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

时间:2024-02-21 16:54: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比喻句。

  4、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发明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 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身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7 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 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一类生字9个,会读二类生字2个。重点识记“驾、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积累赞美长城和运河的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诗歌表达的自豪之情。背诵课文。

  3、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搜集长城、京杭大运河的资料,了解长城与运河建造的历史背景、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并能仿写。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一类生字9个,会读二类生字2个。重点识记“驾、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积累赞美长城和运河的成语。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初步了解长城与运河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视频建立起对长城与运河的感性印象,找出长城与运河的特性;

  3、课堂习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

  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红色板书“和”,启发:“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说明长城和运河是足以相提并论的不朽之作。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Ppt1、长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完成的,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一万三千多里,俗称“万里长城”。

  Ppt2出示大运河图片,理解什么是运河及运河的作用。

  二、初读,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驾驶谱写创造民族绸带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万里长城首都

  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

  (1)读准多音字

  曲 qū(曲折)都dū(首都)

  qǔ(歌曲)dōu(都有)

  (2)前鼻音:蜒 篇后鼻音:杭 创

  2、字形辨析:延 :蜒诞

  廷:朝廷庭院小艇挺立雷霆

  3、字形练习: 选字填空

  (1)驾架骂

  ()驶书()责() ()车

  (2)蜓延蜒

  蜻()蜿()()长

  4、二读,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解词:曲折蜿蜒(像蛇一样曲折爬行的样子)、

  连绵起伏(或高或低接连不断的样子。)谱写、不朽

  (2)查资料:嘉峪关

  三、再读课文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四、作业设计

  (一)课作:比较组词,巩固对生字的积累

  驾() 朽()篇()绸()

  架() 巧()遍()周() 1、熟读课文;

  (二)家作:

  1、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通过文字、图片了解它们的奇异景象。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通过品读诗歌,加深对长城和运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新词:

  驾驶谱写创造民族绸带

  不朽诗篇曲折蜿蜒

  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两大人间奇迹?

  3、长城很长,又被称为“万里长城”(板书)运河从北京直通杭州,被称为“京杭大运河”(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仔细欣赏吧。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放声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在哪儿看长城?他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阅读探究:

  (1)作者在哪儿看长城?(飞机上,空中)

  在空中往下看叫“鸟瞰”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看?(居高临下,视野更加开阔,全面)

  (2)提示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提问:这里有个词--奇异,给它找个近义词--奇特

  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奇异的景象?

  (3)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对照插图反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觉得长城奇特在哪?与众不同在哪?

  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长,大

  穿行--动感,好像是有生命的

  难怪我们称长城也称为“万里”长城。课文中还有写到长城的长,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4)--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补充介绍: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它北面依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总长约6700千米。6700千米是多长呢?举个例子来说吧,从我们镇江到首都北京的路程大约是1200千米,6700千米就等于我们从这到北京三个来回。讲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难怪我们把长城又叫作“万里长城”。)

  (5)补充资料《长城》一课中对修建长城的巨石的描写。

  A、谈阅读体会。人们所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奇迹,B、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这里的“不朽”是什么意思?(永不磨灭)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6)读到这里,你的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自豪地读!

  3、朗读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城,我们读这一部分,要注意什么?--读出长城的雄伟壮丽,读出自豪之情。

  请学生读诗歌,发现偶数行最后一个字在读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出示: Qiányánpiānxiānqiānbiānpiānxiān

  前蜒篇先前边篇先

  4、齐读。尝试背诵。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比一比,赛一赛,第二小节谁能又快又好地背下来,要动脑筋,找规律。

  2、交流阅读收获:为什么背得好,发现了什么?

  (1)诗歌第一、二自然段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叫“反复手法”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2)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语言的形象美。读诗歌,找出诗歌第一、二自然段不同之处,完成填空练习。

  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大地,蜿蜒曲折,连绵起伏。

  运河像一条绸带洒落人间,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A、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长城,它在崇山峻岭中穿行, 有山坡,往上伸展,有峡谷,往下穿行 ……引读:长城像……

  B、启发:绸带是怎样的?把运河比作绸带,你能感受到运河的什么特点?预设生答:柔滑、干净、长、闪亮。指名朗读,评价。

  为什么说它也是个人间奇迹呢?补充: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完全靠人工挖掘。有了运河,两岸的景色更加秀美,南方与北方的物产可以更便捷地交流。

  3.读读这些句子,再仔细观察我们课本上的插图。你也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或运河吗?

  四、拓展延伸

  图片展示我国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默写。

  2、根据课后练习4的要求写一段话在小练笔本上

  3、完成课后练习5,语文自习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1 长城和运河(人间奇迹)

  6700千米1747千米

  像巨龙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