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
2.学习并理解休止符;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节奏图(下面有马路和小树);画有背景的图片;鸭子小图片若干;数字2.4.6.7.8;移动小鸭子一只;红绿灯;红圈一个(贴在手掌心)。
活动过程:
1.节奏激趣。
(1)出示红绿灯:这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
(2)出示节奏图,学习并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师:我走在马路上,心里真高兴,看到绿灯走走走,看到红灯停下来。
鸭子边走边叫,怎么叫的?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
(3)学习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
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
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表现节奏。(咕嘎)
2.“数鸭子”游戏。
(1)出示图片: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还来了许多鸭子。我们现在来玩“数鸭子”游戏。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
教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2只;
教师继续问: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4只;
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1只、1只鸭子,幼儿快速作出反应。
(2)提炼归纳:老师是怎么问的?数到了几只鸭子?
3.结合节奏图学习说白,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
4.随琴声学习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继续“数鸭子”游戏。
(1)教师:又有小鸭子游来了,数数有多少?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问:现在有几只?
(2)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3)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
6.完整学习演唱歌曲。
7.师幼共同小结歌曲的特点。
8.师幼共同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学习二声部演唱,体验和声之美。在演唱部分的乐句末加上“嘎嘎”,分组演唱。
2.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3.欣赏其他的说唱歌曲。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1、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3、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5、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
(1)当水的温度在“0”度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2)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发展。这次活动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所以我选择在室外进行活动,让一部分幼儿坐在两排台阶上,一部分幼儿围坐成圆圈,以便能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实验的全过程,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情绪愉快轻松,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能集中。
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我出示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冰块问“水是怎么变成冰”时,由于从冰箱中拿出来有段时间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开始争论:“冰怎样变成水了?”“这个冰块怎么这么小了?那块还很大呢?”……这是我在教学中没有设计到的,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用各种办法把冰块变成水。如太阳晒、暖气烤、开水浇、凉水泡、小手捂等。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幼儿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气变成水?” 幼儿一时难以回答上来。我就请幼儿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提示在歌曲《云》中这样唱:“白云白,蓝天蓝,……不装鱼,不装虾,装的却是小雨点”。对幼儿讲解水蒸汽升上天空后,会变成白云,遇冷后会变成雨水落下来。提问:小朋友在洗热水澡的时候,有水蒸气吗?墙上为什么会有水珠呢?再提醒幼儿思考,我们现在有什么办法让水蒸气变成水。这样一下子就启发幼儿想出了好多方法。“找来冰箱里冷的空气。”“玻璃是冷的,把玻璃盖在上面”。“我的手也很冷,也可以放在上面让它变成水”……
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在把水蒸气变成水的实验当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水蒸气也会变成水时,小朋友都围过来试一试。这时我很犹豫,是阻止还是支持呢?结果我没有阻止他们,而是在一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等他们都一一亲自实验过,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这是为什么。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将引导幼儿回到主题。
存在问题:
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
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
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学习用品,知道其名称、用途和使用的方法。
2、学习整理书包,保持整洁。
3、懂得爱惜学习用品。
活动准备:
1、图片:开心的书包形象和痛苦的书包形象。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只小书包、简单的学习用品(铅笔盒,包括铅笔、尺子、刨笔刀、橡皮等,田字格、米字格、拼音练习本)。
3、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1、幼儿背着书包进教室,体会做小学生的骄傲。
2、观察书包,认识简单的学习用品。
(1)出示自己的书包,互相观察书包,说出它们的.异同。
(2)出示铅笔盒,认识其中的物品和使用方法,互相观察,说出其数量和特点。
(3)出示各种本子,初步知道什么是田字格、米字格、拼音练习本,学会写上自己的名字。
3、出示图片,讨论为什么它们会有不同的表情,猜想它们的主人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书包的,使幼儿懂得要爱惜学习用品。
4、学习整理书包。
(1)学习解书包扣和关书包扣。
(2)整理铅笔盒:学习用刨笔刀卷铅笔,将铅笔、橡皮等合理摆放。
(3)整理书包:让幼儿自己试着将多个本子和铅笔盒整齐地摆放进书包。互相检查书包的整理情况。
5、欣赏儿歌《小书包》。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听相声,感受相声的滑稽与幽默。
2.尝试说相声、创编反正话。
3.能区分相声表演和日常生活的不同,知道不能把表演中的言语用到日常生活。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反正话》(视频)
2.与相声内容相对应的桌、椅、五官、花卉图片。
活动过程:
1.和幼儿学说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引发幼儿兴趣。
2.观看教学资源《反正话》,学说相声反正话。
(1)观看视频,请幼儿说一说听了相声什么感受。觉得哪个地方最有意思。
小结:相声是带给人快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个叫逗哏,一个叫捧哏,最有趣的部分叫抖包袱。说相声的时候,演员自己不笑,要把观众逗笑。
(2)教师和幼儿说相声。教师分别出示图片,扮逗哏角色,请幼儿试着接捧哏语言。
(3)幼儿自由结伴,二人分工,看着图片学说反正话,并尝试把相声说完整。
(4)请几组幼儿表演相声。教师提示幼儿尽量保持演员状态,不笑场。
3.创编相声反正话,能区分表演和生活的不同。
(1)请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可以说成反正话,把它编到相声中。
(2)视情况请 1~2 组幼儿表演新创编的反正话。
(3)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如果在生活中,有小朋友也这么和自己说话,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小结:生活不是表演,如果把相声表演中的包袱放在平时的'对话中,小朋友可能不理解,会因此而生气。
附:相声反正话
甲:今天咱给大家说个相声 乙:好呀,咱说什么相声呀? 甲:就说反正话吧!
乙:什么叫反正话?
甲:我给你打个比方吧,我说桌子,你就说子桌。乙:好来,开始!
甲:我椅子。
乙:我子椅。甲:我脑袋。
乙:我呆脑,我呆头呆脑的啊! 甲: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不像话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我量他千吗啊! 甲:我嘴!
乙:……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这一个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说字儿多的。
甲:哦,字多一点,好了!我嘴里有牙。
乙:我牙里有嘴,我成妖怪了!你换个词儿行不行啊。甲:别生气,咱们出城逛逛去,我逛花园。
乙:我花园逛。 甲:我是牡丹花。乙:我是花牡丹。甲:我是芍药花。乙:我是花芍药。甲:我是茉莉花。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去你的。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领带的图案和色彩,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尝试用线条组合勾勒领带的外形,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 体验给爸爸设计、制作礼物的快乐。
4.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 领带实物若干。
2.水彩笔、油画棒、卡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出示领带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引入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物品吗?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家里谁最喜欢用领带啊?”
二、请幼儿自由观赏领带,说说领带的颜色及花纹。
1.师:活动室周围有很多爸爸们的.领带,请你们去仔细看一看,和好朋友说一说,这些领带有什么颜色?什么图案?
2.提问:你看到什么颜色,什么图案的领带?
三、幼儿讨论:我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画领带爸爸会喜欢呢?
1.师:我们今天要自己来做领带送给爱我们爸爸,请你们和好朋友说说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画领带爸爸会喜欢呢?
2.提问:你要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画领带?
四、师幼一起提出绘画要求。
师:小朋友,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先画出领带的大体位置形状,再画出领带的花纹图案。
2、画的线条要连贯,花边、图案要清晰、有序、完整。
3、画画的时候画笔只能画在纸上,不能随意涂画到其他地方。
五、幼儿自由发挥、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创作,提醒幼儿注意画面布置。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绘画工具开始画领带。
六、欣赏同伴作品。
1.把设计好的领带挂在绳子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2.大胆的评价同伴的领带:你喜欢这种风格的领带吗?
活动延伸:
把画好的领带送给爸爸,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欣赏。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美术活动,领带是男性特有的装饰品,装饰领带的活动可以使幼儿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从而更加留意、关心自己的爸爸。爸爸会被孩子的这份心意所感动,从而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所以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出示准备好的一条领带,激发了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根据纲要和指南里的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设计了各个环节,并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非常开心地为爸爸绘画领带,但是看到孩子们最后的作品后我反思了一下:活动开始时,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环节比较少;如果我能在绘画前先让孩子们构思,想清楚画面的布局,给孩子更多想象创作的空间;活动过程中以绘画的形式来开展比较单一,可以添加一些装饰、剪贴的形式来制作领带,体现出送爸爸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