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课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1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制定教案是一项重要而又不可忽视的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教案起到了指导作用,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某些情况,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以下是我的一些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上课前,我会根据教材的要求,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最终目标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太过深入,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让知识点更加简单易懂,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课前设定之后,我会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如课件讲解、互动教学、小组讨论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发现学生的反应并不如自己预想的'那么热烈,这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当我发现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感到无趣或者感到困惑时,我会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实例、打比方等,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的管理
教师的管理能力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管理规范和有序,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后反思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太过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课后反思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反思,优点会被进一步加强,弱点会被及时纠正和改善,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2
本课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两位数的估算。
2、能利用估算估计计算结果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
3、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着重对全体学生强调: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上这堂课时,我先利用在一年级时学过的知识“邻近的整十数”,他们利用数射线会做“进到下一个整十数”,“退到上一个整十数”的题。现在可以利用这一知识进行估算。这里的估算主要是利用邻近的整十数渗透凑整的思想。而凑整又有三种方法:“进到下一个整十数”(进一法),“退到上一个整十数”(去尾法)“进到或退到邻近的整十数”(四舍五入或五舍六入法)。
教学时,利用课本之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估算的兴趣,并考虑进行估算的.方法。“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学理论,在上课时,通过几组学生去超市买物品的练习,
如:(1)篮球足球(2)苹果香蕉(3)笔袋书包
18元37元14元25元12元21元
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出,买每一组物品,大约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回答很踊跃。虽然他们人小,但他们基本上都去过超市,有过买东西的经历。因此对这样的学习很感兴趣。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个位是5的数,个别学生有些困难,因为“5”在1~10的中间,没有最接近的整十数,所以有的学生把它进到下一个整十数,有的学生把它退到上一个整十数,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当个位的数是1~4时,退到上一个整十数,当个位上数是5~9时,就进到下一个整十数。在这堂课里,学生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中,发现知识,领悟学习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现在,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兴趣盎然。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3
在每一堂数学课上,教师所编写的教案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进度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断变化,教师所编写的教案也需要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在今天的文档中,我们将就数学教案在授课后的反思和总结进行一些简短地讨论。
一、注意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清楚地确定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应该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并且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授课后,教师需要仔细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并进行认真的'反思。如果发现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再一次进行实践。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授课过程中,要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和发散思维,让他们主动去寻求学习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反思中,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过程中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反馈,以便下一次调整。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使用板书、电子白板、作业、课外练习等不同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特点,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四、注意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情感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建立好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学习成绩、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本身的经验进行反思,总结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方法。只有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掌握好数学知识,为构建人人具有科学素质和数学思维能力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与、、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
2。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1。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习巩固。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
3。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复习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
2。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3。问题:由,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
设计意图
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二)新知探究
1。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平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问题一般化
探究一
1。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和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
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习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
(四)练习
利用诱导公式(二),口答下列三角函数值。
(1)。;(2)。;(3)。。
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
(五)问题变形
由sin3000=—sin600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sin(—3000),Sin150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0=—sin600,能否求出sin(—3000),Sin1500)的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5
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与乘法有关的知识,熟练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系统整理复习一、二单元的乘法知识。
2、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解题方法多样性和最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新教室上课,猜猜为什么要到这来上课呢?这是因为今天我们要参观一个节日广场。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国庆节的时候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一个节日广场更是热闹非凡。想去看看吗?
二、整理复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图上画些什么?有一个老朋友他也来到了节日广场,他是谁?智慧爷爷说了什么?
1、 整理复习乘法知识。
(1) 什么是乘法?怎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举例说明。老师也想了一个算式:a+a+a+a,能改成乘法算式吗?你怎么想的?
(2)乘法算式的得数叫什么?(积)那求积用什么法?(乘法)求和呢?求差呢?求商呢?(3)你是怎样算出乘法算式的积的?乘法口诀熟吗?开火车对口诀。
(3)有个同学在计算4×6=?一时忘了乘法口诀了,该怎么办呢?4×6表示什么意思?它们的样子不一样,意思却完全一样,结果也一样。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第一幅图。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气球每束有8个,4束一共有多少个?
4×8=32(个)
生:一共有多少盆花?
师:这些花分几部分?(2部分:外面的和里面的)怎么算?
先算外面的:每种颜色有8盆,有4种颜色,一共有多少盆?4×8=32(盆)
再里面的花:3×4=12(盆)
最后算一共有多少盆花:32+12=44(盆)
(2)观察第二幅图。
生1:每列有3个人,有6列,一共多少人?3×6=18(人)
生2:每排有6人,有3排,一共有多少人?
生3:穿每种颜色的衣服有6人,有3种颜色,一共多少人?
观察同一幅图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旁边看跳舞的小朋友也想来跳舞?可以怎么算呢?
生:3×6+5=33 这个算式还可以写成什么?生:4×6-1=33说说你怎么想的?
(3)请你来当小老师提问。生解答。
生:照相的每组有4人,3组有几个人?4×3=12(人)
(4)请你在本子上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3、小结。
今天你在节日广场玩得高兴吗?学到了什么?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得知道什么?解决乘法问题的2个数学信息之间必须有什么关系?(是几个几的关系。)
课后自评:
这节课是一、二单元的整理复习课,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有2个:一个是对乘法知识的系统整理,一个是运用乘法知识实际解决问题。在复习乘法知识时,主要抓住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乘法口诀这几部分知识。在解决问题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第一幅图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和较为复杂的问题。第二幅图解决观察同一幅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第三、四幅图请学生来当老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在作业本上自己提问解决问题。
上完课后,我发现自己语言还需要锤炼,更精炼些,提问更准确些。在处理学生解决问题时,时间的调配还掌握得不够好,对于简单问题应该很快的一笔带过。把精力重点放在解决复杂问题,解决学生思维的争议点,学生的出错的地方。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6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程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教案提供了全面的教授内容和教学活动,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但是,只有使用好这些教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教案课后反思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以下是我对数学教案的反思和经验总结。
首先,我认为课前准备是教案制定重要的一步。在制定教案之前,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每个单元的课程标准,了解所需的学习成果和预期的学习过程。掌握该领域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学会将教材资料及时更新并集成到教学中。一份好的教案应该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科的具体需求制定的。
其次,对于教案的内容和布置,教师也要认真思考。教案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要点和重要知识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校的教学进度,教师还应准确合理地设定课程重点和难点。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教案应该是开放、灵活、简明易懂。
第三,教师应对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安排,包括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实时修正。定期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结果进行评估。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方法,以使需要提高的环节得到强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此外,课下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师需要在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而定时进行课下的练习与测试,以学生上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这是加强学生学习成果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学习上的优劣。
最后,教案的不断更新也必不可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这也让教案应持续性更新。教师也需要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经验和知识,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加以反思,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更加专业和实用性。
总之,教案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制定教案和运用教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细节,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升华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一个高质量的学习经历,进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高速公路上的实际例子,引起积极的思考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可以遇到变量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利用初中对函数的认识,了解依赖关系中有的是函数关系,有的则不是函数关系。
2。培养广泛联想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在于让学生领悟生活中处处有变量,变量之间充满了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广泛联想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探索:
阅读课文P25页。实例分析:书上在高速公路情境下的问题。
在高速公路情景下,你能发现哪些函数关系?
2。对问题3,储油量v对油面高度h、油面宽度w都存在依赖关系,两种依赖关系都有函数关系吗?
问题小结:
1。生活中变量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随处可见,并非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变量都有函数关系,只有满足对于一个变量的每一个值,另一个变量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才称它们之间有函数关系。
2。构成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必须是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因变量都有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
3。确定变量的依赖关系,需分清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如果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个变量是因变量,另一个变量是自变量。
(二)、新课探究——函数概念
1。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
2。从集合的观点出发,函数定义:
给定两个非空数集A和B,如果按照某个对应关系f,对于A中的任何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存在确定的数f(x)与之对应,那么就把这种对应关系f叫做定义在A上的函数,记作或f:A→B,或y=f(x),x∈A。;
此时x叫做自变量,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集合{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习惯上我们称y是x的函数。
3。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4。函数值
当x=a时,我们用f(a)表示函数y=f(x)的函数值。
【数学教案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课后反思11-17
课后的教学反思03-11
课后教学反思10-22
教学反思和课后反思12-08
《草》教案及课后反思12-12
《池上》的课后教学反思11-13
音乐的课后教学反思03-22
应用课后教学反思04-17
课后教学反思范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