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实用的中班教案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韵律活动是让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肢体表演表现,从中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喜爱和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表现力。中班音乐《喂小鸟》是一个分段式的韵律活动,共有四段,分别是小鸟和妈妈、鸟飞、喂食、与大风搏斗。我以鸟妈妈的角色和宝宝们一起边唱边飞进以森林为背景的活动室,鸟妈妈为小鸟捉虫子、喂食、一起学本领,最后小鸟和鸟妈妈一起和大风搏斗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单纯的将画面出示后直接让幼儿听相应的音乐会显得有点枯燥,发挥不了幼儿的主动性,为了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作为主导我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去根据画面匹配音乐,让他们更深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更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感知。这样就使得孩子们在接下来玩音乐游戏这一环节中更积极主动,也更有兴趣。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音乐后选择相对应的图片。
2、随着音乐合拍地做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活动重点:能随着音乐合拍地做鸟飞的动作,并学习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活动难点:大胆创编小鸟学本领时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唱歌曲
2、小鸟的肉饰每人一个
3、鸟妈妈的头饰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飞》音乐进入以森林为背景的活动室。
孩子们,跟着蓓蓓老师一起飞进美丽的树林里去做游戏吧。
二、出示鸟图片,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并分角色演唱。
师:看,这是谁?(鸟妈妈和小鸟)你们猜猜鸟妈妈要去干什么?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喂小鸟)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
2。学习歌表演。
(1)、教师带上鸟妈妈的.头饰唱妈妈的部分边做动作,请幼儿欣赏。
师:现在我来做鸟妈妈,唱第一段。小朋友仔细看好我一边唱呀还做了动作。
(2)、幼儿创编鸟宝宝的动作。
师:妈妈跳得好看吗?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唱鸟宝宝唱的部分,也要一边唱一边做一些动作,谁编的动作好,我就发一个小鸟的头饰给他,让他做我的乖宝宝。
(3)、教师总结好的动作后,集体练习。
三、出示图片请幼儿听根据图片选择合适的音乐。
(1)分别出示鸟妈妈给小鸟喂食的图片、鸟飞的图片和小鸟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鸟妈妈在干嘛?(喂小鸟)小鸟吃饱了后跟着鸟妈妈去哪了?(飞到天空学本领)小鸟为什么哭呢?(遇到了大风,鸟儿们被吹散了)
(2)播放三段音乐请幼儿安静地倾听后分别谈谈自己觉得哪段音乐表现出了哪幅画面。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哪段音乐是鸟妈妈在喂小鸟?;哪段音乐是小鸟们去学本领?哪段音乐是大风刮起来了,把鸟宝宝们吹散了?
四、学玩音乐游戏。
(1)教师请幼儿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跟着音乐做吃虫子的动作。
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小鸟吃到好吃的虫子应该对妈妈做什么动作呢?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吃虫子的动作吧,一定要跟着节奏做哦。
(2)请幼儿在音乐第三部分的伴奏下鸟宝宝们跟着妈妈去学本领,小鸟跟着妈妈做鸟飞的动作。
师:小鸟们吃饱了后就跟着妈妈一起飞去学本领了,它们是怎飞的呢?请你们跟着妈妈听着音乐一起做各种飞行的动作。
(3)播放音乐第四部分,鸟妈妈带着小鸟跟大风搏斗,请幼儿发挥想象改编各种鸟飞的姿势。
师:宝宝们,刮大风了,风儿好大,把大家吹得散开了,我们要勇敢地用各种飞行动作和大风搏斗,坚持飞行。
(4)风停了,大家飞回家休息了。
五、集体练习。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大风搏斗的动作,以及认真跟妈妈学本领的动作。
六、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户外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游戏活动时,孩子们非常的兴奋,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特别是在鸟妈妈喂鸟宝宝吃东西的环节中,所有的鸟宝宝都能很安静的等待妈妈去喂食,但由于幼儿的人数多许多幼儿在戴头饰这一环节上需要教师帮助,从孩子们的反应看来,他们对活动兴趣浓厚,很快融进了游戏,在与大风搏斗这一环节中,不少幼儿还能想出龙卷风,台风来时的不同动作,但是,活动中我发现有少数幼儿只是沉浸在游戏的过程中,并不太愿意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需要我不断提醒。整个活动下来,做的不足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对如何组织幼儿进行韵律活动,需要考虑的也很多很多……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欣赏各种鸟,初步感受鸟的色彩美。
2.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表现鸟的色彩美。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准备:
1.勾线笔,画好不同姿态小鸟的轮廓图。
2.课件:鸟类的图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装饰鸟。
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讲解示范法、图片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欣赏图片,引出课题。
看一看,这图片上的小鸟,他们的羽毛有什么特点?
观察小鸟羽毛的色彩,并回答。
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观察,感受小鸟羽毛的色彩美。
二、学习装饰小鸟。
1.师:如果要把这些小鸟打扮得漂亮一点,可以怎么做?
2.出示一些装饰的.线条和图案,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说出可以用线条和涂色的方法使小鸟变美丽。
观察了解装饰的线条、图案。
在讨论观察中帮助幼儿丰富装饰的方法和涂色的技巧。
三、布置与辅导: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
幼儿作画
巡回观察,个别辅导幼儿的装饰和涂色,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四、展示作品,组织讲评。
你用哪些线条来装饰的?
欣赏作品。
根据提问交流回答
让幼儿学会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
最近,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颜色比较感兴趣,经常听到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议论各种颜色,为了引导幼儿大胆探索感受颜色变化的美妙与神奇,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结合主题活动,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参与度较高,完成“五彩鸟”色彩鲜艳,课堂效果比较好!
但是在课中由于紧张,将示范与出示示范作品颠倒,以后课中一定要注意,而在创新性中,放手这个度上也要有更好的把握。
中班教案 篇3
手形想象画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雪花
难点:按雪花的线条将雪花撕下来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线条将纸撕成规定的形状,发展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巩固对各种颜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涂色能力。
2。了解冬季的一些季节特征。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纸做的各种颜色的雪花、油画棒、小熊扮演者一名、了解冬眠的含义、歌曲《雪花》、自编故事《小熊的心愿》
活动过程
1。了解冬季的季节特征。
教师出示雪花并提问:
“小朋友,快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雪花)
“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冬季)
“前几天我们唱过的《雪花》你们还记得吗?”
边放音乐边表演唱。
“小朋友看见过雪花吗?在哪儿看见的?”
2。讲述故事《小熊的心愿》。
有一只小熊今年快四岁了,从没见过下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冬眠)?熊妈妈告诉它下雪的时候会有“沙沙沙”的声音。有一天小熊正在家里搭积木,突然听到窗外有“沙沙沙”的声音,小熊高兴的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下雪了”!熊妈妈向窗外看了看,原来是风吹树叶的声音。有过了几天,小熊在家里拍皮球,又听见“沙沙沙”的声音,小熊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下雪了”!熊妈妈向窗外看了看,哦!原来是下雨了!再过几天小熊就要冬眠了,它天天在家里盼望下雪,可是雪一直都没有下。
3。让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熊实现心愿。(撒七彩雪花,提示幼儿我们可以做许多纸雪花,为小熊来一次“人工降雪”。)
4。认识教师准备的纸雪花的颜色。
5。教幼儿制作纸雪花。
(1)出示画好的'雪花,教幼儿涂色(顺着一个方向涂,不要涂到线的外边。)
(2)教幼儿撕雪花。(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沿着雪花边线一点一点地撕)
6。幼儿动手制作雪花,先涂色后撕,废纸放在篮子里。
7。游戏“下雪了”。
(1)把幼儿和老师们的雪花收集在一起。
(2)到小熊家请出小熊一同到户外看下雪。
请幼儿和小熊闭上眼睛,教师数完“一、二、三”再睁开,楼上 的教师将雪花撒下,幼儿欢呼雀跃“下雪了,下雪了”。
活动自评
《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教育
各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内容相互渗透”。“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熟感”。《七彩雪花》打破了传统中白色雪花空中飞舞的思维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表现雪花的色彩。有的幼儿把一片雪花涂成了五颜六色的,有的幼儿则只用了一种颜色。整个活动通过帮助小熊实现心愿为线索,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我满足,获得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认识八位神仙。
2、丰富词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理解其意义。
3、培养幼儿爱听、会讲、能表演的学习能力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八仙”人物图片,“八仙过海”故事课件 。
2、拐杖、萧、花篮等道具若干,《八仙过海》歌曲课件。
3、词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八仙过海”,让幼儿在优美的乐曲中坐好。
2、谈话引出八仙。
小朋友们好,谁能告诉老师:你都知道哪些神仙?嗯,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他们都会腾云驾雾,飞来飞去,还会很多变化。小朋友们喜欢神仙吗?接下来老师也给大家介绍几位神仙。”
3、出示“八仙”人物图片,了解“八仙”人物的典型特征。
向幼儿介绍“八仙”的名字,引导幼儿观察每位神仙的特征和他们手中拿的宝物 ,引导幼儿模仿一下他的神态,每介绍一位就让幼儿说出这是我们新认识的第几位神仙。
4、 欣赏《八仙过海》的视频剪辑,并通过下面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八仙过海”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②“八仙”过海要去做什么?”
③“他们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过了东海?”
5、丰富词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读这个词,让幼儿说一说八仙“各”显的什么“神通”,最后都通过了东海,进一步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6、游戏对对碰带领幼儿拿着道具到户外做八仙过海的游戏。
1、小组独立演练(要求形神兼备);2、汇报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更好(强化理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含义)。
【活动延伸】
1、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八仙过海”的故事;2、“八仙”还有哪些故事,让大人讲一讲,回来讲给你。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过马路的一些交通规则,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2、过马路时能注意安全,初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马路,认识人行横道线、行人红绿灯。
2、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旁的空地上布置马路情景。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观察事先布置好的马路情景。
请幼儿说说马路上有快慢车道、人行横道线、行人红绿灯,讨论他们的用处。
2、组织幼儿讨论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教师:除了从斑马线过马路还可以从哪里过马路?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选择一种方法过马路,巩固练习过马路的方法。
3、教师扮演交警,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交警”出示红绿灯,幼儿做行人,练习看信号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请部分幼儿扮演开汽车的`司机,幼儿继续练习看信号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4、看表演讨论,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教师请幼儿看表演,讨论: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怎样?
如:两个小朋友在马路边踢球,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骑车,一个大人带着小孩闯红绿灯过马路。
请幼儿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知道了不能一个人过马路,要和大人手拉手过马路。知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的道理。斑马线是一个重要、常见的交通标识,一些幼儿上课时,在教师的提示下,都想起在生活中已经见过,活动后,幼儿们也更加注意观察,并且非常满足的与老师、同伴交流。并且能够自觉地提醒家长要从斑马线上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拉着家长的手。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有关斑马线和过马路的知识,这些幼儿非常乐意向其他同学介绍,其他幼儿们也很乐于接受自己同学传达的信息。家长在生活中,更加要时刻提醒幼儿注意交通安,强化幼儿的意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秋天也是有绿色植物的。
2、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树叶进行美术创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发动家长收集各种绿色植物:树妈妈图片;绿色树叶;剪刀;双面胶 纸水彩笔;红宝宝、绿宝宝、蓝宝宝、黄宝宝指偶
活动过程:
一、听听“绿色”
1、 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秋天的绿宝宝。
2、 利用指偶,教师讲“绿色”故事,幼儿倾听。问:秋天到了,绿宝宝怎么了?(不高兴了,因为树叶喜欢黄宝宝,苹果喜欢红宝宝,天空喜欢蓝宝宝,一到秋天,大家都不喜欢绿宝宝了。)
二、亲亲“绿色”
1、 提问:大树妈妈怎么只剩两片树叶了?(…)
2、 哦,原来他们抱在一起做游戏呢!看,它们变成什么了(教师出示示范画)
3、 你们听什么声音啊?(教师故作神秘拿出一袋树叶)原来是他们在说话呢,他们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小朋友愿不愿意啊?
4、 幼儿制作,教师观察知道幼儿创造过程,并个别指导。
三、欣赏、交流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并说说自己的作品
四、延伸活动
布置大树妈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优点:如教具的准备上比较充分;活动环节上,与幼儿一起分享绿宝宝的`照片、绿宝宝由开心一下子转为不开心、师幼一起讲故事到幼儿单独来讲故事、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以及对幼儿在语言的引导等方面较好。教师在活动后,改变了这一不足之处,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了作业纸上的四样物品,并让幼儿给四样物品都涂上了绿颜色(给了幼儿明确的目标),效果较好。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要继续发扬我的优点,弥补我的不足,更加用心的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散文诗,理解、感受散文诗所表达秋天的绚丽多彩。
2.尝试根据散文诗的句式结构仿编单句散文诗。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秋天的树木、花朵、水果等景色和物品。
2.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大挂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分享“找秋天”的收获,说说自己找到的秋天的颜色。
1.你找到的秋天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2.教师为幼儿播放秋天的图片,让幼儿欣赏秋天的美丽,看看都有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学习朗诵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诗一遍,理解散文诗内容。
提问: 是谁在说话?它们在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去找秋天的颜色)怎么去找的?找到了吗?谁告诉“我”秋天的颜色的?
小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老师发现:如果把小草、枫叶、松树、菊花、大地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秋天的诗。不信,你听!
2.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教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散文,一边出示图片,以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提问:
(1)散文中小草、枫叶、松树、菊花、大地是怎么说的?他们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子:秋天是……)
(2)进一步理解诗歌:为什么小草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的?松树说秋天是绿的?大地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引导幼儿讨论)
(秋天来了,事物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很多的植物都开始换颜色,小草在夏天的时候是绿色的',但经过秋风的吹拂,慢慢地的失去了水分,变成了黄色的,菊花只有在秋天的时候才会开花,松树是常青树,因此在秋天的时候还是绿色,大地因为了这么多颜色,所以就变成了绚丽多彩的……)
3.理解诗歌的题目:菊花、枫叶、松树、大地说得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能把它们说得话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吗?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4.配上音乐,幼儿朗诵诗歌。
三、根据散文诗句式,仿编单句散文诗
1.启发幼儿思考:秋天还有哪些颜色?是谁告诉我们的?教师示范创编:“我问葡萄,葡萄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紫色的。”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创编散文诗,教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幼儿编出的内容。
3.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出的内容编入散文诗并一起朗诵。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画画秋天的颜色。
教学反思: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8-23
[精选]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10
中班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