
4.作业
(1)《课堂作业》第一题:抄写生字。(教师要指导书写。)
5.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花丛、采蜜”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初步学会说出句子意思的方法,能说出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1.复习并导人新课。
(1)抽读生字卡片。
(2)完成组词。《课堂作业》3。(做后校对并订正)
过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哪一自然段写列宁想找养蜂人?哪一自然段是写列宁怎样找养锋人?(集体讨论)
这节课,我们学习(2—3)自然段,学懂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怎样说出一个句子讲什么”的方法。
2.学习第2自然段。
(1)整体感知。
a.默读并思考:出示填空:
第二自然段共有()句话。第()句是产列宁想
找养蜂人,第()句是说大家不知道养蜂人的住处,第()句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B.集体讨论。
(2)学习“怎样说了一个句子讲什么”的方法。
A.尝试学习。
①师归纳第二自然段的大意。
②请生读一读,想一想,课文用什么方法概括句子的.意思?
B.学生回答后,逐一讨论。
学第一句,(出示投影片)“列宁想找到养蜂人。”(齐读)
第一句中哪些词语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呢?(请生读句,划句)
学第二句,(出示投影片)“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指名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请生读第二句。划出有关词,随机理解“往常”的意思。
通过二句话的学习,谁知道读懂一句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方法吗?(讨论)
:读懂一句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把句子中一些重要的词语改编成我们自己的话说出来。
学习第三句,(出示投影片)“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请小朋友根据意思在第3句中划出这些词语并连起来读一读。(随机理解“亲自”的意思,并让学生能用“亲自”进行造句。完成《课》6)
师:读懂句子,说出句子的意思,除了可以把句子中一些重要的词语改编成我们自己的话说出来,学了这个句子以后,你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说出句子的意思?(讨论)
:可以找到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句话。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怎么说出1个句子讲什么”有哪二种方法?
投影出示:学习“怎样说出1个句子讲什么”的方法。
(1).可以把句子中一些重要词语改编成我们自己的话说出来。
(2).可以找到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句话。
5.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第二自然段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请小朋友默读第3自然段并思考: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自学)
(2)讨论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随机点拨)
指导用第2种方法说说第1句的意思,用第1种方法说说第2、3句的意思。并在讨论中随机理解“花丛、果然”词语的意思,结合讲解教师简笔画,花丛、蜜蜂、园子、蜂房、小房子。
(3)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请小朋友再仔细地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及板画说说列宁看到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当列宁看到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想,这么多蜜蜂,大概是养蜂人养的吧!当他看到蜜蜂采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他想,园子里大概有蜜蜂的家,它们回家酿蜜。当他看到小房子时,他想,这房于大概是养蜂人住的,因为养蜂人要照看蜜蜂,肯定和蜜蜂住得不远。)
(4)列宁看到蜜蜂,他是怎么想的?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概括成三句简单的话,你们能说吗?(出示填空题,练习说话。)
列宁发现花丛里有()。
列宁想:蜜蜂采了蜜要飞回()。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只要顺着蜜蜂正飞行的方向走去,就一定能找到()。
(5)请小朋友自由读第4自然段,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6.作业:课后第四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7.板书设计:
列宁发现花丛里有()。
列宁想:蜜蜂采了蜜要飞回()。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只要顺着蜜蜂正飞行的方向走去,就一定能找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4自然段,理解“惊讶”词语的意思。学习把两句简单的话合成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3.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
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教学过程:
1.复习。
①《课堂作业》2,读拼音写词语。
②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学习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出示投影片:蜜蜂采了蜜。
蜜蜂飞进了蜂房。
读一读,想;想,这二句话都是写什么的?
(2)出示投影片: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齐读,请小朋友比较这句话和上面二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老师为什么能把二句话合成一句话呢?
(3)请小朋友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做后集体校对,有错的订止。
3.学习第4自然段。
(1)学习养蜂人说的话。
a.指名读,养蜂人见了列宁,是怎么说的?
b.重在理解“惊讶”词语的意思。
c.思考:养蜂人为什么会惊讶,他会怎么想?
d.指导朗读养蜂人说的话,读出惊讶的语气。(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
(2)学习列宁说的话。
a.自由渎,理解“向导”词语的意思。
b.讨论:蜜蜂真的是“向导”,会“引路”吗?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人呢?出示投影:
┌───────────────────┐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
│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
│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
│一所小房子。│
└───────────────────┘
请小朋友去掉划线的字读一读,体会这样写语句通顺吗?为什么作者要写上这些词语呢?
(讨论后:正由于列宁仔细观察,才找到养蜂人的家,从中教育学生,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4.自由读全文,说说学了这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5.作业。
①看拼音写词语。
Mifengyinlulieningmosikefujin
()()()()()
yangfengtantianhuacongcaimijingya
()()()()()
②《课堂作业》4,写近义词。
③课后练习5,用“发现”写一句话。
6.板书设计:
Mifeng yinluliening mosike fujin
() () () ()( )
yangfengtantianhuacongcaimijingya
()()()()()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12-05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2-06
语文教案11-27
语文教案11-28
语文教案11-28
语文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