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4 08:40:13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实用的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实用的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2)尝试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4)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由于文字上没有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要埋怨新诗“没劲”。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根据这一提示,教学目标(1)(2)应确定为本课重点。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诗歌,要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诗读歌的丰富内涵来。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适当介绍诗人在创作《天上的街市》(1921年)前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绪,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指导诵读)。(3)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天上的街市》有丰富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4)比较——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比较,从两者生活状况的不同上去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在教学手段上,采用配乐朗读磁带。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理解。诵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2)想象法。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境界。(3)比较法。比较诗歌与民间传说的异同,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四、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用民间故事导入。教师或学生讲故事均可。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被禁锢,被束缚,难得一见的不幸生活。然而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我们将会见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牛郎织女……。然后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在学生积极性已被调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作者、时代背景做一些介绍。通过朗读,理解领悟全诗,立意在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其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诗歌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通过读来领会内容、探索问题。为了能抓住实质问题,我不按照逐段来分析,而依照:学读——想读——析读来分析课文。

  1、学读

  (1)、学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配钢琴曲《星空》,全班小声读,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想读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教师示范(出示牛郎织女行空图):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了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最好决不罢休。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中国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天河浅浅的,眨眼功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

  (3)、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配乐,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3、析读

  (1)、夜幕降临,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①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②学生练习读。③学生演读。

  (2)、①请学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同学闭目听。②作者在想象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②学生轻声读。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④在注意重音的同时,尝试用语音语速来表现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美好。⑤指名朗读好的同学读。⑥师生交流听读时的感受。点拨引导学生明确读三、四节的要领:要读得轻柔舒缓,仿佛是坐着小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曳,有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

  (4)、背诵。

  (四)、总结扩展,领会内涵

  本诗的重点是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介绍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如诗中由“街灯”想到“星星”是联想。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情感形象的基础上创作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如诗中由“天上的街市”想到“牛郎织女的自由生活”是想象。

  2、仿照示例写句。

  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下边的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简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显示这点,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案 篇2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语文教案 篇3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我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秋景图片,然后说一说“秋”,对秋天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加深对“秋”的认识并引入《山行》的学习。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学古诗,理解诗意。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最后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设计思路】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欣赏秋景图片后说说你眼中的秋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山行》)。

  (意图: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感知这是一首写什么季节的诗,并且让学生知道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让学生对“秋”也有了一个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为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

  2、释题:在山上行走。

  3、简介作者: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好的学习方法就如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因此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设计意图:这个词最容易写错。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与“深”区分。)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四)“放手”自学三、四句。(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

  (五)以画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在这一环节中我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从整体上感受全诗的意思。)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还应知道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中意境从而领悟诗人的感情。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 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设计意图: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配乐朗读等>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元 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设计意图:学生趣味正浓时,教学不应戛然而止,教师应趁着这股东风,帮助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教会学生纵向学习。)

  【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山 行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白云深处,人家居住

  停车喜爱,枫林晚景

  远近相融,热爱自然

  【教学总结】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语文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 教时安排 2课时

  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 学 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 轼 的《水 调 歌 头》, 到 迈 克 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 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 婵娟 共鸣 依赖 奠定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4.达标反馈

  (1) 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 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5.延伸拓展

  1. 链接生活

  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2.实践探索

  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古今中外的涉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神话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6.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科学与艺术

  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7.资料下载

  自1987年以来,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的国际会议都邀请画家按照会议的主题作画。作者中有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常莎娜等艺术大师,也有鲁晓波这样的后起之秀。这些作品既给予科学家艺术欣赏,又触发他们的思想火花,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赞扬。

  我想,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他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 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 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码?他们很可能是确实不可分的。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 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李政道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

  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

  2.课前热身

  (1)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3.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互动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问题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互动2

  班级交流

  明确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理解: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 欣赏者的共鸣 反映。

  明确2: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理解:这就是说原理 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明确3: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互动3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互动4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4.达标反馈:

  科学与艺术

  王禹民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即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的颠簸的运动。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

  (选自《中学生阅读》)

  1.由李可染、吴作人的事例,引出如下结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老艺术家懂得了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用古老的中国画表达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

  概念。

  B.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C.科学和艺术都是为了从纷纭杂陈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D.物理学家请著名画家作画,用具体形象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表述出来,居然表达得生

  动形象,幽默风趣,真是天下奇闻。

  2.对福楼拜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同门类,各自发展到顶峰,然后回头相互照应,汇聚在一起。

  B.科学和艺术虽属不同类型的思维形式,但它们又是相同的,其活动本质和最高使命是相仿佛的。

  C.科学和艺术分别是按照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都能发展到巅峰。

  D.科学和艺术最初是不相融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只有发展到终点,结束时,它

  们才能融为一体。

  3.根据文意理解“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的区别,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两者描绘的对象不同,一是菌类孢子不停的运动,一是海洋呈现出的不停运动。孢

  子运动剧烈,海洋运动只是颠簸。

  B.两种“风景画”运用的思维形式不同,因此,一是抽象思维的结晶,一是形象思维

  的结晶。

  C.两者所运用的语言有别,一是数字物理概念,一是色彩和线条。

  D.两者所表现的层次结构不同,一是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的壮丽的科学风景画,一是

  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的雄伟的艺术风景画。

  4.以下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家用中国画表达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概念,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前景。

  B.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C.一个完整的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微观与宏观两幅“风景画”。

  D.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既热爱科学,又热爱艺术。

  5.延伸拓展

  1. 实践探索

  学习例证法的写法,先针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举例论证。(150-200字)

  6.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议论文三要素 论据:李白《把酒问月》 苏轼《水调歌头》

  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

  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论证:例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有关情况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抓文章关键句,并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看到标题,同学们一定有不少问题吧?自然界的生物怎么会成为侵略者呢?你想了解它们哪些信息呢?

  明确: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它们有哪些危害?

  造成他们入侵的原因有哪些?

  人们将采取哪些对策?

  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与课文进行一番访谈,看看文中是怎样解答的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三分钟

  要求:自然段加序号,疏通生词及字义,留意段落关键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三、文本研究

  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问题:在哪段说明它的定义?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文中告诉我们生物入侵者的五个特征是什么?(略)

  明确:下定义说明方法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一段中破折号后写了什么?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下文那几段照应?(3、4段)什么危害(注意概括中心的过渡句,第四段首句)

  第二段写什么?可不可删?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例子中的生物是入侵者吗?不是的话依据是什么?(注意第一段中入侵者的五个特征并加以比照)

  明确:第二段是对入侵者的界定,强调生物入侵者一定存在人为的干预因素,这也暗示了要重视入侵者的途径及原因。那么它统领下文哪几段?(第五段)怎么看出的?(第五段第一句中心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析课文思路得到这些观点,如危害途径等,如果这些观点孤立存在,你估计不会服气,那么作者怎样支撑这些观点?

  明确:举例子,列数字,下面分析三、四、五段。(还运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使文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增加阅读兴趣)

  接下来,6、7段又在说明什么?(对待入侵的'态度)

  两种态度你支持哪种?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不管你们反对还是支持,老师先列一组数据你们再发表意见(文字略)我想大家面对此现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应该积极干预它们的入侵,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如果无同类竞争及天敌会无节制繁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所以要采取措施,

  那人们会采取哪些措施呢?(第八段)

  同学们有哪些好措施?说说议议。

  四、总结

  本文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事理说明文,按照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接着分析问题(入侵者的界定、危害、入侵途径、态度),最后解决问题(提出措施)的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习本文,希望同学们不仅获取一定的生态知识,也要对这一社会现象高度警觉,提高环保意识,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

  如第一段所说,如果我们在路边或院落中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甲虫时,应像生态学家那样感到惊讶:甲虫从哪来?如何来的?对当地生态有无影响等,每个人都有生物学家的意识,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会越来愈好,我们的地球家园会越来越美丽。

  板书:

  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定义-----à提出问题

  第二段:界定----à分析问题

  三、四段:危害(经济损失、威胁物种多样性)-à分析问提

  第五段:途径及原因---à分析问题

  六、七段:态度---à分析问题

  第八段:措施---à解决问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