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2课时)
明确教学要点
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狼烟四起
开端义士请缨
发展求取信物易水诀别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壮士殒命
尾声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或写作技巧或其他
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抓住特点白衣冠
2、突出重点荆轲
3、顾及全面其他人物
4、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白衣冠世皆垂泪涕泣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廷刺秦王顾笑武阳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神勇(动作描写短句)
倚柱笑骂视死如归(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反面观点仅作参考,本节课只就文本讨论。
七、结束语
八、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2.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板书: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2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结合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统一六国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丹访得荆轲,派他到秦国行刺,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预习自测】
一、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翦( )谒( )揕( )其胸切齿拊心( )
淬( )濡缕( )忤( )视徵( )
瞋目( )陛下( )卒( )起不意箕踞( )
被八创( )樊於期( )偏袒扼( )腕目眩( )夏无且( )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三、研读第1—2节,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进兵北略地
(2)旦暮渡易水
(3)长侍
(4)微太子言
(5)谒
(6)购之金千斤
(7)秦王必说见臣
(8)穷困
(9)更虑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四.研读第3—9节,积累文言知识。
1.解释加点词语
(1)秦之遇将军
(2)深
(3)仰天太息流涕
(4)可以解燕国之患
(5)揕其胸
(6)然则
(7)将军岂有意乎
(8)见陵之耻
(9)濡缕
(10)忤视
(11)偏袒扼腕
(12)樊於期乃前曰
(13)函封之
(14)其人居远未来
(15)太子迟之
(16)请辞决矣
(17)皆白衣冠以送之
(18)为变徵之声
(19)发尽上指冠
(20)终已不顾
2.翻译下列语句。(学法指导: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2)荆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剩余三、四部分,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文句。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理解思想内容,辩证的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过程】
一、研读10—18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持千金之资币物
(2)朝服
(3)假借
(4)郎中
(5)左右
(6)轲自知事不就
(7)卒起不意
(8)秦王还柱而走
(9)振怖大王之威
(10)比诸侯之列
(11)唯
(12)陛
(13)顾笑武阳
(14)发图
(15)自引而起
(16)荆轲废
(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8)被八创
(19)生劫之
2.翻译重点句子(学法知道: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1)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2)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文段分析,思考
(1)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
(2)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二、写法借鉴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请举例说明。
【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还柱而走。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偏袒扼腕而进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秦王必说见臣。
2.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仰天太息流涕B.持千金之资币物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B.④⑤⑦C.②③⑧D.①⑥⑧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自引而起,绝袖
③秦王还柱而走
④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5.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①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拓展提升】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论”,“贱者虽字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我们来读一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看看他们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和《荆轲刺秦王》相比有何不同。
咏荆轲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使工以药淬火
3.日以尽矣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今日往而不反者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设九宾
9.图穷而匕首见
10.秦王还柱而走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2.卒起不意
二、重要词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可以解燕国之患
4.人不敢与忤视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7.持千金之资币物
8.乃骇而图之
9.拔剑,剑长,操其室
10.非有诏不得上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
②函封之
③发尽上指冠
④箕踞以骂曰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
②樊於期乃前曰
③左右既前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⑤乃朝服,设九宾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
②群臣怪之
四、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将军岂有意乎
4、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5、终已不顾
6、左右乃曰
7、秦王购之金千斤
8、持千金之资币物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10、诸郎中执兵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二)省略句
1.秦王购之( )金千斤
2.欲与( )俱( )
3.嘉为( )先言于秦王曰
4.乃( )朝服,设九宾
5.见燕使者( )咸阳宫
6.群臣侍(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三)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四)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2.嘉为先言于秦王
3.燕王拜送于庭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群臣侍殿上者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将奈何
4.荆轲有所待
5.将军岂有意乎
6.荆卿岂无意哉
7.仆所以留者
8.事所以不成者……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
2.一去不返:
3.发上指冠:
4.图穷匕见:
5.无可奈何
6.悲歌击筑:
7.变徵之声: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还柱而走: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xuán走:
计日以还:
9.图
乃骇而图之:
图穷匕首见:
不图子自归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今其室十无一焉:
13.得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非有诏不得上
诚能得樊将军首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1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1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
17.见
图穷而匕首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虚词
【之】
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以次进
④日以尽矣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箕踞以骂曰
【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其人居远未来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于(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于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4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了解课文,研读第一部分)
(一)课文起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询《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
2、荆轲刺秦王
3、《战国策》:
(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由“准备”→“诀别”→“行刺”三部分组成。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1)词句:微、亲、说、穷
(2)理解:
①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
②与太子对话表现荆轲怎样性格?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
(1)词句:樊於期、深、堪、涕
见陵、偏袒扼腕、教
(2)理解
①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②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5段)=〉准备匕首
淬
4、(6段)=〉配备副手
敢、忤
5、(7—8段)人?事?=〉怒斥太子
(1)词句:无意、竖子
(2)理解:
①“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
②荆轲怒斥太子之因是什么?显示什么性格?
(四)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秦王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共诛
(3)物:
①督亢地图;
②樊於期头;
③天下利匕首
(五)(《辞典》150页)以1994年高考题为例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
(1)人:何子平、顾凯之
(2)事:归家养母子平孝顺,忠诚不二
(3)物:俸禄
(4)作业:讨论处理8道小题
第二教时:研读二、三部分
第三教时:荆轲形象分析及型轲刺秦王的认识,课后作业。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论文)
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决执行这一新课程理念,并且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荆轲刺秦王》全文共分为三课时,本教案是《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辨析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和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2、组织学生重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重现刺秦一幕,从中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2、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述刺秦行动。
三、教学设想
1.由于课文已经在前两课时讲读完毕,所以这一课时重要是引导学生评述荆轲和重现刺秦一幕。
2.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
展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把获取知识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开展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和个别辩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此外,还请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刺秦场面的表演。
四、教学步骤: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导语:
我们上两节课已经讲解完课文,为了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我们这节课重点探讨荆轲的性格特点和评述荆轲,并且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2、简单明确地复习前课文所讲授的重要内容。
3、请学生饱含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全文:
全文梗概: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4、开展讨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
讨论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霸强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5、分析重现刺秦的过程:
进入秦殿——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英勇就义
6、分析鉴赏刺秦场面的写作方法: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7、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8、表演刺秦完毕,请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
讨论内容: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权、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9、总结全文,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可以观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加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
10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全文梗概: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荆轲形象分析:有勇有谋深沉刚毅慷慨爱国无畏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荆轲刺秦王》教案09-12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03-13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10-24
《荆轲刺秦王》教案15篇03-12
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06-28
高一语文的教学反思08-01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05-26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6-27
高一语文的教学计划12-06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