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1 07:35:2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汇总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语: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投影教学目标及作者简介]

  三、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四、讨论分析。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亡人”给你的.总体印象。

  明确:贤妻良母

  2、作者用那些“逸事”体现了亡妻的这一美德?

  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

  细节2:“盯”“跳”“走”“钻”——腼腆害羞

  细节3: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

  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劳

  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关爱孩子

  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易于满足

  3、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亡妻怎样的情感?

  明确:怀念、感激、自责、歉疚

  五、能力迁移

  阅读文后“活动体验”的细节描写,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1.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2、如何写好细节:

  (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3、布置作业: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段,表现出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曾带给你的真情与感动。

  附:板书

  亡人逸事

  孙犁

  亡人:贤妻良母

  (细节)↑(真情)

  “我”:怀念、感激、自责、歉疚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和聪明树

  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大家猜猜老师想画的是什么?(老师画一简笔画树,树干上的枝叉手面用来写人名,几个直线就可完成此棵树)学生答:树。教师:真聪明!对!这是一棵树,而且是棵“聪明树”!凡是名字被写到树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聪明!我们在小学学到了我国古代哪些聪明少年?请告诉老师,我将把他的名字写到“聪明树”上。像这样的少年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再去认识几位这样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字词识读,理解文意

  1、读──学生自读,把握节奏:请大家先自由的将课文读一遍,当你能够流利朗读的时候请举手,最先举手并流利朗读课文的同学,你的名字将被写在“聪明树”上。(待学生举手后请学生朗读,师生订正后并请其他同学评判是否可上“聪明树”。)

  2、问──自读提问,词句积累:俗话说,学习贵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学问。现在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看书,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句,如果有请举手告诉大家,由同学和老师帮你解决,问题提的最好的同学,你将是最会提问的聪明学生,“聪明树”上的位置已经帮你留好了!(学生提问,师生互答)

  3、背──比赛背诵,培养能力:大家问题提的都很好。老师还想知道我们班上哪位同学最会背书。《咏雪》一文只有六句话,现在请你开始背诵这则故事,当你能的时候请举手,你的名字将会从“聪明树”会背的枝丫上长出来。(学生读书、背诵、上“聪明树”)

  4、述──创新讲述,发展思维: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第二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下,不过你想上“聪明树”的话就必须创新,试着用陈元方或友人的口吻讲述。(老师提示故事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样才能讲的生动。讲的好的上“聪明树”)

  三、问题研讨,拓展思维

  1、分组讨论一:现在“聪明树”上已有了许多聪明的少年,《咏雪》一文中也有两个聪明的少年,现在如果他们两人中只有一个人可上“聪明树”,你同意谁上?为什么?

  2、分组讨论二:第二则故事中友人已下车向元方道歉,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如果失礼他将不能上“聪明树”,你是否同意陈元方上“聪明树”?说说理由。

  四、知识迁移,搜理积累

  现在“聪明树”的顶端还有两个位置,名字被写到这个位置的人你将是最聪明的。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你。

  思考:《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将“纷纷白雪”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还能不能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说的好,你的名字将被写到聪明树的顶端。

  五、总结

  今于老师有幸同大家一起认识了才华出众的谢道韫,明白事理的陈元方;老师更有幸的是认识了我们班上许多会读、会问、会背、会讲、会说的聪明学生!让我们今后每节课都能像今天这节课这样聪明,把属于我们自己的“聪明树”浇灌的更高更大!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意思,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

  2、学会生字,理解7个词语,能有感情朗读全诗,正确背诵。

  3、能用书信等形式,向老师和爸妈提出请求,说说心里话。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读懂诗意,正确背诵,积累语

  难点:写好心里话片断,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读顺全诗。

  2、理解诗句,正确评价妈妈和我。

  教学过程

  1、导入范读。

  2、自由通读。

  (1)自由读诗5分钟。要求学生字,划问题3把诗读通、读顺,不读破句。

  (2)检查自读。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我向妈妈提的什么请求?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深入研读。

  (1)诗中的妈妈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哪些词句证明妈妈对我的爱?

  (春天一样温暖的手慈爱的手别担心)

  (2)诗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诗句可以证明?

  (我不怕困难挫折,自立自强自信敢拼搏。)

  重点研读:①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②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在风雨里浑身发抖。③我不是一只胆小的狗。④在一次次摔跤之后,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⑤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跟困难和胜利交朋友。

  (3)妈妈的慈爱,我的不怕困难,有信心,敢拼搏,在朗读时该怎么处理?

  自由读互读男女分读齐读试背分节指名背齐背。

  4、布置作业。

  (1)出示书后第2题灯片,先说后写。

  (2)书后第3题的读读写写栏的'词语,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练习作业。

  (3)完成作业本第4、5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小主人自立自强意识。

  2、写一封给爸妈、老师的信。

  教学过程

  1、检查。

  抽查《请求》一诗的背诵。

  2、练读。

  (1)这首诗有哪些特点?(真实情深,含蓄上口)编在语文书里是什么意思?和诗中的我相比,我们缺了点什么?

  (2)品读全诗:各人给诗作停顿、重音和语调处理,再互读互议。学生自由上台表情朗读,并说出自己朗读处理的依据,谈读诗后的感受。

  3、写信。

  诗中的我要妈妈放开手,让自己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走。你们有什么请求?想向谁提?能说说吗?先口头请个别人说说,评评。再让学生用书信方式写下来,交给爸妈或老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6

语文教案03-07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