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4 08:53:4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讲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讨论: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指导朗诵

  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一、总领全文

  二、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三、总结全文

  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年游戏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并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3、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

  1、了解一些中国画的常识,领会国画的内在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鼓励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设想】

  1、本文可通过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体会学语文既是知识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3、本文充满了童趣,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教具学具安排】

  中国山水、人物画和西洋山水、人物画各一幅;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3、初步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师生互动(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童年唱着快乐的歌儿离我们远去了,那一段段往事常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童年时我们常常和伙伴玩各种有趣的游戏,如用泥巴做房子,堆雪人,用柳条编笼子等等。当时,你是否想到这也是一种艺术上的创造呢?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腿黑身黑头头,灯下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中国画”──《竹影》。

  二、整体感知

  伴随轻音乐,学生先轻声朗读课文,再思考: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事为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交流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叙述了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几个少年在水泥地上做充满童真、童趣的描竹影的游戏,以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合作、探究、交流

  1、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自幼爱好美术,跟李叔同先生学习绘画、音乐。 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任上海一书店编辑,是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美术教授。解放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对外文化协会任职。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多以儿童为画面的主人公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这些作品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2、生字词注音、解释:

  学生自读,查工具书,小组内讨论和订正。(出示小黑板)

  ⑴ 读音:

  惬(qiè)意 水门汀(tīng) 蘸(zhàn)

  口头禅(chán) 参(cēn)差(cī)不齐

  ⑵ 词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又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

  3、品味赏析,体验童趣: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3节),然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朗读,师生共同提问题,共同评议:

  ⑴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 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明确: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差不齐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⑵ 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中心?

  明确:中国画和西方画的区别。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⑶ 学生阅读课文第4~5节,教师当堂可出示同一题材的两种画,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了解中国画跟西洋画的不同。

  明确: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表达两种审美方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强调写意;而西洋画重写实,如同照相,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四、比较阅读

  1、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许多有趣的事,文章的题目是什么?请说出它讲述了几件有趣的事?

  (学生答:《童趣》。文中将蚊子比作“群鹤舞于空中”、“鹤立云端”;“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们来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相同点:都表现了童真、童趣;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2、教师小结: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通过对两篇文章主旨、选材、语言和手法的比较,对文章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并应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五、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美学家朱光潜说:“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现在假设有一个人站在一棵竹子前,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回答)

  要点:画出竹子美的姿态,活的神气。像我们闭目想象时见的一种神气。注意竹叶的方向、疏密、肥瘦,以及整个的形体。

  2、回忆童年,找寻乐趣: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和体验的 ?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3、欣赏延伸:

  ⑴ 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关于竹的诗文。(学生合作交流回答,教师适当提示。)

  例如: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⑵ 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认为呢?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本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学生回答)

  (艺术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蕴含在童年充满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布置作业】

  1、多读课文,认真体验游戏活动中的艺术与美。

  2、练笔:你还能记起小时侯玩的游戏吗?联系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结合本文景物的描写特点,请用一二百字记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大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学生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二上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4

  一、变态发育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口出现后,以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开始在水中独立生活。当吸盘消失时,外鳃也萎缩;随着咽部皮肤褶与体壁的愈合而形成鳃盖,并在体表的左侧,或在腹面中部或后方保留1个出水孔,由鳃腔内的内鳃进行呼吸,随着肺的发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游离的氧。

  发育到一定时期,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如蛙。

  有的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如蝾螈。随着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著的改变,逐渐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有尾目中的鳗螈等终生有鳃,营水生活。蝌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二、生长初期

  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 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三、生长前期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四、生长中期

  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五、生长后期

  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能从课题出发提出相关问题,通过朗读课文解决问题,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第四节的主要内容,并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说说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结合阅读经历,理解文学的特点、内涵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小时前,我们同学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出家门,然后揣着急切的心情踏进校门,刚刚可能又带着些许紧张的心情走进这教室的大门。今天这节课是我们同学进入常外的第一堂语文课。马上,我们将一起再走进一扇神奇的大门。当然,《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人不是我,而是著名作家赵丽宏。下面,我希望同学们能满怀热情与好奇,兴奋和快乐,和我一起走进这扇神奇之门。

  (二)走近大门

  1、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已展现在大家眼前。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学生提问]

  老师总结了一下,这样几个问题最具有代表性。

  [投影]

  1、打开了一扇什么门?

  2、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

  3、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2、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上问题,在书上划出相关内容。

  [学生读书,思考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有把握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走进大门

  1、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已顺利解决,我们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了文学的本质,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那你认为文中哪段最重要?(第四节)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四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读书,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评并小结]

  3、既然我们现在在文学殿堂里游览、学习,而一般旅游景点都有导游或解说员的解说,要真正看懂文学的丰富内涵和诸多作用,我们也需要有解说员来解说。如果你是文学殿堂里的解说员,请你结合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及感受,在第四节中选择一两个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加以解说。

  [教师示范]比如第四节开头第一句话“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

  李白的《静夜思》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师生齐背]

  最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十分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

  [布置活动](学习方式:前后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推选一人做组长,记录同学的发言。每个同学独立思考之后,然后和组内同学交流,最后推选最佳解说员在班上交流。)

  [学生在班上交流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4、齐读第四节,进一步体会文学的内涵和作用。

  (四)引进大门

  从同学们刚才精彩的.发言中,我发现许多同学的文学之门已经洞开,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向那些还在门外徘徊的同学介绍一些你打开文学之门的方法或是经验。

  [学生谈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并小结]

  (五)教师寄语

  她是你学识渊博的老师,

  不仅传授你丰富的知识,

  更能教给你做人的真谛;

  她是你善解人意的挚友,

  在你悲伤时,给予慰藉;

  在你乏味时,给予欢乐;

  在你自满时,给予鞭策;

  在你畏缩时,给予信心。

  她是你真正的良师益友,

  愿你能亲近她,拥抱她,

  真正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文明人。

  (六)课后学习

  课外阅读美文,选择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用课文中的有关知识,写200字的点评,并把它推荐给你周围的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的努力和投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直接描写毕升的语言、行为的语句中,感受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毕升的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课

  1.同学们,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发明者就是——(板书:毕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课。学生齐读课题《毕升的梦想》。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相机梳理问题: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学生回答问题。师小结:我们围绕课题提问,再把这些问题用一段通顺的话联系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归纳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勾画四字词语。

  4.检查学生生字和词语掌握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请你朗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活字印刷术的重要作用?请你读课文7、8段,一边读一边勾画。

  2.说说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让学生们体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引导学生读出赞扬的语气。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真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忘我的投入。请你们细细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最能表现毕升为实现梦想废寝忘食的词语或句子勾画出来。

  4.抽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点拨。

  “一个叫毕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着,好像丝毫没有感觉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湿了他的衣衫。”引导学生体会“若有所思”的意思,体会“丝毫没有”的表达效果,再引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

  “一句话让毕升茅塞顿开,他猛地一拍脑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说完,他立即跑出家门。他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一点儿也没有听到妻子在后面的呼唤。”引导学生体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意思,体会“一点儿也没有”的表达效果,再引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自言自语”“念念不忘”“冥思苦想”体会毕升为实现梦想的执著。(适时板书:若有所思、冥思苦想、念念不忘、自言自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同学们,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细节的描写,才让我们体会到了毕升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投入,我们习作时也应该注意人物的细节描写,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才鲜明、生动。

  四、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同学们,黑板上的词语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请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经典)语文教案09-21

语文《公输》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