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投掷实心球教案

投掷实心球教案

时间:2024-03-28 07:17:06 教案 我要投稿

投掷实心球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投掷实心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投掷实心球教案

投掷实心球教案1

  教学内容: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

  2、让学生知道抛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

  3、初步了解原地侧向掷实心球技术。

  4、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思考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乐于练习。

  5、使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培养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教会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临危不乱,想法逃生。

  运动参与目标:

  1、创造性的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80%—90%的同学会灵活运用,方法合理,兴趣浓厚。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概念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进取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出手速度与角度

  2、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清点本班到课人数并报告老师。

  2、师生问好,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3、教师安排见习生并作安全纪律教育。

  (二)准备活动

  1、全班学生成四路纵队绕操场慢跑600——800米。

  2、徒手体操

  (1)头部绕环(2)上肢运动(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5)腹部及腰部绕环(6)弓步压腿

  (7)仆步压腿(8)踝、腕关节运动(9)指关节运动

  3、专项练习

  (1)2人一组正面互相压肩

  (2)2人一组背向拉肩

  (3)2人一组侧向弓步拉肩

  (4)2人一组相互推掌

  二、基本部分

  (一)、实心球教学

  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

  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力量大的一条腿在后,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方(斜上方45度角)掷出。

  用力顺序:由下往上,先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挥出掷球。出手速度要快,用力要猛,出手角度要掌握好。

  易犯错误:没有充分利用蹬腿收腹的力量,仅仅靠双手的力量将球掷出。

  练习一:学生进行抛球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

  目的:通过抛球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出手角度概念,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抛球时的出手角度,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方法:学生分成8组在训练场地站好,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力量、身高等因素调整起投线和皮筋的距离。第一排先抛,其余学生观察并指导和纠错,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按照顺序各组依次进行练习。

  要求:抛球时球要过一定高度的皮筋。

  练习二:比一比,看谁是投手。

  目的:检测学生动作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投掷课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学生分成8个组进行比赛,每生投3次,记录最高的一次得分。用本组每个成员的最高得分相加之和进行评比,得分高者在前。

  要求:捡球时注意安全。

  练习三: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目的:通过学生练习,教师发现问题,指导动作方法。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体纠错

  要求:全身协调,出手角度适宜,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重点。

  三、结束部分整理放松运动

  (一)整理放松

  1、手臂放松

  2、腰部放松

  3、腹部放松

  4、腿部放松

  组织全班集体放松,组织队形:

  (二)、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体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基本理解动作技术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

  2、自我练习方法:建议同学们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徒手模仿练习等等,增加上肢及腰腹力量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

投掷实心球教案2

  早在20世纪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同样面临如何让学生“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我在实践中总结了“163导做育人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做”中学。“163导做育人模式”的“1”是用1份的时间来进行课前准备;“6”是用6份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做”;“3”是用3份的时间来思辨和拓展。“163导做育人模式”有三个环节,即课前准备—导做(学生做,教师引导)—育人(思辨拓展)。下面重点介绍在导做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在任务驱动中激起好奇心,从而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

  一、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

  怎样才能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多向思考,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回归生活世界。

  在教学“结构的稳定性”时,我让学生“玩陀螺”,让他们在生活世界中对旋转中的物体的稳定性进行自主探究。

  【片段1】在“结构的稳定性”教学中让学生“玩陀螺”。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请大家来总结一下,结构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重心位置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

  生老师,这些是在静止状态下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如果物体在旋转状态下,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来探究一下。

  探究之前,先让大家做个游戏———玩陀螺。

  生(齐)好。

  师(出示陀螺及其配件)请一位同学上来发动陀螺。

  学生把发动绳安装在发动器中并发动,陀螺高速旋转,随后稳定,立起来,看上去一动不动。一分钟后,陀螺转动速度越来越慢,开始摇晃,直至转速为零,倾倒。

  师为什么陀螺旋转速度慢下来后会倾倒?

  生不知道。

  师这个谜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解开。

  这就是陀螺效应:凡是高速旋转的物体,都有一种使转动轴保持不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陀螺即使在不平的支持面上转动也不会倒下。当然,由于陀尖与支持面的摩擦,它的.转速又会慢慢减小,导致陀螺旋转需要重心更低、更稳定的状态,于是开始摇晃,最后倒下来。

  师(出示两个陀螺)大家看一下这两个陀螺,一个叫“极地金盾”,另一个叫“青蓝冰伞”。它们的陀尖一样,发动器一样,发动绳的长度也一样,所不同的是陀身的重量不同,“极地金盾”的重量大,“青蓝冰伞”的重量小。下面请两位同学上来比试一下好吗?

  生(齐)好。

  师大家可以猜一猜比试结果。生持“极地金盾”的同学获胜。

  师为什么?

  在“结构的稳定性”教学中,教师按传统教学方式对教材上的案例进行讲解,学生的反应并不强烈,这是因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自己能够看得懂。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对静止状态下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因素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结构的稳定性如果停留在研究静止状态下的稳定性这必然带来学生知识的缺陷。所以,有必要扩展到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当然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很复杂,但是,高中生完全可以对其中的简单情形进行探究,而“旋转”就是一种简单情形。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玩陀螺,就是要对旋转物体的稳定性进行自主探究。

  二、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

  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贯穿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可以在导入阶段把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工具;可以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联系,把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作为总结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可以在传授新知时联系,也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自始至终用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我在教学“流程的优化”一节课时,开展了制作提兜比赛活动,要求学生测量单人制作一个提兜所需要的时间和小组成员合作制作一个提兜时平均每个人所用的时间。其目的是对单人制作与小组合作制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优势。

  【片段2】在“流程的优化”教学中开展制作提兜比赛。

  师我们学习了流程设计,下面大家来进行一项制作提兜的比赛,好不好?

  生(齐)好。

  师制作提兜会用到剪刀等工具,使用时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更不要伤到他人。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比赛,目的是优化制作提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比赛要求:测量单人制作一个提兜所需要的时间和小组成员流水化批量制作提兜时平均每个人所用的时间。在10分钟内制作符合质量要求的提兜数量多者获胜。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发牛皮纸、浆糊、绳子、剪刀、订书机、胶水等材料和工具。学生小组讨论,画出设计图纸,明确制作纸制提兜的主要步骤。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单人制作提兜流程图(如图1)。

  生按照图纸,单人制作一个提兜,测量制作所用的时间。然后,小组分工动手制作,测量平均每个人制作所用的时间。

  师第三小组制作12个,数量最多。第五小组制作6个,数量最少。其他小组数量不等。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请大家找原因。

  学生讨论得出:单人制作与流水作业对应着不同的工作效率。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不一样,流程中的时间、人员安排不同,都会影响工作效率。通过讨论学生感悟: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完美的流程不存在,不断优化才能不断进步。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得到了提高,自我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

  制作提兜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给学生搭建了合作的平台。学习小组要经历设计图样、明确制作提兜步骤、编写流程图、动手制作等过程,参与热情很高,比赛场面异常热烈,课堂氛围非常好。

  三、在任务驱动中激起好奇心

  传统教学按部就班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而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投掷羽毛球的情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对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和反馈等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

  【片段3】在“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中,让学生投掷羽毛球。

  师什么是干扰因素?想一想,逆风中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会受到什么影响?

  生风力的影响。

  师能否就影响的大小,说得更具体一些?

  生风速大、风速小、逆风、顶风、侧风等的影响不一样。

  师那我们对干扰和反馈进行探究。(出示一个羽毛球)现在要把羽毛球投掷到塑料桶里(塑料桶口比较小,投掷者站的位置与塑料桶之间的距离为2米)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来投掷羽毛球。每组共投掷10个羽毛球,投中多者获胜。

  师有没有人发现命中率有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同学前面几次命中率不高,后面几次命中率较高。

  师请第三小组代表谈谈。

  生第一次投掷时,由于用力太大,没有命中。第二次投掷时,汲取了第一次的经验,减小了用力,但用力过小,也没有命中。第三次投掷时,汲取前两次投掷的经验,终于投中了。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能分析一下吗?

  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人看作是控制系统,眼睛把接收到的塑料桶的位置以及实际投掷位置等信息输送给大脑,经大脑分析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指挥手投掷羽毛球,直到投中。

  师请判断以上过程是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并画出系统控制方框图。

  (图2是一位同学画出的系统控制方框图)

  生人脑控制手投掷羽毛球,在此过程中,眼睛可以把投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大脑,使大脑准确控制手的用力。控制过程中有反馈、有调整,属于闭环控制。师如果有风,请分析风可能对投掷羽毛球产生的影响。风对控制系统来说属于什么因素?投掷者怎样克服这种影响?

  生属于干扰因素。

  师什么是干扰因素?

  生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师克服干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生消除、减弱或者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师还有吗?

  生采用闭环控制。

  师现在我们来模拟风对投掷羽毛球的干扰。请一位同学投掷羽毛球,一位同学调整电风扇风向,其他同学观察投掷过程。

  一位同学从讲台下搬出电风扇,接通电源,调整方向,逆风、顺风、侧风对投掷羽毛球影响不一样。调整风速,风速大、风速小对投掷羽毛球影响不一样。

  师为什么开始投掷的几个羽毛球,没有命中,后来投掷的能够命中?

  生顺风时,我减小投掷力量;逆风时,我增大投掷力量;侧风时,我改变投掷角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反馈吗?

  在《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投掷羽毛球的情境,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里感受学习做研究的方法,兴趣自然就来了。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氛围浓烈了许多,有助于理解真实的控制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工作过程,使学生对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和反馈有深刻的认识。

  “163导做育人模式”强调做。到底做什么?我认为,所做的东西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是学生感兴趣且有教学价值的,从而让学生享有快乐的学习过程。

投掷实心球教案3

  投掷教学作为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学生体质标准的测试项目,虽然一直受普遍关注。但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参与不积极或反感于这种无休止的重复练习,从而降低了学习投掷技术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本案例针对投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投掷方法的单一枯燥,学生挥臂用力不够,挥臂速度不快,出手角度把握不好,以及常出现争抢器材等现象,采用班级授课,个人练习,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为主,通过多边、多向各种形式的练习,为每位学生提供主动积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空间,促进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

  案例操作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趣导学阶段

  1、口诀导入:教师边示范轻物投掷的动作边念口诀:两脚前后开立站,单手持球于肩上,眼看前方高远处,快速挥臂用力投。

  学生回答:……

  2、教师引出本课学习主题――轻物投远,提出要求:边念口诀边练习动作

  3、学生原地自主练习、体验肩上屈肘、快速挥臂徒手动作

  4、学生为教师纠错(教师有意示范两脚并立、左右开立,直臂挥动等错误动作)

  5、个别学生展示

  组织:

  要求:主动参与、积极练习

  [评析:教师将投掷动作领编成一个口诀,让学生探讨猜测,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欲望,并根据口诀在原地自主尝试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新鲜,牢牢记住投掷的动作,又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提高投掷动作。]

  二、运动参与,体验提高阶段

  1、尝试持球练习

  2、持球掷过单横线

  教师设疑:怎样才能投得更远

  学生尝试投过单横绳

  3、持球掷过双横线

  教师融入学生,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组比赛,观察个体

  5、个别展示,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

  组织:

  要求:1、颜色分组,教师令下,两组同时进行投掷

  2、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大胆有序地尝试练习,注意安全。

  3、在练习投过两条横线时要求轻物从两条横绳之间通过。

  4、轻物投过之后,按教师要求捡物。

  [评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为此我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通过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提问和设计,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借助横绳解决投掷出手角度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感觉。在小组分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有的还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口诀,他们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合作游戏,拓展阶段

  搬运游戏(小组合作)

  1、放球接力:将球放在指定的呼啦圈内

  2、拿球接力:将球从呼啦圈内拿回

  组织:

  3、评价总结,谈感受

  [评析:学生在辅助练习游戏活动过程中,逐步了解和认识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显著增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更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学会了生存、合作、健身的方法,跟好地与终身体育相衔接。]

【投掷实心球教案】相关文章:

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教案10-16

投掷实心球教学反思11-04

投掷实心球教学反思7篇02-16

《投掷》教案09-08

户外投掷教案02-02

小班投掷教案11-15

大班投掷体育活动教案02-02

幼儿园中班投掷教案03-27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投掷纸飞机12-18

实心球教案锦集5篇04-04