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卫等9个生字。会写卫、运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个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小朋友听。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读词语
1、在小组里把课前准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出示《后羿射日》的`动画,提问
a、 你知道这个动画里藏着一个什么故事?
b、 请知道的小朋友带大家读两遍:后羿射日
c、 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依次看动画,认读词语
4、把四幅图、四个词语同时出示在大屏幕上。
5、读句子:《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
6、依次出示“卫星、火箭”等图,认读词语。
7、小结: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怀着对太空的美好向往,研制了运载火箭,它能成功地将卫星送上太空。
8、读句子: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够飞上太空。
9、用“……也……”说句子。
二、情感朗读
1、读课文。先教师读,小朋友再模仿读。
2、教师随机指导。
三、学习生字
出示:射 卫 填 嫦 娥 宇 宙 载 箭
如果去掉伙伴你还认识吗?
1、男女赛读
2、做字卡游戏:听句子——想词语(找到相关生字,举卡片)
3、抽字卡,开火车。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读一读要写的字,仔细看字形。
2、课件演示字的结构。
3、重点指导宝盖头的写法:上点大,左点垂,横钩先顿再向左。提醒学生注意舟字旁中的横变提且右边不出头。
4、学生描红、临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这有几句古诗,你们能说出下半句吗?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停车坐爱枫林晚。看到霜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句诗,你知道是写得哪个季节吗?
2、诗中“橙黄橘绿”其实是说一年中硕果累累的时候,你现在知道是那个季节了吗?
3、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她秋高气爽,满山红遍。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她五谷丰登,果实累累。
(二)出示图片,感受秋天
1、出示“果园里”(1)分别出示“苹果”、“柿子”、“葡萄”,(2)《秋天》中说:“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课文中是把苹果比作人来写的。你能用上拟人句或者比喻句选择一幅画面来说说吗?(3)三句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我们称为排比句,你能用上排比句,为我们描述下果园里的景象吗?(4)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写上一段。(5)请同学读,评价。(6)闻一闻,仿佛闻到了水果的美味,真让人垂涎三尺啊,教案《四上教案 作文 美丽的秋天(公开课)》。
2.过渡:上个星期,我们放了3天假,有些同学和父母旅游了吧,或者去了公园、春江潮广场······你看到秋天了吗?(1)指名说。(2)秋天公园里的景色,我们可以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来写。出示“枫树”:红的像一团团火。(抓住枫叶颜色的特点)“银杏树”,那片片树叶好像一把把扇子,扇去了夏天的酷暑,为我们带来了凉爽。(抓住银杏形状的特点)“菊花”: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也是颜色)“桂花”:我们可以抓住桂花的香味,“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沁人心脾。(抓住桂花花香的特点)
3、出示“一望无际金色的稻田”。(1)你看到了什么?(一望无际的稻田)(2)远远望去像什么?(金色的海洋)(3)从整体看,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我们再从局部看那一株株稻穗呢?(稻穗弯下了腰,因为他们成熟了,沉甸甸的,)
4、小结: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难怪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呢!
(三)欣赏例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几个地方的景色?重点写了哪个部分?这样文章就能做到有详有略。
2、再读一读,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用笔画一画,再读一读,品品这些句子好在哪?交流。
3、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分别做了总结,文章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总”的写法。 我们在写这篇文章时也可采用这样的方法。
(四)作业:完成草稿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课前音乐:《从头再来》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一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出示:
家境贫寒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年老体弱奋笔疾书
翔实精彩明史巨著
3.个别读、齐读
4.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
5.教师后引入: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课文
1.谈迁遇到的“厄运”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在我们看来偷走的是一部书,但对于谈迁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一找。
2.出示: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20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板书:化为乌有)那该是怎样的心情?请用朗读把你体会到的读听。
3.一本《国榷》,为什么说是谈迁20多年的心血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体会。
(没钱买只得四处借来抄
为抄一点史料竟然走一百多里路。一点史料,一百多里路,能成正比吗?是什么支撑着他如此心甘情愿地走上一百多里路,只为寻访到一点史料?
经过20多年……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4.出示: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到的是什么?
◇同学们,你知道编史书他最重要的是?(真实)编史书难呀,何况是编这样一部翔实可信的史书,让我们把这些有生命的数字读活。
5.为了《国榷》,谈迁熬红了双眼,熬白了头发,整整奋斗了二十年,整整追求了二十年,可是——你来读
出示: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这20多年的心血包含着什么?
“转眼之间化为乌有”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弱多病”你想到了什么?
◇难怪——(生)读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读到这,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他此时的心情吗?
◇20年啊,是智慧,是青春,是生命的全部啊。命运啊,你让这样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如何承受得住啊?
◇很多人以为他将再也站不起来了,《国榷》就此将一去不复返,但谈迁却给出了一个令世人惊诧的答案,他下决心——(生)从头撰写这部史书。板书:从头撰写
6.凭借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是怎样重新编写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说一说。
◇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在北京的那段日子,他是如何使新写的《国榷》更加完备的?
出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自己读读,找找有关词语,看看谈迁怎么做的?写写批注,想想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谈迁不怕累,不怕体弱多病,不怕孤单,是因为他知道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用“因为……所以……”读这段话。
◇据史实记载,谈迁为了使这部《国榷》能够更加完备,先后访问了173人。想像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你选择一句写一写。
出示练习:
那是一个风沙扑面的早上,他。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他。
那一天他劳累过度病倒了,他。
……
◇学生写后交流。
◇为了使新写的《国榷》更加翔实、精彩,谈迁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让我们再来读这几句话读读他的血和泪。
出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2.他用血泪写新写成的《国榷》是什么样的呢?谁找到句子了,来读一读。
出示: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谁来读出新写《国榷》的价值来。读好哪些词能读出新写《国榷》的价值来?
◇谈迁也因此——(生)名垂青史。
◇二十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而后他又成功地撰写了新的《国榷》,他靠的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成语来说说。
板书:
(学生板书:锲而不舍,意志坚定,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这些可贵的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要有——(齐读课题)
板书:
◇这课文的作者也有一些感触。
出示: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生齐读。
◇对谈迁来说“厄运”就是历尽千辛万苦写出来的《国榷》被偷了,那对于在漫长人生旅途中的人们来说,“厄运”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牢记这句朴素的真理,(再次齐读这段话)人生旅途中,有崎岖,有坎坷,请记住: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附板书:
化为乌有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
……
从头撰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自学本课生词,正确认读“策、焚、蹿”,掌握“狐、狸、哑、策、拇、焚、舔”7个会写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懂得珍视想象。
过程与方法:在续写故事和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想象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懂得珍视想象。在续写故事和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想象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鸟儿长有翅膀,可是很少去想鸟儿拥有翅膀的快乐。今天,我们一起想想,鸟儿的翅膀能给鸟儿带来什么?
生:①飞到高空欣赏到红花、绿叶密密层层……欣赏到高大挺秀的大树、潺潺流淌的小河。
②带鸟儿飞到神往的地方,看到更多的鸟朋友。
③带鸟妈妈找到食物,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幸福成长。
师:真好!同学们,鸟儿有翅膀有这么多的快乐。我们的心灵长上了翅膀,又会创造出多少快乐和幸福呢?老师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续写故事,要评选出“最佳畅想奖”。谁来讲讲自己的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生:①——②——③——。
师:同学们的心灵都插上了翅膀,只不过有的飞得高、飞得远,有的还需努力,都不错。你们想看看别人是怎样续写这个故事的吗?
出示课题:《心的翅膀》
二.初读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
①解释词语:神秘兮兮、哑然失笑、大喜过望、
绞尽脑汁、心急如焚等词。
②强调注意“腼腆”一词的读法。
③强调蹄、策、舔的字形。
2.说说成人和孩子各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3.复述故事
先小组复述,再指名复述。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心的翅膀》一课,知道了成人和孩子的想象力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今天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带领同学们再回顾一遍课文。
二、出示中心话题:
面对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成人和孩子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别?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说说,并谈谈从中悟出了什么?
1、小组学习,结合中心话题,在小组中讨论学习,也可以参考课后第二题来谈。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引导,抓住以下三个点。
(一)身为工程师的丈夫,学识渊博,但他挠了挠头发,很认真地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我启发后,他想了好半天才说:“我想不出来。”
感悟:因一味追求知识,埋葬了想象力,他完全没有一点想象力,变成一个知识的容器,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
(二)"我’’的同事回答,既不生动,也不新奇.他想象的思路就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
感悟:人不能总按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去想,这就像一只小鸡一样在狭小的经验世界里扑翅膀,永远也不能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让我“大喜过望”
“胖胖小男孩儿”的想象大胆,打开了想象思维的大门,“小女孩”的想象生动,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小眼镜”的想象心思细腻,情感丰富。“腼腆小女孩”的想象情节是那么丰富,精彩。
感悟: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不受拘束的心灵,美好的想像。
⒊教师小结:
和成人相比,孩子们有多美好的想像,想像使生活变得绚烂多姿。
三激发情感,拓展想象:
⒈同学们,孩子们的心是长了翅膀的,尽管稚嫩,但飞得很高,飞得很美。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他们这样的人?
学生:
(1)学习伙伴有的只埋头苦学,上课却不敢举手,他缺少自信,缺少想像的翅膀。
(2)当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的时候,有的时候却不被家长理解。
2.补充小文章,启发学生体会想象的美好。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长了翅膀的,大胆地去飞翔吧,你能飞多高,天空就有多广阔,你能飞多远,天空就有多辽阔。我也要长上想像的翅膀,和你们一起去飞翔。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安静地听,不主动思考,这样下去你就会象文中的成人一样过早地折断飞翔地翅膀,成为小书呆子,你们一定不希望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吧!让我们先来一个约定,那就是每节语文课都给自己一次想像的机会,
给心长上翅膀,让我们一起在文学王国里翱翔,好不好?
五作业:
把自己续写的故事再润色,写在小本本上,读给朋友听。
语文教案 篇5
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运动能使身体健康
2 能讲出各种运动的方式。
准备:挂图若干张,故事磁带一盘
过程:
一 引入胖胖兔,设疑讨论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个小朋友大家看他是谁?
(出示图片)
幼:兔子,小兔子
师:对,他看上去怎么样啊?
幼:很白,很胖的
师:是的,他看上去很胖的,所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叫他胖胖兔,那么小朋友知不知道很胖对他来说有什么不好?
幼:很难看,很累的,很脏
师:就是因为太胖了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所以啊,胖胖兔想减肥,我们一起来帮帮他,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他减肥?
幼:少吃,吃慢点,多运动
师:大家帮助胖胖兔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胖胖兔最后到底有没有减肥成功啊?
幼:想
师:好的,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胖胖兔减肥的.故事。
二 理解故事内容
(放录音一半)
师:胖胖兔因为越来越胖了,所以他决定要运动运动,他要减肥了,那他自己想了做什么运动来减肥啊 ?
幼:打篮球
师:那他会不会打呢?
幼:不会
师:哦他用棍子打篮球是不对的,那袋鼠说如果要学会打篮球要先学会什么呢?谁能告诉
幼:拍球
师:好,那么胖胖兔最后有没有学会拍球?他最后减肥有没有成功呢?我们一起继续来听故事,幼儿教案《语文教案-胖胖兔减肥》。(继续放录音)
师:好,最后胖胖兔有没有学会拍球?
幼:学会了。
师:好,谁来回答我,那么他最后减肥成功了没有?
幼:成功了
师:胖胖兔用什么办法减肥成功的?
幼:拍球
师:哦,拍球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方法,让胖胖兔变成了运动小兔,身体变得更健康。小朋友们刚才也想了很多的运动方法,有游泳,跳绳,这些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比胖胖兔更加健康。
师:胖胖兔用拍球来减肥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幼:不是
师:他最后是怎么学会的呢?
幼:每天都练习才成功的
师:对,我知道我们小朋友会很多的如果要锻炼身体,是不是想到运动的时候去游一下泳,或者去跳几下绳子就可以了?
幼:不行
师:要怎么样才能像小兔一样变的很健康,变成运动小兔?
幼:每天都坚持运动才可以
师:对,一直坚持,不偷懒,我们的身体一定可以变得更加健康,一定可以长的很快很好的。
三 延伸活动
师:那我们现在就去运动运动,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好吗?
幼:好
语文教案 篇6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学习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用具体事例,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件中体会科学精神,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搜集有关科学的名言警句。
教法:朗读法。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学生汇报有关“知识”的名言警句,请学生谈自己对知识的重要性的体会,再板书“改变了我”。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
1.从陈章良童年时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2.陈章良学成后取得了哪些成就,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什么?
3.从陈章良的介绍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并讨论和交流,汇报时结合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师相机训练朗读。
启发学生思考:1.你从科学家陈章良的`身上看到了他们的那些品质?
2.作者为什么说“知识改变了我”是怎么理解的?
4.领悟写法:些生命科学时,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
5.鱼肚思考总结:读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获得的最大启发式什么?你打算怎样对待眼前的学习?
第二课时
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注意多音字“厦”,注意强调书写习惯的培养。
2.自选词句。
3.选词填空:
(1)人类渴望健康,更长寿,但又被很多疾病所()。
(2)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这个广阔的世界,更没有机会()科学的美好与神奇。
4.实践活动:
让学生复述陈章良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生命科学研究情况。
板书:
出生:入不敷出
知识改变了我5、6岁,9岁上学,1978上大学
事业卓有成绩
小时候艰苦,到美国后
“我”感谢我的家人为“我”的付出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构思。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突出声音的“奇妙”
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2、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像。
一、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解题。
二、资料链接。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3、想像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
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
2、先在脑海中想像大自然中美妙的'画面,结合自身经历,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
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
五、习作方法。
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
六、开心练笔。
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
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
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第三、四课时
课时目标:
1、作文讲评,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2、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法。
难点:指导学生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的可供借鉴的和修改的地方。
二、实践练习。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
1、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
四、习作欣赏。
欣赏佳作,点评佳作中的好句子、好词语。
点评:
佳作之优:
本次习作优秀作文有:
五、小节总结。
本次习作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所以写出来的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多彩。同时,能使用比喻、拟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希望今后能继续这样,写出更多好文章。
语文教案 篇8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次,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承,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 “不求甚解”是谈学习
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承,并行不悖
附: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②,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①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五柳先生传》)这是陶渊明一篇自况的短文。因宅边有五株柳树,作者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②[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领袖之一。
③[王粲的《英雄记钞》)王粲(177—217),东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史书无王粲作《英雄记钞》的记载。本文所引《英雄记钞》中语,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鱼豢《魏略》中语,文字悉同。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理解:“也许”、“几乎”的意思,掌握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疑问,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前后文尝试解决问题:“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3、懂得亲情的珍贵和友情的珍贵。
重点难点:
1、用“前后矛盾”法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2、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理清文脉
1、出示图片,了解白玫瑰的花语:“你是圣洁的。”
2、揭示课题:这是一枝普通的.白玫瑰,但它背后却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枝白玫瑰》。
3、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理解:应酬、生命垂危、预感
4、指名分解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理解,质疑解疑
1、 小男孩为什么送给妈妈白玫瑰?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百货商店。作者在圣诞前夕去百货商店为孙儿挑选玩具作为礼物,他在玩具柜前看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请你默读课文1-3小节,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对男孩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男孩的年龄幼小,家庭遭到不幸,愿望迫切等等)
2、 指名三名学生分角色读1——3小节。
3、 评议朗读,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朗读。
男孩对洋娃娃的渴望
男孩的天真
男孩的悲伤、兴奋等
(1)指名评议和朗读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1——3小节。
4、 离开小男孩后,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时牵挂着小男孩。默读4——6小节,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
(1)预设:“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2)小结:小男孩这么小,家庭惨遭不幸,一个美满的家庭转眼就不再完满,作者真不忍去想这么悲惨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愿小男孩这么年幼就承受丧失家人之痛,所以他始终安慰自己:男孩不会和这事有关,然而,男孩的叙述和报上的描述却是惊人的相似,预感告诉他:男孩和这事有关,他不得不相信残酷的事实。
三、以读促情,升华情感
1、 再读课文,划出令你动容之处,反复读一读。
2、 男孩把一枝象征着纯洁、高贵的白玫瑰献给了妈妈,然而他再也不能得到妈妈的爱抚,再也听不到妈妈对他温柔的呼唤,他失去了妈妈,想到这,作者放下了一捧白玫瑰,“含着热泪离开了……”,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小男孩、作者、司机)
四、课后小结
1、 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物,5岁男孩和作者,请你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对这两个人物做出评价。适时板书:亲情可贵 爱心无价
小结:这枝白玫瑰代表小男孩对亲人的爱,代表“我”对小男孩的同情和真诚的爱心。正是因为有了可贵的亲情、无价的爱心,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亲情,献出一份爱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温馨、幸福……
2、 课文对人物的语言作了精心的描写,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知道了有关小男孩以及他家庭的不少信息,让我们也来学学人物语言的描写,同时对几种对话形式做复习和巩固。
语文教案 篇10
第二课时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⑴小朋友在家里,仔细观察过爸爸、妈妈和你最常做的事有哪些?
⑵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建立句子概念)
3、同桌互读,指名读。
4、看图说句子。
⑴出示三幅孩子活动的图画。
⑵学生图画,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⑶小组讨论后交流。
5、出示:沙沙 。你能说说沙沙在做什么吗?(学生自由、充分地说,不拘于例句的形式。)
二、我会认
1、谈话激趣。
⑴出示带有姓氏汉字的工作花瓣。(包括全班所有同学的姓,如王、刘、林、石、张、陈、郭、李等)
⑵请你们把认识的姓读给同学听,可以引导启发:老师的姓、自己的姓、小组内同学的姓、自己家里人的姓。
2、学生交流,上把认识的'姓氏花瓣组合成姓氏花,予以肯定。
3、全班交流,扩展识字画。
4、做练习。
⑴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⑵涂好后,读给同学听。
⑶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氏,还可继续涂。
5、教师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更漂亮。
⑴要求学生边涂边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认,越认越多。
⑵教师巡视,可个别指读。
⑶请最漂亮的姓氏花的同学上台展示识字成绩及识字的方法。
三、读读背背
1、出示图,观察图上的大白鹅,说一说。
2、引导代表会:雪白的羽毛、弯曲的脖子、红色的脚掌。
3、出示古诗,指导朗读。
⑴教师范读。
⑵激趣:看谁读得更好?
⑶学生自读,要求把每个字音读得正确。
⑷指导学生评价。
为什么他读得好呢?引导体会读出“鹅”的快活、可爱,读出对鹅的喜爱之情。
4、教师再读,学生自读,赛背。
四、扩展活动
小朋友们,谁还会其他的古诗呢?愿意背给全班同学听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